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

秋風蕭瑟,落葉涌起。

深秋的保定府城,一片死寂。城外,四面八方黑壓壓地遍地都是明軍的營寨,以及那赤紅色的軍旗招展。天地間一片無言地殺氣,瀰漫着。城樓上,燕軍士卒臉色慘淡地手拄長槍或者長矛,失神地望着城外。

死神的鐮刀已經揮舞在了頭頂,地獄的大門已經緩緩打開。

數十萬明軍團團將保定府城團團包圍,哪怕是一隻小鳥都休想逃出生天,何況是這數萬燕軍殘兵。死路一條了,沒有人再心存僥倖。

朱棣落寞地站在城樓之上,仰首望着那漸漸西斜下去的血紅殘陽。他的臉上,一片漠然,沒有任何情緒的波動。或者,他的心已經死了,儘管他的肉體還活着。

一個黑衣人不知何時出現在他的身後,躬身一禮,低低道,“王爺,2號傳來消息,高陽郡王已經逃離北平,送往那邊去了,不日就可達到目的地。”

“好,好。高煦去了,本王很高興。如此,本王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不管怎麼說,我燕王一脈沒有完,燕王的雄心壯志不會完,我朱棣的子孫會在那個地方闖蕩出一片天來!”朱棣手指遙遠的東方天際,一片死氣地臉上呈現出一種淡淡的湛然。“跟隨高煦的還有多少人?”

“回王爺的話,死士隊200人以及一支千餘人的精兵……還有財富若干。”黑衣人低低迴道。

“很好。這些,足夠了。高煦手段之狠辣,遠勝於本王,有了這些,足夠高煦活下去了。”朱棣長出一口氣,哈哈狂笑道,“生有何歡,死有何懼?”

“王爺。其實王爺完全可以脫身的……”黑衣人突然嘆息一聲,“王爺,小的這就拼死護送王爺出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王爺還在,這大明天下就還在!”

“本王絕不會臨陣脫逃。”朱棣淡淡一笑,“你的本事雖然不錯,但面對這數十萬大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劉揚,你爲本王做了很多事情。本王如今窮途末路,怕是無法給予你什麼了。你且下去吧,待城一破,依你的本事逃出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黑衣人神色一陣激動。突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王爺,劉揚本是一介孤兒,此生受王爺厚恩才得以苟且於世間,小地這條命就是王爺的。王爺一旦……小的必將追隨王爺於九泉之下!”

朱棣神色也有些激動,居然俯身將劉揚拉了起來,“劉揚,本王愧對你們幾個兄弟了。記住本王的話,留下有用之身。去找高煦。告訴高煦。燕王的獵獵軍旗決不能倒下!”

劉揚黯然點頭,再也無語。默默地站立在烈烈的東北風之中。

城下,明軍的大營中,遠遠地馳來兩匹馬,一紅一白,紅馬之上是一個黑色盔甲的青年將軍,而白馬之上,則橫跨着一個銀色亮甲地中年男子,頭戴紅纓盔,手持長槍,威風凜凜。

朱棣微微一笑,指着兩人道,“劉揚,你看,那着黑色盔甲之人,便是林沐風。正是此人,幾次三番壞了本王的大事。事到如今,本王也不得不承認,父皇地確是爲我那允侄兒留下了一個力挽狂瀾的棟樑之才。”

劉揚嘴角浮起一絲陰森,冷冷道,“王爺,劉揚拼着一死出城去刺殺此人,也要爲王爺報仇雪恨!”

朱棣擺了擺手,淡淡道,“不可,此人武功高強,你絕殺不了他。再者說了,本王雖然已經坐不得天下,但這大明江山還是有我們朱家的江山。此人是個罕見的人才,他地存在對大明江山來說,是一件幸事,本王此刻倒是希望他能輔佐我那侄兒真地成就一番霸業----只不過,就怕軟弱的阿斗扶不上牆啊!”劉揚呆了一呆,恭聲道,“王爺胸懷天下無雙。”

“這大明江山,本來在本王的掌下會變得更加繁盛,可惜,上天不給本王機會----也罷。”朱棣長嘆一聲,“那銀色亮甲之人便是中山王徐輝祖,大明有數的帥才。如果有他歸順本王,本王現在早已登上金鑾殿了,可惜,可嘆啊!”

