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空軍司令VS多頭總督,張揚演講成資本寵兒 當會場工作人員將麥克風遞到張揚手中,他目光掃過臺上的五位“大佬”,眼神沒有半點慌張,反而是調整了個舒服的坐姿,從容淡定地講述懶人經濟。
上過學的都知道,複習過的學生從不怕老師抽查。
“我提出的懶人經濟,它的核心並不是懶惰,也不是爲了讓人變得懶惰,而是可以讓人更高效的利用自己的時間。”
“例如?”
厲以寧有些期待道。
坐在他旁邊的曹鳳岐、華世昌、石波、胡茂元四人同樣面露期待,想聽聽眼前這位“金融新秀”的觀點論述。
教員曾說過: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像早晨那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華國的前途是屬於你們的。
青年人不一定都有深厚的閱歷,但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值得所有人蔘考。
張揚沒有半點怯場,而是淡笑着反問厲以寧道:“厲老師,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時間公平的對待每個人,你覺得這句話正確嗎?”
“嗯…”厲以寧仔細想了想,回答道:“從宏觀層面來講,是公平的,畢竟大家都只有24小時。”
“曹老師呢?”
張揚目光看向曹鳳岐。
“我和他觀點一樣,除了支配方式不同,總量是不變的。”曹鳳岐看了眼厲以寧道。
“那三位老師呢?”張揚又看向石波、胡茂元和華世昌。
因爲不是在企業、銀行或者機構,他沒有稱呼職務,而是統一用了“老師”二字。
稱呼老師,不僅可以尊敬對方,自己還能表達謙虛。
“我和曹教授、厲教授觀點一致,總量一樣,支配方式不同。”胡茂元率先回應道。
華世昌:“我也是。”
石波:“我也一樣。”
就在三人話音落下之際,張揚立馬接話道:“我和你們觀點一樣,從宏觀層面,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但微觀層面就有區別了。”
“有的人一覺睡到中午,不用上班,想幹什麼幹什麼,或許他們早上有了出國玩的念頭,晚上就已經登上飛機,開啓異國之旅。”
“但還有的人,朝九晚六,有些更是每天要上12小時班,回到家還要洗衣做飯,掃地拖地,處理各種瑣事,別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他們連打遊戲,或者去附近小吃攤走走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爲什麼會這樣?”
“區別就在於時間的支配。”
“只談時間總量,不談可支配時間,就和平均工資一樣,你永遠不知道被平均了多少。”
說到這的張揚加重了語氣,眼神犀利如利刃,直視臺上五人道:“能自由支配時間的人終究是少數,而絕大部分普通人的時間是零碎的,懶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將零碎時間整合化,讓普通人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字字誅心,直擊靈魂的發言,讓會場一少部分人呆若木雞,張揚所說的,貌似就是他們的日常。
其他人蔘加經濟論壇,可能是尋找財富機會,提升自己的眼界。
但不停記錄總結的這一部分人,他們是各大機構的經濟分析師,週末都得外出上班,然後晚上還得做總結報告。
可支配時間? 每天可能就兩三個小時。
這還是整合起來的時間,因爲大多時候的時間都很零碎,可能休息15分鐘,20分鐘,就得去忙,然後又休息十幾二十分鐘。
在這部分人懵逼之餘,有的風險投資機構經理則像是發現了藍海,看向張揚的眼神都變了,就宛如看見了一棵搖錢樹。
創過業的都知道,創業模式大致分爲兩種。
一種是融資孵化。
一種是帶資創業。
