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策略

離開京城已經九個多月的李恪,終於回到了長安。由於回家心切,頭一天夜裡連夜趕路,凌晨時分來到長安城明德門外的時候,城門尚未打開。親衛們想上前叫開城門,卻被李恪制止。當時的律法森嚴,他們又沒有十萬火急的緊急情況,沒有必要給城門官找麻煩。再說距離打開城門的時間已經不長了,不在乎多等着一會兒。

不到半個時辰的光景,城門打開李恪等人陸續進入城中。儘管非常惦念家中,李恪還是決定先到朝中覆命。

李恪在宮門口只是稍作停留,便有宦官宣他進殿。正值早朝時分,李世民也沒有時間詳細問他此次出行的細節,只是讓他交回江南、嶺南兩道巡察使的印綬,吩咐他明日早朝後到御書房議事後,便放他回家休息。

回到遼王府的時候,府中的人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幾個王妃早早的便守在了大門口等候他的歸來。也顧不得驚世駭俗了,李恪走上前去把幾個王妃分別摟入懷中,重重的親了一口以後,纔在府中家丁、婢女們驚詫發呆的表情中,坦坦然的邁步走向客廳。

來到客廳,接過婢女遞過來的茶水一飲而盡以後,這才把目光投向正抱着孩子的格根塔娜,問道:“男孩還是女孩,幾個月了?”

“女孩,兩個月零三天了,等着您回來給孩子起名字呢。”

李恪聽後嘆了口氣。“唉!我這個做父親的還真是不稱職,孩子都已經兩個多月了,我才見到頭一眼。”說到這裡,看到身邊的幾個人的眼圈都有些紅,連忙轉移話題說道:“孩子出生的時候,我正在南方,乾脆小名就叫南南吧。大名還是過些日子再說吧。”

這時楊怞雲開口說道:“夫君連夜趕路,想必一定是非常疲憊。不如先去歇息一會兒,有什麼事都等睡醒以後再說。”

李恪點了點頭,無意中發現幾個人的目光中都充滿了殷切的神情,不由得一陣頭疼:找這麼多老婆有啥好處,出趟遠門回來,都不知道該去那裡睡覺纔好了。

楊怞雲顯然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說道:“天也亮了,我們幾個也該做事了,夫君不如先自行去休息吧。至於晚上到哪裡休息,那就看你自己的意願了。”

李恪醒來之時,看到楊怞雲正坐在房中的窗旁看書。一時興起,想悄悄的走到她的身旁嚇她一跳,誰知他剛一坐起來,楊怞雲便放下了書笑着問道:“夫君醒了,要不要吃點東西?”

自己的小伎倆沒有得逞,李恪的心裡難免有些失落,不過經她這麼一問,還真的覺得有些餓了,於是說道:“被你這麼一問,還真的覺得有些餓了。現在是什麼時辰,如果晚了的話,就等到晚上一起吃吧。好久沒有和你們一起吃飯了。”

“還是多少吃一點吧。你不知道你這一回來,她們幾個立即像是沒了魂兒似的,幹什麼都沒有心思了。”

李恪聽後臉上露出了壞笑:“難道你就不想我嗎”

……

第二天上午,李恪來到了李世民的御書房,給李世民見過禮以後,李世民說道:“爲德,和朕說說你這次江南之行的經過吧。那些奏章上已經寫過的就不要說了。”

“回稟父皇,兒臣以爲有幾件事有必要考慮。首先是兒臣覺得有必要在各道設置專門的官員,以方便統籌道內各州的事物。此次江南之行兒臣最大的感觸就是,雖說江南普遍遭受洪災,但是各州的情況並不相同。如果設置道一級的官員的話,可以先行根據各州的實際情況,先做一個統籌,然後根據受災的情況先行在道內進行物資調撥。這樣一來可以省去很多時間,可以減少很大的損失。”

“這個建議你並沒有在奏章之上提及,可是有什麼緣由嗎?”

“沒有,只是當時這個想法還不成熟,所以沒有提及。”

李世民稍作思考後說道:“你的這個提議很有道理,回頭在朝堂之上討論一下具體的措施。還有別的嗎?”

“有是有,不過都是建立在先前一個條件的基礎上的。”

“無妨,你先說來聽聽。”

“兒臣以爲,既然要設立道一級的官員,那麼現在將我大唐劃分爲十道就有些不妥。就拿江南道來講,所轄的範圍過大,即便是設立道一級官員,一旦境內出現災害,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在道內執行自救措施或者物資調撥。兒臣以爲,全國應該至少劃分出二十個以上的道,這樣一來才便於管理。”

“嗯。還有別的建議嗎?”

