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用實力說話

憑着幾年來使用及建造飛機的經驗----都是中國航空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於技術都是共享的,西安飛機制造廠開始研發這個時代完整意義上的客機,並要做大做強。在傳統工業和交通已經慢了一拍的情況下,中國會憑藉這種敢爲天下先的勇氣再度輝煌嗎?

張漢卿鐵了心要以空軍的發展抵銷日本在海軍上的對華壓倒性的優勢,因此在建造空軍能力上下了血本,先後從蘇聯、美國進口了若干飛機並作了大幅度改裝和仿製,這其中有著名的美國道格拉斯DT型魚|雷轟炸機(中國改裝後即命名爲“魚轟-1”)和蘇聯支持的AHT-1轟炸機(中國改裝後即命名爲陸上型的“轟-1”)。

這中間,張漢卿特別關注有機會成爲對付日本龐大海軍的利器----魚|雷轟炸機“魚轟-1”的發展。

Douglas DT是雙座單發雙翼艦載魚|雷轟炸機,乘員2名,使用450馬力的“自由”12缸活塞發動機。裝備有1挺7.62毫米勃朗寧機槍,載彈:1枚834公斤(1835磅)重的航空魚|雷。機身爲鋼骨結構,中段之前覆蓋鋁質蒙皮,中段之後覆蓋布蒙皮。

張漢卿喜歡它是因爲看過大片《珍珠港》,被裡面魚|雷炸軍艦的場景所震驚。只要這樣的一枚魚|雷直接命中,龐大的戰列艦即從中腹斷開。要是有若干這樣的魚|雷對準小日本的軍艦,那30年前的甲午之恥?

它的441Km的航程看起來很短,但是隻要形成戰鬥力,保護中國200公里以內海疆的安全是綽綽有餘的,現在的張漢卿還沒想到要進行遠海制空權的爭奪。飯畢竟要一口一口吃的。

它的技術性能也許今天看來不值一灑,但是在當時,算得上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機型了,雖然美國很快就用新式的飛機來代替它了。

由於這是美國取自英國的改裝機,而且很快被淘汰,所以在中美關係升溫的當口,作爲應付日本在亞洲的威脅的鉗制工具被引進給了中國空軍。

中國已經具備了製造這樣飛機的能力,殲-1型戰鬥機的批量服入現役給飛機制造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升級機會和改進能力,逐漸成熟的飛機制造廠將此款艦載型的弄到陸地上改裝不是困難事。

因爲有很好的飛機工業家底,中國很快就生產了性能相近的仿製型的武器。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合在一起,每年的建造數量將近300架。到此歲末已組成戰鬥機聯隊3個、轟炸機聯隊2個、及一個運輸機中隊,有了近300架各型作戰飛機。

飛機雖然少,但飛行員卻有近3000人,還有專門培養飛行員的學校三座,分別設在秦皇島、西安、南昌。這是中國在爲未來儲備人才呢。

一個已經建好的魚|雷轟炸機大隊交給海軍渤海艦隊,連同歸海軍建制的水上飛機,自此海、空軍完全分家,齊頭並進。

海軍也不落後:中國海軍目前重要的支柱性武裝力量水上飛機已經裝備了2個聯隊又兩個水轟-1中隊及2個偵察機中隊,共288架;渤海、長江、華南三大艦隊水面艦只,特別是驅逐艦、炮艦、魚|雷艇的數量都有了幾何倍數的增長,漸漸地能夠具備了作爲近海防禦能力的力量;

此外中國第一艘完全自造的潛艇也即將下水,與之配套的魚|雷、深水炸|彈、艦載火炮建造等一系列軍工產品也都有了突破,這一切都有賴於中國民國初期兩大著名的造船廠----上海江南造船廠和福建船政局(即福建馬尾造船廠)的造船實力。

