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滅百濟(十一)

第十六章滅百濟十一新羅王金春秋可謂是鬱悶到了極點。明明是想趁機撈上一把,順便也在大唐的皇帝陛下面前,增加一點功績。誰曾想本以爲已經是沒牙的老虎,最終卻狠狠地咬了自己一口,而且這一口還咬得自己非常的疼,痛徹心扉的疼。

自打三個國家在年初發生戰爭以來,一年的時間整整的消耗掉十萬士卒,如今的這五萬士卒已經是新羅全部的兵力了。如今由於自己的貪功冒進,五萬大軍一轉眼的時間就少了一半,要知道這些可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士卒啊!又怎麼不令他心痛。

如果不是大唐的軍隊救援的及時,自己最後的這點骨血只怕也保不住了。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明白,這個劉仁軌的麾下士卒,明明擁有攻克武珍郡的能力,爲什麼卻遲遲的不肯發動進攻呢?莫非是……莫非是想趁機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順便也把新羅給吞併的目的?想到這裡,金春秋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晚間,在答謝酒宴之上,金春秋吩咐手下的武將們,輪流的去給前來救援的大唐武將敬酒,並且想盡一切的辦法,用出各種的理由送給這名武將金銀珠寶。最後趁着酒意正酣之際,金春秋終於從這名武將的口中探出了,劉仁軌爲什麼不着急進攻的原因。

在知道了劉仁軌的用意之後,金春秋不禁暗罵自己愚蠢,這麼簡單的事情,自己居然都沒有反應過來。同時又有點小慶幸,幸好自己沒有把武珍郡給打下來,不然的話自己的馬屁可就排在馬腿上了。不過這樣也很好,至少說明自己已經盡心了,到時候見到大唐皇帝陛下的時候也有的說辭,說不定還會有什麼賞賜呢。

心情大爽的金春秋,第二天一大早,便在大唐軍隊的陪同下,再次返回武珍郡的南門外,並且按照大唐將軍的提議,佈置下了堅固的防禦陣勢。用大唐將軍的話,百濟要是突圍的話肯定會選擇東門,所以新羅的軍隊只要不讓對方突圍,就是大功一件。金春秋再也不敢疏忽大意,更不敢再小視百濟的戰鬥力,所以對於大唐將軍的提議,那是非常的重視,並且誠懇的邀請他協助防禦。這名大唐的將軍,此番的目的就是這個,自然也就答應了他。

李世民親自率領的大軍,在黃昏時分終於來到武珍郡城外,並且分別在北門外和西門外駐紮下部隊。並且吩咐劉仁軌和新羅王金春秋前來見駕,同時也是爲了部署攻打武珍郡的。

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可佈置的了,武珍郡雖然號稱城高壕深,但是大唐方面至少有三百五十們神威大炮,正把炮口對準武珍郡的城池,到時只要一聲令下,頃刻之間便可以令整座城池灰飛煙滅。但是此刻的武珍郡城內,至少集中了百濟三成以上的富商,所攜帶的財富更是難以計數。如果直接將城池毀滅,似乎有些得不償失。戰爭的真諦是什麼?還不就是爲了獲得利益。如果只是爲了一時的解氣,而將整座城池盡數毀掉,雖說金銀珠寶等財物不會損壞,但是古玩字畫甚至是書籍,這些極具收藏價值的物品就很難保存下來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李世民是不會下令這麼做的。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例行的派出傳令兵,來到城下向對方提出最後通牒:限對方在一個時辰內放棄一切抵抗,打開城門出城投降。

實際上李世民根本就不想讓對方投降。這已經是百濟方面最後的有生力量,如果不找個機會將他們徹底消滅,等到大唐的軍隊離開以後,難免他們不會跳出來鬧事。與其以後和這些叛軍進行無休止的游擊戰和襲擾戰,還不如一勞永逸的將這個隱患徹底剷除。

這一點上,李世民和李恪的意見出奇的一致,不過李恪的意見則更加的偏激,他甚至打算在消滅百濟和高句麗後,順勢再將新羅給滅了。用他的話說那就是半島之上的三個國家,沒有一個好東西。如果不趁着他們虛弱的時候,將他們連根剷除的話,一旦他們緩過來以後,肯定會在背後搞鬼。

不過李世民沒有接受他的提議。作爲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往往不能只看眼前,還要去考慮周邊的小國的看法。李恪提出的辦法,確實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掉朝鮮半島的麻煩。但是沒有一個合理的藉口,便輕率地滅掉一個國家,而且還是自己的附屬國,會令其他的附屬小國,心生疑慮的。這對於大唐的統治沒有任何的好處。

