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

這個世界上,如果問誰對於秋最瞭解的話,那肯定是非李秀寧莫屬。

她雖然沒有經常跟於秋在一塊,但卻是從最開始認識他,就一直在分析他的做事意圖。

而她得到的結論就是,於秋這個人心裡是有善念在的,甚至是一種對所有人類的大善。

雖然他在發起狠來的時候,連自己的親生父親和哥哥都殺,但是自從他開始聚集饑民百姓開始,走的其實一直是一條救民之路。

因爲在此之後,無論是拯救被瘟疫侵襲的百姓,還是抵抗突厥的入侵,將他們逼道談判桌上,等等等等,最終的目的,無一不是想要救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這個人是並沒有什麼家國概念的,無論是突厥,吐蕃,高句麗,甚至是已經覆滅的吐谷渾和倭國,他都可以讓其爲自己所用,這一點,從洺山書院收納所有國籍的學子就可以看出。

也正因爲如此,李秀寧又可以隱約感受到於秋內心裡的野心。

如果沒有吞併天下,或者說兼濟天下的野心,他又怎麼可能沒有家族,種族,國籍之分呢!

如果真要找什麼詞來定義於秋的話,李秀寧認爲應該是:梟雄。

在她看來,一個做起事情來可以極其狠辣,極其利己,有吞併天下的野心,卻又有着爲國爲民理念的人,就是梟雄。

這樣的人需要人在旁邊盯着,因爲,一旦他生出了什麼不好的想法,整個世界沒有人能阻止的了他。

她自己在夏國待過一段時間,只是學習了夏國的皮毛,就用短短兩年時間,將公主府的產出翻了近十倍,可以說,她太知道夏國的戰爭潛力有多大了。

而她覺得,現在整個李唐,只有自己能夠勝任這份盯着於秋,甚至是引導於秋的工作。

他相信於秋心裡存在的那股善念是真實存在的,相信自己從中調和,是能夠讓李唐和夏國繼續保持現在這樣和平發展的狀態的。

所以,即便全天下都知道,她與於秋之間是一場政治聯姻,是一場沒有多少愛情支撐的婚姻,她也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接受。

對於兩國,對於整個東亞數千萬百姓的福祉來說,她個人的愛情,渺小的簡直不值一提。

所以,次日一早,李秀寧就隨李建成進宮了,並且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站在了太極殿上,以平陽安國公主的身份,議政奏事。

“父皇,臣女出嫁之前,有三件事要上奏,忘父皇准許。”一身華貴的公主儀裝,看上去十分威嚴的李秀寧,在朝會開始以後,直接走到了大殿中央,拱手向李淵道。

“三娘且講來。”李淵眼神複雜的看向這個神情看上去有些陌生的女兒道。

“這第一事,便是父皇,乃至諸位臣工,今後治國理政,必須以民意爲重。”李秀寧十分簡略的道。

“善,古人常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要君舟不覆,需得民心思定。

父皇,此一策,當立爲我大唐基本國策。”李世民在李秀寧講完之後開口讚道。

“准奏。”李淵點了點頭笑道。

過往的時候,任何一個帝王上位,都會喊出以民心爲重的口號,他覺得,這種場面上的話,講出來也是爲皇室臉上貼金,李秀寧既然鄭重其事的說了,自己怎麼有不順水推舟,往直接臉上貼金的道理。

不過,李秀寧在李世民說話之後,卻是轉頭白了他一眼,讓他閉嘴,又轉頭拱手向李淵道,“父皇,臣女所講的以民意爲重,可不是客套話。

民意和民心是兩碼事,民心安定和民生向好發展,也是兩碼事。

沒有人不想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尤其是底層的廣大老百姓,作爲百姓的君父,您應該要知道百姓們心裡想要什麼,儘可能的滿足他們,這才叫以民意爲重,而不是隻要他們不鬧事,不造反,就以爲天下民心安定了,自己的治理成功了。

此外,請注意兒臣的用詞,是‘必須’,如果,未來我大唐做不到這一點,是很有可能被別的做到了這一點的人所取代的。

這裡面,我不專指夏國,因爲於秋此人,對於皇位並沒有什麼興趣。

父皇且請看看高句麗,新羅,百濟,甚至是吐蕃,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幾國的百姓,想與夏國通商,他們就開通了貿易。他們幾國的百姓,想去夏國做工,賺取比種田收入更高的錢財收入,他們就讓治下的百姓們去夏國做工,讓他們賺取更多的錢財,改善生活。

而我們李唐的政策呢?

