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上,杜笙越跑越快。
飈槍的光隨着節奏閃爍,那條“龍”彷彿活了,在鳥巢上空盤旋蓄力。
離主火炬臺越來越近,《Victory》的旋律也衝上頂峰!
杜笙深吸一口氣,在熊貓跑到最佳位置的瞬間——
猛地舉起龍飈槍!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釘在那燃燒的龍頭上。
只見杜笙騎在飛奔的熊貓背上,身子猛地一彎,像拉滿的弓,
瞅準轉瞬即逝的時機,手臂一甩——
龍飈槍“嗖”地飛了出去!
在空中劃出一道火光,真跟條活龍似的,直衝鳥巢上空,不偏不倚,精準扎進主火炬臺!
“嘭!”
一聲悶響,火炬臺瞬間炸開火光!
一道火苗“騰”地躥起,盤旋着往上衝,最後“呼”地一聲爆燃!
這時候大家才注意到,主火炬臺居然是聖獸青龍造型!
通體用特製材料打造,火焰燃燒的軌跡清清楚楚,黑夜裡就像一條真正的火龍在空中盤旋!
剛纔那“游龍”是光影,現在這可是真火!
一虛一實,一明一亮,在鳥巢中空盤旋而上,出現‘龍鳳呈祥’的震撼一幕。
全場“轟”地炸了!
呼喊聲震天。
騎國寶、飆標槍、點聖火、火龍盤旋。
這一套操作行雲流水,直接把開幕式推向了巔峰!
所有人都看傻了,這哪是點火?
這是在拍大片!
離譜啊!
尤其一想到其中的微操難度,不少人都麻了。
譬如得會騎熊貓(還得它聽話),得有怪力能把四米多長、近五斤的標槍扔出八十多米遠,還得準得跟長了眼睛一樣……
缺一樣都得翻車!
大家不光佩服杜笙這身本事,更服的是華夏人的腦洞和膽子。
敢想,更敢幹!
導播鏡頭一掃,先拍導演組,
張毅謀、張計綱等人人激動得像中了彩票。
再切到嘉賓席、各國領導、運動員……
一個個張着嘴,全驚呆了一樣。
那表情,隨便截一張都能當“震驚體”表情包。
劉筱莉旁邊坐着幾個外國政要,這會兒耳邊全是“Unbelievable!”、“Amazing!”、“My God!”
此起彼伏,跟開了外語驚歎大會似的。
點火儀式一結束,開幕式就算落幕了。
可沒人走!
全場近十萬觀衆,愣是原地不動,還沉浸在剛纔那震撼裡。
連聯衆直播間的幾千萬人也賴着不退,彈幕刷得比比賽還熱鬧:
“我現在跟臺上政要一個心情。
見鬼了!
杜笙這操作,前無古人,後估計也沒來者!”
“掏心窩說一句,這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牛、最炸的開幕式,以前的全得靠邊站!”
“我賭五毛,這‘騎熊貓扔標槍’的主意絕對是杜笙拍的板!
也就他敢這麼玩。
在顛簸的熊貓上扔槍,換別人早嚇尿了!”
“剛纔那首BGM有歌名嗎?
太燃了!我要循環一萬遍!
配上龍鳳呈祥的畫面,我差點以爲自己附體了!”
“歌叫《Victory》,是杜笙寫的!這人是真不能用常理揣測……”
“咱是龍的傳人,騎國寶出場,最後龍鳳呈祥獻禮——這浪漫,直接拉滿天花板!”
“杜笙這波操作,難度、視覺、創意全拉滿,比以往點火強十條街!”
“杜笙根本不是人,是戰神!”
“的確,八十多米遠,還得準,神仙來了都得搖頭!”
“我更想看他騎熊貓參加賽跑!那姿勢,比騎真馬帥十倍!”
現場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連退場的運動員都忍不住回頭,盯着那條還在熊熊燃燒的火龍。
杜笙從熊貓背上跳下來,順手揉了揉熊貓腦袋。
那憨貨還蹭他手心,一臉“我功勞最大”的表情,逗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後臺,張毅謀攥着拳頭直轉圈,嘴裡念道:
“成了!真成了!……”
張計綱拍他肩膀:
“老謀子,這回咱可把全世界的臉都打青了!
以後誰辦奧運,都得拿今晚當模板!”
杜笙走到徐凱鋒跟前,倆人“啪”地擊掌。
徐凱鋒笑:
“我當了半輩子運動員,頭回見這麼玩的,服了!”