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二日,馬上就要到新年了。李世民想在新年到來之前,徹底的將百濟和高句麗解決掉,所以在對百濟的最後一戰,就不能拖延的時間過久。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今日便攻破武珍郡的城池,然後星夜趕往平壤。這裡到平壤還有四百里路,至少需要六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充裕了。

一個時辰很快便過去,見到武珍城內沒有任何的動靜,李世民也就不再客氣,直接下令所有的炮火直接對準城牆開火,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武珍郡的城牆完全徹底的摧毀,然後不惜通過肉搏戰也要將這裡收復。

接下來的整整一個時辰的時間內,大唐的炮火用最大的效率,就如同不要錢一樣,不停地向着武珍郡的城牆傾灑着炮彈。等到炮火終於停了下來的時候,武珍郡的城牆至少被炮彈炸得矮了一半,而且除了東面的城牆外,剩下的三面城牆上都至少被炸開了兩道以上的缺口,最小的缺口也至少有七八丈寬,足以令大唐的軍隊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南、西、北三方同時衝進城去。

大唐的軍隊再發動進攻的時候,百濟方面負責守城的部隊,根本就無法站在城牆之上進行反擊。被炸得矮了一半的城牆之上,地面上有一層厚厚的浮灰,浮灰的厚度甚至超過了一尺。百濟的防守部隊也曾經想,依靠這被炸的只剩下半截的城牆進行反擊。但是那厚厚的浮灰,士卒們只要踏入其中,就會將之激起。滿天飛舞的灰塵令士卒們連呼吸都變得異常的困難,就更不要說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戰了。

無奈之餘只好放棄城牆,轉而用士卒的身體去封住城牆的缺口。先不要說百濟的士卒,有沒有大唐方面的人多,單是在戰鬥力上雙方就明顯的存在着巨大的差異。都不用去考慮神威大炮的威脅,單是陌刀手的存在,就是百濟士卒難以抗拒的存在。

雙方只是進行了短暫的交鋒,已經在之前炮擊中遭受嚴重打擊的百濟士卒,便立即潰不成軍。接下來的巷戰,簡直就成爲了大唐軍隊單方面的屠殺,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唐的士卒,把百濟的士卒追得向沒頭的蒼蠅般四處亂竄。

這期間,百濟試圖阻止一支部隊,掩護着扶余泰從東門突圍,但是在新羅的嚴密防禦,以及大唐軍隊的從旁策應,這一計劃終告破產。扶余泰在無奈之餘只好返回城內,躲進臨時王宮進行最後的抵抗。

黃昏時分,扶余泰的臨時王宮被攻克。扶余泰也在臨時王宮被攻破之前,在大殿之上引頸自刎。至此,百濟領土上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也被消除,百濟徹底成爲大唐領土的一部分。

就在這臨時王宮的大殿之上,李世民下達了一連串的任命。首先在百濟的故地設立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個都督府,這五個都督府治下下轄三十七州共計二百五十縣。同時任命青州刺史劉仁軌爲熊津都督,統兵鎮守全境。說起來劉仁軌此番能夠率兵出征,還是李恪向李世民推薦的。

當時李世民還覺得有些奇怪,這個劉仁軌只是一個文官,而且從未有過哪怕是從軍的經歷,更加不可能和李恪認識,自己的這個兒子怎麼會推薦此人率領大軍出征呢?後來,想到了李恪曾經擁經歷過的奇遇,一定是他掌握了天機,這才推薦了劉仁軌,所以才答應了他的這個推薦。沒想到這個劉仁軌還真的沒有令自己失望,帶兵打仗還真的有一套,高興之餘決定要重用於他。

又下令讓郎將劉仁願(與劉仁軌沒有任何關係)鎮守百濟都城泗沘城,百濟當地的酋長則出任各州刺史以及各縣的縣令。最後又下令將百濟王扶余義慈、太子扶余隆和朝中文武百官,以及百濟國內的世家、豪族、富紳一萬餘人,盡數通過戰艦運往大唐。武珍郡的所有富戶,由於幫助叛軍抵抗大唐軍隊,被李世民盡數斬首,家眷中的男丁全部充軍邊塞,女眷則全部進入樂籍。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李世民讓劉仁軌率領麾下三萬大軍留下善後,然後率領着六萬大軍星夜趕往平壤,準備發動平定高句麗的最後一戰。

