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治大婚(下)

甘‘露’殿內,宮中的宦官、‘侍’衛早早的便在菜上齊以後就被李世民給打發了出去。只剩下他和李恪兩個人坐在桌前,桌子上只有幾樣很簡單的菜式以及一壺酒。

“父皇,您還是這麼的節儉。如今周邊沒有戰事,國內也沒有災害,您完全可以讓自己吃得好一點嘛。”

“習慣了,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再說由儉入奢易,可是再想由奢回到儉可就不容易了。”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一定謹記在心。”

“爲德,你比以前在朕的面前更加拘束了,是不是還在爲那件事而生朕的氣?你應該知道……爲父這也是迫不得已啊!”

“父皇,您多慮了。其實現在這樣不是‘挺’好的嗎,兒臣雖然不能經常回來,但是和太子並沒有因此而生分。對了,父皇,兒臣聽說兕子已經有了心上人,而且是我大唐軍校的佼佼者。”

李世民的臉上浮現出了慈愛的神情。“都是你的功勞啊!不但保住了兕子的命,更加培養出了一批人才。嗯,這個袁諍頗有‘藥’師李靖當年的風采……你這些年可是沒少給我大唐挖掘人才啊!先是薛禮,繼而是姜文暉、李忠,軍校那邊也是,第一批出來的那些人,將來都是很不錯的將領。就連程懷亮、房遺愛這等令京城無數人頭疼不已的小傢伙,也被你培養成統領一方的大將……”

“兒臣哪有那個本領,這都是他們自己肯上進,不然的話兒臣總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濟於事不是。”

李世民端起酒杯送到嘴邊,卻遲遲的沒有將杯中酒喝下,過了許久這才說道:“爲德,爲父最近感覺到自己老了很多,很多時候都感覺到力不從心……你能不能告訴我,我還能活多久?”

李恪聽後一愣。“父皇,這……”

“無礙的,你只管實話實說好了。你不知道,爲父最近經常夢到皇后以及你的母親,就知道我距離去見她們的十日已經不久了。只不過我心中尚且有心願未了,所以想知道是否還有時間去做。”

“父皇……而陳不是曾經給過您一顆丹‘藥’嗎?您何不……”

李世民聽後搖了搖頭,說道:“我從十幾歲便開始帶兵打仗,一轉眼間三十餘年便過去了,即便是我登基做了皇帝也有二十餘年,眼見着當初跟隨在我身邊的那些個文武官員,一個個的都離我而去,我不但感覺到累了,同樣也感覺到了孤單。身邊連個能夠說話的人都沒有,縱使我能夠再活一百年又能如何?告訴我,不要欺騙我。”

李恪離開了作爲,淚流滿面的跪倒在地說道:“父皇,根據兒臣瞭解,您還有不到兩年的陽壽。”

李世民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倒是微微的笑了笑,說道:“沒事的,起來吧。對了,爲父還沒有問你,此番出征百濟、新羅,爲何要大開殺戒?這可並非是你的做事風格啊。”

李恪咬牙切齒的說道:“後世的時候,這兩個彈丸之地以及鴨綠江以南地區合併成爲一個國家,而且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屬國。只不過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得他們脫離出去,並且趁着我國虛弱的時候在經濟上超越了我們。從那以後就變得越發的狂妄,不但一再的貶低我們,甚至於篡改他們的歷史,尤其過分的事他們居然將我大唐形容成偏安於西南一隅的弱小國家,而我大唐所有的其他領土俱爲他們所有!對於這麼一個不知廉恥的國度,兒臣恨不得將他們斬盡殺絕方解心頭之恨!”

“果不其然!我就知道你這麼做肯定和你所知道的後世的事情不無關聯。”說到這裡,李世民臉上的笑意一下子全部消失,非常嚴肅地說道:“下個月李治就要大婚了,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朕不想妄動刀兵。但是,四個月後朕要御駕親征,你可有信心隨朕在一年半內踏平倭國嗎?”