融資孵化只需要你有想法,就可以找到風險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講述想法的可行性和潛力,拉到種子輪投資。
走融資孵化的好處是,創業資金不需要自己掏,而是由投資人或風險機構出資,代價就是要被拿走大量股權,有可能會被摘桃子。
帶資創業則是自己出資,等經營到一定規模,再通過商業貸款、股權轉讓和對賭協議,獲取擴張資金,優點是股權集中,缺點就是容易資金短缺。
財研網就是第二種模式,先出資經營到一定規模,擁有自己的談判籌碼,再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對賭協議獲得擴張資金。
如果走融資孵化,光是種子輪就得讓出至少15%股權,像阿里巴巴的風險投資部門,他們種子輪都會盡量爭取20-25%股權,要是繼續融資,經歷天使輪、A輪、B輪,甚至是C輪,創始人往往就只剩下替資本打工的份。
……
此時的張揚還沒注意到,他的演講已經吸引到了風險資本的關注,依舊在講述自己的觀點。
“回到今天的議題,華國宏觀經濟與未來展望。”
“從宏觀層面分析,華國最大的優勢是人口紅利,我們擁有全亞洲,甚至是全世界最完整的中低端製造業工業體系。”
“只要美國、歐盟走出次貸危機陰霾,恢復工業產品進口,以華國的工業輸出體量,國內經濟自然而然就會恢復。”
“但在此之前,大力發展內需經濟,如懶人經濟、互聯網經濟、低碳經濟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互聯網經濟,可以一定程度上,帶動實業經濟的增長。”
從懶人經濟,延伸到宏觀經濟,再從宏觀經濟,把話題拉到發展內需經濟,不少人都感到跨度極大,有些沒反應過來。
“不錯。”上汽集團董事長鬍茂元聽後,點評道:“先修內功,再練外功,但我有一點搞不明白,那就是懶人經濟該如何發展?”
“我剛纔提到了碎片化時間,誰能提升普通人的可支配時間,誰就可以吃到這塊蛋糕。”張揚沒有點明,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想。
這時,石波不解道:“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張總,你剛纔說發展互聯網經濟可以帶動實體經濟,我怎麼記得有人說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會擠壓實體經濟啊?”
“我也聽說過這個觀點,好像是說淘寶、京東、噹噹網的出現,讓一些實體店鋪經營不下去。”華世昌附和說道。
面對兩人的“糾錯”,厲以寧和曹鳳岐露出看好戲的眼神,想知道張揚怎麼圓回來。
然而張揚依舊淡定從容,微笑道:“互聯網經濟不一定是網購,還有遊戲、影視和音樂,如果非要說網購的話,現在宛如雨後春筍般冒尖的快遞公司,不就是實體經濟的再分配嘛。”
當這句話說出,臺上的胡茂元幾人算是徹底服了,不愧是能拿到阿里巴巴5000萬投資的男人,嘴皮子功夫確實了得。
坐在張揚旁邊的楊德龍瞳孔閃爍着驚訝,此刻他不得不說,旁邊這位20出頭的青年確實異於常人,不僅沒有怯場,連論述邏輯都處於上風,可能這就是天才吧。
坐在另一邊的何婧看向張揚的眼神帶着抹崇拜,她之所以喜歡張揚,就是喜歡他的思維邏輯。
有人愛錢。
有人愛顏。
有人愛身材。
而她不一樣,她喜歡智商、思維、眼界都高的人。
因爲在她看來,容顏和身材終究是一時的,錢同樣可以被敗光,唯獨智商、眼界和思維,它們可以伴隨人一輩子。
遠在燕京的鮑星緯聽了張揚的論述,哈哈大笑道:“好樣的,不愧是我選中的人,說話一套一套的,小程你看厲以寧和曹鳳岐那兩個老傢伙,啞口無言了哈哈。”
“張揚確實嘴皮子功夫厲害,或許這就是爲什麼,他能拿到阿里巴巴5000萬投資的原因吧。”程宏發點頭附和道。
對於張揚與何婧,他內心其實是有意見的。
在程宏發看來,鮑星緯屈尊收徒,何婧拒絕就算了,張揚還拒絕二次,簡直就是不懂珍惜機會。
如果鮑星緯收徒做徒弟,那他會毫不猶豫答應。
鮑星緯心情愉悅,笑道:“嘴皮子是建立在思維上的,這叫有前瞻性,我覺得他的想法非常好,改天我得回趟單位看看。”
“咕嚕…”
程宏發嚥了口唾沫。
回原單位?