上海江南造船廠一直到穿越之前都是中國最大的造船廠,它的實力並不弱:曾經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國訂貨,製造四艘同一類型的萬噸貨輪,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機型貨船,分別命名爲“官府號”(MANDARIN)、“天朝號”(CELESTIAL)、“東方號”(ORIENTAL)、“震旦號”(CATHEY)。

這批船長135米,寬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噸。其中第一艘“官府號”於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經美國運輸部驗收,工程堅固、配置精良,美國政|府對其建造質量十分滿意。

馬尾造船廠建於1866年12月23日,是我國晚清洋務運動產生的第一家機器造船廠。時任總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楨,力排阻力,改革舊制,大膽引進歐洲先進的造船技術、設備和工程技術人員,聘請法國人日意格爲船政正監督,任用洋人傳授造船、造機技藝。

在1869年,這裡造出了我國第一艘千噸級輪船;1871年,誕生了我國第一臺蒸汽機;1882年,製造了我國最大噸位鐵肋木殼兵船;1889年製造出我國第一艘鋼殼網甲軍艦。

從建廠至1907年,馬尾船政經歷了從跟洋人學造木殼蒸汽兵輪到1875年辭退外籍技師,自行設計建造艦船,實現了自主建造木殼—鐵木合構—鋼製艦船的質的轉變,共製造出大小船40餘艘,成爲當時我國規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廠,也是當時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造船基地。

辛亥革命後,馬尾船政改爲福州船政局,又創設了飛機制造工程處。中國第一架“甲型一號”雙翼水上飛機就是由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詒經等中國年輕科技人員,經一年多努力,在這裡製造成功的。

此後又造出了雙座教練機、海岸巡邏機、魚|雷轟炸機等17架飛機,並培養了我國自己的飛行員。這使福州船政不僅是艦船的發祥地,還成爲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

有時想想,舊中國真的並不是教科書上所說的“一窮二白”,有案可藉的重要的中國第一個有:

中國第一臺重型柴油機:1924年,5種規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機,上海新樣機器廠。

中國第一臺萬能銑牀:1918年,上海王嶽記機器廠。

中國第一臺柴油機:1913年,燒球式40馬力柴油機,廣州協同和機器廠。

中國第一家車牀製造廠:1915年,上海榮昌泰機器廠。

中國第一臺爲萬噸輪配套的蒸汽機:1918年,3430和3668馬力蒸汽機,江南製造局。

……

肯定後來者的功勞,並一意味着一定要否定前人的成就,實事求是地說,民國初期中國的工業底子雖然不好,但並沒有像後來宣傳的差距那麼大,當然,經過戰爭的洗禮,再以後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人民黨的領導下,看得見的軍事實力在提升,看不見的潛在力量的增長更是驚人。張漢卿用他超前的意識,給古老的中國描繪了一幅再度崛起的藍圖:

經濟投入,由於有東北農業開墾的底子,加上水利設施的興建、拖拉機的廣泛使用,農民種糧積極性和能力空前暴發。中國糧油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合資成立的幾個化肥廠已經在東北普及了使用,普遍使糧食提高到了200斤每畝。

由於大有利可圖,東北各地都擴大了耕種面積以及墾荒力度,耕種面積從2億畝到目前的3億畝,只用了10年時間!

按說當初有600噸黃金的底子,又有這麼好的地理條件,經濟就是年增長率百分之百也不是難事。但是考慮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張漢卿把大部分財政投資於短期內難以見成效的現代工業和現代交通業上。

水電站、電話公司、精密機牀廠、大型造船廠、火車機頭製造廠、汽車廠、發動機製造廠、飛機廠、大型水利設施、大規模鐵路網…這些見效慢但對國計民生有着重要影響的項目在只爭朝夕地趕着上馬。

大學、技術學校、研究所、實驗室、五年制義務教育(東北開始九年制)…這些花大錢高投入的項目也在列入各個地方政|府的績效考評中大放異彩。張漢卿要的不是突擊般的GDP增長指數,而是實實在在的強國之術。

