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導演部自己心知肚明,藍軍在朱日和基地的主場優勢太大,就算贏了也會讓藍軍不服氣。
所以才特意在對抗模式上,針對這點做了調整。
不同於常規的對抗演習,進入戰區前會給一定準備時間,可部隊一旦拉到演習場,立馬就會展開對抗。
這次對抗分成了兩個作戰階段。
前面一天專門用來臨戰預熱,雙方不允許進攻對方,只能在各自的陣地設防,然後派遣偵察部隊入場。
紅軍可以用這一天時間做文章,把丟掉的先天優勢儘可能挽回。
藍軍則可以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尋找有利的位置構築陣地以及防線,用來阻擋抵禦紅軍的進攻。
第一階段的預熱工作結束,纔會來到第二階段的正式開戰。
陳軍和高城在內的鋼七營高層,都很清楚臨戰預熱階段的重要性,一致認定關乎能否贏下對抗。
因此。
當鋼七營被導演部裁判引導,進入到屬於內蒙古腹地的紅軍陣地,便馬不停蹄的展開了臨戰準備。
各連到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找合適位置把部隊展開。
鋼七營的八個連隊規模龐大,且各個兵種的戰鬥需求都不同,不可能全部在一個地方安營紮寨。
等八個連隊按需挑選位置部署完,起碼會分佈到幾十平方公里。
且部屬也是很講究的。
因爲紅軍在對抗中屬於攻方,所以陳軍讓高城分配下去的布兵方案,更加偏向於快速進攻。
兩個裝甲連不至於前線一左一右,呈犄角之勢朝向藍軍的那一邊。
以兩個裝甲連作爲基準點,往後退五百米的中間位置,選了一處高坡反斜面,部署鋼七營的“能源中心”——保障連。
營部就藏身在保障連其中,讓規模龐大的保障連成爲最佳掩體。
保障連不僅人數超過三百,所使用的各種器械裝備也很多,體型也很龐大,需要佈置大量的大型帳篷。
營部指揮中心的大型帳篷,在別的連隊可能很顯眼,在保障連根本就不夠看。
等整個保障連全部完成駐軍,左右前後拉起來三四百米的區域,一眼看過去全是各種大帳篷。
哪怕藍軍的偵察兵摸過來,又或者是天上無人機來偵查。
又或者通訊定位抓到了。
這一眼看過去全都是大包子,根本就沒法從中精確的找出營部,沒有辦法執行斬首打擊行動。
畢竟。
沒有辦法精確到具體位置,藍軍就沒辦法展開行動。
至於藍軍作爲防守方怎麼會進攻,別忘了這是一場無預案自主性對抗,攻守方並非絕對固定,藍軍也可能主動進攻。
說白了。
只要有辦法能夠拿下對方,使用任何手段都不會違規。
藍軍作爲打破傳統的合成部隊,完全可能會用非常規的戰術,比如主動進攻將攻方全軍覆滅,同樣也是符合規定的。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這可是人盡皆知的俗話。
……
保障連坐鎮中心能保護營部,這是它的價值之一,其二是向四邊輸出,能夠更好的保障其他連隊。
在保障連左右各五百米處,分別部署裝甲步兵連和特偵連。
兩個步兵連部署於中線左右兩側,既能夠保護中間的保障連和營部,也能和前線的裝甲連快速組成攻勢。
剩下的重炮連、信息連、航空連,都屬於關鍵的核心部隊。
所以這三個連隊坐鎮最後方。
其中重炮連派出一個防空排,信息連派出保障班和雷達班組,組成一個綜合性的作戰單位。
前出駐紮在兩個坦克連和保障連,三者最中間的那個位置。
這樣既能預警藍軍的火炮和飛機,還能在藍軍打電子戰的第一時間,能夠檢測到並作出快速反應。
八個連各自挑選出駐紮之地,並通報到營部進行彙總後。
以副營長代行指揮之權的陳軍,從這一開始正式接手全營最高指揮,開始了一系列的微操部署。
後勤和部隊管理之類的工作,由高城帶着史今等人負責。
戰士思想和情緒之類的,內部的小矛盾小磨擦調節等工作,由教導員牽頭來負責去處理。
制定初步戰術打法和研究藍方等,由首席參謀滿廣志帶隊參謀組。
陳軍主要負責執行戰術部署,排兵佈陣和前期偵查和反偵察等工作,第一天最重要的就是偵查。
這次演習連軍事地圖都沒有配,鋼七營對這裡完全就是一抹黑。
而地圖對一場戰鬥來說極其重要,說的嚴重點,沒有地圖的話,鋼七營在這裡將會寸步難行。
因此當務之急就是“點亮地圖”!