難不成這位老爺子真覺得張揚說的路子行得通? 不僅鮑星緯覺得可以行得通,觀看直播的網友,此刻都在驚歎張揚的想法。
[小喵喵喵]:原來這就是財富經濟的再次分配嗎?互聯網平臺擠壓實體店,但又催生出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
[箱子有妖怪]:張揚學長太吊了,1V5毫不遜色,有這樣的天才校友,實屬榮幸!
[歐豆豆哦]:怪不得資本市場會格外關注美國和歐盟的經濟數據變化,原來是關注工業商品的出口,joker大神牛逼,不愧是我們散戶的保護神。
[止戈爲武]:我張梓涵實名支持joker大神的所有觀點,互聯網經濟絕對是未來主線,因爲剛纔我打CF,又忍不住花30塊錢買了一個月的加特林。
[小呆不呆]:不懂就問,joker大神就是張揚嗎? [白色聖堂]:沒錯,我是他的死忠粉,下週一開盤,我要佈局互聯網概念了,希望能賺到錢。
就在網友們議論紛紛,贊同張揚的觀點時,沉默了許久的厲以寧突然又問:“懶人經濟、低碳經濟和互聯網經濟誰會是未來主線?”
“三條都是。”
張揚語氣非常平靜,講解道:“也正如石老師所言,低碳經濟是敲開歐盟市場的磚頭,想要和別人做生意,就得按他們規矩來。”
“互聯網經濟不僅可以產生新的產業鏈,還可以更高效的處理因外需不足而滯銷的工業品。”
“懶人經濟同樣會催生新的產業鏈,創造大量崗位,三條經濟主線並不衝突,如果非要分出個勝負手,那麼我認爲互聯網經濟會更具潛力,更有市場。”
張揚話音剛落,自家的財研網編輯團隊就已經把他的話,製作成投資風向標。
[財研網金融時事直播]:張揚(joker)在陸家嘴經濟論壇表態,華國恢復出口增長需參考美國與歐盟景氣度,國內未來發展的三個大方向是懶人經濟、互聯網經濟和低碳經濟,並着重看好未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提醒發出不到半分鐘,瀏覽量就已經達到了3472人。
自從接入了淘寶流量,財源網每天新增註冊用戶達到了1.76萬,引流效果十分顯著。
此時文字直播的下方窗口,不斷有用戶評論刷出。
[釣魚佬]:互聯網經濟肯定是未來主線,沒互聯網前,我還是個純情小男生,現在只需要看馬賽克就可以知道是哪位老師。
[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滴媽耶,joker大神用心良苦啊,特意參加經濟論壇來告訴我們,未來投資哪幾個方向。
[可樂雞翅]:這纔是真正的經濟專家,而不是像隔壁李大霄那樣,瘋狂喊牛市。
[小圈圓圓]:真沒必要踩一捧一,大霄老師也是有實力的,這輪A股牛市多虧了他的提醒,我收益率才實現翻倍,joker大神和大霄老師都是棒棒噠。
[體育生的腹肌]:說的沒錯,兩人都是實力派,不過現在問題來了,大霄老師依舊看漲,joker大神則是持續看空,到底相信誰,這就得有待思考了。
……
也正如網站用戶所言那般,主會場的李大霄依舊在發表看漲言論,讓散戶信心倍增。
“內資方面,我們來看組最新數據,國泰君安昨晚發佈了上半年券商報告,裡面指出…
上市券商自營業務因權益投資規模擴大而大幅受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8%,其中華信證券、海通證券等頭部券商二季度投資收益環比增幅超270%,55家非上市券商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四成,華西證券等中小券商淨利潤增幅甚至超過1350%。”
“同志們,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在你們恐高的時候,券商機構還在加碼華國股市!”
