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借糧種

“喜兒,咱們村有救了,盧家的人運糧種來村裡放貸了,你家打算借多少?”村口,一個三十來歲的矮個子婦人眼神在張喜兒揹着的包袱上瞅了瞅,面帶喜色的拉住她道。

這婦人叫趙七娘,是村裡的寡婦中腦瓜和嘴皮子最靈活的人,平常的時候,村裡的寡婦們都隱隱以她爲首,現在麼,她卻是有大權旁落的危機了,因爲,村子裡已經有了一個青壯男丁,那就是於秋。

她倒是不在乎於秋會接手自己的大權,只是……

趙七娘往於秋的褲襠處瞄了一眼,不自覺的嚥了咽口水。

“我們打算借三石。”似乎感受到了趙七娘神情中的狼性,張喜兒向前一步,站在於秋身前,檔住了衆多寡婦的視線道。

“三石?”

聽到這個數字,不光是趙七娘等婦人,就是盧府負責過來辦理放貸事宜的管事,也是一臉驚訝,在幾個隨從也向於秋看過來之後,他思索了一下才開口道,“這一石糧種,可是能種一百多畝地,你家雖然有壯丁,可也未必種的過來三四百畝地吧!”

李唐建國之後,由於戶口較少,土地較多,給所有百姓分發了大量的田地,永業田加上口分田,每戶平均擁有耕地一般都在百畝以上,雖然這個時代的一畝比後世的一畝要小兩成左右,但仍然有後世八十畝以上的實際面積。

不過,這個時期的百姓們通常並非精耕細作,像小麥地,一般只是草草耕完之後,每畝撒下去一斤左右的種子就算完事了,能長出多少,完全看天,沒有像後世那種過硬的水利設施建設,一旦氣候不好,就是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也正是因爲如此,古代的一點點天災,就能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

竇建德在洛陽戰敗之後,李唐曾經短暫的統治過河北,給百姓們分過田,只是由於劉黑闥的捲土重來,導致了北方戶數銳減,各家的田地實際上比李唐朝廷臨時分配的還多一些。

於秋聞言,故意做了一個憨厚的笑臉,指了指張喜兒肩頭搭着的包袱朝那管事道,“我家不僅有我這個壯丁,還有耕牛,只是得要跑一趟城裡,找我爹取來。

看着沒,這就是我剛從家裡取來的細軟,你們要是肯借糧種,我拼得喊家裡幾個兄弟帶幾頭犍牛過來幫忙,耕足半個月,種它三四百畝地,秋收之後,說不得也能吃上幾口白麪蒸餅。”

那盧家管事聞言,眯了眯眼睛,打量了於秋幾眼之後又道,“我說呢!小哥原來是家裡有犍牛的殷實人家出身的,今年各家借貸的糧種不多,我倒是可以做主借你家三石糧種,不過嘛!秋收之後,須得連本帶利還我家三百六十石白麪,少一石,就拿你家的牛抵償。”

世家大族的心就是這麼黑,以這個時期春麥的產量,即便是上田,在大豐收的年景,也不過能產一石半左右的小麥而已,脫殼磨面之後,最多不過一石多一點點。

而一石糧種大約是119斤,按照這個時期北方小麥播種,一斤大約播一畝的數量來算,三石糧種,大概可以播三百五六十畝田。

要知道,如果不是大豐收的年景,即便是於秋真的種了三百六十畝地,也未必能磨出三百六十石白麪,盧家管事直接要三百六十石白麪,等於是要了他全部的產出。

而只要收成稍微有點不好的話,他家的牛恐怕就保不住了,這盧管事不僅要於秋白幫他種糧食,還想坑於秋的牛。

然而,正當所有村民準備勸於秋不要答應那盧管事的時候,於秋卻是點頭道,“那就這麼辦了,您現在就給我秤好糧種送到家裡去,秋收的時候,來家裡取白麪。”

“三百六十石,這可是三百六十石白麪,秋哥兒,你可要想清楚啊!”張喜兒聽了於秋與那盧管事的對話,有些着急的道。

“有我師父他老人家的預言在,你還怕什麼,你快將這個消息公之於衆吧!也讓鄉親們多借些糧種,多種一些田地,反正咱們村裡田地多的是。”於秋給了張喜兒一個鼓勵的眼神道。

“你師父的預言?什麼預言?”那盧家的管事聽於秋這麼說,饒有興趣的看向了張喜兒道。

而張喜兒這時也回過了神來,興奮的講到,“秋哥兒的師父是個得道高人,他老人家能踩着一條蘆葦就渡過數十丈寬的洺水,他說咱們這一帶今年會風調雨順,實現百年難得一遇的大豐收,所以,咱們大家可以多借點糧種,多種一些田,秋天的時候也能多收一些。”

她這種帶着喜悅的情緒講出來的話,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她真的親眼看到過了那個踩着一條蘆葦就能渡過洺水的得道高人一樣。

