第107章 詭異

1916年到了,結果如同所預料的一樣,袁世凱這個年過得很不開心。他的稱帝,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後遺症。不僅孫逸仙、梁啓超等人堅決反對帝制,連同自己起家的北洋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等也深爲不滿,段祺瑞甚至直接致電袁世凱:“恢復國會,退位自全”,帝國主義列強亦不斷對他提出警告,讓未登基的“洪憲”皇帝倍受煎熬。

威脅最大的是蔡鍔領導的護國軍。年前的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護國戰爭,通電討伐袁世凱,並迅速蔓延開來。最早響應的不是鄰近的貴州也不是國民黨的廣東,卻是近在咫尺的江蘇,一時北洋派內部巨震。

講起來,這個事還有點歷史的巧合。蔡鍔在軍事上雖有信心,但云南畢竟僻處一隅,且所養士卒不足兩萬,一旦舉義,就要與十萬北洋軍爲敵,所以他特地與馮國璋訂立密約,說明只要南京率先出兵反對帝制,雲南必第一個響應,以收互相牽制之效。

馮國璋在這件事上比較謹慎圓滑,不想輕易表態。他起初的算計就是按兵不動,待到蔡鍔等人和袁世凱鬧起來,再坐觀成敗,從中取利。可是馮國璋手下的兩名幕僚卻跟幕主想的不一樣。這兩名幕僚,一爲馮國璋的秘書長鬍嗣瑗,一爲機要秘書潘若海,他們是康有爲的學生和心腹,均爲地道的清室復辟派。馮國璋與康、胡、潘觀點一致。自康有爲介紹胡、潘入幕後,他對二人極爲信任,他在江蘇督軍任內,所有文電皆由這兩位秘書代拆代行,公私圖章大印也均由胡、潘負責掌管。

康有爲這一支清室復辟派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的維新派,當年因爲袁世凱告密,維新派吃了大苦頭,以後時時醞釀報復。見馮國璋首鼠兩端,不肯先發,潘若海就揹着他,以馮國璋的名義給蔡鍔擬寫了一份電報,上寫:“寧已出兵,望公速發。”

這份電報用的是江蘇督軍署的官印稿紙,蓋的也是督軍署大印,並由潘若海親自送到上海租界郵局(時稱電報局)進行拍發。電報局一看上面蓋着印,也不問真假,便將此密電發至雲南昆明。密電到達時,蔡鍔已做好了獨|立的準備,看了假電報,他趕緊按照密約進行誓師。12月25日,蔡鍔宣佈雲南獨|立,同時在昆明成立護國軍,由他親自統率,向四川發動進攻。

護國軍入川后,大破曹錕、張敬堯等北洋軍,可謂是勢如破竹,旗開得勝。這時蔡鍔不見江蘇出兵,便去電詢問馮國璋因何失信,而馮國璋卻被弄了個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此事紛傳滬、寧、川、滇各地,一時引爲笑談。

在起初,老袁對咱們蔡大將軍反目還不太相信。“蔡鍔早年去日本留學,湖南長沙出來只借得二毛錢,漢口親戚處借得六元,到北京後項城(老袁字)一下子慷慨借了一千元。”自己算是蔡的恩公了,有梁啓超在蔡鍔的追悼會上如此說爲證。無論如何,按救急不用窮的國人觀點,老袁對蔡大將軍深造有恩,而蔡大將軍在二次革命中是否因此投桃報李不詳,但旗幟鮮明地支持自己對抗孫逸仙卻是真的。這次竟然反目成仇,實在不解。

但是蔡大將軍不是拿人手軟吃人嘴短之人,公是公,私是私,這點分得清楚。蔡鍔“到東後以三百元爲學費,其餘均爲交友及公益之用,而自己出來則步行,未嘗坐過車子。”從這一點講,蔡鍔頗有把公款不用在私益上的自覺呢。

