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添丁進口

下午一點,隨便做了一碗河鮮面,吃完之後,陳凡便一手拎着行李箱、一手提着三隻小鳥,上車出發。

機場距離市區大約四十分鐘車程,這時候過去,時間還很充裕。

他不緊不慢地開着車,繞開城區、走城邊的公路,不一會兒便到了郊區,機場也越來越近。

省城邊上的郊區,其實也是公社和生產隊,各方面情況和南湖公社差不多,特殊之處,就是距離市區比較近而已,進城很方便。

但也僅此而已。

所以當陳凡路過某個小鎮時,看着這條過路街的鎮子,感覺真就像是回到了南湖鎮一樣。

馬路兩邊是各種門市部,以及郵局、衛生院、銀行等單位,某條巷子口還掛着一塊小學指引牌,學校應該在巷子裡面。

現在這個時間點,距離過年只有一個半月,雖然商店裡還沒有開始供應春節年貨,比如煙花爆竹、年畫、假花、……,也沒有增加菸酒糖果供應之類的東西。

但街上已經有了幾分過年的氣氛。

不少一看就是生產隊社員的人,三五成羣、在各個門市部裡流連忘返,挑選各種商品。

若是在平時,商店裡可沒這麼熱鬧,一年到頭、也只有春節前,人們準備年貨的時候,纔會成羣結隊到街上購物,或者是趕集。

這也是現在的春節,與新千年以後的人過春節,最大的區別之一。

新世紀以後,物資極其豐富,買賣也方便,許多農村的春節習俗都發生了變化。

比如很多人會提前一兩個月準備臘肉臘魚的,後來卻大多都懶得去做,變成了直接上街去買,可能只有一些老人還在堅持。

現在卻不是,絕大部分家庭都會提前一個月以上,準備各種各樣的年貨,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準備年貨需要時間去做,另一方面,還是物資較少、同時錢和票也很緊張,只能今天買一點、明天買一點,這樣慢慢湊齊。

對大人來說,麻煩中帶着幾分喜悅,在小孩子看來,那就是純粹的過年前“儀式”。

到了準備年貨、做新衣的時候,就意味着,年要到了!

可以穿新衣、放鞭炮,痛痛快快吃幾天肉……。

陳凡開着車,緩緩從街上駛過,看着這一幕,隱隱有些恍惚。

好像自己很久沒有爲某件事認真準備過?

是不是日子過好了以後,什麼都不缺,人就會變懶呢?

就像後來的人們不再認真準備年貨一樣。

陳凡晃晃腦袋,回過神來,心裡想着,是不是以後對生活也認真些,別什麼事都讓徒弟去幹,有時候自己參與進去,未嘗不是一種人生體驗。

不能再擺爛、玩物喪志了啊!

就在他暗暗反省的時候,車子開到馬路盡頭,再轉個彎,眼看着馬路旁邊有好大一片空地,邊上的積雪還沒融化,場坪上卻有不少人在聚集。

只是隨意打量兩眼,便知道這裡在開集。

“省城也有集市?”

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週日,莫名其妙的趕什麼集?

陳凡心裡嘀咕了一句,看看時間,還不到一點半,他便將車停在路邊,下來看看。

一輛小汽車過來,引起周圍不少人的注意,戴着紅袖箍的管理員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久久沒有離開。

卻也無人上前盤問。

這裡靠近省城,又是去往機場的道路之一,以前趕集的時候,也有汽車臨時停靠,基本上都是來隨便逛逛、買東西的。

有了經驗,這些管理員就會放鬆許多。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待遇。

若是穿着補丁連補丁的破棉襖、挎着個爛包袱,還一副生面孔,那就不好意思了。

這不,眼前就有兩個,管理員只得將視線從陳凡身上移開,上前詢問。

越是趕集、安全問題越是不容忽視,這種時候管理員的警惕性也會更高。

陳凡感應到注視着自己的目光已經不在,本能地回頭看了一眼,發現管理員轉移了目標,便沒當回事,繼續往前走。

簡單逛了一會兒,感覺這裡和南湖公社的集市差不多,基本上以農村各種物品爲主,當然也少不了農產品。

這邊一條全是各種小動物,雞、鴨、鵝,還有小豬仔。

大肥豬是肯定沒有的,那屬於專賣物資,不允許隨意交易。倒是有兩處在賣牛馬,攤位周圍有不少人圍着,各自討價還價。

陳凡只是瞟了一眼,便不感興趣地將目光移開。

轉到另一邊,這裡幾乎都是各種蔬菜。

再往前,則是手工藝品售賣區,自家織的土布、手工做的布鞋,還有自己打的桌子、凳子、椅子、櫃子等傢俱,外觀自然不用多說,主打一個樸實耐用。

其中有個攤位,竟然還在賣草鞋?