高句麗境內,薛仁貴已經圍困平壤城達半月之久,但是始終不對平壤發動進攻。而李恪則率領着麾下的大軍,對高句麗境內的剩餘城池進行攻擊。這期間,李恪手下的一支部隊,由於語言不通導致“誤入”新羅境內,並且趁着夜色襲擊了新羅位於兩國邊境上的一座城池,而且還是軍事要地。

這座城池內駐紮着五千新羅最爲精銳的部隊,這已經是新羅國內,除了新羅王金春秋親自率領的大軍外,規模最大的一支部隊。結果,李恪麾下的這支部隊,僅僅用了三個時辰的時間,便將這座城池洗劫一空,五千新羅的精銳士卒在睡夢中,便稀裡糊塗的做了冤死鬼。

新羅王在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儘管心疼的要命,卻只好捏着鼻子忍了下來,就連李恪提出的賠償都沒有要,並且把被李恪部下搶走的財物,作爲出兵幫助他們攻打高句麗的謝禮,送給了李恪。

第70章 要打得他們從骨子裡發顫第6章 軍校建立第27章 奉旨回京第14章 洞庭湖畔第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章 八榮八恥與軍校第13章 父子談心第27章 奉旨回京第50章 出征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2章 吐蕃退兵第11章 出征前夕第10章 滅百濟(五)第23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第36章 撲朔迷離第4章 登陸朝鮮半島第37章 攜美同行第53章 滅新羅(下)第32章 忙碌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30章 太子之位(上)第21章 哀兵第9章 破城第25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第44章 膽怯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46章 分析第67章 平倭(二)第16章 鏖戰七松嶺一第13章 神威大炮第20章 攻心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10章 滅百濟(五)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9章 厚顏無恥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31章 太子之位(下)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7章 意外之財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28章 再來一計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10章 重返遼東第14章 開戰第22章 敲詐的最高境界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80章 平倭(十五)第29章 忙碌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41章 硝煙再起第1章 初戰第40章 擴張計劃(下)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13章 滅百濟(八)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13章 神威大炮第5章 四處開花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19章 文鬥還是武鬥?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16章 鏖戰七松嶺一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13章 滅百濟(八)第25章 城門口第19章 殺人滅口第79章 平倭(十四)第48章 軟磨硬泡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章 殲滅百濟(三)第24章 李恪昇天第32章 閉門謝客第13章 順勢利導第8章 發行彩票第34章 迎娶第69章 平倭(四)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6章 問責第70章 平倭(五)第19章 文鬥還是武鬥?第37章 攜美同行第73章 平倭(八)第36章 土奸第88章 出兵朝鮮第34章 迎娶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40章 拜訪趙老太爺第19章 密探第70章 平倭(五)第22章 蘇州第46章 千里奔襲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24章 立威2第5章 蒸汽機問世
第70章 要打得他們從骨子裡發顫第6章 軍校建立第27章 奉旨回京第14章 洞庭湖畔第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章 八榮八恥與軍校第13章 父子談心第27章 奉旨回京第50章 出征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2章 吐蕃退兵第11章 出征前夕第10章 滅百濟(五)第23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第36章 撲朔迷離第4章 登陸朝鮮半島第37章 攜美同行第53章 滅新羅(下)第32章 忙碌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30章 太子之位(上)第21章 哀兵第9章 破城第25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第44章 膽怯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46章 分析第67章 平倭(二)第16章 鏖戰七松嶺一第13章 神威大炮第20章 攻心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10章 滅百濟(五)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9章 厚顏無恥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31章 太子之位(下)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7章 意外之財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28章 再來一計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10章 重返遼東第14章 開戰第22章 敲詐的最高境界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80章 平倭(十五)第29章 忙碌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41章 硝煙再起第1章 初戰第40章 擴張計劃(下)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13章 滅百濟(八)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13章 神威大炮第5章 四處開花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19章 文鬥還是武鬥?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16章 鏖戰七松嶺一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13章 滅百濟(八)第25章 城門口第19章 殺人滅口第79章 平倭(十四)第48章 軟磨硬泡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章 殲滅百濟(三)第24章 李恪昇天第32章 閉門謝客第13章 順勢利導第8章 發行彩票第34章 迎娶第69章 平倭(四)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6章 問責第70章 平倭(五)第19章 文鬥還是武鬥?第37章 攜美同行第73章 平倭(八)第36章 土奸第88章 出兵朝鮮第34章 迎娶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40章 拜訪趙老太爺第19章 密探第70章 平倭(五)第22章 蘇州第46章 千里奔襲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24章 立威2第5章 蒸汽機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