此話一出,觀看實時直播,以及來到會場的散戶皆是一驚,像是明白了什麼。
“臥槽!怪不得6月傳出消息是機構減倉,原來是假消息,目的就是爲了騙出我們的籌碼。”
“機構真是一羣畜生啊,自己偷偷賺錢,連湯都不給我們散戶。”
“看大霄老師旁邊的王亞偉和趙丹陽,兩人臉色都變了,肯定沒想到會點破他們的計謀。”
“媽的,簡直就是畜生,還好我們有大霄老師。”
“買好股,做好人,得好報,相信大霄老師。”
主會場觀衆的議論聲,逐漸蓋過了臺上的討論聲,此時的李大霄已經被散戶視若神明。
王亞偉看見這幕,沒有去反駁,而是順着李大霄的話往下說,同樣開始唱多A股。
不僅僅是王亞偉,趙丹陽和劉紀鵬都沒有了脾氣,因爲現在的散戶情緒太高漲了,他們的言論已經影響不了大局。
李大霄說完內資,又說外資道:“我們再來看外資數據。”
“7月外匯佔款達2205億元,約322億美元,創年內次高,國際熱錢正通過QFII等渠道,加速流入華國股票市場。”
“深交所數據顯示,QFII當月淨流入深市17.8億元,而國內某大型保險公司在7月下旬分批申購了230億元股票基金,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國際機構的資金流向監測顯示,被動型基金在7月底集中入場39億美元華國股市。”
“同志們,內資外資都在買,不要讓便宜籌碼被抄走了!”
一句又一句,散戶的情緒已經被李大霄勾起,大量股民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大幹一波A股。
然而在另一邊的分會場,曹鳳岐目光直視張揚,問出所有股民都感興趣的話題。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既然華國經濟有多個驅動力,張總你爲什麼要持續看空A股?”
霎時間,會場其他人精神緊繃,滿臉期待張揚的回答。
“短期看空,長期看漲。”張揚只回答了八個字。
在這種線下公開場合,還是不宜唱空A股。
厲以寧眼神閃過抹玩味,追問道:“哦?那爲什麼短期要看空,你發現了什麼?”
遠在燕京的鮑星緯聽見這句話,立馬不淡定了,掏出手機就打給厲以寧。
“嘟嘟——”
“您好,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請稍後再撥。”
“還關機了?”
他又撥打曹鳳岐號碼。
“您好,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請稍後再撥。”
連續兩個電話關機,讓鮑星緯緊皺眉頭道:“公開場合可不能亂說A股壞話,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那可就不妙了。”
唱多A股沒有人管,但要是唱衰A股的話,那就有可能觸發擾亂金融市場罪了。
鮑星緯怕張揚說錯話,又連忙打電話給他。
“嘟嘟嘟——”
“您好,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請稍後再撥。”
長時間的忙音,讓鮑星緯急得像熱鍋的螞蟻。
遠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分會場的張揚依舊從容,作爲擁有兩世經歷的重生者,他自然可以聽出對方言語埋下的坑。
在短暫考量後,他保守回答道:“我看到了數據,認爲短期會進行盤面調整。”
“什麼數據?”
“A股的整體市盈率。”
“多少?”
“約30倍。”
說出“約30倍”後,張揚又講述道:“A股動態市盈率來到30倍,較年初已經翻倍,而同期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僅12%,價格與價值的偏離度達到歷史高位。”
“除了數據外,我們還能引用線位支撐去分析。”
“先看MACD,雙線沾合,且處於縮量,提示風險變盤。”
“再看KDJ指標,D線向下,K線和J線趨勢向上,看似要形成金叉,實則還在D線下方,具體能不能形成金叉,還得看下一個交易日。”
“RSI線就更清晰了,三線往同一個點收縮,同樣提示變盤。”