李恪聽後不由得一愣,問道:“父皇,您這是何意?爲何……”

“朕曾經聽你說過,倭國這個彈丸之地,曾在後世‘亂’我領土,殺我百姓。朕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要將之扼殺!”

“父皇,兒臣只要用半年時間,便可以將倭國變爲焦土,何勞父皇御駕親征!”

“爲德啊。朕乃是馬上皇帝,又怎願意在‘牀’榻之上辭世?如今只有西域和倭國兩處供朕選擇,可是此去西域路途遙遠,只怕朕尚未到達便要離去,所以這最後一次出征也就只能是前往倭國了。”

“……兒臣明白了,兒臣會提前做好準備的。”

李世民爲李治挑選的太子妃,乃是戶部一位姓張的‘侍’郎的‘女’兒,據說此‘女’雖說不是十分的漂亮,卻是一位知書達理之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日後倒也具備母儀天下的標準。

太子大婚對於大唐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所以早在李恪到來之前的兩個月前便開始張羅。不過這些全部都由戶部出錢,然後禮部按照古禮按部就班的去做,當事人李治倒是不用去管。李恪沒有進京之前,他還可以整日裡裝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來,然而李恪這一進京踏遍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時刻一般,有事沒事的就找出各種藉口往遼王府跑。非只是他就連晉陽公主整日裡跟在他的屁股後面,一同前往遼王府跑。

對此李恪曾經提醒李治,朝廷律令規定太子不得結‘交’朝中官員,更加不得和親王來往密切。誰知李治對此毫不在意,先是說父皇不會反對他來這裡,繼而又說即便是不當這個太子也無所謂,正好可以跟着三哥一起做生意掙大錢,還可以落得個逍遙自在。

李治也沒來得及往遼王府跑了幾趟,便由於大婚臨近諸多禮儀要提前學習,而不得不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這上面,學習古禮是一件勞心勞神的事情,一天下來累的人腰痠背疼、頭暈眼‘花’的,渾身發軟的他也就沒有‘精’力再往宮外跑。

太子大婚過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李世民便要御駕親征,這個消息當李世民一在朝堂之上宣佈,便立即引來一片譁然。頃刻間朝堂之上一片反對之聲,然而李世民根本就不顧及朝臣們的反對,一意孤行的要如此做,並且吩咐兵部和戶部以及工部一定要做好一切準備。

房遺愛只在京城內逗留了十天,便被李恪提前發回了瀋陽,讓他通知瀋陽方面提前做好出徵的準備。房遺愛在瀋陽也不過短短的停留了一天,便起身返回北海城。出征倭國少不了戰艦,如今的營州海軍大部分集中在北海城,他這個北海城的主將自然要提前做好出徵的準備。此番出征倭國的目的李恪早就已經告訴了他,那就是以最大限度的殺傷爲目的,這就要求出徵的部隊在火力上的配備,要遠遠的高於平常的作戰,這就意味着彈‘藥’的消耗量甚至於要高出他在新羅的消耗量。時間緊任務重,這就要求他麾下的軍工廠要加班加點,一天十二個時辰連軸轉的生產,才能勉強的達到預期的目標。

同樣的,不管是營州的軍械製造局還是瀋陽的軍火製造局,亦或者朝廷的工部製造局,都必須要加大生產速度,以求生產出更多的軍火以供李世民的此番御駕親征。

同時,大量的人員開始提前進行調動。李世民已經知道此番出征肯定是自己最後一次帶兵,而且很有可能自己都沒有機會再活着回到長安,所以此次出征除了李恪、房遺愛兩個人是年輕一輩的將領外,其餘隨同他出徵的人員,竟然全部都是當初隨同他一同征戰的老人。

