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平叛大計

環吉林,有數支軍隊都虎視眈眈。

都看中了第二混成旅的裝備,也都認爲這支軍隊唾手可得,畢竟對方人少。北方的吳俊升主動請戰,張景惠也表示願爲前鋒。

可是張作霖自有主意。

28師自收編以來基本在原駐地整訓,軍中上下除換了師長旅長外鮮有動作,是時候拉出來耍耍了,而且還要讓他們知道吃了老張許多飯,該爲老張效力了。張景惠的16師是新編的部隊,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軍心,這兩支軍隊同時奉命開調吉林。

衛隊師久經考驗,用不着再歷練了,且是張作霖手中的戰略預備隊,所以對高軍上不了場,但不代表張漢卿沒機會親臨前線。

同樣,吳俊升的29師一向在洮南、黑龍江剿匪及維持地方治安,也是好久沒參加過正兒八經的戰鬥了,讓它從北面出發進入吉林。三個整編師對付一個混成旅,無論裝備、人力都居於絕對優勢,料想縱不能一戰全殲,戰而勝之是有相當把握的。

上陣父子兵,張作霖又想把兒子往前推推,去搶一份唾手可得的軍功。

但是張漢卿雖然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出彩表現,但資歷上畢竟還差些,這些奉系軍界高層不一定會給予應有的配合,所以需要有個人坐鎮。

這個人選最好的就是鮑貴卿。

爲了統籌指揮三個師,張作霖設置了“吉林保安司令部”,讓督軍鮑貴卿兼任司令。

這麼大的戰事,若把作爲督軍的鮑貴卿撇開太不像話了,也容易落人口實。可是鮑督軍手無寸鐵,估計正想着努力抓點軍權,若藉着這個機會乘機攬權,張作霖估計想死的心都會有吧?張漢卿以資深參議的身份兼任保安司令部的副司令,從地位上合適,從心裡上可以讓各方接受,另外可以順便監督鮑貴卿。

順便說一下,張漢卿目前自動升任東三省巡閱使署資深參議了,原奉天督軍署總參議一職已經取消並不再設置,該職能被督軍署秘書長所代替,而且都要是文官出身,如袁金鎧、莫德惠等。

這是落實張漢卿的意思:經過奉天改革,軍隊與警察切開後,又陸續與政治脫鉤。軍官只負責軍隊的事,與行政上再無瓜葛,這樣的好處是再也沒人有機會威脅到張作霖的地位。管軍不管政,管政不管軍,每人都是單一的部分,除了張漢卿,他是太子,是繼承人,是例外。

督軍不兼師長,便使督軍的勢力打了折扣,不再是軍政、軍令一手抓。督軍下屬的師長,在部隊的發展規劃、教育訓練、軍官的考覈提拔、預算等方面接受各省督軍的安排;但作戰指揮體系如作戰編制形式、演習、作戰調動等具體軍事行動,要聽從東三省巡閱使署參謀部的命令----這是撥高了兼任參謀長的張作相的地位。

簡單地說,張作霖收回了原本由各省督軍調兵遣將打仗的權力,把軍令收歸於巡閱使署;把後勤補給訓練等等煩心瑣碎的事情交給了各督軍。這叫做巡閱使署管戰,各督軍管建。所以即使鮑貴卿身爲吉林督軍,在作戰上卻沒有任何發言權,除非是加了“保安司令”的頭銜。

當然,即使鮑貴卿有了這個頭銜,他也不能攪起多大風浪:這幾個師長都是張作霖的人,他想指揮也指揮不動啊。不過張漢卿的分離軍政、軍令的提議正合老張心意:眼見得部隊越來越多,自己也沒有精力直接管理分散在幾個省的師了,將來勢必要分權出去。如果能夠形成一個好的體系,讓手下人良性制約,當然是一件好事,就算是未雨綢繆吧。

真不知道這個兒子是怎麼有這種洞察人性而且又方法巧妙合適的主意的?他覺得自己現在特有自信,無論是在處理東三省的行政事務上,還是在控制手下的高級軍官上。以前那種如履薄冰的心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上位者的從容。

張大帥要讓兒子來做副司令,三個師長各有想法。汲金純與少帥是老熟人了,對少帥在衛隊旅(師)的各種表現了熟於心,對少帥還是相當佩服的;

張景惠、吳俊升都是張作霖的盟兄弟,從這個輩分上說,張漢卿還要稱他們一聲盟叔伯。對這個“後輩”躍到他們頭上,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畢竟他們都是東北軍界的前輩了。不過礙着張作霖的面子,張漢卿又不擺副司令的臭架子,他們心裡不悅,表面上還是能夠相片的。