“目前我大唐非常的缺乏人口,兒臣這次在嶺南發現,來自海外諸國的商船,都會運來奴隸在我大唐販賣。價格方便也還算便宜,一名精壯且上過戰場的奴隸,五匹絲或者綢便可以換取一名。兒臣就在想,如果能夠召入我大**隊,也是個不錯的辦法。如果父皇同意的話,兒臣願意自己出錢購買兩萬奴隸士卒補充進我大**隊。”

“這個辦法倒不是不行,只不過這些個奴隸們毫無戰鬥慾望,如果大量的召入,反倒會降低我大唐整體實力。”

“父皇多慮了。兒臣這次在泉州和廣州共計購買了近四百名黑人奴隸,目前都暫時算是兒臣的親衛隊。兒臣倒是覺得,並非是這些人沒有戰鬥慾望,而是我們採取的方法不正確。就拿兒臣這次購買的這一批奴隸來說,兒臣只是答應他們,只要他們肯奮勇殺敵,便可以獲得自由身,如果有立功表現甚至可以成爲我大唐的將軍。只此一條便使得他們甘願爲兒臣效命。父皇不妨這樣看,這些個奴隸都是在他們那裡戰敗才淪落成奴隸的,如今更是遠離家鄉,今生今世都難以再返回萬里之外的家鄉。我們實際上只要把他們當做自己人一樣看待,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還是很容易爲我大唐所用的。”

“如果真的如你所說,倒也不失爲一個好主意。不過此時稍後再議,我大唐這兩年連續受災,實在是沒有精力對外發動戰爭。”

“父皇,漢時的匈奴,前朝的突厥爲何強大?就是他們採取的策略是以戰養戰,通過戰爭大肆的擄掠周邊國家的人口財產以強大自身。我大唐也完全可以採取這個策略來達到增加人口的目的啊。”

“我大唐乃天朝上國,當以仁義道德令四方臣服,哪能採取這等極端的手段。”

“父皇,對待那些個有虎狼之心的國家,和他們講仁義道德是不管用的。與其讓他們年年犯邊,騷擾我大唐子民,不如直接把他們滅掉,然後把他們的子民遷往我大唐內部分散開來,再把我大唐的子民遷往那裡。都不用五十年,就不會再有人記得曾經還有過這麼一個國家的存在了。”

“爲德啊,爲何你此次去了一趟江南,回來以後性情大變,做起事情來變得偏激,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父皇,並非兒臣變得偏激,實在是兒臣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國與國之間根本就不能講什麼仁義道德,仁義道德不能對他們產生絲毫的威懾作用。只有把他打怕了,打服了他纔會真心的臣服我大唐,或者說表面上看來是真心的服從我大唐。”

“你說的這些朕又怎麼會不知道,別忘了朕可是馬上皇帝!你這次出去這麼長時間,一定也是非常的辛苦,先回去歇息幾天,過幾日朕還有事和你商議。”

“是,兒臣告退。”

第45章 戰事再起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46章 千里奔襲第19章 殺人滅口第74章 檀州之圍第11章 出征前夕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1章 王妃兇悍(三)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31章 傾盡全國之力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第36章 撲朔迷離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83章 平倭(十八)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19章 殺人滅口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43章 歸心似箭第78章 平倭(十三)第77章 平倭(十二)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81章 平倭(十六)第22章 87V500完勝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33章 李恪北上第14章 開戰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4章 地雷初顯威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1章 李恪發飆第15章 滅百濟(十)第19章 密探第75章 戰前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25章 賣假藥的道士第48章 煉丹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71章 二比零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5章 整合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9章 滅百濟(四)第十五章第51章 滅新羅(上)第6章 落難公主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6章 落難公主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49章 宮中舞槍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72章 殲敵第26章 問責第4章 雲兒上茶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10章 巧遇神醫第37章 談判(二)第45章 戰事再起第29章 七彩腦舍利第68章 神兵天降第41章 空地一體作戰(三)第十五章第12章 如爾所願第17章 鏖戰七松嶺(二)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8章 平倭(十三)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20章 李恪的回馬槍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37章 訓斥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35章 整合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67章 平倭(二)第49章 威壓契丹第70章 平倭(五)第79章 回家過年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1章 真相第39章 談判(四)第7章 不聽話的給我滾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35章 六試婚使(中)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27章 破敵(五)第28章 再來一計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8章 仙丹第25章 破敵(三)
第45章 戰事再起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46章 千里奔襲第19章 殺人滅口第74章 檀州之圍第11章 出征前夕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1章 王妃兇悍(三)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31章 傾盡全國之力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第36章 撲朔迷離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83章 平倭(十八)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19章 殺人滅口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43章 歸心似箭第78章 平倭(十三)第77章 平倭(十二)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81章 平倭(十六)第22章 87V500完勝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33章 李恪北上第14章 開戰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4章 地雷初顯威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1章 李恪發飆第15章 滅百濟(十)第19章 密探第75章 戰前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25章 賣假藥的道士第48章 煉丹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71章 二比零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5章 整合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9章 滅百濟(四)第十五章第51章 滅新羅(上)第6章 落難公主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6章 落難公主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49章 宮中舞槍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72章 殲敵第26章 問責第4章 雲兒上茶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10章 巧遇神醫第37章 談判(二)第45章 戰事再起第29章 七彩腦舍利第68章 神兵天降第41章 空地一體作戰(三)第十五章第12章 如爾所願第17章 鏖戰七松嶺(二)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8章 平倭(十三)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20章 李恪的回馬槍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37章 訓斥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35章 整合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67章 平倭(二)第49章 威壓契丹第70章 平倭(五)第79章 回家過年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1章 真相第39章 談判(四)第7章 不聽話的給我滾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35章 六試婚使(中)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27章 破敵(五)第28章 再來一計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8章 仙丹第25章 破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