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

於秋之所以領着屬下一干將領到山莊吃飯,是因爲有新的任務跟他們說。

在李唐,軍隊不打仗就會放回去種田,下次再打仗的時候,再召集起來,稍微訓練一下就拉去戰場,通常在出現叛亂後的一兩個月之後出發平叛,都已經是比較快的情況了。

洺州卻不能這樣,於秋給了士兵高額的俸祿,完全無憂的後方,也要求他們時刻爲戰爭準備着。

尤其是鬼面騎士這樣機動力較強的部隊,洺州本土出現問題,需要在一個時辰以內作出應急反應,本土以外的戰爭,一天之內要準備完畢起程趕赴戰場。

當正牌部隊出征在外的時候,預備騎士也要作出同等速度的反應。

從娘子軍收編了八千五百步兵之後,洺州步兵的總人數,達到了一萬六千人,其中八千左右的洺州本土士兵,都是具備一定騎術功底的,娘子軍過來的人,則只有兩三成左右會騎馬。

於秋要求今後所有洺州軍都要學會騎馬,其中有一半必須要有較強的騎射和馬戰能力,成爲混合兵種,上馬下馬都能作戰,轉業訓練作戰技巧。

另一半的人馬,則不是專門訓練殺敵本領,需要學習各種城池防守,應急救災,應急防疫控疫技能,甚至還要有較強的組織民衆的能力,和特殊工具設計製造和使用的能力,他們平時會編入州城和各縣的武裝部,肩負的責任類似於後世的消防兵和防爆軍警,主要是用於防守和輔助內部管理。

所有的軍人,除了在春耕農忙時節會參與一定的農耕養殖事務之外,平時每天都要進行各自領域的專業技能培訓,而且執行較嚴格的退伍制度。

所有軍人子弟,年滿十六週歲才能進入預備營,通過軍訓考覈才能從軍,二十四歲沒有升任排長以上職務者,轉業分配工作,達到三十二歲以上的排級軍官,可以自由申請轉業,非團長級別以上將領,到達四十歲,必須轉業。

於秋是要年輕化部隊,通過各個門檻,自然的淘汰掉文化水平較差,學習能力較差的人,讓軍隊的標準不斷提升。

也就是說,洺州現在兩萬人的軍隊編制,也將維持不了多久,從明年開始,新生代開始進行軍訓,年齡過線的,就要開始淘汰了,相信,這種無差別,不斷裁軍的做法,會讓長安的李淵稍稍安心。

不過,裁掉娘子軍大家都能夠理解,因爲洺州不能讓別人話事,外來士兵不宜比本土士兵多,可這回將娘子軍和本土士兵一起裁,大家就有些不理解了,畢竟,帶兵的將軍,都是習慣和更喜歡帶老兵的,老兵們不僅懂得戰場的各種道道,戰鬥力強,相互之間的感情也深,更值得信任。

而且,娘子軍過來的人是剛剛通過挑選的,基本都在於秋限定的範圍以內,如果按照於秋現在的條件裁軍,那麼,洺州老兵被裁撤的幅度會很大。

在坐的人裡面,蘇定方跟於秋的關係最親近,什麼話都可以說,大家交流了一下眼神之後,蘇定方便向於秋開口道,“秋哥兒,你千方百計謀求洺州自治,兄弟們知道,你是不想受李唐朝廷束縛,可是這樣一二再,再而三的對他們讓步,沒有必要吧!

咱們現在已經與突厥人達成盟約,根本就不怕他們來打咱們,按照你之前的計劃,向東發展勢力,壯大自身,纔是首要任務啊。

此外,當兵打仗是一輩子的事,二十幾歲,正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時候,你卻要求他們退伍,這似乎有點不合情理,堵死了他們出人頭地的機會,下面的兄弟們,恐怕都會不樂意。

對了,這個轉業是什麼意思,我還不太明白,你能跟我們說說嗎?”

遭受到大家的一致反對,其實是於秋意料之內的事情,他笑着給大家解釋道,“我早前讓你們跟着我乾的時候,就曾經對你們說過,我要爲北地百姓謀一條活路,洺州軍的兄弟,也是北地百姓中的一員,我也要爲你們所有人求一條活路,你們將來都會有妻子,兒子,甚至孫子。誰規定了你們要將一輩子都貢獻給別人,還非要死在戰場上不可?

就算古來從軍之人是這樣,但是在咱們洺州,卻不允許。

人上一次戰場不死,已經是幸運,上十次戰場不死,就是幸運中的幸運,真正的百戰不死的,又能有幾個呢?

你們死了,你們的妻子兒女不傷心嗎?對我們洺州的發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動作用嗎?

沒有。

退役制度,絕不僅僅是我在給李唐做姿態,它主要是幫助我們實現軍隊的年輕化,高標準,達到軍隊出戰少傷亡,甚至零傷亡的目的,這纔是我們未來要打造的強軍。

召喚天雷的事情,外人不知道,在坐的你們,應該知道是怎麼回事吧!未來,咱們洺州軍,可能會針對這些爆炸物,研究出很厲害的武器,這些武器,就需要很高的學識,很強的計算能力,才能操作。

一支能夠很好的操作這些東西的軍隊,想在戰場上死人,可是很難的。

另外,洺州不會忘記這些老兵對洺州的付出,轉業就是我想到的一個辦法,我認爲,讓當兵年數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到各個州縣衙門擔任公職,或者到各個產業擔任一些待遇優厚的職務,享受一個快活的下半生,遠遠比一次次帶着他們上戰場,讓他們全部死絕要好的多。

而且,年齡大的老兵文化程度有限,思維僵化,不能掌握未來更加複雜精密的作戰裝備,不能適應未來的作戰方法,淘汰是必然的。

讓他們在一些新的崗位,不僅收入會更可觀,也能快些給有能力的新人騰一些位置出來,假如洺州三年或者五年不打仗,所有人好幾年都得不到升遷,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於秋這番話說完,蘇定方等人頓時就不說話了,他們當初就是被於秋這樣的說詞打動的,現在又有什麼理由抗拒這樣的說詞呢!

“秋哥兒你說的有理,但是,你想要向東擴張,東邊地域廣闊,契丹人,奚人和靺鞨人都野蠻兇悍,高句麗人更是有數十萬大軍,咱們人手太少,恐怕支應不過來。”蘇定方從戰略角度給於秋分析道。

“你說的很對,咱們人少,他們就想要來打咱們,他們有這樣的心思,山東那些傢伙,就更加有這樣的心思。這樣,咱們是不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他們引上鉤了呢?”於秋大有深意的笑道。

聞言,蘇定方等人頓時明瞭,原來,裁軍也是於秋向東擴張計劃的一環,如果動用天雷這樣的秘密武器,那些想要打洺州秋風的人,肯定會死的很慘。

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積極性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四百八十章 資源豐富的西域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八章 說詞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法阻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
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積極性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四百八十章 資源豐富的西域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八章 說詞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法阻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