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佬們的疑惑,到底誰是幕後之人?
與馬世民交談結束後,林浩然掛斷了電話。
香江電話公司的收購進程異常順利,但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因此他並未顯得過於興奮。
輕輕放下電話筒,林浩然緩步走到陽臺,憑欄遠眺芝加哥的城市壯麗景色。
芝加哥的市中心雖然規模不算宏大,但高樓大廈密集,蔚爲壯觀。
市中心之外,一片片規劃得井井有條、低矮的個人住宅鋪展開來,視野極爲開闊,讓人心情舒暢。
除此之外,毗鄰芝加哥的密歇根湖同樣令人賞心悅目,湖面寬廣無垠,彷彿與大海無異,展現出無盡的壯麗景色。
按照計劃,他已經吩咐手下爲他購買了明天上午從芝加哥飛往香江的機票。
也就是說,他打算在這裡再待最後一天,然後就返回香江。
因爲他此次來美國的主要目的,基本上已經達成。
環宇投資公司接下來,會幫助他,不斷暗中吸納可口可樂、英特爾、花旗銀行、雪佛龍、埃克森美孚甚至是花旗銀行等上市公司的股票。
他的目標,是將環宇投資公司打造成爲一家專注於天使投資的企業。
未來,這些企業將會源源不斷地爲他獲得大量的分紅。
而且,股價也會不斷上漲,還是以數以千倍、甚至是萬倍的增長!
至於蘋果公司,等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他再入手也不遲。
在知道哪些公司未來很有前景的情況下,他已經沒必要對這些企業發起收購。
因爲一旦發起收購,可能會徹底打亂它們原有的發展軌跡,最終改變這些公司的命運。
有時候,以穩健的投資方式躺着賺錢也是一種成就。
並非什麼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爲,非要通過收購才能實現成就感,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必要的。
香江那邊的企業則有所不同。
那裡是他的大本營,必須牢牢掌控在手中。
只有這樣,他在香江的話語權纔會日益增強。
如果說上輩子香江有“李半城”的稱號,那麼在這個世界裡,香江或許可以稱之爲“林半城”了。
站在陽臺上的林浩然,目光深邃,彷彿能穿透眼前的景象,看到更加遙遠的未來。
當天,林浩然帶着保鏢們,在芝加哥這座美國第三大城市逛了一番。
這期間,沒有發生過任何的意外。
轉眼間,時間又過去了一天。
上午,林浩然帶着一衆保鏢出現在了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
芝加哥沒有直飛香江的飛機,所以此次他們回去,需要在洛杉磯中轉。
作爲華人較爲集中的洛杉磯,幾乎每天都有飛往香江的航班。
站在航站樓,通過玻璃窗,看着外面的飛機,林浩然突然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搞一架私人飛機了。
其實在上一次來美國做黃金期貨的時候,他也有這個想法。
不過,回去香江之後,因爲比較少出遠門,所以他倒是把這個想法拋之腦後了。
如今,身處這座繁忙的機場中,他倒是再次出現了這個念頭。
畢竟,隨着他的資產越來越多,安全保障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說不定還真有人盯上了他的財富呢!
而坐客運飛機,很顯然如果別人想要調查的話,輕易能夠調查得出他會坐哪趟航班。
如果擁有一架絕對安全的私人飛機,那麼林浩然在出行時就能享受到絕對的保密性,這無疑會大大提升他的安全保障。
儘管林浩然平日裡並不常遠行,但總有些關鍵時刻需要這樣的交通工具。
更重要的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將,如馬世民、伯頓、陳壽麟、崔子龍等人,目前正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頻繁往返於新嘉坡、日本、美國、歐洲等地。
擁有一架私人飛機,不僅能滿足林浩然自身的出行需求,還能爲這些大將們提供便利,提升他們在長途旅行中的舒適度。
這樣一來,他們就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爲林浩然的事業添磚加瓦。
想到這裡,林浩然決定等回去香江之後,就讓馬世民爲他辦這件事情。
大型客機沒必要買,可買架可以遠航的中型私人客機,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置地集團已經成功私有化,成爲了他個人的企業。 因此,讓置地集團爲他處理這樣的私事,也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
畢竟,作爲企業的所有者,他有權利也有能力調配資源,來滿足自己的合理需求。
飛機轟鳴着沖天而起,迅速攀升至雲霄之上。
坐在頭等艙的舒適座椅上,林浩然瞥了一眼舷窗外的芝加哥城景,以及那浩瀚無垠的密歇根湖,隨後便轉過頭,輕輕合上了遮光窗板,戴上了眼罩,準備迎接接下來長達二十多個小時的漫長旅途。
爲了確保安全,他的保鏢們分散坐在周圍的座椅上,整個頭等艙的位置幾乎都被他們包了下來。
這樣的安排自然讓林浩然倍感安心,可以毫無顧慮地享受這段飛行時光。
隨着飛機平穩地飛行,林浩然逐漸陷入了沉睡。
而在香江,經過一夜的沉睡,時間悄然來到了週六。
今天的香江各大主流商報,諸如《香江商報》、《香江經濟日報》、《財資報》以及廣受歡迎的《東方日報》等,紛紛在頭版頭條報道了昨天發生在香江電話公司的震撼一幕。
畢竟,香江電話公司的股票突然遭到不明勢力的猛烈狙擊,這一事件在股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社會各界都迫切地想知道,這幕後操縱一切的神秘人物究竟是誰!