雖說也賣蓑衣和斗笠,但是大冬天的把草鞋拿出來賣,陳凡也只能暗暗給他寫個服字。

他站在原地張望,再往前就是“餐飲區”了。

冒着熱氣的攤子,不是包子鋪就是麪條檔,另外還有售賣自家做的各種點心。

原來這時候就有賣年貨的了?

陳凡晃了晃腦袋,遺憾地沒有看見提着祖傳醬罈子的人。

不是說早期的農村集市上,經常能發現古董麼,什麼家裡的醬罈子、餵雞的缸子、喂狗的罐子、貓用的小碗……

他在南湖公社也去了不少生產隊,集市也逛過好幾次,卻連一次都沒有發現這種好事。

難道我與橫財無緣?

搖頭嘆息兩聲,他便準備離開。

剛走到集市邊上,忽然聽見一陣鑼鼓聲。

不需要吆喝,隨着緊密的鑼鼓聲響起,那裡的人們迅速自動清出一片場地。

陳凡個子夠高,站在人羣后面,也看得清清楚楚。

只見一個穿着破舊棉衣的老漢,背上揹着一個斑駁的紅漆箱子,手裡拿着銅鑼敲個不停。

在他手裡,還牽着幾條繩子。繩子的另一端,分別是一條狗和三隻猴。

原來是耍猴戲的。

眼看着人羣聚集起來,那老漢話不多說,直接將箱子放下,打開箱子,取出一些道具。

雖然他牽了三隻猴,但表演的只有一隻,另外兩隻卻是隻有貓兒大小的小猴子。

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猴戲上,隨着猴子翻跟頭、兜圈子、舞槍弄棒的蹦蹦跳跳,人們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這年頭缺少娛樂活動,一場猴戲,便能讓人流連忘返。

等猴子表演完,狗子又接着上場,一番表演過後,那猴子一下子跳到狗子的背上,狗子馱着猴子跑,就和騎馬差不多。

看到這裡,人們自發地歡呼鼓掌。

那老漢趁機拿起銅鑼,反面朝上,對着人羣作了個羅圈揖,捧着銅鑼盤子討賞。

這時候瞬間有一大半人散去,但也有豪爽的,在盤子裡丟下一張張分幣。

若是有人丟下一毛或兩毛,老漢還要額外鞠躬感謝。

等那銅鑼轉到陳凡面前,他從兜裡掏出一張錢,輕輕放在盤子裡。

老漢頓時一愣,竟然是一塊?!

好大的手筆!

他趕緊擡起頭來,見是一位年輕人,不過衣着光鮮,明顯是幹部打扮,便打消了疑慮,連連鞠躬道謝,“謝謝小同志賞臉。”

陳凡笑了笑,輕聲說道,“您從哪兒來的啊?”

老漢眼裡閃過幾分小心,眼珠微轉,笑着說道,“我從四川來的,秋收過了,收成不太好,就趕在過年前出來討點生活。”

頓了一下,又特意說道,“出來前隊裡開了介紹信,是得了允許的。”

陳凡笑了笑沒說話。

他可不是剛來這個年代時的一臉懵,如今各種情況見識多了。別說是賣藝,上到做生意、下到端着碗討米,就沒有生產隊開不出來的介紹信。

(討米那張證明信出不來。寫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爲國分憂,自力更生”,有生產隊和公社兩級印章。而且他們真的只要米,不要錢)

而且他也不是管理員,這個老漢有沒有手續,完全與他無關。

這時候人羣散得差不多了,陳凡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老同志,我看別人耍猴,用的都是獼猴,你怎麼弄了兩隻金絲猴呢?”

剛纔耍猴戲的時候,別人都在看戲,他卻在看那兩隻小猴子。

渾身毛髮呈黃色,一張臉藍汪汪的,兩隻圓不隆冬的大眼睛、眼裡滿是委屈,還有那性感的厚嘴脣和朝天鼻,分明就是金絲猴寶寶嘛。

這玩意兒也能耍猴戲?

老漢聽到他的話,不禁愣了愣,再回頭看看那兩隻蜷縮着偎依在一起的小猴子,回過頭來時,臉上滿是苦笑,“同志你是不知道,我上當了啊!”

