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人的印象中,像在70年代這種火紅的歲月裡,並沒有後世公認的那種“明星”。無論是電影明星還是歌星,似乎都是從80年代纔開始有的。
其實也不一定。
有那麼幾位,老百姓可能知道他們的名字、也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隻要一看見那張臉,聽到那個聲音,就能認出這個人。
他們的名字不一定流傳到後世,但在70年代的歲月裡,其光芒堪比後世的天王天后、璀璨無比。
比如邊桂榮、比如李世榮、再比如陸青霜。
都不認識?
那郭蘭英總知道吧。
可在當時,即便是郭蘭英,也不一定紅得過前面三位。
首先是邊桂榮。
1973年,中斷已久的文藝事業終於得以重新起航,當時長影廠決定翻拍浩然的作品《豔陽天》,這部電影在1974年上映,電影固然不錯,但比起其中的插曲《萬衆一心奔向前》、又名《羣雁高飛頭雁領》,其熱度還稍微差了點。
這首歌后來被許多女歌唱家翻唱過,但原唱、首唱,卻都是邊桂榮。
那時候的收音機裡,幾乎天天都能聽得到她的聲音。
除了這首歌,長影廠的另一部電影《創業》,裡面的插曲《滿懷深情望北亰》,也是由她演唱的。
在電影上映的那幾年,她的熱度那叫一個火爆,都火遍半邊天了。
然後是李世榮,也是長影廠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還是邊桂榮的老師。
就這個咖位,已經不用多說了吧。
但還是提一提他的代表作,《心中自有金光道》,許多50後、60後、70後都會唱,幾乎是無人不曉。
另外還有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插曲《懷念戰友》、《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邊》、《草原晨曲》的插曲《草原晨曲》等。
放現在就是OST之王。
第三個是朱逢博。
什麼?陸青霜?
很遺憾,她的單位沒人來,所以忽略。
再說回朱逢博,她的名氣比前幾位並不遜色。
她原來是中國藝術團的獨唱演員,被稱爲“東方夜鶯”,76年開始活躍在音樂會舞臺上,並多次爲電影唱插曲,79年發行了我國第一盒流行音樂卡帶《薔薇處處開》,成爲內地流行樂壇歷史開始的標誌。
著名的“鈴兒響叮噹”,就是這張專輯裡面的歌曲。
在此期間,她與上影廠開展多次合作,謝晉導演的《青春》,不僅紅了張瑜和陳沖,還讓許多老百姓認識了其中插曲《千年鐵樹開了花》的演唱者“朱逢博”。
後來在80年,朱逢博與李谷一併稱爲“南朱北李”,互爲一時瑜亮。
再加上從中央樂團趕過來的李奶奶,啊、不對,現在應該是李阿姨、還是李大姐?
比陳凡的戶口本年齡大了16歲,算大姐吧。
總共3個單位的4人齊齊找上門來,要求演唱陳凡創作的兩首歌曲。
長影廠和吉林音協是兩個單位一起來的,他們人多勢衆,搶了個頭籌。
說話的是長影廠的一位幹部,名叫張聽雪,嗯,是位男同志,名字還挺浪漫。
他先對着陳凡笑了笑,說道,“陳副主席,我們領導早就有心過來拜訪,只不過一直沒能成行,這次也是因爲需要主持廠裡的工作,難以抽身,所以特意讓我代爲問好。”
說着將兩個大包提到陳凡面前,“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陳凡趕緊起身說道,“太客氣了,這樣,心意收下,禮物您帶回去,……”
沒等他把話說完,張聽雪就拉開包裹的拉鍊,說道,“都是些不值錢的土特產,聽說您以前也去過東北,還在長春待過一段時間,比較喜歡東北的山貨,所以是我們廠領導特意吩咐帶過來的。”
陳凡見包裡面確實都是些榛蘑、香菇一類的乾貨,便不再推辭,笑着點點頭,“那就多謝了,回頭替我向你們領導表示感謝。”
回到椅子上坐下,不經意地踢了一下大包,不禁微微一愣。
這兩個大包,有點上輕下重啊。
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張聽雪回到沙發上坐下,正色說道,“這次的來意,剛纔我們也說過了,是爲了您創作的兩首歌曲而來。”
話到這裡,他卻忽然停住,轉頭看向另外一位。
那位是中國音協吉林分會的領導劉哲宇,論級別,比陳凡還低一級,比剛纔說話的江南省音協主席季晨風也要低一級。
不過級別低歸低,說話卻不太客氣。
當然,對陳凡還是挺客氣的。
他先客客氣氣地對着陳凡打了個招呼,“陳副主席好,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江南果然是人傑地靈之處啊!”