香江電話公司絕非等閒之輩,在其最輝煌的時期,曾險些躋身香江上市企業前十之列。
儘管近年來,隨着房地產及其他新興企業的迅速崛起,香江電話公司的排名有所下滑,但它依然是一家在香江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知名企業。
在香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家公司。
因此,昨天那些股民的口口相傳,以及今天早晨各大報紙上關於香江電話公司的深度報道,迅速吸引了衆多香江市民的關注。
畢竟,這是一家總市值接近30億港元的大型企業,在香江市民眼裡那可是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市民們紛紛猜測,這次股票市場的動盪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故事和動機。
在華人行大廈的長江實業集團總部,李加誠的辦公室內,他手持一份報紙,目光緊鎖在關於香江電話公司的報道上,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並非是他對香江電話公司產生了收購的興趣,事實上,這家固話公司從未進入過他的收購名單。
作爲房地產界的巨頭,李加誠在挑選收購對象時,更傾向於那些擁有豐富優質地皮且市值被嚴重低估的企業,例如曾經的靑洲英坭、港燈集團甚至是置地集團等。
香江電話公司顯然並不符合他的收購標準,它並不需要像其他企業那樣囤積大量地皮,作爲一家專注於通信服務的公司,其核心價值在於通信服務,而非土地資產。
然而,這篇報道卻引起了李加誠的警覺。
香江就這麼點大,而香江電話公司又不是泛泛之輩,有人盯上香江電話公司,代表着香江的商界格局可能又會進行一次轉變。
如今作爲和黃大班的李加誠,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他也想知道,香江電話公司的幕後之人到底是誰。
他開始思考,是誰在背後操控着這一切,又有着怎樣的目的。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商界,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隱藏着巨大的商機或危機。
莫非是林浩然?
李加誠腦中突然出現林浩然那年輕的模樣。
實在是林浩然這兩年來,多次收購,收購狂的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了。
靑洲英坭、港燈集團、九龍巴士、中華煤氣公司、置地集團等相繼落入林浩然的手裡,每一家都是香江有名的大企業。
難道真是他?
可據他了解,林浩然好像不在香江吧,據說去了美國,已經有大半個月時間了。
他不在香江,按道理林浩然應該不會是幕後黑手纔對。
可如果不是林浩然,那又會是誰呢?
李加誠揉了揉眉心,在沒有任何情報消息的情況下,他實在是猜不出,這背後之人到底是誰。
與此同時,包括沈弼、西門·凱瑟克、陳嵩青等香江商界大佬,也紛紛猜測,到底是誰盯上了香江電話公司,誰纔是幕後之人?
香江的頂級圈子本身就不大,他們相互打電話給其他大佬,可最終都沒有得到有用的消息。
這幕後之人做的保密性,實在是太強了,讓他們根本難以查探。
香江電話公司被人盯上這件事情,在香江鬧得愈演愈烈。
而林浩然,這位幕後的神秘推手,此刻正沉睡在萬米高空之上,對香江掀起的軒然大波渾然不覺。
當林浩然醒來時,飛機已經平穩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準備進行中轉。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透過舷窗望向外面繁忙的機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