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星期五,正月初七。
周正東一行人按照計劃如期啓程。
這一次陳凡汲取了教訓,只見他頭上戴着一頂藍布鴨舌帽,帽檐堪堪遮住眼睛,再用一條灰色大圍巾、將眼睛下面的部分全部裹住,只留一點縫隙給鼻孔透氣。
身上則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藍布褂子,褂子裡面纔是棉襖,這是如今常見的穿着方式。下面則是一條肥大的黑褲子,腳上是翻毛勞動鞋。
穿成這樣子,除了化成灰也認得他的姜麗麗和姜甜甜,其他人就算與他錯身而過,也別想認出他來。
周亞麗拖着行李箱、拿着登機牌,跟在他身邊嘀嘀咕咕,“你還真把自己當成大明星,穿成這個樣子,也是絕了。”
陳凡目不斜視,小聲說道,“離我遠點。”
聲音有點小,周亞麗沒聽太清楚,“啊?”
陳凡鬼鬼祟祟,“離我遠點。”
周亞麗拖着箱子靠近了一些,“你在說啥?哎,我說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把圍巾扒下來,我都聽不見。”
陳凡甩甩衣袖,不想理他,拎着一隻好不容易搞來的尿素袋,裡面裝着昨天買的各種土特產,飛一般地往飛機跑去。
周亞麗剛想跟着跑,手裡拎着鳥籠子的姜甜甜就將她拉住,“你忘了出發前他說的,離他遠點。”
說着看了一眼陳凡的背影,眼裡滿是笑意,“他現在就是普通乘客,咱們都穿得光鮮亮麗,跟他走在一起,容易吸引目光。”
姜麗麗拖着行李箱走過來,沒好氣地說道,“我看他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年頭,乘坐飛機的哪有普通乘客,不是領導就是大領導家屬,哪有穿成他那樣子的,還不如戴個口罩呢。”
周正東和趙婉茹輕車簡從,施施然地跟上,正好聽見姜麗麗的話,不禁笑道,“讓我比較好奇的,短短一個晚上,他是從哪裡尋來這一身衣服?”
姜麗麗憋着笑說道,“是找賓館服務員換的。”
周正東咂咂嘴,搖頭嘆道,“這小子,越來越沒譜了。”
趙婉茹卻笑着說道,“我倒是覺得挺好。你也不想想他纔多大年紀,不過是剛滿20歲而已。之前我就覺得他太過成熟穩重,少了幾分年輕人的朝氣,現在這樣不就挺好,多了幾分玩鬧,倒更像年輕人一些。”
周正東聞言微微一愣,看着大外甥登上舷梯的身影,眉頭不覺皺了起來。
幾秒後,他忽然臉色放鬆,咧着嘴笑道,“別人結了婚,是越來越成熟,他倒好,跟人家反着來,結了婚之後,玩心倒是更重了。”
說完打了個手勢,“走吧走吧,待會兒都別跟他說話,讓他扮他的‘普通乘客’去。”
陳凡上了飛機,位置依然是第一排,他一屁股坐下,將袋子一股腦地塞進座位底下,然後看着一位位乘客進來,沒有一個人認出他,這才長長地鬆了口氣。
不一會兒,周正東他們也都陸續上來。
各自將行李放好之後,周正東直接坐在大外甥旁邊,摘掉帽子和圍巾,還挪了挪屁股,故意笑道,“哎呀,這位老鄉穿的有點多啊,是不是身子有點虛,所以很怕冷呢?”
陳凡黑着臉,在心裡反駁。你才身子虛,不虛爲什麼要我的虎骨酒?!
不過畢竟是老舅,多少得給點面子,算了,不跟他計較。
轉頭看了一眼,這時已經沒什麼人再上來,其他人也都各自落座,便身體一歪,湊到周正東旁邊,小聲說道,“老舅,你看你一年四季到處飛,不是去美國,就是去巴黎、東京,再就是一年要回內地好幾次,這麼頻繁地飛來飛去,有沒有覺得很不方便?”
周正東看了看他,“你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陳凡,“怎麼能說是鬼主意呢?……”
就在這時,一箇中年男同志走進機艙,隨意掃了一眼,忽然先是愣了愣,隨即眼睛一亮,走到陳凡面前,小聲說道,“陳作家,您去京城啊?”