說這話的時候,他忍不住抹了把臉,“前些天在湖北,我碰上個老鄉,也是個耍猴兒的……”

隨着他的講述,陳凡明白了他的遭遇。

簡單點說,就是喝醉了被人忽悠,花錢買了兩隻沒用的小猴子,他甚至不知道這兩隻猴子,是老鄉抓來的,還是也被人騙了買的。

金絲猴跟獼猴不同,不具備表演能力,而且性格特別溫和,就算捱了鞭子,也只會抱頭哭唧唧,根本學不會耍猴人教的本事。

等於這兩隻猴子是砸在老漢手裡,沒用不說,養着還白浪費糧食。

於是在陳凡的提議下,兩人經過友好協商,最終各大歡喜。

那老漢收了40塊錢,跟撿了大便宜似的,趕緊揹着箱子、拖着自己的寶貝猴子和狗子離開,生怕這個年輕人反悔。

至於那沒用的金絲猴,自然就到了陳凡手裡。

等那老漢走之後,陳凡便牽着兩隻小猴子上了車。

關上車門,就開始給它們立規矩。

“不許抓鳥、不許亂動,只要乖乖聽話,以後包吃包住、還不捱打。”

兩隻小猴子懵懵懂懂的,一聽說以後都不會捱打,開心得直叫喚,連爲什麼這個大猴子會說猴話都忘了好奇。

兩猴被解開繩子,一起乖乖地坐在副駕駛椅子上,目不轉睛盯着下面包裡的三隻鳥頭。

五雙眼睛相對,就這麼從汽車到飛機,都被裝在包裡,一路飛到了京城。

……

到京城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陳凡便沒有急着去找周正東。

照舊打了個車回市區,由於還帶着三隻鳥和兩隻猴兒,也就沒有去師父那裡,而是直接回家。

他也想看看,劉娟和馬嵐是不是真像張師父說的那樣靠譜。

車子在家門口停下,陳凡付了錢,拎着行李下車。

他左手提着裝有海東青的豬皮包,肩上挎着的大書包裡,是兩隻小猴子,右手鬆開行李箱,拿出鑰匙開門。

推開小鐵門進去,偌大的房子一片黑暗。

他剛將行李箱提進來、把小門關好,一條狗子就衝了出來,對着他汪汪大叫。

陳凡看了一眼,嗯,是條半大的五黑犬。

所謂的五黑,是頭黑、身黑、尾黑、腳黑、舌黑。

雖然很特殊,卻也是純種的中華田園犬品種之一,而且在民間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那就是鎮宅、辟邪。

從品種上來說,五黑犬比盧家灣家裡的多多和球球兩條土狗,還要稍微強上一線。

不過,家裡什麼時候有了這麼一條狗?

看着狂叫的五黑犬,陳凡也不說話,只是用溫潤的眼神看着它。

wωw ¸ttκΛ n ¸¢o

似乎感受到陳凡的意思,那狗子漸漸停止叫喚,腿腳活動了幾下,竟然坐了下來,對着他吐舌頭。

陳凡微微笑了笑,對着它嘬嘬嘬叫了幾聲,五黑犬連尾巴也擺了起來。

這時前面院子裡傳來劉娟的喊聲,“小黑、小黑?”

狗子聽到聲音,立刻回頭望了一眼,再回過頭來看看陳凡,才依依不捨地叫着往回跑。

看到這一幕,陳凡不禁笑出了聲。

不愧是傳說中的鎮宅神犬,在自己的影響下,竟然還記得主人,闊以闊以。

狗叫聲去而復返,劉娟小跑着跟在後面,等看見陳凡,她才發出一聲驚呼,“是陳哥嗎?”

陳凡揮揮手打了個招呼,“是我。”

隨即往房子大門走去。

劉娟先回頭喊了一聲,“馬嵐、馬嵐,陳哥回來了。”

隨後跑到陳凡前面,準備去開門。

結果到了門口,卻尷尬地發現沒有拿鑰匙。

還好陳凡是帶了鑰匙的,直接把門打開,劉娟便接過他手裡的行李箱,進門後打開燈,又趕緊去泡茶。

不一會兒端着茶過來,放在陳凡面前,再看看三隻從包裡跳出來的海東青,還有兩隻縮成一團的小猴子,驚訝得張大嘴說不出話來。

陳凡揮揮手,三隻鳥便拍着翅膀飛起來,在屋子裡轉圈圈,隨後落在二樓的欄杆上不動了。

兩隻猴子則偎依在一起,滿眼無辜地看着陳凡,“餓餓。”

這時馬嵐從南門走了進來,人還沒到,便大聲說道,“陳哥回來啦,還沒吃飯吧,我來弄。”

透過敞開的大門,陳凡也看見了花園那頭小樓的情景,竟然只有一個房間亮燈?

