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

朔方的事情,於秋只需要在洺州等結果就好,反正李唐不滅樑師都的原因,並不是因爲他很強,而是因爲他背後站着頡利,只要阻止了頡利援助他,李世民輕鬆就能收拾他。

秋收過後,於秋的農耕知識小課堂就開課了,他在每個縣都設立了一個掃盲班,教所有認字和書寫,以及簡單的數字符號和算術。

他本人則是從武安縣開始,在掃盲班的先生開始講課之前,給大家講半個時辰的農耕知識。

而之所以選擇從武安縣開始講起,是因爲這邊不僅四處都有鐵礦,還到處都是露天的煤礦。

這邊將近三十萬畝上田,全部被於秋規劃爲了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現在正緊張的搭建着大棚,有了煤給大棚內供暖,於秋都不用擔心蔬菜會被凍死,直接用輕薄的絲綢布搭在頂棚的位置,再用刷了油脂,能夠阻隔空氣流通的麻布作爲密封,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只需要掀開頂棚上的麻布層,就可以給蔬菜採光。

這些大棚,是於秋爲洺州建設投入的第一筆鉅款,不算人弓和竹料的消耗,光是用於採光的絲綢底布,就用了三百萬匹,不僅將褚飛從長安運送回來的絲綢用了個精光,還在淮南,江南,蜀中等地採購了五百萬匹的絲麻布,幾乎清空了所有南方大戶家裡的存貨,將收絲綢剩餘的五百萬貫左右現金,也花掉了一大半。

這些收購計劃,也是董放爲什麼在長安那麼順利的緣故,因爲,他大量的收購絲綢,屬於接世家的盤,闞棱大量收購麻布,也是在幫世家回籠資金,在利益面前,這些世家子是沒有什麼脾氣的。

雖然三十萬畝大棚的建造幾乎將於秋的老底掏光了,但大棚蔬菜將是洺州農業方面未來的主要經濟產品,有了系統出品的種植技術和肥料製作技術,於秋有自信能在冬日裡,提供出海量的蔬菜,來回籠資金。

畢竟,他花錢的目的,是爲了賺更多的錢。

葦澤關,又稱娘子關,是河東道與河北道交界的地方,是幷州和幽州的咽喉之地。

李秀寧從慎州離開之後,就與她所帶領的娘子軍一直駐守在這裡,防備突厥入侵幽並,如今兩三個月過去了,突厥人沒來,軍營裡的養殖業,倒是被她搞的風生水起。

大致搞懂了發酵飼料的製作原理之後,她便去關外收了很多牧民的牛羊回來,至於那些不賣的,當然是用搶了。

短短一個月時間,她就將原本軍營裡只有幾千頭規模的牛羊養殖產業,擴大到了幾萬頭。

然之後,她就開始派軍士出關收割草料了,果然如馬三寶所說,用鐮刀收割的草料沒有斷根,長起來比被羊連根拔起的草地要快的多,從六月,到九月,關前三百里方圓,她直接收割了兩遍,囤積了足夠十萬頭牛羊吃一個冬天的草料。

按照這個規模養殖下去,她娘子軍距離隔三岔五吃一頓肉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而在馬三寶那裡得知於秋居然出售了過萬隻產蛋極高的家禽給王門之後,她也動了家禽養殖的心思。

抵禦突厥入侵可是需要財力支持的,軍士們吃的好,才能鍛煉出強健的體魄,所以,她傳信回長安,讓公主府的人出售門下產業,籌集了數十萬貫資產,準備去一趟洺州,找於秋購買良種家禽。

而這,也是董放之所以在長安順風順水的另一個原因了。

以王門內侍監的身份,擡出了皇家,於秋也只是勉勉強強的以高價賣了一萬多隻良種家禽給他。

這些世家子們要是得罪了於秋,那就根本沒有買到這些良種家禽的機會了。

於秋的資金剛好見底了,這些人就開始巴巴的往於秋這裡送錢,不狠狠賺他們一筆,那真是對不起天地良心。

“你們將這些植物桔梗磨碎,與金花菜,還有石粉,牛羊骨粉,魚骨粉,穀糠,麩皮以及少量的鹽一起,活好後曬乾,打成顆粒狀之後,給山莊的家禽試吃,觀察一下產蛋率的變化。”

想要雞的產蛋率保持在高位,就需要讓它們的食物更加的營養,在系統學習了製作飼料的技術之後,於秋已經能利用手頭上現有的資源,製作出一種效果不錯的飼料,很快,製作家禽飼料,就會成爲洺州的又一個大產業。

而在此之前,於秋已經將制肥技術教給了屬下的人,成立了一個肥料作坊,現在,已經開始大量生產了,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工坊的倉庫裡,應該就有海量的存貨了。

“公子,這種飼料做出來如果山莊裡的家禽都願意吃,而且產蛋率也不下降的話,咱們今後是不是像生產肥料一樣,收集製作這些飼料的原材料,大量生產這種飼料,讓養殖家禽變的更加簡單?”負責做飼料研究的曹貴向於秋詢問道。