爲了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爲後面的前出偵查留出更多時間,陳軍還真的是下了大手筆。
特偵連除去特戰排的九個班,陳軍一口氣就派出了六個。
又爲了在遭遇藍軍偵察單位時,能夠具備一定的戰鬥力,還得最大化偵察速度,一個班分成兩個五人偵察組,分別駕駛一輛車出去偵察。
特偵連的裝甲車不夠,還臨時從裝甲步兵連調配了四輛。
十二個偵查組以營地爲中心,向着前方區域進行擴散式偵察,沿途繪製各自偵查區域的地形圖。
等各班完成繪圖工作返回,到了營部就能組合出完整的軍事圖。
偵察班組相當於是先頭部隊,開始探索朱日和基地這片神秘區域,最快也需要三四個小時纔有結果。
鋼七營本部正好藉着這個時間,把部隊的駐紮工作全部完成。
駐紮工作可不只是搭帳篷搞營區,還得完成明暗哨的部署工作,甚至在某些位置還要布上雷區。
哪怕這裡是紅軍的大後方,藍軍過來偷襲的可能性很低。
但防範於未然,終歸是好的。
……
紅軍這邊的駐紮工作如火如荼,各單位在營部的指揮下按部就班,前期臨戰工作進行的很純熟。
就這個井然有序的整體架勢,最專業的人過來看的都得豎拇指。
另一邊作爲防守方的藍軍,此時的部署節奏比紅軍更快,各部隊的執行速度,如絲一般的順滑。
有了前面十幾場的經驗,藍軍已經練得爐火純青。
在對抗演習命令開始的那一刻,各連隊都接到了來自營部的命令,根據命令直奔各自陣地而去。
沒錯。
不需要下面各連隊自己去找,營長直接給安排到具體的位置,各連隊只要按照命令前往即可。孫東平的指揮風格一如既往,還是在鋼七營時的那般“獨裁式”流派。
劣勢先不說,優勢還挺明顯。
起碼作爲防守方的藍軍,在孫東平的一言堂指揮下,各部無需做任何動作,直奔安排的地點去駐紮。
速度確實是非常的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佈署。
僅僅只用了不到兩個小時,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兵馬全部到位,剩下的就是防禦工事的構築。
在適合坦克衝擊的狹窄通道,布上雷區用來阻擋。
寬闊的大地形就把工兵連整上去,大型的挖土機框框幾挖鬥挖下去,就能在地上掏出一個大坑。
錯落有致的挖上幾十上百個坑,幾百米寬的路都能變成坦克的禁區。
再搭配部署在這附近的藍軍,足以讓這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成爲一道堅固的屏障。
更別說孫東平這人毛病挺多,但是個人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尤其善於使用各種計謀。
若是在紅軍對防線發起進攻期間,孫東平趁機再耍什麼把戲,給進攻的紅軍來幾個出其不意。
紅軍手裡要是沒有硬功夫,想突破兩道防線無異於癡人說夢。
前面十二支紅軍都沒能贏,就足以證明藍軍佈下的這兩道防線,每一道都是極難啃的硬骨頭。
“鋼七營,你可算是來了,我等了你那麼久,特意爲你準備了好幾道大菜,前面都捨不得用,呵呵,看我不整死你。
陳軍,合成營先驅者,我呸,狗屁的先驅者,等我把你的鋼七營打得稀巴爛,到時候你這跳樑小醜就會知道,什麼才叫真正的合成營。”
已經連續贏了近三十場對抗,孫東平如今前所未有的自信心膨脹。
哪怕現在對抗演習纔剛剛開始,他卻已經穩操勝券,彷彿已經提前看到了,陳軍輸給他的那副慘樣。
想到陳軍在他面前只能低聲下氣,所謂的軍事天才被他踩在腳下。
孫東平笑了。
笑得很狂很瘋很得意!
