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中國人的脊樑

孫逸仙要護法,兵從何來?控制廣東的兩廣巡閱使陸榮廷爲反對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歡迎孫逸仙入粵,這讓他彷彿有了主心骨。兩天後他即攜章太炎、朱執信、廖仲愷、陳炯明一干人率“海琛“、“應瑞”兩艘軍艦南下。

不過還沒到廣東,“張勳復辟”就落幕了,這讓他沒了對手。沒關係,段祺瑞是他新的目標。

原因是老段打敗張勳重新掌握政權後,拒絕恢復約法和國會,採納梁啓超建議,準備另行召集“臨時參議院”,重新制定國會組織法和選舉法,選舉新國會,以達到他取消國民黨議員佔優勢的舊國會和廢除臨時約法的目的。

這就給孫逸仙一個理由新的“護法”。別說,這個牌子還算響亮,響應的人也不少,像海軍總長陳璧光就是一個。他與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懌聯名擁護約法、恢復國會、懲辦禍首,並與全艦隊10艘軍艦一起南下歸順孫逸仙,同行的有唐紹儀、汪精衛。

同時,被有可能剝奪身份的舊國會議員也強烈不滿,他們響應孫逸仙擇地另開國會的號召,紛紛南下赴粵。至8月中旬,到達廣州的國會議員已達150餘人。

這些人數按法是不夠的,但是仍然開了會,歷史上就叫做非常國會。他們組織了中華民國軍政|府,設立一個大元帥、兩個元帥、六個部。爲適應戰爭需要,沒有采納《臨時約法》規定的內閣制,而用中華革命黨《革命方略》中黨、政、軍合一的大元帥制。

孫逸仙不負重望地被選爲大元帥,地方實力派陸榮廷、唐繼堯(雲南督軍)爲元帥,但是六個部長都是國民黨穩健派出身。地方實力派出人出槍,卻被架空,這也給老孫埋下隱患。

作爲中|央首長,段祺瑞有義務維護國家統一,他準備武力統一中國。錢從何來?又繞回當初借款的事上了。但是這次他沒有隱瞞,也沒辦法撇清,而是因爲確有其事。爲此,他和有名的“強項令”張國淦還鬧了很僵的不愉快。

當這個合同簽定前送到農商總長張國淦桌上,照理要由農商總長批准和簽字。可是張國淦竟拒絕簽字。同樣在北洋政|府任職,張國淦卻顯示了中國人的骨氣。

這個張國淦是何人也?說起來鼎鼎有名。

張國淦字幹若、仲嘉,號石公,湖北蒲圻人。北洋政|府官員,學者。武昌首義前,調北京任內閣統計局副局長;後以“參議”隨唐紹儀參加南北議和,得袁世凱青睞。1912年4月任國務院銓敘局局長、國務院秘書長,後歷任總統府秘書長、內務次長、教育總長。黎元洪執政時,因同鄉關係,繼續受重用,歷任總統府秘書長、國務院秘書長、農商總長、司法總長、水利局總裁。他周旋於北洋軍閥各派系之間,調節矛盾,爲各方所待重。他不簽字,貴爲總理的段祺瑞竟也沒有辦法。

11月1日,日本駐華公使林權助親自到農商部威脅張簽字。張國淦問林權助是代表日本商人,還是代表日本政|府?他說:“如果是代表貴國商人,則當按照我們中國的礦業條例辦理。如果是代表貴國政|府,這裡是農商部,我和閣下沒有談話的地位,請閣下到我國外交部接洽。”

林權助被張說得啞口無言,又不好意思翻臉,只好退出。隔不久又來訪張國淦,換了一副和善的面孔,建議依照日本鋼鐵業由軍部管理的成例,將此案移陸軍部辦理。張國淦答覆說:“這是我國內政,不勞閣下操心。”

段祺瑞看這事鬧僵了,乃派孫潤字以120萬元向張行賄,賄款增至200萬元,均被拒絕。國務院秘書塗鳳書也奉派前來,勸張以考察各省農會爲名離開北京,由代理部務的次長代簽鐵礦合同,張國淦也拒絕。段又採取以前對付內務總長孫洪伊的辦法,勸張外調省長,以免身當其衝,張也不肯。

張國淦平日爲人隨和,可是這次卻非常堅決。段祺瑞最後派親信曾毓雋訪張,說了許多好話,請張幫忙,張國淦說:“不簽字就是幫總理的忙!”