他移開目光,對着馬嵐笑道,“麻煩你了,簡單點就行。”

頓了一下,又問道,“家裡還有肉嗎?”

劉娟眼裡有些尷尬,“沒、沒有。”

馬嵐趕緊說道,“花園的水溝裡有魚。”

陳凡嘴角微抽,那可是他故意在後海釣了、放到水渠裡的,要喂海東青的話,還不如讓它們自己去抓魚呢。

便說道,“那就算了,隨便煮兩碗麪就行。”

隨後打開行李箱,從裡面拿出一個紙包,放到桌子上,“把這個熱一下。另外煮幾個雞蛋,弄點生的蔬菜,給猴子吃。”

又對着海東青揮揮手,三隻鳥兒立刻飛了出去,自己找東西填肚子。

馬嵐拿起紙包,不用打開就聞到一股肉香氣,不禁感嘆陳哥就是陳哥,隨身還帶着肉。

她卻不知道,這是陳凡在飛機上薅來的飛機餐,不過別人是吃一份,他是仗着人帥、以及兩隻猴子和三隻鳥的可愛,又打包了兩份。

別人坐飛機領紀念品,他坐飛機打包吃的,已經是慣例了,習慣就好。

馬嵐去了廚房忙活,劉娟被陳凡留下來,問家裡的情況。

劉娟,“張爺爺他們都挺好的,三位爺爺都經常過來這裡坐坐,但是他們都沒帶人回來。我和馬嵐一直住在這裡,除了偶爾回家一趟,也沒別的事。”

她說着看向趴在地上的五黑犬,“這是小黑,是張爺爺擔心我們兩個女生住在這裡不安全,特意找回來的。”

陳凡看看小黑,小黑立刻搖頭擺尾。

劉娟看到這一幕,眼裡滿是驚奇,“小黑平時很兇,看見陌生人就叫,我們都不敢帶它出去,沒想到它第一次見您,就這麼和氣,好像知道您是這裡主人一樣。”

陳凡笑了笑,也沒多說,“這狗子不錯。”

用腳輕輕揉了揉小黑,隨即看着劉娟問道,“你們兩個住一間房?”

“啊?”

劉娟愣了愣,很快回過神來,想到之前陳凡說過,她們可以各自選一間,才明白他的意思。

隨後臉色微微紅了一下,說道,“您這裡的房子很大,我們住一間就夠了,還暖和些、也更安心。”

聽到這話,陳凡眉頭微皺。

倒不是因爲她們,而是之前她說了,張師父擔心她們的安全,特意找了小黑,現在又說一起住更安心。

所以,現在外面的治安問題又更多了一些?

再一問,果然如此。

劉娟抿抿嘴,小聲說道,“其實,只要不去比較偏僻的地方,平時也是沒有事情的。然後晚上儘量不出門,就不會有問題。”

陳凡輕輕點頭,頓了兩秒,將話風一轉,左右看了看,“你們沒有燒暖氣?”

劉娟“啊”了一聲,趕緊站起來,說道,“我們就在自己房裡燒了個小爐子,沒有燒鍋爐,我現在就去燒。”

這座房子建的時候就裝了家庭暖氣,鍋爐在前面的小樓那裡,平時陳凡不在這裡住,她們也就沒有燒鍋爐,現在主人回來,自然要將暖氣燒上。

至於說房子很大,會不會太浪費,這個陳凡早就有所考慮,家庭暖氣也有閥門控制,只需要打開相應的閥門,就能減少暖氣的使用空間,儘量避免浪費。

劉娟去燒鍋爐的時候,馬嵐也將晚飯做好,用餐盤端了過來。

陳凡和兩隻小猴子各自捧着一隻碗,唏哩呼嚕開始吃飯。

吃飽以後,兩隻猴子終於放鬆下來,齊齊坐在桌上,對着陳凡直笑。

果然包吃包住,還不用捱打,這根大腿要抱緊!

陳凡則看看猴子,再看看狗子,心裡想着,這算不算添丁進口?