而她越是這幅沒見過大場面的村婦模樣,反而越是讓那個盧府管事和他的屬下們覺得可信,村裡最喜歡神神叨叨的寡婦們聽到了這個消息,也瞬間就炸開了鍋。

“踩着一根蘆葦就能渡過數十丈寬的洺水,這果然是得道高人吶……”

“太好了,咱們村今年終於可以大豐收了,老孃都好些年沒有嘗過白麪的味道了……”

“是啊!是啊!多種點,秋收以後,說不定咱們還能吃上幾頓白麪呢……”

這年頭,講別的東西小老百姓們未必信,但是講鬼神迷信得道高人之類的,他們肯定信,最關鍵的是,大家都知道張喜兒不是個會撒謊害大家的人,從她嘴裡說出來的,又是大家心中最期盼的東西,頓時就讓大家展開了無限的遐想。

於秋也是趁機說了一些自家的牛也會借給鄉親們使用,讓她們放心多借一些的話。

至於眯着眼睛看着這一切的盧家管事,卻是在心裡暗笑。

豐收?

就算豐收,跟你們這些泥腿子又有什麼關係呢?

找我盧家借貸了糧種,到時候收的再多,還不是歸我盧家?

待得大家的嚷嚷聲漸漸弱下來之後,那盧家管事便看向於秋問道,“不知令師高姓大名,出自何方啊!”

“家師道號逍遙子,出自極北天山靈鷲宮。”

“逍遙子,靈鷲宮?”

只是聽這個道號和地名,那盧府管事頓時就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而且,於秋說出極北天山靈鷲宮的時候,臉色沒有任何異樣,不像是信口雌黃,又開口道,“老夫現在可以把糧種借給你,但是等過幾日,會差人來看看你家的耕牛和耕種情況,若是沒有牛,我不僅會讓人把這些糧種拉回去,而且,往後還不會借你們家一粒糧種。”

在這種全民都缺糧種,只有他們盧家有糧種的時候,不借糧種,就等於任其餓死。

不過於秋並不怕他的威脅,笑了笑朝那盧管事拱了拱手道,“好說好說,頂多三五日,我就去城裡找我爹將牛取來,我雖然是個幼子,但出來分家立戶了,一頭牛的家當還是要分的,現在,就勞駕您的車馬,將糧種送到我家去吧!”

那盧家管事聞言,提筆在手上一早就寫好的制式單據上填了幾個數字之後,就遞給身邊支使的人道,“你們跟去他家裡看看吧!沒有問題的話,就讓他在這張契約上按手印。”

村子就幾十戶窩棚式的房屋,也不大,幾步路,大家就來到了張喜兒家,等她打開了枯枝夾茅草捆紮做成的屋門,盧家那幾個僕從就從車子上扛了裝着糧種的麻布袋子進屋,眼神不停的四處打量。

張喜兒家就兩間屋,廚房連着堂屋一間,旁邊是一個臥房,整個都是柴草捆紮的結構,堂屋與臥房之間還沒有門,三四個人,七八隻眼睛,很快就把屋裡前前後後看了個精光,這樣的屋子,在北方大地太普遍了。

認門可是這個時代放貸的套路,三石糧種現在的價值可不低,不把你的底細摸清楚了,人家是不會放心借給你的。

“小兄弟貴姓吶!”一個看上去像帶隊的小頭目的漢子,表情看上去很是隨意的向於秋問道。

於秋笑了笑答道,“免貴姓於,出身洺州城於家,由於是旁支子弟,這纔到了外邊單獨立戶,有勞幾位兄弟辛苦了。”

他的對答算是得體,倒是讓那漢子的疑心又消了幾分,至於他所說的洺州於家,卻是叫那漢子有些懵渣渣的。

洺州城現在是劉黑闥的老巢,有戶三萬餘,是河北之地除范陽城外,人口規模最大的重鎮,姓於的肯定是有那麼幾家的,但於秋是屬於哪一個於家的,天知道?

不過,查證的事情,可以稍後才能進行,反正在這河北地界,是沒有哪個小老百姓能逃出他們范陽盧氏的掌控的。

待於秋假模假式的拿着借貸的契約在上面按了個紅紅的手印之後,那幾個漢子便出了屋,於秋也帶着張喜兒跟了出來,和他們一起到村中央的空地處,一通拍胸膛保證,鼓搗了村裡寡婦們多借了許多糧種,直到把盧管事帶來的幾車糧種全部借光了,才讓他們走人。

而等到盧家的人走遠的時候,於秋才遠遠的看着那些人的背影,在心裡嘀咕道,“看,我已經在想辦法幫你報仇了,雖然這點損失對於盧家來說根本微不足道,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堅信我最終一定能夠成功,所以,不要怪我佔據了你的身體,你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幫你完成。”

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八十章 資源豐富的西域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兩百五十三章 參觀金庫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給屬下將領開蒙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
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八十章 資源豐富的西域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兩百五十三章 參觀金庫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給屬下將領開蒙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