張揚沒有說量能、信貸資金和IPO重啓引發的問題,因爲他很清楚,這是不能公開說的秘密。
爲了增加可信度,他又說道:“我們再用斐波那契週期計算一下,A股短期到底有沒有見頂。”
“在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時間週期裡,如21、34、55、89、144、233天常被視爲趨勢可能轉折的“窗口”,而2008年10月28號,上證指數觸及1664點低點後,開啓了一輪強勁反彈,截止到2009年7月24日達到階段性高點3478點,期間漲幅約109%,持續時間約9個月,大概是270天左右。”
“如果時間跨度是270天,可以拆解出233和34,這是臨近270天的數字,233天是重要中長期週期,34天是中短期週期,這種“週期末端”往往意味着趨勢動能的衰竭,市場容易出現轉向或調整。”
“最後我們用江恩角度線的陡峭與趨勢強度,看看當前市場是否存在超漲現象。”
張揚停頓了數秒,用大腦快速計算數值道:“從1664點到3478點,270天內上漲1814點,平均每天上漲約6.7點,遠高於1×1線和2×1線,甚至超過5×1線。”
“這種極度陡峭的趨勢意味着價格上漲速度遠超時間承載的合理範圍,屬於透支性上漲,必然面臨向平緩角度線迴歸的壓力。”
張揚後續使用的兩個技術指標,一個是斐波那契數列,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衍生的黃金分割比例,這一比例在價格波動中常被視爲自然平衡點。
另一個是江恩角度線,它的核心是“時間=價格”,即通過固定的時間與價格比例,衡量趨勢的強弱與平衡。
無論是斐波那契數列,還是江恩角度線,它們都是判斷短期是否見頂的信號。
特別是江恩角度線,是判斷超漲和超跌的重要指標,像1×6.7的陡峭程度,遠遠超過平衡位的1×1,即1天漲1點。
……
兩個關鍵數據,五個技術指標的並用,讓觀看直播的觀衆驚了,紛紛扣出彈幕。
“這這這,這貌似比李大霄喊牛更靠譜啊,A股不會真要短期見頂,準備下跌了吧?”
“一場經濟論壇,兩種不同的看法,A股到底是要漲還是跌啊?”
“李大霄引用券商數據,表明內資外資持續進場,joker大神用整體市盈率、利潤增速、MACD、KDJ、RSI、斐波那契數列和江恩角度線判斷風險,太激烈了!”
“我們大霄老師說團結牛,你們joker說什麼熊?”
“我是joker大神粉絲,我替joker取名,就叫北極熊吧!”
“爲什麼叫北極熊?”
“因爲北極熊會游泳,還會潛泳,要是真回調的話,那就是一次轟轟烈烈的大潛水。”
直播間彈幕飛速刷出,遮住了整個畫面。
也正如觀衆所言那般,此刻的經濟論壇,一牆之隔,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李大霄拿數據。
張揚同樣拿數據。
張揚用技術指標佐證
李大霄同樣說站上了5日線,並且成交量沒有縮減,不存在什麼資金流動性危機。
此時臺上的曹鳳岐、厲以寧其實心裡都清楚,張揚刻意避開了最重要的原因。
爲什麼要避開?
很簡單。
免得暴露國家隊資金意圖。
其他人或許不知道,但張揚是清楚徐翔經歷的。
股市賺50億沒事。
拉幫結派,搞出個幾十人的檸波漲停敢死隊沒事。
創立澤熙私募,大搞內幕交易,資金滾到數百億都沒事。
可偏偏他碰了最不應該碰的事情,那就是把國家隊的救市資金掛山頂吹風。
效仿?
算了吧! 他還想多瀟灑幾十年! 不僅厲以寧、曹鳳岐、華世昌、胡茂元和石波心知肚明,何婧和楊德龍都清楚,張揚遺漏了什麼重要數據。
誰敢提? 沒有人敢公開提。
或許MACD、RSI、KDJ、斐波那契數列和江恩角度線都沒用,但人家列出來,就是爲了證明,張揚依舊是看空狀態。
至於誰對誰錯,那就只能交給A股去定奪了。
……
而與此同時。
另一邊。
東方財富總部大廈。
董事長沈俊眼神複雜,他萬萬沒想到張揚對股市的造詣如此之深,而且他也明白了,爲什麼對方要參加這個經濟論壇。
九個字! 刷自身的圈內知名度! 爲什麼要刷知名度?
原因也很簡單,只要他成功預測A股的下跌,到時候再買一些通稿,立馬就可以把財研網的專業屬性立起來。
“斐波那契數列,江恩角度線,科班出身的嗎?”
