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排轉爲中央廚房的新模式,屬於是比較大的變動,需要改造廚房,還要重新安排工作任務。
全部辦下來起碼得小半個月,最快估計也得一個星期才能步入正軌。
陳軍決定完工之後再來檢查,現在工作暫時交給保障連的副連長,由他來親自主持炊事班的改造。
緊接着就在許志強的帶領下,陳軍和史今一行來到了“供應排”。
之前供應排只有四十個人,在保障連的各排中排在倒數第二,僅僅比衛生排多了十個人。
在擴編後卻有了大變化,人數一躍來到了六十人。
從倒數一下爬到了前列。
因爲機械化部隊油料是大頭,八個連的油料供應,兩個油料班根本顧不過來,所以特意加了一個油料班。
三個油料班共計三十名戰士,現在運行的還算穩定。
Www ●Tтka n ●¢ 〇
陳軍詳細的逛了幾圈油料班,還特意拿他們的工作日誌看了,以及詢問了各個班的戰士相關情況。
發現的問題依舊還是有,只不過相比其他排和連要好很多。
都是一些小問題。
比如加油車和油罐車剛剛好,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問題,可只要有車子壞了,就會影響到油料供應。
某連隊沒有及時補充油料,就會耽誤正常的訓練。
陳軍爲了解決這個小問題,決定在原本的基礎上再進行增配,讓油料班的車輛有足夠的富餘。
哪怕有個兩三輛同時壞了,也不會影響正常的訓練。
試點合成營一切都在摸索中,開銷比常規部隊要大很多是正常,陳軍覺得上級應該不會有意見。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小問題,陳軍都讓史今詳細記錄起來。
後續抽空把小問題解決後,到時就讓史今這個營士官長負責執行,陳軍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同時史今在營裡的話語權,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讓全營的戰士都深刻意識到,士官長大大小小也是個官。
從油料班出來隔壁就是彈藥班,還有爲全營提供各種瑣碎物品的物資班,情況比油料班還要好。
這兩個班本身的工作性質,就不存在什麼急迫性。
都是一次供應用很久。
各連把所需的彈藥和物資列表,送到營部審批通過後,各連拿着審批的單據,自己開車過來取。
這兩個班只要接收單據,清點出相應的物品即可,搬運都是各連自己負責。
相當於是倉庫管理員,沒什麼太大強度。
哪怕是要保障全營八個連,只需要兩個滿編的十人班,就完全足夠應付過來,且工作強度也相對輕鬆。
陳軍只是交待了兩個班班長,出入庫登記務必要詳盡,絕不可記爛賬和糊塗賬,基本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這不是隻有五十個人嗎?還有十個人去了哪裡?”
陳軍把供應排一圈逛了下來,發現即便加上供應排的排長,也還有九個戰士他沒有看到。
“報告副營長,供應排比較特殊,它的物資供應是不穩定的。”
連長許志強連忙解釋道:“比如今天打靶的連隊比較多,彈藥班可能就會比較忙,明天有幾個連隊同時搞拉練,那對油料的需求可能會比較大。
且每個班的工作都有一定技術性,從其他班抽調人員過去出公差,可能會因爲對設備不熟悉而出事。
所以爲了杜絕這種意外的可能,排長帶了十個人組成了應急班。
這個應急班沒有負責的區域,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各個班的技能,這樣一來,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能調動應急班,解決臨時人員上面的缺口。”
彈藥班需要熟悉各種型號彈藥,還要知道子彈、炮彈、榴彈、火箭彈等等,各種彈藥的儲存保養條件。
油料班需要熟悉各種加油事宜,以及各種儲存加油設備的使用。
物資班的各種物資,也同樣需要熟門。
要是對這些東西並不熟悉,臨時出公差還真可能會出意外,小到發錯彈藥或加錯油這種事,都會嚴重影響訓練。
所以搞一批專業的人做公差,確實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案。
後世爲了解決人員補充難的問題,重裝合成旅都會額外掛個補充營,裡面都是全職業精通的戰士,不管哪個營缺人手,都能立刻出人補上。
兩者人數上雖然有巨大差距,但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作用是差不多的!