杜笙笑了笑:
“國寶功勞大,它纔是MVP。”
夜色裡,鳥巢上空的火龍靜靜燃燒,紅光映天。
離場的觀衆邊走邊回頭,手機閃光燈亮成一片,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這一晚,不只是奧運聖火被點燃了。
更多人心裡那團火,也被杜笙這一槍,徹底點燃。
一輩子,也就見這麼一回,人生值了。
………
華夏奧運會開幕式剛一結束,熱度最高的就是杜笙騎熊貓點火那一段。
甭管國內國外,全網直接炸鍋,媒體集體高潮。
哥倫比亞新聞標題直接甩臉:
“華夏奧運震撼開幕!杜笙騎熊貓投槍點火,全場看傻!”
BBC最是罕見,不給錢都辦事:
“目睹史上最高難度點火,各國大佬目瞪口呆!”
英倫電視臺更狠:
“最燃點火儀式誕生!杜笙完美執行,封神!”
國內媒體也不含糊,YY門戶網大字標題:
“華夏奧運燃爆全球!點火方式被贊‘前無古人’!”
央視更是甩出數據:
“開幕式觀看人數超42億!收視高峰出現在點火瞬間!”
這報道一出,那些沒能當晚收看的觀衆全瘋了,到處找視頻。
就想看看“龍鳳呈祥”到底有多神。
奧組委官方在聯衆和TVING上剪了個3分鐘點火集錦。
結果一天播放破億,點贊4000萬+,評論上百萬條,
清一色“跪了”“神仙操作”“以後的奧運還能看?”
這場點火,真不是吹。
視覺炸裂、難度逆天、腦洞突破大氣層,全世界都服氣。
視頻越傳越瘋,大家看法也越來越統一。
這絕對是奧運會歷史上最牛的點火儀式,不少人直接放話:
“以後的奧運,別想了,這紀錄破不了!”連奧組委官網都發了篇通稿,標題寫着《華夏奧運收視破紀錄,影響力空前》。
它本意是吹商業價值,結果寫到點火儀式時,直接用了Greatest of All Time,歷史未有。
這一下,等於官方蓋章認證了!
後來,不光點火儀式被封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這頂帽子,扣到了整個開幕式頭上。
華夏奧運開幕式,歷史第一!
因爲杜笙和‘龍鳳呈祥’儀式,大家又把完整版開幕式視頻翻出來看。
油管有完整回放,2天播放破億,可見這屆開幕式,真不是一般地受歡迎。
不光龍鳳呈祥出圈,連“少女時代”唱主題曲那段也爆了。
以前這組合在國外,屬於“聽說過但沒怎麼見過真本事”,這次在奧運舞臺一開嗓。
好傢伙,現場真唱、聲線穩得一批、配合天衣無縫,直接征服一大片海外觀衆。
外網論壇全是誇的:
“原來‘少女時代’live跟錄音棚一個水平?這唱功太離譜了!”
“顏值在線,實力炸裂,難怪能上奧運!”
國內網友直接驕傲到飛起:
“咱自家的女團,給全世界長臉了!”
連帶那首《一起向未來》也成了全球神曲,音樂平臺播放量蹭蹭漲,不少外國運動員在社交平臺發自己哼歌的視頻。
有運動員說:
“聽着這歌進場,腳步都帶節奏,整個人都燃了!”
這波熱度,直接讓華夏奧運成了全球頂流話題。
大街小巷、朋友圈、微博、人人網,全在聊。
說白了,這屆開幕式,把“華夏味兒”和“國際範兒”拿捏得死死的——
熊貓、龍紋、漢服,全是華夏的文化符號;
標槍投擲、史詩BGM、光影科技,又是全球都能看懂的燃點。
杜笙這一槍,不光點燃了聖火,
更把華夏的霸氣、浪漫和創造力,狠狠砸進了全世界眼裡。
海外不少剛入坑的粉絲,吹完杜笙的牛掰後,感覺還不過癮,又在“少女時代”唱主題曲的視頻底下巡網:
“‘少女時代’什麼時候再開演唱會?我機票都買好了!”
“+1!杜笙到底什麼時候帶她們全球巡演?迫不及待了!”
“年初她們在亞洲巡過一輪,我淘了套錄像,補上了青春的遺憾,值了!”