是在對夏國做各種限制,寧願這些做工賺錢的機會,流落到高句麗,新羅百濟等國的百姓手中去,也要將百姓們困死在治下的州縣種田。

去年如若不是河南道旱災,朝廷無力賑濟,只怕也不會允許各個州縣的百姓,跑到夏國去做工,討食吧!

這,其實就是違背民意的錯誤政令。

朝廷用權威,阻止了他們向好發展,不僅讓自己更加窘迫,還讓百姓們生活的也窘迫,而其它各國,卻因爲順應了民意,越來越強,久而久之,叛亂自然會頻繁爆發,給別人可乘之機。

在兒臣看來,以往各處的叛亂,肯定都是有各種起因的,或是稅賦不合理,或是判罰不公正,這世上,根本沒有那麼多活的不耐煩的百姓,非要拿刀跟朝廷拼命。

政策的不合理,管理的不周到,纔是造就了這些叛亂爆發的最大成因,父皇和朝堂諸公,至少要爲此擔一大半的責任。

此外,咱們不能總是坐在朝堂之上,等叛亂爆發了再去平叛。

而是要主動的去了解百姓心中所想,做民意調查,將各方面想細緻,做周到,提前預防叛亂的發生。”

李秀寧這一番話講下來,整個大殿上都是一片寂靜,她將炮口對向了所有人,然而,卻沒有人能開口反駁她。

“三娘,呃,三娘說的有理,父皇今後,定當多多徵求民意,將天下治理的更加海清河晏。”李淵在大殿內安靜了差不多十息的時間之後,纔開口化解尷尬道。

“那臣女,替天下百姓,多謝父皇了。此外,臣女要上奏的第二件事,就是鼓勵大家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用之改善民生。

朝堂上諸位臣工中有一大部分,都有將家中子侄送往夏國的洺山書院讀書吧!這證明了什麼?

證明你們知道夏國洺山書院教授的學問厲害,能夠放大我們的生產,方便我們的出行,增強我們的武備……

可是,你們只是自己知道,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朝廷卻不知道。

高句麗,新羅,百濟,甚至吐蕃,這些國家都沒有我們朝廷的財政富裕,然而,他們卻拿出了全國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供其國內學習能力強的學子,到洺山書院讀書。

可是,我們大唐朝廷沒有。

我無法想象,五年八年以後,當週邊各國都有從洺山書院學成,掌握了各種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的學子回國幫助朝廷發展各個方面時候。

而我們大唐,卻因爲是由各家自費供應孩子上學,回來的都是一些只爲了家族謀利益的孩子,會出現一些什麼樣的局面。1

他們人人只思報家,不思報國,是他們的錯嗎?

未必。

朝廷沒有恩德給他們,他們爲什麼要回報朝廷?是他們的家族,花巨大的代價培育了他們,他們自然要回報他們的家族。

所以,我懇請父皇,將鼓勵學習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定爲一項長期國策,每年,撥一定的經費,資助一些貧寒學子到洺山書院讀書,爲未來的發展做準備。”

李秀寧這一段話講完,有頭腦的人,都開始點起了頭,因爲她不僅說的有道理,而且,也不用大臣們自己掏錢,說不定國庫出錢,他們還能撈一些免費送子孫去洺山書院讀書的機會。

這也是爲什麼,李秀寧專門要說‘貧寒’學子的原因。

當一個人,做到了高官顯貴的位置,就成爲了國家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思考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利益。

“父皇,朝廷目下沒有戰事,國庫寬鬆,可以自今年起,每年撥付至少二百萬貫,用於資助貧寒子弟到洺山書院讀書。”李世民作爲尚書令,率先跳出來支持李秀寧道。

“准奏。”

雖然每年二百萬貫有點多,讓李淵有點心疼,但是,他還是很痛快的答應了,他不能寒了李秀寧的心,寒了天下貧寒學子的心。

“臣女要奏的第三事,便是摒棄現有戶籍政策,使士農工商四民不分彼此,自由發展,以開放的姿態……”

李秀寧說了很多,但是,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學習夏國的各項管理制度”。

如果,她這樣的提議,在兩年前提出來,朝堂上恐怕會有一個算一個,都會向她開噴,但是現在嘛!

羣臣雖然私下裡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是,卻並沒有跳出來跟李秀寧唱反調。

因爲,去夏國感受過一兩次那種自由的氛圍的他們,感覺好像還不錯,並非是沒有特權,自己就會寸步難行了。

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七十章 準備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七十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七十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八十章 褚飛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
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七十章 準備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七十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七十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八十章 褚飛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