然後轉頭看向季晨風,嘿嘿一笑,“季主席好,我對江南音協的輝煌成就,還是非常欽佩的。只不過很可惜,也許是前些年風太大,造成咱們江南之地的歌唱家們,嗓子都不太舒服,有些大音希聲啊。”
季晨風瞬間漲紅臉,沒好氣地說道,“說沒出歌唱家就沒出歌唱家,沒必要替我們掩飾。”
隨即昂起腦袋,“不過那是以前,沒出歌唱家的原因也不是我們會員的本事不行,而是不像你們靠着長影廠,電影一部接一部地拍,插曲多得唱不完,出名的自然就多。”
還在喝茶吃瓜的武廠長頓時傻了,呆呆地看着季晨風,腦子裡滿是問號。怎麼吃瓜突然吃到自己頭上來了呢?
你是在指責江影廠不出電影嗎?
我倒是想出,可哪來的錢啊!
要不你們音協贊助點?!
季晨風還不知道自己的話刺痛了武廠長的心靈,還在振振有詞地說道,“現在我們有了陳副主席,他的作品層出不窮,不僅能寫小說、寫劇本,還能拍電影、創作歌曲。
只要我們的歌唱家唱了陳副主席創作的歌曲,就能連出兩個著名歌唱家,你們信不信?!”
長影廠的張聽雪、吉林省音協的張哲宇、上海音協的王碧萱,以及親自趕過來的李大姐,四人聽了都齊齊點頭。
這不是廢話麼,如果不是衝着陳凡寫的兩首歌,今天誰會跑這裡來?
好歌都要搶的好吧。
本來絕大部分作曲家、詞作家都是有單位的人,他們的作品也要服從單位安排,首先考慮本單位的歌唱家,而且在他們單位內部,讓誰來唱,也是需要“搶”。本單位沒有合適的人,纔會考慮其他單位的歌唱演員。
難得突然冒出來一個野生的音樂家,還是全國著名作家、人盡皆知的那種,忽然創作了兩首一聽就難忘的新歌,不趕緊過來爭取,難道坐在一旁看戲?
今天來的只有他們三撥人,明天有多少人過來,那就不一定了。
陳凡看着眼前這一幕,也感覺腦子隱隱作痛。
前天他隨手寫了兩首歌,讓況明義交給江南交響樂團去配音,同時請他們交響樂團的歌唱演員試唱。
結果好嘛,半天時間不到,消息就已經傳遍全國各地的音協、交響樂團、文工團……等等文藝單位。
其實也不能怪江南交響樂團的同志們沉不住氣。
主要是憋屈了太久,忽然拿到兩首一看就是經典的作品,此時不炫、更待何時?!
在這裡必須要感謝萬木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是他們沒日沒夜地忙着安裝程控交換機,截止到8月底,已經爲十幾個省會城市安裝了機器,才能讓交響樂團的電話,在半天內打遍全國。
還唱歌給同行們聽。
一首《少年壯志不言愁》、一首《從頭再來》,不僅感染了交響樂團的同志們,也刺激了接聽電話的衆多音樂家。
老朋友忽然有了翻身的機會,那可比自己沒得獎還難受。
幾乎是一夜之間,十幾家單位聞風而動,紛紛派出精兵強將奔赴江南,務必要將這兩首野生的歌曲搶回家。
至於有沒有機會?
江影廠搶到陳凡的兩部電影,已經足夠讓人嫉妒了,總不能連兩首歌的機會都不給大家吧!