中國這麼大,不可能都靠買;先進的技術,不可能都靠引進。

不同於後世的改革開放,民國政|府現階段的任務是放在釋放中國隱藏在民間的生產力、擴大內需以使各個行業齊頭並進。國力還很弱,能保住外國商品不向中國傾銷就很可以了,別想着賺外匯。

有工業拖拉斯集團在手裡,有各地政|府控制局面,在許多重要的領域,外國產品進不來。“中國造”產品因此有機會在實踐中改善,爲中國的工業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底子不是沒有,甚至還很可觀,只是在“萬馬齊喑”的舊社會被埋沒了。還好張漢卿將這種底子發揚光大了。在此一時空,漸漸恢復元氣的中國渙發了青春,重新屹立了起來,這是不可改變的歷史趨勢!

根據現代史對於國家大勢的評價,當一個大國在傳統強國的夾縫中崛起時,爆發國家間大規模戰爭的概率只有50%。當一個大國崛起的同時另一個大國在衰落,那麼戰爭就在所難免了。中日之間的差距增大,其戰爭的風險也在大大增加。

只是,這場戰爭從何而起呢?因爲張漢卿的強勢加入,中日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不是使中國不是昔日吳下阿蒙。

既然歷史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偏轉,再來一次九•一八應該是不可能的,但會是在哪裡呢?

第300章 親情第246章 突破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376章 鳳凰涅槃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468章 言歡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564章 海警處第963章 堅如磐石第948章 指責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551章 遊說第154章 善後第932章 爭風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913章 中華魂第849章 調兵遣將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996章 雪中情第631章 聯省自治與統一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466章 陝西爭奪戰第837章 當花心遇上大棒第465章 不差錢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31章 戲外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248章 摻沙子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540章 要賬第86章 英雄冢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88章 坦誠第564章 海警處第573章 危與機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248章 摻沙子第230章 包產到戶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480章 下馬第45章 戰鼓擂第173章 恥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33章 手足亦無情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265章 落幕第276章 賑災(下)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456章 取姓法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92章 後院起火第415章 分化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797章 分化第548章 和平曙光第277章 爲什麼我的眼裡滿含淚水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21章 學良進學第966章 一個女人產生的風波第15章 前門有感第985章 回馬槍第99章 打上門第358章 少帥的面子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506章 攻堅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07章 詭異第970章 顯擺第255章 自治第771章 泡皇后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第252章 跳樑小醜第823章 給一記重磅炸|彈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22章 仍是神棍第701章 招降第226章 傾銷第219章 犧牲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292章 第一次入關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210章 殺機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113章 黑白第371章 黃金!黃金!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
第300章 親情第246章 突破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376章 鳳凰涅槃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468章 言歡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564章 海警處第963章 堅如磐石第948章 指責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551章 遊說第154章 善後第932章 爭風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913章 中華魂第849章 調兵遣將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996章 雪中情第631章 聯省自治與統一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466章 陝西爭奪戰第837章 當花心遇上大棒第465章 不差錢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31章 戲外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248章 摻沙子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540章 要賬第86章 英雄冢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88章 坦誠第564章 海警處第573章 危與機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248章 摻沙子第230章 包產到戶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480章 下馬第45章 戰鼓擂第173章 恥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33章 手足亦無情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265章 落幕第276章 賑災(下)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456章 取姓法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92章 後院起火第415章 分化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797章 分化第548章 和平曙光第277章 爲什麼我的眼裡滿含淚水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21章 學良進學第966章 一個女人產生的風波第15章 前門有感第985章 回馬槍第99章 打上門第358章 少帥的面子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506章 攻堅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07章 詭異第970章 顯擺第255章 自治第771章 泡皇后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第252章 跳樑小醜第823章 給一記重磅炸|彈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22章 仍是神棍第701章 招降第226章 傾銷第219章 犧牲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292章 第一次入關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210章 殺機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113章 黑白第371章 黃金!黃金!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