而這些老人到中向柴紹、李靖、蕭禹都已經年過七旬,而且都已經是重病纏身,早已經不再過問朝政;高士廉、房玄齡、尉遲恭、劉弘基、唐儉五個人也已經年過六旬,其中唐儉更是過完‘春’節就將七十歲;隨同他出徵的大臣當中也就是李績和秦瓊以及程咬金稍微年輕一些,也都是年過五旬之人。這些人都是李世民所建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尚存人世的將領,在聽說李世民讓他們隨駕出征的消息後,都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也許正是因爲提前知道了出征人員的名單,也可能是因爲天氣已經變得寒冷的緣故,李恪覺得李治的這個原本應該充滿喜慶‘色’彩的大婚,中間彷彿摻加了些許淡淡的哀愁。心中不免一陣嘆息,只怕是此番出征過後,有超過一半的老將們都無法生還了。不過他也能夠明白這些人的心裡,如果拿出‘牀’榻和戰場之上作爲他們的歸宿讓他們選擇,他們這些個大半輩子都是在戰場之上度過的人,寧願選擇死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之上,也不願意躺在‘牀’榻之上安靜的離去,這也許就是宿命使然吧!如果您喜歡我自漫步寫的《初唐第一猛將》

第24章 實用型蒸汽機問世第3章 鷸蚌相爭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69章 平倭(四)第14章 開戰第70章 平倭(五)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51章 滅新羅(上)第50章 積極備戰第48章 煉丹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83章 平倭(十八)第17章 又見該死的穿越第28章 再來一計第19章 殺人滅口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32章 空城計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開戰理由第69章 援軍到來第6章 拉人入股(2)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1章 初戰第21章 哀兵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22章 蘇州第75章 戰前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72章 殲敵第27章 破敵(五)第59章 出征倭國(三)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51章 滅新羅(上)第53章 早有準備第17章 李恪斷案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91章 平倭(二十六)第49章 西域戰事第23章 立威第14章 開戰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75章 平倭(十)第24章 睦州危機第3章 左右逢源第49章 西域戰事第36章 談判(一)第24章 李恪昇天第11章 美女遠行第22章 蘇州第83章 攜美夜遊第39章 收服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13章 順勢利導第9章 出乎預料的戰爭第46章 研製步槍第14章 洞庭湖畔第23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27章 天下一品第68章 平倭(三)第24章 立威2第50章 三年第40章 空地一體戰爭(二)第50章 出征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47章 98誕生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11章 出征前夕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3章 左右逢源第44章 策略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23章 陳碩貞第5章 拉人入股(1)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3章 父子談心第48章 尷尬的射擊成績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10章 滅百濟(五)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24章 立威2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19章 解圍永清縣
第24章 實用型蒸汽機問世第3章 鷸蚌相爭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69章 平倭(四)第14章 開戰第70章 平倭(五)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51章 滅新羅(上)第50章 積極備戰第48章 煉丹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83章 平倭(十八)第17章 又見該死的穿越第28章 再來一計第19章 殺人滅口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32章 空城計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開戰理由第69章 援軍到來第6章 拉人入股(2)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1章 初戰第21章 哀兵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22章 蘇州第75章 戰前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72章 殲敵第27章 破敵(五)第59章 出征倭國(三)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51章 滅新羅(上)第53章 早有準備第17章 李恪斷案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91章 平倭(二十六)第49章 西域戰事第23章 立威第14章 開戰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75章 平倭(十)第24章 睦州危機第3章 左右逢源第49章 西域戰事第36章 談判(一)第24章 李恪昇天第11章 美女遠行第22章 蘇州第83章 攜美夜遊第39章 收服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13章 順勢利導第9章 出乎預料的戰爭第46章 研製步槍第14章 洞庭湖畔第23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27章 天下一品第68章 平倭(三)第24章 立威2第50章 三年第40章 空地一體戰爭(二)第50章 出征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47章 98誕生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11章 出征前夕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3章 左右逢源第44章 策略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23章 陳碩貞第5章 拉人入股(1)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3章 父子談心第48章 尷尬的射擊成績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10章 滅百濟(五)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24章 立威2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19章 解圍永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