城下,林沐風遠遠地望着城樓上那一道魁梧高大的身影,不由一嘆。朱棣,也是一個蓋世的雄才偉略之人,如果讓他登上了皇位,對於大明天下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而事實上,朱棣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永樂盛世,大明國力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一個強盛地頂峰。

可是,林沐風卻選擇了朱允。或者說,在他這個穿越者到來之後,歷史地走向發生了偏移,勝利的天平已經漸漸偏向了朱允。其實,朱允當皇帝,也未必就比朱棣差,只是上天沒有給朱允一個機會,而林沐風地到來,則就是竭盡所能在創造這樣一個機會。

他選擇相信朱允,也就是相信自己。他相信,在史書上留下驚鴻一瞥的崇尚文治仁德的建文皇帝,會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對於林沐風來說,他寧可選擇仁德的朱允,而不會選擇太過強勢的朱棣。過於強勢的皇帝,會給自己帶來太大的風險,這是林沐風的看法。

城樓上的高大身影緩緩坐了下去,一聲聲蒼涼的古琴音符飄散開來。

琴曲跳躍着,漸漸激昂起來。悠揚的琴聲勾勒出一幅壯美的畫卷,出征前的金鼓戰號齊鳴,衆人吶喊萬馬奔馳。林沐風向身側的徐輝祖一嘆,“王爺,燕王此曲十面埋伏,真是切情切景啊。王爺,我看,先圍城而不攻吧,燕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就讓他多看一眼這大明的萬里河山吧。”

徐輝祖飄逸的臉上微微有一些淒冷,點了點頭,“本王也是這麼想。不過,皇上翹首以待----我們,就十日後攻城吧。”

琴聲突然變得急促而激烈起來,彷彿那刀兵相接之聲,馬嘶衝撞之聲直上九霄天際。林沐風與徐輝祖靜靜地騎在馬上聆聽着,眼前彷彿出現了楚漢兩軍在九里山血戰的一幕幕,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吶喊聲交織起伏,震撼人心。

琴聲又是一變,先是同音零落的反覆彈奏,繼而又變得低沉悲涼起來。悲壯的旋律如同一個暮年的烈士絮語,表達着無盡的憤怒、哀傷、絕望和不甘。

林沐風聽得入了神,沒想到,這琵琶曲用古琴彈奏出來竟然別有一番震撼力和感染力。他的耳邊,情不自禁地迴盪着明代王猷定在《湯琵琶傳》中關於楚漢相爭項羽兵敗自刎的一段淒涼的描述:“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爲楚歌聲;悽而壯者,爲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

林沐風眼中也閃出一絲慷然,他明白,朱棣這是在一曲明志。他自比項羽,在十面埋伏下兵敗如山倒,但最終,他也沒有逃過江去,而是選擇了自刎,留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悲唱。

徐輝祖的臉上明顯抽搐了一下。林沐風望着,低低道,“王爺,燕王是一個雄才偉略之人,既然兵敗,即便是皇上赦免了他,他也決計不會苟活於世間了。不成功便成仁,大概,這就是梟雄的宿命。也大概,這就是燕王與齊王的不同罷。”

徐輝祖驀然道,“朱算什麼東西,妄想無能之輩罷了,燕王----燕王其實與先皇非常相似,這樣的人,要麼站在天下之巔,要麼走向毀滅,絕沒有屈居人下之理。”

林沐風也頗有同感,又將有些惋惜的目光投向了城樓之上。朱棣俯身彈奏着,扣、抹、彈、抹,指法飛舞。突然,琴聲戛然而止,黑色古琴的琴絃嗡嗡作響,淡淡的傳向了陰沉下來的天幕。

“一曲散盡,項王拔刀自刎。哎!”林沐風深深地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他慢慢打馬回馳,凜凜秋風的吹拂下,激盪的情緒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深重的毅然和絕然。

回頭來一看,徐輝祖仍然默默地騎在馬上望着保定府城城樓。他淡淡一笑,“王爺,各人有各人的道路,沒有誰對誰錯,沒有孰是孰非,只有堅守信念。”