倒是鮑貴卿,對張漢卿來“摻沙子”有些不滿----張漢卿做了副司令便“大放厥詞”,在軍事行動上屢出驚人之言,風頭蓋過他這位正杆子的吉林督軍,便有些不快了。無論從資歷、職務、包括年齡,他都覺得比張漢卿高出一頭來。

張漢卿建議用優勢兵力正面擺開陣勢三面夾攻可一鼓而下,不給高軍喘息機會。只要撕開一個缺口,被分割包圍的高軍上下死戰的士氣必消,畢竟在嚴格意義上是“叛軍”。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得亟缺的山炮等武器,當然風險是人員損失,講究的是一個“快”字和不計損失。

而吳俊升卻打起保留實力的小算盤,不願充當打手。他更傾向於圍三闕一,用各種壓力讓高軍不堪重負,以最小的損失“逼”高軍離開駐地,這樣,山炮等重武器不便攜帶便有機會被留下,而且離開駐地的高軍後勤補給都會成問題,可以輕鬆在運動戰中消滅這支軍隊。這樣雖然時間可能會花費多了些,但時間應該在奉軍一方。

不能說老吳的想法不對,只是根據張漢卿對高士儐其人的判斷,不到最後一刻,他是不會輕易離開駐地做土匪的。這“圍三”只會變成僵持,最終將是勁旅與重兵之戰,玉石俱焚,結局就是雞飛蛋打什麼也撈不着,損失更大。

雖然汲金純傾向於張漢卿的意見,但是初任師長的張景惠卻表示穩妥爲重、贊成吳俊升的主意。

鮑貴卿也不願在自己治下吉林發生軍事大戰,吳俊升提出的主意頗有溫水煮青蛙之妙,而且還有機會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可會讓他在東北軍界名聲鵲起,他拍板支持。

第965章 刀尖舞蹈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589章 遺憾與知識分子的人格第39章 變生卜測第194章 用計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559章 做生意(上)第757章 壓力第77章 第一桶金第724章 奠第729 爭風吃醋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806章 去留之辯第902章 遭遇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415章 分化第5章 息亂(下)第296章 贏家第236章 建黨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416章 故人來第311章 前後夾擊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305章 平叛大計第55章 脣槍舌劍第801章 逆轉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374章 弱國無外交第992章 以戰迫和的決心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770章 有緣第618章 埋釘子第947章 口水仗第12章 君前奏對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381章 入蒙第157章 動員第8章 鼓手與打手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75章 走狗與臉面第173章 恥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451章 枕邊人的覺悟第648章 接收上海(上)第849章 調兵遣將第526章 同室操戈第58章 舞者魅也第671章 在鋼絲繩上跳舞第134章 衛隊旅第487章 如此追擊第345章 好事近第180章 被惦記上了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546章 祝壽第452章 襲擊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291章 搶械 (下)第773章 如謝安故事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724章 奠第38章 借東風第941章 奪情第35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73章 恥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807章 晴天霹靂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923章 厲兵秣馬第909章 難啃的骨頭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470章 歡笑之外第427章 汽車第193章 小張縣長的強硬第129章 將門虎子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562章 羅敷有夫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718章 決心第720章 半生緣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745章 德國的憤怒是中國的福音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394章 長纓在手
第965章 刀尖舞蹈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589章 遺憾與知識分子的人格第39章 變生卜測第194章 用計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559章 做生意(上)第757章 壓力第77章 第一桶金第724章 奠第729 爭風吃醋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806章 去留之辯第902章 遭遇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415章 分化第5章 息亂(下)第296章 贏家第236章 建黨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416章 故人來第311章 前後夾擊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305章 平叛大計第55章 脣槍舌劍第801章 逆轉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374章 弱國無外交第992章 以戰迫和的決心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770章 有緣第618章 埋釘子第947章 口水仗第12章 君前奏對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381章 入蒙第157章 動員第8章 鼓手與打手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75章 走狗與臉面第173章 恥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451章 枕邊人的覺悟第648章 接收上海(上)第849章 調兵遣將第526章 同室操戈第58章 舞者魅也第671章 在鋼絲繩上跳舞第134章 衛隊旅第487章 如此追擊第345章 好事近第180章 被惦記上了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546章 祝壽第452章 襲擊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291章 搶械 (下)第773章 如謝安故事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724章 奠第38章 借東風第941章 奪情第35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73章 恥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807章 晴天霹靂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923章 厲兵秣馬第909章 難啃的骨頭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470章 歡笑之外第427章 汽車第193章 小張縣長的強硬第129章 將門虎子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562章 羅敷有夫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718章 決心第720章 半生緣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745章 德國的憤怒是中國的福音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394章 長纓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