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說服

幹清宮中安安靜靜,便於談話。

興元帝仔細看過辛柚,嘆口氣:“阿柚受委屈了,朕實在想不到竟會有人當街刺殺你。昨日你沒帶護衛嗎?”

辛柚垂眸回道:“臣習慣了獨來獨往,沒讓護衛跟着。”

帶上護衛,怎麼方便對方下手呢。

“以後不可如此了,再怎麼樣出門也要帶上護衛。”

“是。”辛柚應了,抿了抿脣,“主要是想不到朝廷命官蓄養死士,解決問題的手段是殺人。”

這話於興元帝對章家的態度無異是雪上加霜,令他咬牙切齒:“阿柚你放心,朕不會輕饒了敢害你的人!”

辛柚沉默着,整個人彷彿被哀傷包圍。

“阿柚怎麼了?”

“想起孃親了。”

興元帝眼神一緊。

辛柚半低着頭,似乎沒察覺興元帝的異樣:“孃親遇害是因爲想推行新政,臣遇襲是因爲想傳播孃親的革新之念。陛下,這些世家大族爲何視新政如虎,爲了阻止新政不惜冒着家族傾覆的風險呢?”

興元帝被問住了。

當年,欣欣先提開海禁,再提改稅法,還沒有詳說就遭衆臣反對。而他出於江山安全考慮,對民間開海是有顧慮的。

時常騷擾沿海的海寇兇悍難剿,一旦任由民間自由來往,海寇定會更加猖獗。那些犯了事的人更是多了一條逃亡海上的生路,與海寇勾結作亂。再就是普通百姓都跑到海上謀生,大量耕地就荒廢了。

他常爲欣欣的一些奇思妙想而驚歎,可在這件事上卻有不同想法。

再後來一連串事情發生,那日的議事也就再沒被提起。

“孃親對臣提到的稅法新政若能實施,必將造福百姓,穩固江山。那些世家大族極力阻止,是因爲這新政損害的只有他們的利益。”

辛柚不提開海,只提稅改。

她去沿海遊玩時,見百姓因海禁影響生計,曾與孃親談論過。孃親說開海有利有弊,在她看來利遠大於弊,而當權者顧忌的是弊端。

於是辛柚明白,眼前這人更傾向海禁。

她勢單力薄,最大倚仗是眼前人的支持。家事上肆意些無妨,論到國事,與他對着來絕不明智。

開海可以放一放,她的重心是推動稅法革新。

這一點其實也不容易。

大夏初建,一切欣欣向榮,沿襲前朝又有所進步的那些政策足以令社稷安定。站在一國之君的立場,他沒必要爲了數代子孫後纔可能發生的禍端大力推進革新,造成世家大族的動盪對抗。

一個是眼前,一個是看不到的將來,她的阻礙其實不只那些南方大族,還有眼前人的權衡選擇。

興元帝沉默半晌,纔開口:“當年你娘提及的稅法革新,具體如何?”

聽興元帝問出這話,辛柚眼神微微亮起。

他願意問,本身就代表着一種態度。

辛柚一字字道:“攤丁入畝,取消人丁稅……總結來說,擁有田地越多者繳稅越多,少田地者少繳稅,無田產者不繳稅。人是活的,地是死的,按田地徵稅,既減輕百姓負擔,又能充盈國庫……”

興元帝認真聽完,嘆道:“確實是利國利民的良策。”

辛柚卻從他的嘆息中聽出了爲難。

這就爲難了啊?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這兩條政策她還沒敢提呢。 被辛柚眼裡的失望刺痛,興元帝忍不住道:“官紳富戶利益受損,反對必然激烈。”

“是。”辛柚點頭,“所以他們敢害孃親,也敢害臣。”

興元帝眼裡閃過怒火。

辛柚語氣從譏誚轉爲懇切:“陛下是開國之君,追隨您的許多重臣勳貴起於微末,如今雖然富貴,對這些人來說接受新政雖有損失,卻不會太痛。”

所以對她和孃親恨之入骨的不是這些人,而是那些百年望族。

這些家族享了太久富貴,嚐了太多甜頭,讓他們把好處吐出來無異於剜心割肉。

“此時實施新政,只是陣痛。若再過幾代,田地吞併加劇,百姓苦不堪言,到了不得不革新的時候,而現在的新貴已成世族,後來的君主也沒了您的威望魄力,大夏會如何呢?”

這話振聾發聵,令興元帝臉色一變。

彷彿清風吹散迷霧,驕陽穿透雲層,那些動搖迷茫一下子沒了蹤影。

從來沒有人對他說這些!

興元帝很清楚沒人對他說這些的原因。

他日日所見之人,皆是新政的利益受損者,誰會犯這個傻呢?

只有他的妻子,他的女兒纔會真正爲他着想,爲大夏江山考慮。

在辛柚心平氣和說明白後,興元帝對新政的心態發生了轉變。

那些官紳富戶爲了自己利益不怕動搖社稷,危害百姓,他爲什麼要怕他們鬧?

