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

於秋沒有錢了,準備低價出售一些好東西,這個消息自王門口中不脛而走。

然之後,在兩三天的時間內,一大幫拿着錢的人就趕到了洺州。

這無疑又是於秋一個成功的營銷策略,他向來是把東西收着賣,讓花錢買了自己東西的人,以爲自己佔了便宜,比如,武安縣的這些大棚蔬菜。

一如他和王門所說的一樣,現在大雪封路,將這些菜運送到長安洛陽去,換成糧食再運回來,一來一回的損耗就去掉了七八成,利潤太少,還不如留着自己吃了。

但是讓這些人以爲有便宜可佔,帶着錢來洺州買,那就不一樣了,就算降價一半賣給他們,也比自己賣出去要多賺兩三成,更何況,有王門和於秋的成交價託着,他的售價根本不會太低。

所以,自從王門進入洺州,看到這些蔬菜,他就成爲了於秋套路的一環,他要是不來,於秋的菜可就真的要分給洺州百姓吃掉了。

“公子,縣衙來了好多人,說是來買咱們的菜的。”於安在大棚裡找到正在種植番茄的於秋道。

“帶錢來買東西的都是客,要好生招待,對了,都有誰?”於秋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問道。

“上的了檯面的,有關中韋氏的韋兆豐,杜氏的杜衝,還有洛陽長孫氏的長孫祥,其餘各家,所帶錢財,都不超過五十萬貫。”盧安口中所謂上了檯面的意思,就是帶着百萬貫以上的貨款來的。

“崔鄭王李幾家沒有來人麼?”於秋有些詫異道。

按說,這些北方世家,冬日裡對青菜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啊!

“他們沒來,但是,門下依附的小家族來了不少,或帶着二十萬貫,或帶着三四十萬貫,想要分散購入,壟斷一些州縣的市場,此外,幽州彭國公和任城王也派人來了,他們沒有錢,就是想找咱們借一些,提供軍士的伙食。”於安道。

“借?”

於秋歪頭想了想又道,“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他們用朝廷撥給他們的軍糧抵債的話,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優惠價。這事你去談,粗糙的糧食換成美味的青菜,他們應該會很樂意的,讓王君廓和李道宗本人有好處賺,這單生意才做的長久。”

洺州缺的是糧食,哪怕是粗糙一些的雜糧,也能用來餵養牲畜和家禽,只需要做一下交換,就能讓原本只能養活一兩頭牲畜,三五隻家禽的青菜,養活十幾頭牲畜,三五十隻家禽,這就將青菜的價值放大了好幾倍。

逐漸熟悉於秋辦事風格的於安基本懂了他的意思,讓所有和你做生意的人有錢賺,你的生意纔會越做越寬,河北道百萬人口,除了一半在洺州以外,至少有三成以上在幽州和營州,其餘各州,不過是零零散散分散着一兩萬人口而已,五千戶以上中州都沒有幾個。

這也就是說,河北本土最大的市場除了洺州以外,就是王君廓和李道宗的治下的幽州和營州了。

由於劉黑闥已經將北地的世家門閥屠盡,這些不用被剝削,而且還享受兩年免稅政策的百姓,一定會很快富裕起來,讓他們享受洺州的產品,拿自家產出的糧食或者其它東西供給洺州所需,就能大大的節省於秋的一些剛需成本。

畢竟,本土的糧食物資,比外地來的糧食物資要少很多運費。

打通了王君廓和李道宗的關係,讓他們從中得利,就會讓幽州和營州富餘的產出向洺州這邊供給過來,是兩利的好事情。

至於如何讓他們個人謀利,則是一個賬面上的功夫,如果按照河北市價,一斤蔬菜換五斤糧食的話,賬目上是這麼多,報給朝廷就沒問題。

而實際上,於秋可以給王君廓和李道宗打個七折,一斤蔬菜,實收三斤多糧食,多出來的三成的利潤讓他們自己裝進腰包,交換了越多,他們賺的就越多,何樂而不爲呢!