因爲敵強我弱,在國人總體懼日的民國初,能有張國淦這樣的強項令、不喪權辱國、不屈從權威,難能可貴。

要不是因爲事出有因,段祺瑞也不想去招惹這位有名的“強項令”,實在是因爲歐洲戰局的漸漸露出曙光,他要急着去分一杯羹。

一戰的三大陸上戰役(馬恩河會戰、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和一場海上戰役(日德蘭海戰)結束後,無論東歐的俄國發生了那場史稱“二月革命”的結果如何,都不能擺脫同盟國失敗的推論。甚至在馬恩河戰役後,德軍參謀長小毛奇就向德皇威廉二世說:“陛下,我們輸掉了戰爭。”

對急切想加入勝利者一方,特別是迎合了日本人對他的期望,段祺瑞政|府竟繞過張國淦強行簽署了合約。這是嚴重違背內閣制憲精神的:所有重要和約,都例需各內閣部長署名方可生效。張國淦見狀,憤然離職。段祺瑞有心批准,卻不敢動筆。

張漢卿第二次入京,第一站便到張府,對他的這種言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通過他之口表達了乃父贊之爲“國之脊樑”,並強烈邀請張國淦到關外去,“遠離中樞,做些實事”。眼見不遠的將來,東北三省都不出所料均納於父親麾下,正需要大批的人才。像張國淦這種人才,又對日本人不卑不亢,正合他的心意----東北由於日本人滲透很早且多次被納入勢力範圍,多多少少的地方勢力都和日本人有層層關係,哪有張國淦來得純潔乾淨?

張國淦對張作霖的行事也有耳聞:他是軍閥不假,也對槍桿子抓得很緊,但對於民政還是相當的用心,治下百姓聽說生活得也不錯。尤其是這兩年奉天改革和什麼土改、還有搞了許多實業,財政上明顯好看多了,也讓老百姓的生活確實好起來,不然怎麼有那麼大的手筆向關外移民啊?

他對張漢卿也不陌生:之前在北京城裡的尋花問柳之舉被證明是一件裝癡賣傻的自污,把老袁都騙了;他整的新軍聽說戰鬥力不輸於北洋諸軍;他在奉天大刀闊斧的改革及不拘一格用人使他身邊圍繞了許多能人,自己知道的就有:韓麟春、莫德惠、劉尚清…

對於他找到自己,還是有些得意的,不過,自己以一介民國前輩,要到張作霖的手底邊做事,畢竟還是不太放心,一者,老張過於強勢;二者,由此擔心他對自己過於掣肘。

張漢卿對此心知肚明,他對張國淦說:“家父深知張老是有能力造福百姓的能吏好官,在使東北人們生活好起來、地方強大起來的事上,意見是一致的。臨來家父也向學良保證:絕不干涉張老在黑省的用人與行政,相反只要張老提出來的辦法,家父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家父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對於承諾還是信守的。這點請張老放心。”

誠然,張作霖很多時候也是做了承諾的,但那是逢場作戲,也絕不會有外人在場。至於當衆許諾的事,老張還真的沒有違約過,這一點,他的口碑很好,張國淦也有耳聞。

其實民國很多人物都是重承諾的,中國傳統的“君子一諾千金”絕不是兒戲,不像現代西方的政客,用更大的謊言來透支信用。中國是沒有信用記錄的信用實踐國度,只是在商業社會這一風氣才漸漸被很沒人情味的白紙黑字所代替。

歐洲列強在征戰不休,自然也就放鬆了對華的經濟侵略,使中國的民族工業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也是因此,東北的經濟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經濟、又有骨氣特別是不能爲日本人所折腰的行政長官。