“沒錯,現在洺津渡那邊的酒樓裡,住着上百號想要買咱們的良種家禽的世家子,咱們可不能只做一錘子買賣,賣了良種家禽給他們之後,持續的賣養殖這些家禽的飼料給他們,才能源源不斷的賺他們的錢。”於秋笑着答道。

“那屬下這就讓人開始收集原材料產出的信息,準備大批量生產,只要有事情做,工坊裡那些工人們就不用擔心咱們會養活不起他們了。”曹貴笑道。

這個時代做工的人與後世做工只爲賺錢的思想不同,他們把生存看作工作的目標,認爲有事做,纔能有飯吃,只要你給他們設定的勞動強度沒有超過他們的身體極限,根本不需要什麼監工,他們自己就會做的很實在。

工人們有這樣的心理讓於秋管理起來很省心,當然,總有一些不省心的事情,會突然冒出來。

“公子,李三娘在山莊外面求見。”於安在飼料研究作坊找到於秋之後道。

“她怎麼知道山莊的位置的?”於秋意外道。

“有許多之前來山莊買過糧種的世家子和她一起來的,而且,還有朝廷太醫院的許多醫官同行。”於安解釋道。

“以後在山谷的道口設一個寨門,無關人員禁止進入山谷範圍。”於秋吩咐了一句之後,便繼續和曹貴交流家禽飼料製作的配方以及生產線的設計,至於山莊門口那些人,自動的就被於安劃定爲於秋不喜歡的人,等回頭寨門做好了之後,肯定是不會讓他們進來的了。

研究家禽和牲畜飼料製作技術,和開發出快捷生產這些飼料的生產線,完全是兩碼事,原材料供應方面,於秋就要下很大的功夫,趁着冬雪沒有下來,洺州治下所有的農戶都被於秋髮動了起來,去野地裡收割。

至於各種快速處理這些原材料的機擴裝置,則需要於秋從頭設計,內容繁雜,於秋與曹貴一聊就聊了一兩個時辰。

從上午等到午後,李三娘硬是在山莊門前沒有挪步,他知道於秋一向高傲,並不太待見自己,不過這次,她卻是有自己的底氣。

“三娘子,屬下愚鈍,在這山莊裡更加深奧的學問,屬下根本聽不懂,學不會,稍後,就讓屬下離開山莊,回娘子關去吧!”馬三寶第三次給山莊外面的李三娘送上奶茶之後道。

“你已經盡了你最大的能力,功勞我都幫你記着呢!回了娘子關之後,我會任命你做軍司馬,總管一切生產事務,你要仔細回憶,完全按照你在山莊裡看到的過程,事無鉅細的教大家做,就好比這個魚塘,他們能養這麼多魚,我們卻養不了,很有可能是因爲他們的這個水庫的魚塘通着山溪,而且,設置了這麼多個大水車,咱們漏了其中一樣,水塘裡的魚就可能養不活。”李三娘指着山莊下方的水庫道。

在她整個等候的過程中,已經看到山莊裡的孩子兩次給魚投食了,整個水面上全是浮起的魚頭的場景,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是很稀奇的,可是李三娘的關注點卻不在上面,只是這一兩個時辰的觀察,她就差不多摸到了養魚的要點。

而這,其實就是於秋不願意讓李三娘到山莊來的原因,她是真正的聰明人,很容易把一些事情學透,這可能會影響到於秋的佈局。

而馬三寶,原本只是柴紹家的一介家奴,文化水平很有限,即便是敞開了讓他學,他也就學個皮毛而已。

李三娘腦海裡琢磨着養魚的技巧,不多時,便見到穿着一身古怪服裝的於秋,從山莊側面走了過來,自從進入洺州之後,她對這樣的服裝可一點都不陌生了。

長筒的褲子和帶鈕釦的褂子,能讓衣服更加貼近皮膚,從而更加能鎖住人的體溫,而且並不影響身體的活動,做起事情來更方便,李三娘打算回去之後,立即讓娘子關的人也都換上這種款式的衣服。

“公主殿下找我何事啊?”於秋一副有事就快說,沒事我還趕着回去吃飯的表情道。

“你還知道我是公主,難道就不懂得禮節尊卑?”李三娘故意用身份壓他道。

“別說是見你這個公主,就是見了你爹,我也是這樣的態度,受得了的留下,受不了的走。”於秋說完,轉身就朝山莊內走去。

站的腿都有些酸的李三娘卻是快步跟上道,“你知道我有事求你,所以故意擺出這樣的態度來把我氣走,我纔不上你的當呢!”

聽到二人的對話,後面同樣跟上來的世家子們臉上卻是一副怪怪的表情,難道,長安的那些傳聞是真的?

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百五十八章 輸血(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百章 驚神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屬性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
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百五十八章 輸血(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百章 驚神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屬性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