沈俊喃喃自語。
他也是搞金融的,自然知道這些技術指標的作用。
正所謂行家出手,就知深淺,他已經斷定張揚和他一樣,都是搞金融的好手。
就在沈俊神情複雜,觀看直播的時候,東方財富的財經編輯團隊正緊鑼密鼓地將張揚“匿名化”。
“都利索點,時報絕不能出現張揚和joker的文字!”
“圖片儘量截選臺上角度,不要露出張揚的臉!”
“還有就是,要完完整整地把張揚說的東西精煉出來,絕不可能遺漏半個字!”
“好的主管。”
“收到。”
不僅是東方財富,同花順和企鵝財經、百度財經、新浪財經都沒有提到張揚或者joker,而是用了“論壇嘉賓”替代。
分流量給同行?
抱歉,它們做不到!
就財經網站明爭暗鬥的時候,遠在杭城的馬芸,他經過其他人提醒,同樣在觀看這場直播。
目睹了張揚發言,他不由得連連驚歎道:“宏觀經濟、微觀經濟、股市經濟的全才,要是不能爲我所用就浪費了。”
馬芸是惜才的人,他可以爲了挖人才付出幾億,甚至十幾億。
因爲他很清楚,成事的是人,而不是企業本身,如果沒有人才來掌控發展方向,再大的企業都會有破產倒閉的一天。
“如何讓他輸掉對賭呢?”馬芸低聲喃喃,他太渴望得到張揚這尊猛將了,只要對方輸掉對賭,或許就可以收入麾下。
同一時間。
燕京某四合院。
鮑星緯聽見張揚的講述,看向程宏發道:“看看,這就是分寸,這就是藏在骨子裡的精明。”
“額…有點不明白。”程宏發不是金融科班出身,壓根不明白鮑星緯爲什麼這樣說。
鮑星緯瞥了他一眼,講解道:“張揚這小子不可能不知道砸盤的是哪路資金,但他偏偏不說出來,而是用技術指標來判斷A股下跌,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
“一旦說出來,破壞現有趨勢的話,那就很容易得罪人。”
程宏發仔細斟酌,然後不確定道:“鮑老你是說,7月29號的A股全面暴跌,是國家隊所爲?”
“猛砸銀行,只能是他們,現在我估計他們是發現,下方承接力度太弱,要做雙頭趨勢。”
鮑星緯點破玄機道。
“原來如此,怪不得當初張揚說要去炒股,確實有兩把刷子。”程宏發感慨道。
“等等!”
鮑星緯突然想到了什麼,詢問道:“對啊,他不是炒股嗎?怎麼突然開財經網站了?”
“有沒有可能是炒股賺到錢,然後開的財經網站?”程宏發試探性詢問。
“有可能。”
鮑星緯點了點頭。
觀察這麼久下來,他很清楚張揚在交易上的天賦,當個一線遊資絕對沒問題。
“這小子估計還有秘密,你看看能不能查出來。”
“好的鮑老。”
鮑星緯現在纔回過神,當初張揚拒絕他的理由是當遊資,如果對方真的已經成爲遊資,那就肯定會留下有痕跡。
一想到這,他就忍不住笑道:“倒想看看你小子藏得多深。”
……
黃昏時分,橘色綢緞溫柔地鋪滿天空,8月1號經濟論壇對經濟、股市的探討悄然結束。
在張揚站起身那刻,楊德龍連忙邀約道:“天色不早了張總,不如我們一起吃個飯再走吧?”
還不等張揚開口,一位身着修身西服,戴着黑框眼鏡的中年男人靠近,連忙遞上道:“您好張總,我是紅杉資本的一名經理,我對你所說的懶人經濟非常感興趣,能不能約個時間聊聊?”
“張總,這邊是深城創新投資,我們對你的想法也很感興趣,可以互換名片,約時間聊嗎?”
“我們軟銀賽富也很感興趣,希望張總能給我們一次機會,資金方面肯定沒問題。”
“你好張總,君聯資本……”
不知不覺間,張揚面前擠滿了人,無一例外,都是風險機構和投資人對懶人經濟概念感興趣,想和張揚瓜分這塊蛋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