第688章 不如投資第363章 我看你就不正常第109章 當面彙報第507章 淮國舊第437章 沒搶成第331章 好處我來,背鍋你去第119章 買馬第538章 大變樣第709章 不去不去第336章 一本書一斤油第525章 買房吧,師父第730章 貴精不貴多第671章 獨釣寒江雪第65章 以後當鴕鳥算了第82章 當我沒說第672章 老師幹不幹?第121章 湊材料請假第713章 最大的靠山142.第142章 結交179.第179章 新春祝詞第590章 缺貨253.第253章 釘馬掌第414章 一起辦了第476章 全員通過第697章 生意人第549章 多贏第414章 一起辦了214.第214章 牴觸和真香第663章 多交朋友第114章 來一碗147.第147章 明年一定第559章 對手呢?第451章 優先權第560章 誰先誰後第468章 給點經費第523章 自欺欺祖第298章 爲盧家灣爭光第114章 來一碗第415章 調崗第576章 購瓷287.第287章 添點彩頭第628章 大不一樣第530章 又要開會?第475章 討論第17章 抓了個大傢伙第61章 變化太快第652章 盧灣廠第459章 調劑第745章 目標要高一點第391章 去釣魚啊第708章 無需推銷第411章 來,給我戴上第394章 咚個隆咚鏘第43章 知青標準第413章 匿名信第421章 有舍有得178.第178章 四小經典第610章 裝空調第573章 我是廢物第391章 去釣魚啊204.第204章 供銷社就有291.第291章 急救194.第194章 枯燥且乏味第700章 保一爭三第84章 明天開播第690章 這些不要第376章 我先簡單講兩句第372章 要好看的144.第144章 是個狠人第325章 小水塔第107章 早在這兒等着第471章 曝光了第554章 文學青年第589章 到貨254.第254章 聽個趣第126章 讓他心甘情願第543章 一波肥第78章 搞不起 搞不起第87章 誰受得了這誘惑?320.第320章 滾滾 長江 都是水第573章 我是廢物第448章 牽線搭橋第568章 老表175.第175章 撿了個人第634章 過節253.第253章 釘馬掌149.第149章 9塊9毛9包郵第45章 不殺留着過年?第508章 匯合第26章 掬匠師傅第77章 木工瓦工第494章 等着吃第423章 約法三章第506章 孤陋寡聞第51章 慢點走第444章 保管好使第609章 團結友愛315.第315章 真的很好學啊第65章 以後當鴕鳥算了
第688章 不如投資第363章 我看你就不正常第109章 當面彙報第507章 淮國舊第437章 沒搶成第331章 好處我來,背鍋你去第119章 買馬第538章 大變樣第709章 不去不去第336章 一本書一斤油第525章 買房吧,師父第730章 貴精不貴多第671章 獨釣寒江雪第65章 以後當鴕鳥算了第82章 當我沒說第672章 老師幹不幹?第121章 湊材料請假第713章 最大的靠山142.第142章 結交179.第179章 新春祝詞第590章 缺貨253.第253章 釘馬掌第414章 一起辦了第476章 全員通過第697章 生意人第549章 多贏第414章 一起辦了214.第214章 牴觸和真香第663章 多交朋友第114章 來一碗147.第147章 明年一定第559章 對手呢?第451章 優先權第560章 誰先誰後第468章 給點經費第523章 自欺欺祖第298章 爲盧家灣爭光第114章 來一碗第415章 調崗第576章 購瓷287.第287章 添點彩頭第628章 大不一樣第530章 又要開會?第475章 討論第17章 抓了個大傢伙第61章 變化太快第652章 盧灣廠第459章 調劑第745章 目標要高一點第391章 去釣魚啊第708章 無需推銷第411章 來,給我戴上第394章 咚個隆咚鏘第43章 知青標準第413章 匿名信第421章 有舍有得178.第178章 四小經典第610章 裝空調第573章 我是廢物第391章 去釣魚啊204.第204章 供銷社就有291.第291章 急救194.第194章 枯燥且乏味第700章 保一爭三第84章 明天開播第690章 這些不要第376章 我先簡單講兩句第372章 要好看的144.第144章 是個狠人第325章 小水塔第107章 早在這兒等着第471章 曝光了第554章 文學青年第589章 到貨254.第254章 聽個趣第126章 讓他心甘情願第543章 一波肥第78章 搞不起 搞不起第87章 誰受得了這誘惑?320.第320章 滾滾 長江 都是水第573章 我是廢物第448章 牽線搭橋第568章 老表175.第175章 撿了個人第634章 過節253.第253章 釘馬掌149.第149章 9塊9毛9包郵第45章 不殺留着過年?第508章 匯合第26章 掬匠師傅第77章 木工瓦工第494章 等着吃第423章 約法三章第506章 孤陋寡聞第51章 慢點走第444章 保管好使第609章 團結友愛315.第315章 真的很好學啊第65章 以後當鴕鳥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