不多時,於秋大棚蔬菜田乘着馬車來到了武安縣衙,洺州各縣的縣衙,不像李唐朝廷那樣,設置的是公堂,主要用於審案判決。

它更加像是一個酒樓客棧,擺着各種精美的座椅茶几,主要是用來接待客人的。

因爲在於秋將權力結構重新分配了之後,縣衙不負責審案宣判之類的事務了,只負責民政,又叫做民政署,獨立出去的法院和治安署纔有審訊室,和用於判決的公堂。

而且,法院和治安署不僅可以捉拿審問犯罪的百姓,官員有不法,他們也一樣可以進行審問,宣判,民告官這樣的事,在洺州,是允許的。

而民政署所擔負的職責,也不像李唐朝廷那邊,負責給百姓設立條條框框的規矩,徵稅收,徵徭役之類的。

他們只負責兩件事,公共建設和產業發展。

比如武安縣要修建縣衙的房屋,這屬於公共建設,他們就可以去人到各個鄉里協調抽調人手,來城裡上工。

再比如於秋要在武安縣種大棚蔬菜,這屬於產業發展,需要人手,他們就去各個鄉里協調,抽調人手,並且告訴他們工作時間,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平時沒事的時候,各鄉里的里長,會組織大家幹分配到各戶的責任田,還會做一些開溝,修渠,引水的工作,遇到上一級有抽調,才根據實際情況協調人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個時期的百姓愚笨,生產能力差,而且,目前他們得靠於秋髮給他們的救濟糧過生活,臨時用集體制度管理他們,會讓生產力放大許多。

倒是幹活纔有飯吃這一條,是洺州一直以來執行的規矩,大家都很理解。

不過,等明年分配到戶的責任田地裡有了產出,各家都有了餘糧,這種臨時執行的集體制度,也會解除,於秋想要打造的是一個自由的洺州,至少,百姓們是選擇經商,還是選擇務農,務工,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果然如於安所說,縣衙裡的人不少,百多平的大廳裡,數十張鋪了暖和的皮毛毯子的靠背椅都坐滿了,連兩邊的小廳裡面,都坐滿了人,於秋一到,他們頓時就圍了上來。

“在下長孫祥,奉族叔長孫無忌之命,前來與於都督交涉些買賣……”

“在下韋兆豐,奉族兄韋挺之命,前來與於都督談些買賣……”

“在下杜衝,奉族叔杜淹之命,前來與於都督交涉些買賣,這裡,還帶了族兄如晦的信函給於都督……”

來的都是些沒有出仕的年輕人,對於秋還算恭敬,紛紛向他抱拳,自報家門。

實在是他們不恭敬不行啊!前幾日尉遲老黑和程咬金家突然就賣起了豆芽和饅頭,大家一打聽之下,才知道他們是與於秋合作做的產業,上百個攤子,直接將長安一百零八坊開了個遍,生意火爆的不行,這種日進斗金的買賣誰不想做?

更何況,這兩個大嘴巴一早就將於秋會在洺州修建洺山書院,教學生科學技術的消息傳回了長安家裡,他們家的小子哪裡藏的住事,與各家的小夥伴或道別,或相約,沒兩天,就搞的長安人盡皆知了。

這科學技術,可就是搞這些新鮮名堂的東西,各個收到風的家族,自然是不肯落人後,要跑來探探於秋的口風的。

“洺州是個十分開放的地方,非常歡迎各位客人到洺州來貿易和交流,大家一個個來,我一定會讓大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長孫祥你先說。”於秋一改之前那種拽拽的模樣向大家道。

看到他這個姿態,到場的許多世家子心裡便道,於秋果然是缺錢了,如果不缺錢,他能把姿態放這麼低嗎?

之前賣糧種的時候,他可是又限量,又拍買,現在卻是一個個來,一個都不打算放過的樣子,一會兒到了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殺殺他的價。

“在下奉族叔之命,是想向於都督買些新鮮蔬菜瓜果到長安洛陽售賣,如果可以的話,我長孫氏還想比照尉遲家和程家那樣,和於都督您合作,在關中和洛陽修建大棚,種植這種反季節蔬菜,在市場上售賣,不知道於秋都督需要些什麼條件?”長孫祥既然獲得了第一個發言的權力,便也不避諱他人了,直言不諱的道。

“蔬菜瓜果倒是可以賣些給你,不過,這修建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可是個十分複雜的技術活,投資相當的大,所需人手也特別多,我需得知道你長孫氏具體要做多大的規模,纔好與你們談價錢。”於秋點頭道。

衆人一聽有門,立即就興奮了起來,紛紛朝於秋喊道,“於都督,我家長輩也是想與都督合作,修建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條件可以任您開……”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七十章 準備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意裝逼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七十章 準備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意裝逼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