陳凡頓時愣住,呆呆地看着他,“不是,我都這樣了,你還能認出我?”
那人呵呵笑道,“我沒認出來啊。”
說着指了指旁邊的周正東,還有明豔照人的周亞麗三人、……好吧,還包括顏色不減的趙婉茹,笑着說道,“我是認出了他們。上次從江南省城飛瀋陽的飛機上,我也在,既然他們都在,那剩下的肯定就是你了。”
陳凡拱拱手,“老哥厲害,佩服佩服。”
頓了一下,又小聲說道,“還要麻煩老哥幫忙保密,謝謝謝謝。”
那人哈哈一笑,“沒問題。”
隨後搜了搜口袋,竟然搜出來一迭名片?
嗯,看清楚了,確實是名片。
這年頭內地單位竟然有人用名片???
好像確實有,不過一般是涉外單位,主要爲了方便與外國人交流,所以他也是涉外單位的人?
那人拿出一張名片遞給陳凡,笑着說道,“這個是我在京城的聯繫地址,回頭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找我,我請你吃東來順。”
陳凡接過名片看了看,眼裡閃過幾分驚訝,“您在銀行工作?”
我國曾經也有幾大銀行,包括中行、交行都是民國時期就有的,建國後爲了發展基礎建設,組建了建行,爲了發展農業,組建了農行。
不過在某一段時間裡,其他所有銀行都不存在了,只保留了人行和農村信用社,爲老百姓和各個單位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務。
其實就是存款、大額轉賬。貸款是沒有的,連民間匯款都是通過郵局進行,所以這一階段的金融作用被削弱到最低。
另外保留建行個別部門併入人行、專門負責項目建設資金的管理和撥付,但不再經營商業銀行業務,招牌自然也沒了。在香港保留了中國銀行,作爲國際外匯結算的機構繼續存在,內地分行基本關停、或是變成了人行營業廳。
交通銀行則暫停營業。
工商銀行?
抱歉,那時候還沒有。
是84年上級決定人行徹底剝離商業銀行業務,轉型爲銀行業管理機構之後,將這部分業務剝離出來,才組建了工商銀行。
交通銀行也是在87年才恢復建制。
然後在前年年底開會的時候,老政委說,“要把銀行作爲發展經濟、革新技術的槓桿,要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由此拉開了金融改革的序幕。
隨即在79年的2月23日,西苑就發出通知,立即恢復農業銀行。
3月份,又將中行從人行中剝離出來,正式恢復中行在內地的建制,並將中行明確爲國家指定的外匯專業銀行,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的職能。
也是在這一年,中行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家境外分行:盧森堡分行。
而眼前這位同志,就是中行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處長。
不是處長級別,也上不了飛機吶。
這位金博遠處長見陳凡滿臉驚訝,不禁笑着說道,“確實是在銀行工作,而且工作內容就與外匯管理有關。我上次去江南省城,就是過去檢查那邊的外匯管理情況。也是那時候才發現,陳作家你可是創匯大戶啊。”
陳凡打了個哈哈,“您客氣了。”
金博遠笑着揮了揮手,“那您歇着,我先找位置坐。”
他說完剛準備走,忽然腳步一頓,轉過身來,對着陳凡小聲說道,“有個事情,跟您應該有點關係,我先給您通個氣。”
陳凡微微一愣,看着他問道,“什麼事兒?”
金博遠看了看他身邊的周正東,再轉回來,小聲說道,“事情比較重要,不過也不算什麼秘密,如今該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再過幾天等確定下來,最多再過一兩個月,就會正式發出通知。
我行已經印刷了一筆外匯券,然後會在合適的時間發出通知,從此以後,國內將不再允許在任何場合使用外幣,所有外籍人士入境之後,必須將外幣兌換成外匯券,纔可以使用。”
頓了一下,他看着陳凡說道,“我在你們省城工作的時候,看到您名下似乎有不少外匯?”