合成部隊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特性,每個兵種熟悉的領域都不同,註定了人員補充會是個大麻煩。
怎麼快速補充缺失的專業人員,就是合成部隊最棘手的難題。
陳軍都還沒有插手進來,供應排自己就能想辦法解決,並且解決方式還挺不錯,這讓陳軍非常滿意。
一支部隊終究不可能只靠一個人,大家一起想辦法進步纔是最優解。
……
供應排的精修是最輕鬆的,陳軍基本也就是走了一圈,都沒費什麼腦子,讓他心情都好了不少。
可隨後來到維修排進行檢查,又發現了挺棘手的問題。
當初陳軍在做計劃方案的時候,是從常規的角度進行考慮,日常訓練車輛損壞應該不會很嚴重。
所以維修排僅僅只有五十人,加上排長也就只有五十一個。
然而實際和想象差別很大。
合成營這一年進行的是強訓,各種訓練的強度都很大,對人是很大的考驗,對車同樣也是如此。
尤其合成營屬於是全機械化部隊,只要部隊動車輪子就會跟着動。
一天至少十小時的高強度訓練下,哪怕軍工品質是質量的保障,各連的車子也經不住這麼造。
結果就是隨着訓練的持續,出故障的車子也是越來越多。
一開始各連都還有備用車輛,用備用的車輛頂上來,故障的車子送到維修排,訓練還能跟得上。
因爲各連沒有那麼急迫的需求,維修排也能勉強維修過來。
可僅撐了不到兩個月。
維修排修理車間就堆滿了故障車,甚至外面的操場上都已經停滿,全都是各連送過來等待維修。
各連的後備車輛此時也不夠了,導致訓練都開始出現沒車可用。
哪怕小的故障克服着使用,只要還能跑的車子也繼續上訓練場,各連的訓練保障用車也不到七成。
眼看正常訓練都沒法展開,這樣下去事情會越來越嚴重。
當時陳軍也不在營裡。高城爲了自己掌管的合成營,不會被這點事情拖垮,於是在四個多月前,第一次出動了自己的關係。
親自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說了維修排火燒眉毛的困境。
高父可是非常看重試點合成營,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並在一個星期之內,就從各處抽了三十名專業維修員,派遣到維修排擴編成三個班。
維修排從五個班變成了八個班,人數也暴增到了八十個人。
成了保障連人數最多的排。
更是全團人數最多的排。
從各部隊抽調來的三十名維修員,技術都是非常頂尖的,坦克、裝甲車和各種軍車都會修。
確實有效的解決了問題,讓積存的故障車輛很快降了下去。
鋼七營也因此得以正常訓練。
然而訓練的困境確實是解決了,可同時又誕生了一個新的問題。
和炊事班一樣的問題。
那就是需要維修排高強度工作,平時每天修車時間就超過十一小時,到了訓練量大的時候更是標準十四小時以上。
可以說……
最近這三個多月以來,維修排所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除了吃喝拉撒睡覺之外,剩下的時間都在修車。
要是不保持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故障的車輛又會開始逐漸增多。
只有保持這種高強度工作,才能和整個鋼七營日常訓練所出現的故障車輛,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雖說軍人都能夠吃苦耐勞,爲了訓練成績多工作無可厚非。
但是陳軍想要的是健康的,可以良性循環的合成營模式,這樣才能進行推廣,成爲全軍的標杆。
這種壓榨式的拼命三郎模式,時間長了肯定會出問題。
連長許志強知道,高城也一直知道。
奈何他們想不到好的解決方案,也不可能因爲戰士的工作強度大,就再向上級繼續要求加人。
維修排都已經有八十個人了,再加都要變成維修連編制了。
所以整個營裡都知道這個情況,因爲沒有辦法也就沒有解決,只能繼續維持現狀先保障訓練。
如今陳軍已經發現的情況,就不可能讓他繼續持續下去。
他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叫做試點合成營?
就是在訓練中不斷找問題,把存在的各種問題想辦法解決完善,爲後來的部隊避開各種雷區。
這纔是試點的意義!
“既然沒有辦法再增加人手,那就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想辦法,讓維修的模式變得更加科學,用更聰明的方式來工作,達到降低工作強度的作用。”
陳軍說的這些話通俗易懂,可許志強和史今都聽不懂。
準確的說。
是不知道什麼方法才更聰明。
“副營長,也不怕你笑話,我反正是無計可施的,前面我已經想過幾個月,硬是想不到一點頭緒,我這麼重的黑眼圈,這件事可沒讓我少熬夜。”
連長許志強自嘲的笑着,也不怕陳軍罵他沒用,實在是已經被折騰夠了,已經心累啥也顧不上了。
“科學的工作方式?這些字我都懂,可合在一起我真不懂,不過……”
史今嘿嘿笑着說道:“我相信只要有副營長在,就沒有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您肯定能想到辦法。”
“對對對,副營長您可不一般,那可是全軍最優秀的青年幹部,要是您都解決不了的話,那誰來了都得乾瞪眼。”許志強跟着拍起了馬屁。
“行了,你們倆就別吹了,再吹我都要飄天上去了。”
陳軍笑着瞪了兩人一眼,隨後沉吟片刻說道:“還真別說,我有個不錯的點子,或許能夠解決問題。”
“真的嗎?”
許志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滿眼期待的看着陳軍道:“這個問題要是能解決,我今晚肯定能睡個好覺,我這黑眼圈呀,總算是能消下去了。”
“我的想法是這樣……”
陳軍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緒,洋洋灑灑的開始說了起來。
大意是陳軍檢查了維修排各處,並且查看了工作日誌和相關的記錄,發現了一個很關鍵的信息。
那就是維修排的維修模式,屬於是非常常規的並列式。
八個班完全沒有做任何分工,就是部隊常見的吃大桶飯的模式,所有人都在一起維修車輛。
就這麼從頭到尾排下去,一輛一輛接着排隊修。
而且各連有車輛出現故障,沒有辦法開過來,需要維修牌開車去拖回來,也是誰有空就誰過去。
乍一看上去也確實沒毛病,部隊都是這樣有活一起幹,活幹完了一起休息。
可就是這種傳統的大桶飯模式,實際上卻是存在很多弊端的,會大幅度的降低工作的效率。
工作的效率降了下來,工作的時長就會直線攀升。
最終就變成了現在這副,所有人每天都在長時間的工作,沒有人偷奸耍滑,工作效率卻並不高的局面。
陳軍的解決方案,就是針對這兩個大方面做調整。
首先是把大桶飯的模式撤掉,對八十名維修員進行一次統一的摸底,確認他們每個最擅長的領域。
把擅長修坦克的分一起,修裝甲車的分到一起,修越野車的分到一起,修各種軍車的分到一起。
經過細分後的維修員,都去修自己最擅長的車,維修速度肯定會大幅度加快。
假設故障車輛數量不變。
維修速度快了,工作時間就會短。
把這一記猛藥打下去之後,陳軍還有另外一劑猛藥。
那就是從這八個班裡面,專門拿出兩個班作爲外派班,專門負責外出維修,小故障的車就在當場修好,不再拖回維修排,也能省下大量時間。
做到小故障外派快修,大故障拖回來專人修。
陳軍相信這兩劑猛藥一起下去,執行這種更加科學的新工作模式,絕對能讓維修排煥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