徐輝祖悚然一驚,急急打馬回頭。

第一百零三章美人瓷印(三)第二百六十四章西域諸國來朝第八十九章撫琴第二十章琉璃實驗(二)第110章宋家第三十章柳府祝壽(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瓷藝大典第二十一章琉璃實驗(三)第二十八章柳府祝壽(一)第一五一章醉酒入畫舫第六十五章茶杯和花瓶的碰撞(二)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二百一十二章 瓷器琉璃藝術館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奔襲血染草原(2)第七十八章炭畫小玉霜第二百五十一章 柳若梅進宮第三百三十一章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紅櫻兒第四卷官商之路 283章大婚(2)第九十八章守城(二)第二百零二章 凱旋的夜晚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三百三十四章皇后宮裡的敘舊第四章彩繪花瓶(三)第二百六十九章東洋使臣第三百三十四章皇后宮裡的敘舊第八十章爐渣也能成器?第一二八章朱嫣然闖齊王府第三十四章搬遷前的準備第一二二章曹萱第一二六章史上第一次招聘大會第六十一章柳林瓷行開張第三十一章柳府祝壽(四)第七十七章洛水神女第一四二章燕子磯第一一五章腳踩雞蛋第二百六十八章大明公主慈善超市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朱允炆的密旨第一一六章初會朱允炆第二百一十七章 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大營(3)第一卷壺中乾坤 楔子第三百三十五章我的命運我做主第三百二十一章上岸(下)第一零七章紫袍青年的來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步步殺機(2)第一百九十六章 冊封大會上的林大都督第二百五十四章 瓷藝大典第四十四章烘爐(二)第二百六十一章馬戶第一百六十四章 張穎來訪第二百八十章 刺客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一百章益都圍解第二百四十三章 章定北平第一四九章一個人的恩科殿試(3)第一五零章 武定侯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高熾第二百八十九章 驚天之變(3)第一三八章道衍和尚第二百五十六章瓷暖鍋第二百三十一章 推恩令第四卷官商之路 285章多米諾瓷牌第六十四章茶杯和花瓶的碰撞(一)第三百二十八章濺血冊封臺第二百五十八章該當何罪?第一二二章曹萱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九十三章城中檄文第一百章益都圍解第三十一章柳府祝壽(四)第一章林家少爺第十二章一鳴驚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牽手第二百五十章 皇太后懿旨第一百零三章美人瓷印(三)第二百三十章 美女與野獸第一百九十九章 千里奔襲血染草原(3)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四章彩繪花瓶(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子母瓷火神炮第二百六十一章馬戶第一百六十九章 瓷火器彙報演出(1)第八十六章瘟疫(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孟寡婦驢肉館第三百二十一章上岸(下)第六十九章瓷刀的構想第三章彩繪花瓶(二)第三百二十八章濺血冊封臺第十六章張風天分第一百六十九章 瓷火器彙報演出(1)第二百八十二章大婚(1)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一四六章你倒臺我開張第五十二章踏雪尋梅(一)第三十八章競賣大會(一)第二百零四章 寶慶第一三八章道衍和尚
第一百零三章美人瓷印(三)第二百六十四章西域諸國來朝第八十九章撫琴第二十章琉璃實驗(二)第110章宋家第三十章柳府祝壽(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瓷藝大典第二十一章琉璃實驗(三)第二十八章柳府祝壽(一)第一五一章醉酒入畫舫第六十五章茶杯和花瓶的碰撞(二)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二百一十二章 瓷器琉璃藝術館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奔襲血染草原(2)第七十八章炭畫小玉霜第二百五十一章 柳若梅進宮第三百三十一章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紅櫻兒第四卷官商之路 283章大婚(2)第九十八章守城(二)第二百零二章 凱旋的夜晚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三百三十四章皇后宮裡的敘舊第四章彩繪花瓶(三)第二百六十九章東洋使臣第三百三十四章皇后宮裡的敘舊第八十章爐渣也能成器?第一二八章朱嫣然闖齊王府第三十四章搬遷前的準備第一二二章曹萱第一二六章史上第一次招聘大會第六十一章柳林瓷行開張第三十一章柳府祝壽(四)第七十七章洛水神女第一四二章燕子磯第一一五章腳踩雞蛋第二百六十八章大明公主慈善超市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朱允炆的密旨第一一六章初會朱允炆第二百一十七章 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大營(3)第一卷壺中乾坤 楔子第三百三十五章我的命運我做主第三百二十一章上岸(下)第一零七章紫袍青年的來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步步殺機(2)第一百九十六章 冊封大會上的林大都督第二百五十四章 瓷藝大典第四十四章烘爐(二)第二百六十一章馬戶第一百六十四章 張穎來訪第二百八十章 刺客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一百章益都圍解第二百四十三章 章定北平第一四九章一個人的恩科殿試(3)第一五零章 武定侯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高熾第二百八十九章 驚天之變(3)第一三八章道衍和尚第二百五十六章瓷暖鍋第二百三十一章 推恩令第四卷官商之路 285章多米諾瓷牌第六十四章茶杯和花瓶的碰撞(一)第三百二十八章濺血冊封臺第二百五十八章該當何罪?第一二二章曹萱第三百二十三章殺威棒第九十三章城中檄文第一百章益都圍解第三十一章柳府祝壽(四)第一章林家少爺第十二章一鳴驚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牽手第二百五十章 皇太后懿旨第一百零三章美人瓷印(三)第二百三十章 美女與野獸第一百九十九章 千里奔襲血染草原(3)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四章彩繪花瓶(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子母瓷火神炮第二百六十一章馬戶第一百六十九章 瓷火器彙報演出(1)第八十六章瘟疫(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孟寡婦驢肉館第三百二十一章上岸(下)第六十九章瓷刀的構想第三章彩繪花瓶(二)第三百二十八章濺血冊封臺第十六章張風天分第一百六十九章 瓷火器彙報演出(1)第二百八十二章大婚(1)第三百零七章暗殺第一四六章你倒臺我開張第五十二章踏雪尋梅(一)第三十八章競賣大會(一)第二百零四章 寶慶第一三八章道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