“少女時代兩位成員參演的《大宗師》正在熱映,有空的去打個卡啊……”
人就是這麼怪,越是得不到的越上頭,時間一長,回憶還自帶柔光濾鏡。
再加上這次“少女時代”是在奧運這種神級舞臺合體,那感覺就跟“傳說照進現實”似的,粉絲們能不激動嗎?
於是乎,原本處於下跌趨勢的《大宗師》,晃是又來了一波迴光返照。
不僅硬生生把國內預估的3.3億票房直接破了,連帶國際票房也飆升到11.9億。
一部純國產片能達到這種成績,也算可喜可賀了。
畢竟此前李聯傑出演的同類型《霍元甲》,國內票房只有1億,全球票房不到7千萬美元(5億元左右)。
這對比,足以證明一切。
此外,那些外網評論被國內博主一扒,國內粉絲羣也跟着刷屏。
本來杜笙和“少女時代”的粉絲基數就大,這下1+1的熱度炸裂。
“#求巡演#”直接衝上熱搜,評論區全是淚目老粉:
“原來外國粉絲也跟我們一樣心塞!
我也想聽現場,可他們合體比過年還難!”
“在我心裡,杜笙和‘少女時代’就是頂流!”
“《隱形的翅膀》陪我熬過高三,她們的歌就是我的青春原聲帶!”
“《一起向未來》那歌多難唱啊!
四個人同步真唱,穩得像開了外掛,實力+默契,沒得黑!”
這些話傳到杜笙耳朵裡,他也就笑笑。
不是不想搞全球巡演,而是抽不出這麼多時間。
他自己一堆事要忙,四個小妮子也全是大忙人。
劉施詩在拍新劇,劉怡霏代言接到手軟,楊蜜綜藝連軸轉,唐鄢剛接了國際品牌大單。
四個人檔期湊一起?
下半年這個檔期,比登天還難。
8月10號上午,奧組委終於把完整版《一起向未來》,以及杜笙點火BGM《Victory》放出來了。
《Victory》首次揭面,直接被吹爆!
各路視頻博主瘋了似的拿它做二創:
“騎熊貓點火高清慢放+《Victory》BGM”
“如果奧運點火是電影預告片”
“穿越者視角:杜笙早就預知未來”……
全網刷屏,熱度反向輸出,華夏奧運的影響力又被狠狠推了一把。
點火儀式、開幕式、兩首神曲——三連炸,瘋涌席捲全球。
因爲有杜笙深度參與,這屆奧運不光辦得漂亮,影響力也遠超往屆。
全國上下對開幕式全是好評,他的聲望更是直接飆到頂流中的頂流。
其他不提,原本清空的聲望值,轉瞬就飆升到300萬。
看樣子,一週內突破500萬不是問題。
好比前世兩部片連撲的張毅謀,就因爲開幕式辦得好,從“被罵得狗血淋頭”逆襲成“國師”,口碑直接翻盤。
而杜笙作爲策劃之一,收益自然不少。
他本來口碑就炸裂,這回又親自上陣點火、寫歌、帶女團,直接從“神壇”跳上“封神榜”。
粉絲越吹越玄乎,評論越來越離譜:
“杜總不是人,是天降救世主!”
“建議把杜笙刻進歷史課本,叫‘國寶英雄’!”
“笙哥!你長得很像我真命天子啊……”
杜笙一看這勢頭,不由想起劉徳樺粉絲追星時間,不由搖頭一笑。
再吹就要出事了。
他只得低調下來,不接受採訪、不發微博、不搞慶功宴。
開幕式一結束,人就“消失”了。
爲啥?
一來,“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的道理誰都懂。
二來,真累了,趁這機會歇一歇也挺好。
這幾天,他過上了“退休”生活:
要麼陪範氷冰聊孕期趣事,或逗逗剛誕子的張柏芷母子;
又或看看姑娘們在院子裡練鶴拳,晚上共同進步。
然後琢磨新電影《特工3》的劇本,改改臺詞,加點新動作設計。
有天正寫着,楊蜜打來電話,一臉崩潰:
“又被粉絲堵機場了!
全問‘少女時代’啥時候再合體,我都快成客服了!”
杜笙笑着搖頭:
“急什麼,等這波熱乎勁兒過去,年後再慢慢安排。”
楊蜜翻白眼:
“你倒瀟灑,躲家裡當神仙,我們可天天被追問!”
掛了電話,杜笙望着窗外的晚霞,輕輕笑了。
這種頂流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
與其被架在火上烤,不如趁這空檔,喘口氣,沉澱下。
不管是日子,還是作品——
好東西,都得慢慢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