就讓他們去鬧!他倒是要看看,是他們鬧得厲害,還是他手裡的刀砍得快。

有了決定後,興元帝反而冷靜下來了:“等章氏一族伏法,再議此事。”

章家難逃抄家滅族,到時候看着章氏族人一個個人頭落地,再提出新政,想必那些老傢伙會安分許多。

興元帝擔心辛柚誤會他不想推動新政,想要解釋一下,卻見她笑盈盈點頭:“那時再議確實更合適。”

興元帝怔了怔,心中不由感慨:阿柚真是聰慧。

這聰慧不是尋常的小聰明,而是對政事上的敏銳,對人心的把握。

再之後,就是遺憾。

辛柚不知道興元帝的複雜心情,此時纔算鬆口氣。

她一直知道的,想要推行新政,她必須爭取眼前人的支持,會支持她的也只可能是眼前人。

如果說新政損害的是官紳富戶利益,那受益的就是皇室,是陳家天下。

當然百姓也受益,這是她來做這些事的真正動力。但如果只有百姓受益,誰在乎呢?

辛柚提出出宮。

興元帝再次叮囑:“以後出行安全不得馬虎。孫巖,你送阿柚出去。”

孫巖一路送到宮門外,堅持要把辛柚送到翰林院。

辛柚有些疑惑。

這位孫公公,對她態度不一樣了。

孫巖察覺出來,壓低聲音道:“奴婢不懂政事,但聽辛待詔所言,百姓有福氣了!”

文中提到的三條政策,大家應該知道史上誰推行的吧?

第21章 海棠第357章 說服第351章 細雨第225章 叛逃第359章 招認第406章 求援第237章 放人第249章 蹊蹺第225章 叛逃第22章 目睹第148章 錯覺第30章 遊記第113章 審問第201章 找茬第56章 客人第127章 求卦第169章 火爆第300章 平安歸來第367章 惡名第350章 上鉤第417章 求情第211章 以身爲餌第276章 出京第321章 賜婚第419章 寧死第348章 告狀第299章 身無分文第338章 施救第149章 跟蹤第420章 回宮第210章 安葬第323章 我是辛柚第270章 快刀斬亂麻第56章 客人第217章 杏榜題名第225章 叛逃第65章 反省第217章 杏榜題名第33章 鬧開第201章 找茬第48章 要錢第145章 有一點點動心第102章 柔軟第424章 請立太子第310章 大魚第401章 月餅第311章 清宵很可靠第361章 招人第203章 密報皇上第359章 招認第280章 烏雲寨第162章 醉第188章 寇姑娘和朕長得像第243章 白將軍第240章 自薦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403章 一點甜第239章 傷第23章 自救第49章 書稿第4章 登場第219章 風波起第124章 不喜歡第65章 反省第223章 風聞奏事第344章 探望段雲朗第21章 海棠第352章 收網第206章 興元帝的猜測第360章 理智第126章 預言第282章 黃雀第159章 我不娶妻第415章 逃第90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356章 大廈傾第419章 寧死第134章 撕破臉第374章 嬪妃們的共識第215章 放榜日第105章 未雨綢繆第236章 不走第409章 皇帝親臨第203章 密報皇上第333章 努力的山匪們第420章 回宮第231章 用刑第292章 刮目相看第129章 碰壁第142章 傻掉的賀大人第154章 美好的初遇第390章 七月歸來第266章 筆跡第190章 辛柚進宮第84章 方向第289章 回山第336章 亭中第194章 惡意第277章 脆皮鴨第50章 相助
第21章 海棠第357章 說服第351章 細雨第225章 叛逃第359章 招認第406章 求援第237章 放人第249章 蹊蹺第225章 叛逃第22章 目睹第148章 錯覺第30章 遊記第113章 審問第201章 找茬第56章 客人第127章 求卦第169章 火爆第300章 平安歸來第367章 惡名第350章 上鉤第417章 求情第211章 以身爲餌第276章 出京第321章 賜婚第419章 寧死第348章 告狀第299章 身無分文第338章 施救第149章 跟蹤第420章 回宮第210章 安葬第323章 我是辛柚第270章 快刀斬亂麻第56章 客人第217章 杏榜題名第225章 叛逃第65章 反省第217章 杏榜題名第33章 鬧開第201章 找茬第48章 要錢第145章 有一點點動心第102章 柔軟第424章 請立太子第310章 大魚第401章 月餅第311章 清宵很可靠第361章 招人第203章 密報皇上第359章 招認第280章 烏雲寨第162章 醉第188章 寇姑娘和朕長得像第243章 白將軍第240章 自薦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403章 一點甜第239章 傷第23章 自救第49章 書稿第4章 登場第219章 風波起第124章 不喜歡第65章 反省第223章 風聞奏事第344章 探望段雲朗第21章 海棠第352章 收網第206章 興元帝的猜測第360章 理智第126章 預言第282章 黃雀第159章 我不娶妻第415章 逃第90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356章 大廈傾第419章 寧死第134章 撕破臉第374章 嬪妃們的共識第215章 放榜日第105章 未雨綢繆第236章 不走第409章 皇帝親臨第203章 密報皇上第333章 努力的山匪們第420章 回宮第231章 用刑第292章 刮目相看第129章 碰壁第142章 傻掉的賀大人第154章 美好的初遇第390章 七月歸來第266章 筆跡第190章 辛柚進宮第84章 方向第289章 回山第336章 亭中第194章 惡意第277章 脆皮鴨第50章 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