……
三個小時後。
鋼七營派出去的偵察組陸續返回,都出色的完成了格子繪圖任務,拼組出了演習場將近三分之二的地形圖。
剩下的三分之一是藍軍實控區,太靠近那邊會被藍軍發現。
所以目前還沒有深入,也就沒有繪圖。
不過這份地圖已經夠用了,最起碼已經足夠鋼七營營部採納,制定出前期的部分行軍路線,最佳的進攻路線,在什麼地方設置警戒等等。
尤其是作爲主攻的裝甲連和步兵連,已經可以展開連隊級進攻演練。
用於警戒的明哨和暗哨,這時候也可以同步部署出去,卡在各個關鍵位置,以防止藍軍滲透。
接下來就是關鍵的前沿偵察!
十二個偵查組沒有偵查的區域,紅軍不可能就這麼放任不管,因爲這些區域纔是最關鍵的。
只有滲透到藍軍陣地深處,才能夠搞到紅軍想要的關鍵情報。
偵查的最快方式肯定是天上。
可惜鋼七營還沒有無人偵察機,就連大型的無人偵察機申請也沒下來,唯一的空中單位就是直升機
藍軍的防空火力如何不得而知,陳軍不敢把直升機部隊派出去。
萬一藍軍也有導彈部隊的話,貿然將直升機派出去進行空中偵察,無異於把肉送到了老虎嘴裡。
所以對於紅軍部隊的偵察,還是隻能靠地面部隊進行。
且分成兩個方向。
首先是讓信息連全力運轉,務必找出藍軍的通訊,並設法對其進行攔截監聽,和藍軍來一場電子對抗。
其次是派遣出尖刀偵察班,從地面滲透到藍軍後方去。
爲了確保偵查出有用的信息,尖刀偵察班能夠儘可能的深入藍軍,搞清楚藍軍的具體兵力配置。
陳軍不僅派出了七連的“老王牌”,由史今迴歸親自帶隊尖刀班行動。
讓已經成爲士官長的史今回來,實在是陳軍目前的無奈之舉,目前鋼七營還真沒有深入敵後偵察,具備指揮能力,並且順利完成任務的骨幹。
伍六一和成纔有這方面才能,也有過這方面的戰鬥經驗。
可兩人都還在軍校待着。
白鐵軍和甘小寧能力很不錯,在一年前擴編期間加入的馬小帥,也已經成長爲一名優秀的排長。
謝衝等一衆老尖刀班成員,同樣是能力有餘而指揮不足。
陳軍對此次偵查非常看重,絕對不允許任何有失,爲了最大化成功率,只能讓老指揮史今又親自上陣。
鋼七營正規班出一個尖刀班,陳軍依舊別得不是很穩妥。
本着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陳軍特意又通知了特戰排組一個精銳班,與尖刀班一起展開滲透偵查。
這樣即便一個班出現意外,還有另外一個班能夠頂上。
畢竟只有一天的臨戰準備時間,代表着陳軍只有一次派遣偵察的機會,一旦失守將再無機會。
等到第二階段再派兵去偵察,就會佔用鋼七營攻打的時間。
到時候會極度的被動!
史今對於陳軍的這方安排,沒有任何的牴觸情緒,沒有因爲已經在營部就職,就不想再幹前線工作。
反而非常感激陳軍的信任,在心裡咬牙一定要完成任務。
特戰排那邊更是一派火熱。
敵後滲透偵察本就是特戰職能,特種兵最擅長乾的工作之一。
別說整個特殊排戰士積極踊躍,就連已經成爲副連長的拓永剛,都火急火燎的找到陳軍走後門。
想要親自帶隊前出偵察,爲鋼七營立下第一份功勞。
陳軍本來是不想讓他參與的,畢竟特偵連現在基本是拓永剛在指揮,少了他還真的是有點小麻煩。
可拓永剛的態度非常堅決,並表示他必須要趁這個機會拿出成績。
否則這個副連長,他坐得不安心。
陳軍考慮到拓永剛好面子,也確實沒有爲特偵連做出過什麼貢獻,下面的老排長哪怕嘴上不說,心裡其實都有些不服。
要是拓永剛能完成偵查任務,爲鋼七營的獲勝立下大功勞。
那他成爲副連長,沒有人敢說二話。
於是陳軍答應了拓永剛的請求,由他來負責帶一隊特種兵組成精英班,和史今帶領的尖刀班負責滲透偵察。
並在出發前專門叮囑兩人:“你們此行的任務非常艱鉅,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必須在明天中午十一點鐘之前,搞清楚藍軍的兵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