老袁還以爲蔡鍔親近自己是理所當然的,直到四天後的29號,他還是不太相信蔡鍔要和他做對,雲南的通電,是督理唐繼堯、巡按使任可澄的詭計,是詐電,是扯蔡鍔的虎皮作大衣。是以他在聲討雲南護國軍的電文中,還把唐、任與蔡鍔分開:“…蔡鍔等在討論國體之時,曾糾合在京高級軍官,首先署名,主張君主立憲,嗣經請假出洋就醫,何以潛赴雲南,譸張爲幻,反覆之憂,當不致此。”

對確定的唐、任二人,處分就重了:“但唐繼堯、任可澄既有地方之責,無論此項通電,是否受人脅迫,抑或奸人捏造,究屬不能始終維持,咎有應得,開武將軍唐繼堯、巡按使任可澄,均着即行褫職,並奪去本官及爵位勳章,聽候查辦!”

當然,鬧出這麼大的事,對老蔡也不能聽之任之:“蔡鍔行跡詭秘,不知遠嫌,應着褫職奪官,並奪去勳位勳章,由該省地方官勒令來京,一併聽候查辦!此令。”到這時,老袁還想着和他“再相見”呢。

直到蔡大將軍親率第一軍攻入四川,打敗陳宦率領的***,老袁才知受騙,然爲時已晚。

雲南一起兵倒袁,袁世凱便計劃調兵南征。可是因爲兵力不足,又有前方將領對打仗陽奉陰違,導致政|府軍損兵折將,節節敗退。最可氣的是自己人叛變,充當第一條防線的四川督軍陳宦本是老袁的鐵桿親信,卻幾乎一槍未發就讓出四川,反通電三道給老袁。

前兩道寫得還比較委婉,口氣還比較溫和,只是勸袁世凱退位而已,但第三道就讓袁世凱氣得暴跳如雷了:“自今日始,四川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袁氏在任一日,以其政|府名義處分川事者,川省皆視爲無效。”袁世凱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心腹陳宦都會“反”了自己,氣得大叫“人心大變”。

想變的還不只是四川,廣西的陸榮廷那裡也有想法了。

陸榮廷雖然是廣西督理,卻並不是袁世凱的心腹大患。一來,他個人能力比蔡鍔差得多,二來廣西一向貧瘠玩不出什麼花來,三來還有龍濟光這個“滇邊蠻子”替北洋環伺廣東。

不過在這節骨眼上,任何地方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帶來跟風效應,老袁不敢忽視。但老袁也怕是敵人故意吹風,讓自家先懷疑起自己人來,倒讓敵人坐收漁利,所以開始並不相信。但是陸榮廷不知道有什麼想法,竟然打電報給他要求讓他的兒子陸裕勳回廣西,這就需要好好琢磨了。

此時的陸裕勳,擔任袁世凱的侍衛武官,其實也就和張漢卿一樣,是質子的身份。

古代君王指名抽調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的兒子進就任內廷侍衛,表面上的寵愛和提攜,實質上是羈押爲人質,這就是“質子游戲”的老橋段。千不該萬不該,在蔡鍔反袁後,陸榮廷給袁氏發電報替陸裕勳請假:“我突然身體很不好,請大總統恩准,讓我兒子回廣西來探病吧!”

老袁何等世故,自然一眼就看穿了陸榮廷的用意,當然不會留難。他用令人吃驚的大度,當時就准假,特許陸公子回鄉照顧乃父。聽到這個消息,張漢卿大吃一驚,急忙找他問個究竟。

按說,張漢卿雖與陸裕勳並不熟稔但還是有些交情的:一來都是質子的身份,難免同病相憐;二來大家都是名門之後,將來難免有什麼照應。兩人在京中也曾經聚過幾次,因爲同爲年輕人,有些語言能聊得來。

此時陸裕勳已經收拾停當,見張漢卿趕來,便很率性地說:“本來想派人通知一下漢卿你的,現在你自己來了,這倒省了事。你我兄弟難得有緣相聚,他日有緣到廣西,我一定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你的。”

張漢卿有些擔心地說:“在這個節骨眼上回家,大總統那裡會不會有什麼想法?他難道不懷疑兄弟你一回去,西南再生變故?”