要說這裡面誰的決心最堅定,那無疑是長影廠、上影廠和李大姐莫屬。
原因很簡單,別人都是坐火車、或者開汽車,只有他們是坐最早一班的飛機跑過來的。
全國音樂單位鬧出來這麼大的動靜,本地的省音協不可能收不到消息,於是季晨風親自出馬,意圖趕在所有人之前,找陳凡將演唱人的名額定下來。
可是碰上陳凡在忙着剪輯,等他出來時,三隻“餓狼”已經上門。
於是最後就成了眼前這副局面。
也就是時間倉促,單位領導和幾位歌唱家們都抽不出身來,否則來的肯定是本人。
先是張哲宇與季晨風據理力爭,說什麼長影廠有邊桂榮和李世榮,可以隨陳作家選擇,而且長影廠在電影界的地位遠不是江影廠可以比擬的,等這部電影完成,可以幫忙在東北發行。
甚至如果北影廠沒人來,華北他們也包了。
結果這話沒打動陳凡,倒是打動了武廠長,兩隻眼睛跟裝了燈泡似的,對着陳凡放光。
陳凡沒理他,正苦惱地抓着頭髮。
等他們交鋒結束,上海音協的王碧萱又甩出朱逢博這張牌,同時表示上影廠非常樂意配合電影在華東地區的上映。
最後李大姐出馬,看着陳凡只說了一句話,“上次我們合作的很愉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是一首好歌,也成就了你我。
如果這次你把《少年壯志不言愁》給我唱,我們一定能再創輝煌。
而且不僅如此,以後只要你有事,就是我有事,你說一句話,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陳凡眨眨眼,大姐你賭這麼大的嗎?
現在幾個人都看着自己,決定權也在自己手上,陳凡感覺腦闊有點疼。
頓了兩秒,他纔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中,斟酌着說道,“是這樣的啊,首先呢,這兩首歌,其實更適合男高音歌唱家來演唱。”
一句話的功夫,直接讓李大姐和王碧萱露出失望的神色。
而季晨風和張聽雪、張哲宇的臉色卻也更加緊張。
似乎感覺不保險,季晨風又趕緊說道,“陳副主席……”
剛開了個頭,陳凡就笑着擺擺手,說道,“這樣啊季主席,既然都是江南文藝界的人,我這兩首歌,可以留一首給你們,……”
聽到這話,季晨風頓時喜不自勝,咧着嘴哈哈笑道,“感謝感謝,回頭我就把你的音協會員證送過來,就是全國會員證還要等幾天。不過也不會耽擱太久,下個月底的文代會你會去的吧?到時候一併給你。”
陳凡嘴角微抽,我會在意這些東西嗎?
我現在只擔心事務太多,打擾我約會好不好。
頓了兩秒,他晃了晃腦袋,繼續說道,“但是,我要聽一聽你們推薦的歌唱家的聲音,如果不合適,我還是會另外找人。”
季晨風立刻滿臉嚴肅地點頭,“這個你放心,我們江南省音協的會員雖然沒有你們作協多,聞名全國的也只有一兩個人,”
聽到這話的時候,旁邊四個人齊齊變了臉色,但很快掩蓋住,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陳凡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也不禁暗暗嘆了口氣。
什麼只有一兩個人,是根本一個都沒有好吧。
雖說50年代建立協會的時候,還有幾十位歌唱家,可他們也只在本地有些名氣,出了江南省,誰還認識他們吶?
倒不是說這些歌唱家的實力不行,主要是沒有代表作,實力再強有什麼用?
季晨風自己倒是沒覺得,還在說着話,“但是我們的會員本事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哪怕是大風天時期,我們的音樂單位也沒有中斷招新,樂團、文工團都有不少新人,保證能找到你想要的聲音。”
陳凡點點頭,隨即看向滿眼期望的張聽雪和張哲宇。
他們兩人心裡都有些竊喜,陳凡留了一首給江南音樂人,那另一首,不就只能留給李世榮了?!
果不其然,陳凡對着他們笑道,“我感覺《從頭再來》比較適合李世榮的聲音,不如讓他試試這首歌?”
兩人立刻齊齊點頭,“好啊好啊!”
隨後陳凡又看向李大姐和王碧萱,笑道,“雖然這次沒能合作,不過我的下一部電影就要開拍,那部也是要寫幾首插曲的,如果不嫌棄……”
沒等他說完,李大姐和王碧萱立刻笑開了花,“不嫌棄、不嫌棄!”
管他什麼歌,先佔下來再說,要不然又是像這兩首歌一樣,難道還臨時跑來搶嗎?
陳凡聊完之後,對着武廠長使了個眼色。
我是談妥了,你還得繼續談呢。
歌能紅人,人也能紅歌,好歌配知名歌唱家,正是相得益彰。
順便利用他們的名人效應,還有他們背後的單位資源,帶一把自己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