翟文選作省長只是過渡,自治後的黑省還是有很多事務需要精明強幹的省長來做的。畢竟張國淦有巨大聲望,如果能夠妥爲利用,不吝是利國利民特別是利老小張的關外秣馬厲兵的心思。鑑於此,張作霖向中樞鄭重提出,請張國淦屈尊去黑省做省長。

段祺瑞也因此事受到很大的壓力,張作霖此言正合他意,如果張國淦願意,也算是了了他一樁心事,不然老看着也堵心吶!原恐怕張國淦不同意,之前也是這麼說的被回絕了。哪知道他只這麼一提,剛加了句:“只怕仲嘉認爲是屈就了。”張國淦便灰心地說:“我這個部長現在名不符實,不當也罷。能給黑省人們做點實事,我哪裡談得到什麼屈就?”

強項令能夠這麼痛快地去關外強人張作霖底下“混生活”,段祺瑞也是醉了。不過他能夠離開,正合自己心意,只是在心裡暗說:“祝你一路順風了。”

別看老張說得大度,在向來強勢的張作霖手底做事,恐怕要嚐嚐老張厚黑的手段了,那時纔會知道我老段的好!

第300章 親情第375章 五四運動第642章 權力的第二次轉移第693章 精神戰第788章 上門好女婿第177章 對峙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175章 直面第970章 顯擺第71章 錢袋子第330章 圖們江邊的血案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825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352章 拖拉機第688章 庚子賠款第746章 人民戰爭論第41章 收斂第667章 西行漫記第111章 翻臉第184章 皆大歡喜的交易第846章 中國已經崛起第562章 羅敷有夫第396章 投石問路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97章 被盯上了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673章 軍建狂魔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297章 施壓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48章 識荊第260章 助力第829章 引蛇出洞第256章 各立山頭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604章 我就是李剛第664章 列車上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914章 影響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112章 戲精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133章 嫡系第256章 各立山頭第907章 火線第12章 君前奏對第107章 詭異第488章 對決第444章 天堂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766章 火辣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820章 巨流河驚變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47章 惡搞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226章 傾銷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59章 機鋒第169章 成婚第641章 把妹的代價第352章 拖拉機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31章 戲外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942章 火力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879章 誘餌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378章 請尊重司法獨|立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364章 人盡其用第87章 同牀異夢第1010章 停戰協議第65章 衝突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958章 硬茬第168章 撫卹第631章 聯省自治與統一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540章 要賬第397章 北上艦隊第785章 如此撫慰第111章 翻臉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684章 裁兵(下)第510章 入疆第756章 變化第10章 奉天講武堂第877章 平壤戰役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
第300章 親情第375章 五四運動第642章 權力的第二次轉移第693章 精神戰第788章 上門好女婿第177章 對峙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175章 直面第970章 顯擺第71章 錢袋子第330章 圖們江邊的血案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825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352章 拖拉機第688章 庚子賠款第746章 人民戰爭論第41章 收斂第667章 西行漫記第111章 翻臉第184章 皆大歡喜的交易第846章 中國已經崛起第562章 羅敷有夫第396章 投石問路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97章 被盯上了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673章 軍建狂魔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297章 施壓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48章 識荊第260章 助力第829章 引蛇出洞第256章 各立山頭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604章 我就是李剛第664章 列車上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914章 影響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112章 戲精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133章 嫡系第256章 各立山頭第907章 火線第12章 君前奏對第107章 詭異第488章 對決第444章 天堂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766章 火辣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820章 巨流河驚變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47章 惡搞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226章 傾銷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59章 機鋒第169章 成婚第641章 把妹的代價第352章 拖拉機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31章 戲外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942章 火力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879章 誘餌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378章 請尊重司法獨|立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364章 人盡其用第87章 同牀異夢第1010章 停戰協議第65章 衝突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958章 硬茬第168章 撫卹第631章 聯省自治與統一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540章 要賬第397章 北上艦隊第785章 如此撫慰第111章 翻臉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684章 裁兵(下)第510章 入疆第756章 變化第10章 奉天講武堂第877章 平壤戰役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