他就那麼一說,實際上,他有些懊惱,早知道老袁這麼輕易放人了,他該先動一步逃回東北的。形勢一天比一天糟,等到老袁要張作霖“勤王”時,自己繼續呆在這裡倒真成了老袁的一枚棋子了。不過如果再讓張作霖如法炮製要自己回去,老袁再傻也該知道自己父子打得什麼主意了。

“漢卿你多慮了,我給你透個底吧。越是這個時候,大總統越不會懷疑家父的忠誠。你想啊,人人都知道這是一場‘宦海三岔口’,家父表面上在試探老袁的信任程度,實際上也是在表白自己對大總統的忠誠啊!若大總統不信任家父,斷沒有放我回去的道理;話又說回來,若家父真要反對大總統,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要求我回去。他只要出重金,安排一些江湖弟兄幫助秘密我逃出北京即可。”陸裕勳離開漩渦很開心,話也多了幾分。

啊?明明是一個藉機走路的梗,竟然被解讀成這樣,真讓人腦洞大開。咳,果然做就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啊!儘管風險很大,但回報也很可觀,張漢卿後悔不迭。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此次話別,竟是永別,因爲幾天後便聽到他的噩耗!

原來陸裕勳從北京回廣西時竟然在漢口停了下來,更要命的是他在漢口病了,而且沒幾天就死了!捉刀人是誰,在波瀾詭的局勢中不得而知。爲此張漢卿又有些後怕。

第289章 緣份第827章 做案與作案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307章 示弱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300章 親情第546章 祝壽第766章 火辣第111章 翻臉第785章 如此撫慰第701章 招降第775章 一次浪漫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119章 治警第580章 觀景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62章 老司機第958章 硬茬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97章 被盯上了第683章 裁兵(上)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281章 引薦第153章 暗殺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856章 大戰爆發第225章 財閥的形成第255章 自治第580章 觀景第947章 口水仗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419章 一將難求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683章 裁兵(上)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221章 壟斷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436章 球緣第296章 贏家第943章 突襲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1008章 以血還血第748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上)第843章 田中奏摺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973章 平安夜時不平安第938章 示敵以強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343章 後院第300章 親情第167章 獎賞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339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119章 治警第408章 臺前幕後第521章 達板城的姑娘第37章 不打不相識第583章 沙龍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887章 三路進逼第143章 提親第405章 定心丸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668章 會晤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267章 包容第8章 鼓手與打手第401章 海軍之始第560章 做生意(下)第6章 袁世凱的心思(上)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113章 黑白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198章 家務事第527章 奇襲第889章 殺俘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4章 息亂(上)第73章 唯義與利第470章 歡笑之外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459章 公與私第56章 結義第204章 抄家第986章 人民黨的好朋友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915章 軍事考察團
第289章 緣份第827章 做案與作案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307章 示弱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300章 親情第546章 祝壽第766章 火辣第111章 翻臉第785章 如此撫慰第701章 招降第775章 一次浪漫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119章 治警第580章 觀景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62章 老司機第958章 硬茬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97章 被盯上了第683章 裁兵(上)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281章 引薦第153章 暗殺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856章 大戰爆發第225章 財閥的形成第255章 自治第580章 觀景第947章 口水仗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419章 一將難求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683章 裁兵(上)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221章 壟斷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436章 球緣第296章 贏家第943章 突襲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1008章 以血還血第748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上)第843章 田中奏摺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973章 平安夜時不平安第938章 示敵以強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343章 後院第300章 親情第167章 獎賞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339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119章 治警第408章 臺前幕後第521章 達板城的姑娘第37章 不打不相識第583章 沙龍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887章 三路進逼第143章 提親第405章 定心丸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668章 會晤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267章 包容第8章 鼓手與打手第401章 海軍之始第560章 做生意(下)第6章 袁世凱的心思(上)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113章 黑白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198章 家務事第527章 奇襲第889章 殺俘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4章 息亂(上)第73章 唯義與利第470章 歡笑之外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459章 公與私第56章 結義第204章 抄家第986章 人民黨的好朋友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915章 軍事考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