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

洺州產出的商品,即便是中原漢人,都無法抵抗,更何況是那些西域胡商,董放都沒有必要跟他們具體的介紹這邊的東西,他們就開始瘋狂的搶購了。

吃穿住行,人們生活必須的四大類,吃的方面,於秋基本已經做到了這個時代他能夠做到的極致。

在時間進入八月之後,水果和蔬菜就進入了大範圍的收割期,闞棱整船整船的從各地將收過來的水果蔬菜送來洺州之後,這邊的水果蔬菜罐頭作坊就開始全負荷運轉了,製作出來的產品很多。

不過,現在不是於秋將其拿出來賣的時候,寒冬臘月,當大家吃乾菜鹹菜吃的不願的時候,這些食品才能賣到高價。

穿的方面,齊四娘已經按照於秋的設置,製作出來了很多款式的成衣,等到過幾天秋冬換季的時候,將會在長安推出,款式上面是很容易被人仿製的,那就只有在料子上面下功夫了。

這個時代的服裝,總體來說,還是承襲了漢朝時期的傳統,只是領口和袖口開始有些變化,皇袍和官袍,圓領窄袖的設計已經逐漸成爲主流,民間百姓則還大多還是寬袍大袖,倭國人就是學習了唐人的服飾穿着,一直沿用了上千年。

這種設計製作起來雖然簡單,但是穿上身之後就很不利於保暖。

洺州地處河北,比這個時期的關中還要冷一些,於秋在服裝設計方面,主要是以保暖爲主,上衣高領緊身的設計,再加上中長的雙排扣皮衣外套,如果再配是一個有穿繩腰帶設計的長皮褲,和一雙高筒的皮靴,基本就能將人的體溫全部鎖死在衣服內了。

這種略微顯緊的衣服,尤其是褲子,大家剛穿上去的時候還有些不不慣,不到冰雪下來的時間,會感覺很熱。

不過,胡人卻非常喜歡這種設計,因爲穿褲子更方便騎乘,而且他們返程的時候,要在風雪中趕好幾個月的路,這種皮衣十分抗風保暖。

所以,成衣鋪面纔剛剛在洺津渡開設起來,這些皮質的成衣,就成爲胡商們搶着訂購的貨物了,董放從突利那邊的部落弄來了海量的皮貨,有了長安那邊招過來的一些皮匠擔任工人的領班之後,製作這種衣服的速度其實很快,僅一個上午,齊四娘就賣了八千多套出去,幾乎讓胡商團隊的每個人都有了一套自己的皮衣。

而這些皮貨,也因爲工人們的加工,而賣出了高於成本五倍以上的價值。

不過,這些其實屬於中低端產品,一套也不過兩三貫錢,畢竟,草原上的羊皮才賣三百到五百文一張,而真正的好東西是經過了脫脂處理的皮草。

在沒有這種脫脂技術的時候,只有生活在較爲寒冷的地區的狐皮,貂皮能夠堪稱柔軟舒適,黃鼠狼皮都次一些,兔皮,一般都很少用來做衣服或者衣領,會刺的人皮膚癢癢。

而有了這種技術之後,即便是兔子的皮毛,也能做出不比狐皮貂皮差多少的感覺,試想一下,冬天的時候穿上一件比較透氣的絲織內衣,再披上一件不到兩三斤重的大氅,就能無懼風雪的感覺有多爽?

以往的時候,一件上好的貂皮或者狐皮大氅,能在長安市面上賣到幾百上千貫。

而現在,只需要花五十貫,甚至更低的價錢,就能買到一件感覺和這種貂皮和狐皮大衣差不多的兔皮,或者狗皮大氅,想來,一些中低層次收入的人,一定會十分樂意購買的。

至於住的方面,於秋暫時沒有精力對外發展,相信過了今年冬天,這種洺州新建起來的可以防止煤煙,或者柴炭二氧化碳中毒的火炕,就會被大家所熟知,到時候有多餘的人手,於秋或許會讓他們組成工程隊,去別處專門給人修建這些東西。

至於真正舒適,高大上的房子,在於秋看來,至少要比山莊的房子還要更上一個檔次,只是目前他還沒有修建的比較,那太費東西了。

在行的方面,於秋的投入是最大的,可別看那輛山地自行車現在是被孩子們當成玩具來玩的,它的出現,給了造車工匠許多靈感,齒輪鏈條,車架子方面,他們已經能用手工打造出來了。