陳凡眨眨眼,點了點頭,“有個幾萬美元吧。都是小本子那邊付過來的稿費。”
到底是幾萬,還是十幾萬、又或者幾十萬,就沒必要說得太清楚了。
金博遠笑着點點頭,“情況我都清楚,這筆錢肯定沒問題。我就是給您提個醒,等通知發出來,您那筆錢,就得到我行兌換成外匯券,要不然,就只能是一堆廢紙。
因爲如果再拿出去使用的話,可就是違規了,是要沒收、並加以處罰的。”
陳凡深吸一口氣,隨即仰起頭笑道,“感謝感謝,謝謝您的提醒。回頭等通知下來,我一定第一時間去兌換。”
金博遠這才笑着揮揮手,轉身離開。
周正東目送着他往裡走,見他找到位置坐下,兩人視線相接,還笑着點了點頭。
隨後回過頭來,對着陳凡小聲問道,“他剛纔說的那什麼外匯券,是什麼意思?”
陳凡咂咂嘴,小聲說道,“意思就是,現在國內不再允許直接使用美元等外幣,只能先用外幣兌換成外匯券,再使用外匯券消費。
比如您現在入境了,身上帶了一筆五千美元的現金,而且打算都在內地花掉,那麼您就需要將這筆錢,按照官方匯率,兌換成外匯券,您拿着這個外匯券,就可以在內地消費了。”
周正東有些不太理解,“美元兌換成外匯券?那我拿着這個外匯券,是不是隨便買什麼東西都可以?還有啊,之前不是有個僑匯券嗎,這個外匯券跟僑匯券有什麼區別?”
“那區別可就大了。”
陳凡呵呵笑道,“僑匯券就相當於票證,您有這個東西,只是代表有了購買某些緊俏商品的資格,買的時候,還需要加上鈔票,才能順利交易。
而外匯券則是直接當錢用,就跟之前咱們在友誼商店直接拿美元消費一樣,沒什麼區別。
並且發行外匯券以後,還打破了非涉外場所不允許使用外幣的規定,同時也不再需要票證。
比如說,您在普通百貨商場,買電視機要電視機票,買自行車要自行車票,可是拿着外匯券,就什麼票都不用,該多少錢您就給多少錢,東西就歸您了。”
其實之前國內也在實行外匯管制,外幣並不能在國內自由流通,僅僅限於在某些特殊的涉外場所可以使用。
有了外匯券之後,名義上外匯券僅在特定場所使用,實際上在任何場合,都可以使用外匯券購物、消費。
因爲只要你拿出外匯券,營業員就會收,哪怕這個人不收,也多的是人要,就算是要加錢、貼票都搶着要。
這樣等於將外匯券的使用範圍擴大,在任何場合,都可以使用外匯券支付。
只不過一般情況下沒有人這麼幹!
誰不知道外匯券可以購買進口商品、緊俏商品,哪個笨蛋會拿着這種“高一等”的貨幣,去菜市場買菜呢?
雖然去買菜不用票,可那也是暴殄天物不是?!
很簡單一個例子,就能看出外匯券的價值。在外匯券即將停止發行的時候,黑市上外匯券比本幣的價值依然要超出30%。
要知道那時候已經全面取消了票證,外匯券“高一等”的地位幾乎不復存在,但依然需要溢價兌換,就是因爲某些涉外場所和免稅店不接受本幣,只能使用外匯券購買。
那時候都還溢價30%,由此可知,80年代還普遍需要票證的時候,外匯券的價值有多高。
而這時周正東想明白了陳凡所說的意思,不禁緊皺着眉頭,說道,“按照你這麼說的話,那外匯券豈不是與本幣區並行的第二種貨幣?而且地位還要在本幣之上?”
使用本幣買東西,還要票,使用外匯券買,就不需要,這不是高一等是什麼?
陳凡聳聳肩,笑道,“您的理解非常準確,就是這個意思。”
周正東眉頭皺得更緊,轉頭看着他,不解地問道,“可是,剛纔我聽那個人的意思,只是說要發行外匯券了,並沒有解釋太多啊,你是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陳凡笑了笑,說道,“因爲我早就收到消息了啊。”
確實是早就知道沒錯。
早在穿越前看小說的時候,他就知道今年的4月1號要發行外匯券,並且一直持續到96年6月30日,外匯券在國內金融界都具有高於普通貨幣的實際價值。
所以現在就算外匯管理局的人,也沒陳凡對這個東西瞭解得更深。
只不過這種話不能往外說而已。
單單說一個早就收到消息,也不算騙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