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

於秋不能要求一幫十來歲的女孩子做出什麼真正的美味,但是勞動過後,哪怕是一個捏的沒有形狀的麪餅,他也吃的津津有味。

正常孩子會有的毛毛糙糙和丟三落四的習慣,這些孩子們都有,所以,從對飯前的洗手洗碗,到飯後的洗澡洗衣,乃至上廁所,擦屁股等等問題,於秋都要操心,少年團的半大小子們目前根本不具備處理這些事情的能力,於秋打算明天的時候,將村裡一些勞動力低下的老弱也帶過來,讓他們幫忙照顧這些孩子的飲食起居。

洗漱過後在三樓陽臺的躺椅上躺下,疲憊的身軀才終於得到一絲放鬆,遠望星空,不時的喝幾口山泉水泡出來的野山茶,於秋的思維逐漸沉了下來,開始構想未來的事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寡婦村的每一個人都能沒心沒肺的活着,作爲主心骨的他卻不能。

今天通過一些講解,於秋已經在幾個比較聰慧的孩子心中樹立了養殖科學的概念,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都是大家賴以生存的技能。

因爲,大致瞭解歷史的於秋知道,李唐建國的前幾年可能很艱難。

河北道的旱災就不說了,河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的洪災之後又會接連爆發,直到李世民登基之後也沒能安寧,關中的旱災引爆了一場席捲全國的蝗災,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就是一次次的生死考驗。

於秋雖然沒有救下所有人的雄心壯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儘可能的救人,從而發展起自己的勢力,讓自己今後的日子過的更加自由安逸一些,是他想要達到的目標。

闞棱是一個他必須收入夾袋的人,他代表的就是一條能夠快速去往全國各地的水上商業路線,別人不知道它的價值,但是,可以製作出無數後世新奇玩意的於秋有了他,卻是能如虎添翼,所以明天一早他還得回村裡去。

至於如何收闞棱的心,於秋心理其實已經有了腹稿,沒有人會喜歡逼迫自己的人,李淵現在就在把杜伏威往死裡逼,瞭解了情況的闞棱自然也不會喜歡李唐,只要到時候自己經營起一塊自由的土壤,不愁闞棱不往自己這裡來。

睡前看一下系統任務完成的進度是必須的,目前爲止,養殖方面的任務還一個都沒有完成,尤其是牲畜方面,進展緩慢,想要更多的豬羊家禽,他只能把目光看向南方更北的方向,淮南那邊的家禽養殖業和家養豬養殖業在這個時代已經比較發達了。

草原上,突厥人的畜牧業同樣如此,目前來說,他們才應該是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存在,因爲他們有近百萬的人口,和比之他們人口至少五倍數量的牛羊,東西南北縱橫近萬里的疆域,此前中原任何一路軍閥想要成事,都需要看他們的臉色,包括李唐。

若不是他們的內部權力更替出了問題,有分裂之勢,只怕現在整個北方都成了他們的放牧之地。

至於水產和果園的種植任務,於秋也有打算,蓮藕已經過了最佳種植的時間,但是菱角這個月份還能種,回頭讓闞棱送幾船菱角來,種上幾十畝,就足以拿到三次加成的獎勵了,反正北方水資源少,水產業必定做不大。

果園那一塊,則是一個長遠的投入,即便系統出品的樹苗屬於十分優良的品種,但也不大可能今年栽種下去,今年就有果子吃,像比較常見的桃樹和棗樹,都需要三年才能結果,現在倒是並不需要費太大的力氣拿更高層次的獎勵加成,只需要達到兩三個層次獎勵加成標準,就可以領取任務獎勵了,反正果樹苗可以通過嫁接,快速大量的複製。

次日一早,於秋就將憨子叫到了跟前,詳細的跟他講述了,稻種泡發的過程,其實十幾年沒有種過田的於秋已經不太記得十分標準的泡發方法的,只是知道一些常識,像泡發前需要曬一曬,白天的時候在活水裡泡,晚上的時候撈起來晾一晾,這是於秋小時候常見到大人們泡谷種時使用的日泡夜晾法。

“難怪咱們北方都種麥子的,種這種水稻也太麻煩了。”提溜着十斤稻種去前院準備晾曬的憨子嘀咕道。

相比於種田和養殖這樣的事務,他更喜歡舞弄自己的小木槍或者進山打獵,最近在村子裡,他已經纏着蘇定方學了好幾手。

大頭則與他不同,並沒有太明顯的喜好,於秋讓他幹啥,他就會去幹啥,不要以爲他表現的口齒木訥,就是腦子笨,於秋教的東西,他沒有一樣不會的,分配給他的任務,也沒有一樣是他完不成了的,基本完全繼承了王二孃的動手能力。

相對來說,比他們大一歲的裹兒是最董事的,畢竟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早熟一些,於秋將如何安排大家吃喝做事的任務給她講了一遍之後,就很是放心的去溪邊找大黑了,反正各種家禽牲畜的養殖,小冬和狗兒他們會負責,不需要於秋過多操心。

當然,臨走前,他還需要好生安慰一下喜歡趕路的小虎,這孩子太粘人了,於秋要是出門,他一準要跟上,不讓跟,他就會哭鬧一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不過今天倒是很好勸,於秋只是說晚上就回來,他們就不跟了,或許是莊子裡的牀鋪被褥太舒服,房子太乾淨漂亮,讓他有點捨不得走了。

還沒到正午,騎着大黑來到村口的於秋就看到了面色有些焦急的蘇定方在路口張望。

顯然,蘇定方等待的不是於秋自己。

“漢東王又要過來?”

“可不嘛,各個世家約定送糧食過來換製鹽秘方的日子已經到了,漢東王邀請他們一起到村裡來商談交換的事情,說了午時前會到,可到了現在還沒見人影。”

“看你焦急的樣子,完全沒有必要,應該是漢東王碰到了一點小麻煩吧!過一會兒他就算不來,也會差人來通報一聲的。”於秋再度道。

蘇定方點了點頭道,“確實有點麻煩,各家運送過來換製鹽秘方的糧食,足有五萬多石,但是全部都被李世民扣押了,如果我們得不到這些糧食,反而李世民得到了這麼充足的糧草補給,他只需要據城死守,我們就沒有什麼勝算了。”

蘇定方現在就幫於秋管着軍糧製作和押送的事情,對於軍中還有多少存糧,他太清楚不過了,即便是加上闞棱送過來的那八千石黃豆,也最多隻能供應大軍半個月左右的消耗,本來劉黑闥打算這些世家運送過來的糧食能夠續上大軍的用度的,現在卻泡了湯。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截斷劉黑闥的糧食來源,是於秋早就設計好逼他上絕路的計策,在他跟李世民商議過後,李世民專門讓人盯住了各個想要用糧食跟劉黑闥換製鹽秘方的世家,卡死了他們運糧的道路,這些糧食,今後只會落在於秋的手上,讓他賑濟饑民。

如果那些世家鬧的太厲害,李世民壓制不住的話,他可以讓李世民將得到手的製鹽秘方交出去,這些秘方,原本就是於秋用來交換供北地百姓生存的糧食的,當然,於秋的自然是希望李世民多拿捏一段時間,甚至是不交的,世家跟他之間起什麼矛盾,於秋管不着,反正在他們手中坑出一撥糧食來,於秋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五百三十四章 環球遊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七十章 準備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
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五百三十四章 環球遊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七十章 準備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