比較困難的是滾珠軸承,主要還是因爲他們現在煉出來的鋼堅韌度不夠,容易損壞,而且他們還在尋找能夠製作輪胎的材料,目前在拿魚膠和桃膠兩種原材料做試驗,如果能夠將其燒製到堅韌度彈性和橡膠差不多的狀態,一款仿製的水貨版實心輪胎自行車就會問世了。

相信,等於秋完成了冶煉任務,獲得了初級冶煉技術經驗之後,洺州自制的自行車,基本就能上路試驗了。

比車更燒錢的是船,沈青和狗兒合作繪製的圖紙已經完成,但是,幾百個船工耗時一個多月製成的東西,下水之後就直接翻了,這讓他們兩人很受打擊。

稍後於秋完成了系統任務,獲取了初級造船技術之後,或許能給他們一些專業性的技術建議。

李建成派來詢問於秋的人幾乎是和再度前來洺州宣旨的王門同一時間抵達的,用一句俗話說,等他來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胡商們不僅將自己手中所有的貨全部交換給了於秋,還從於秋這裡得到了他們所有想要的貨,順便欠了於秋約一千萬貫的貨款,因爲,於秋手把中價值一千萬貫左右的絲綢全部以高於市價兩成的價格出手給了他們。

“於都督,你這樣做,似乎有點不把太子殿下放在眼裡。”再三勸說那些胡商團隊去長安無果的太子中允王珪道。

“王中允說的這是什麼話,西域胡商看上了洺州產出的商品,自己要跑到洺州來易貨,與本都督有什麼干係?我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又如何知道太子今年會攬下主持西域使節團朝貢的差事?我還以爲是秦王主持呢!”於秋矢口否認道。

聞言,王珪的老臉憋的通紅,按照道理說,這事確實是怪不到於秋,人家原本是想打李世民的臉的,誰知道李建成湊了上來。

“就算你洺州產出的東西好到讓西域諸國的使節團願意放棄朝貢的程度了,可你也不能不給朝廷留面子啊!使節團如果去都不去長安,就不光只是太子殿下的顏面了,是朝廷失去了威嚴。”王珪陳說厲害道。

“我又沒有攔着你請這些使節去長安,你要讓他們去,你自己想辦法啊!”於秋朝王珪攤了攤手道。

此時,那些胡商們早已與董放屬下的各個管事交割好了貨物,並且裝點好,準備返程了,於秋可是從頭到尾沒有與任何國家的使節私下接觸過,李世民沒有上位之前,官員不得經商這樣的律法,可都還沒有修訂出來,而且,董放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官員,他只是於氏們的一個奴僕,任何家族,都養了這樣的奴僕負責商業經營事務的。

“可是,可是,他們不願意去啊!”王珪急的跳腳道。

李淵的龍興之地就是太原,而太原又是山西王氏的老巢,王珪和王門都是出身太原王氏,雖然血緣關係已經不知道有多遠了,但剛剛宣讀完了旨意,準備在洺州享受享受的王門,還是出於同族之義,開口幫忙勸道,“要不,於都督你給王中允支個招?”

王門是給來自己送東西的,而且,是今後會一直拿着錢來找自己買東西的大客戶,於秋多少得給他幾分面子,摸着下巴想了想,開口道,“這些胡商重利,既然他們已經完成了交易,就不願意多到長安繞一圈路,徒耗錢糧,如果王中允你能答應幫他們出了這些繞路多出來的錢糧損失,再給他們少許腳錢作爲補貼,相信他們會願意隨你到長安耽擱幾天時間的。”

“他們去長安,得我出腳錢?這可是五千多頭駱駝,八千多匹馬,近萬人的團隊。一天的消耗也過超過千貫,我如何出的起?”王珪鬱悶道。

可沒有誰貼錢給朝廷辦差事的,尤其是他們這些世家子弟,不貪污,已經是好情況了。

“你出不起錢,就讓那些想要他們去長安,又出的起錢的人出錢嘛!”於秋壞笑道。

“還,還能這麼做?”王珪有些發愣道。

“不然咧?莫非太子殿下連這幾萬貫的路費也出不起?那我就沒辦法了。”於秋聳了聳肩道。

聞言,王珪只好過去與那些西域胡商們商量腳錢的事情。

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屬性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
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屬性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