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

“都衝上去,誰敢後退斬立決!”

在昭武狄遮撤軍的時候,被昭武狄遮作爲前哨輜重轉運基地的小鎮守軍正在城頭跟李察苦戰。

這座小鎮被昭武狄遮作爲前哨的後勤轉運基地,自然不會不做防護,除了小鎮原本的巡防營和官差衙役外,還額外調入上千名縣兵幫忙駐守。

這個小鎮能拿刀的漢人士兵整整聚集了近3000人!

不過,這個小鎮的兵力很多,士氣卻非常低迷,原因無他,鎮子內的大部分漢人士兵都不願意爲昭武狄遮賣命!

一方面是昭武狄遮對這些地方衛戍部隊治安性質的漢人隊伍不重視,投靠吐番王國後更是將其當作後勤部隊使用,所以軍餉方面爲了節省開支,自然是一降再降……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昭武世家殺死史國府節度使,投靠吐番王國的行爲讓這些地方漢人沒有歸屬感。

在這個時代,大唐纔是漢民心中的正統,吐番王國不過是一個附庸國罷了。

正是縣兵和巡防營的士氣低迷,所以纔沒有被昭武世家重視,除了史國府府城和少數昭武世家常年掌控的府兵縣兵外,其餘的漢人士兵待遇都是很差的。

軍心士氣低迷,哪怕小鎮內有來自昭武世家的親信帶頭指揮,足足3000守軍竟然在李察的明軍營驅使的一千多吐番降兵的進攻下搖搖欲墜!

城頭防禦的漢人士兵人人畏首畏尾,貪生怕死闡述的非常現實,若不是帶頭的昭武世家狗腿子親自督戰,或許連仗都不用打,李察大軍一到小鎮駐軍就開門迎降了……

李察雖然打出來的是大明將軍的旗號,但比起投靠吐番王國的昭武世家,好歹還是漢人當家作主的隊伍,小鎮內的漢人士兵當然不願意拼死抵抗!

可笑的是,一個漢人將軍竟然驅使吐番降兵,壓着投靠吐番的世家控制下的漢人士兵打!

吐番降兵之所以戰鬥力這麼猛,原因很簡單,李察告訴他們只要破城,他們可以在小鎮內洗劫一日!

這對吐番部民而言,跟那個啥藥的效果差不多……

李察在後方靜靜觀望着登城勇猛殺敵的吐番降兵,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吐蕃人雖然看上去野蠻了一些,但打起仗來是真的愣啊,血勇之氣激發出來,就跟磕了狂暴藥劑似的……

也就那些窮困的吐番部落能培養出大批這種戰士。

李察絲毫沒有派出自己的本部系統兵,連明軍營都只是在後面押陣當督戰隊,上去拼殺的全都是吐番降兵,所以戰鬥看似焦灼,但小鎮守軍畢竟佔據着人數優勢,始終無法徹底攻佔城頭。

就這樣,大半天打下來,雙方除了留下大好幾百屍體外,沒有任何進展。

吐番降兵的血勇之氣也差不多消磨殆盡了……

隨後,李察讓明軍營押着吐番降兵一起上戰場,如同曾經驅使色目人僕從軍一般,根本不將吐番降兵當人看!

李察的做法在這個時代很普遍,降兵自古以來都是被當作炮灰和苦力使用,遇到脾氣不好的主事人,一道宰了立威都很正常。

明軍營加入戰鬥後,五軍營步兵也衝了上去,用強弓進行遠程支援。

在箭雨覆蓋下,本就戰心不高的小鎮守軍終於挺不住了,一段段城頭喪失,這座小鎮的城防比大石鎮強不了多少,連護城河都沒有,城頭一失,基本上意味着戰鬥已經結束。

吐番降兵看到敵軍士氣崩潰,重新變得生龍活虎起來,也不用明軍營拿刀子逼,主動衝進了小鎮中!

很快,小鎮大門被打開,邊軍精騎衝了進去,整個小鎮迅速淪陷!

鎮內的漢人士兵絕大多數都投降,少數被追擊的吐番降兵不分青紅皁白的砍死,吐番降兵在這場戰鬥中死了五六百人,早就打出了火氣。

好在,衝入小鎮中的邊軍精騎制止了吐番降兵的行徑,纔沒有發生大規模殺俘事件。

因爲小鎮的抵抗,李察放任吐番降兵和明軍營燒殺搶掠,裡面儲備的史國府大軍輜重自然也成了李察的囊中之物,大大緩解了李察的軍糧壓力。

要知道,窮困的李察出征前,僅僅帶了供應大軍三天的口糧……

雖然因爲3000多人的色目人奴隸營全部被殺,降低了軍糧的消耗,但新加入的俘虜大軍也是要吃飯的!

破城後除了搶掠外,李察將俘虜的軍官和昭武世家親信全部當衆處決,用以前的手法對俘虜的漢人降兵進行招安,補充進明軍營。

3000多漢人守軍真正陣亡的還不到一千人,陣亡的敵軍士兵大多數還是破城後被吐番降兵追擊致死的。

正面拼殺陣亡的敵軍僅僅佔了不到半數……

或許是對手不同,這些漢人縣兵和巡防營跟以往李察遇到的高象縣縣兵完全不是一個‘物種’,稍微被挫敗,就出現大面積跪降和逃亡的現象……

這纔是李察輕鬆攻佔小鎮的主要原因!

很多時候,人心這東西纔是統治階級最關注的,失去了人心,哪怕手底下兵再多,也不過是沙灘上的碉堡,一推就倒。

若是軍心凝固,哪怕人數非常少,也可以擊敗十倍於己的敵人!

這就是爲何安西都護府區區兩鎮的力量,面對號稱百萬的吐番大軍征伐,卻可以得到大半安西都護府節度使支持的原因。

對安西都護府的節度使而言,他們寧願向安祿山投降,也不願意向吐番王國低頭!

陶安邦就是其中的典型,哪怕跟李察這個心腹之患合作,也要對抗投靠了吐藩王國的史國府昭武世家!

不過,陶安邦這一行徑倒是歪打正着壓對了寶……

攻破小鎮後,對漢人降兵進行一番甄別和殺人立威,明軍營兵力一下子擴充到了足足4000人!

因爲李察對整個小鎮進行了封鎖,城內的漢人士兵根本無處可逃,2000多漢人士兵全都做了俘虜……

加上原本損失微乎其微的2000明軍營,明軍營直接擴編到4000人。

充入明軍營的全部都是大頭兵,所以並沒有影響到明軍營的軍官體制。

201 恐懼攻城231 龍家軍滅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502 征服歐陸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284 堅定抗明立場503 紅警權限全開453 馬拉特聯盟234 龍樂天的信心281 掌心雷337 有錢的南宋006 老子反了!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329 南下建國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498 超時空打擊057 平叛隊伍114 這是個狠人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239 均田得罪人081 十一抽殺律121 讀書人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279 圍殺121 讀書人056 高象縣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042 暴起殺人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509 大結局(二合一)016 戰役模式開啓207 考覈與淘汰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415 恐明症328 不到百萬人口449 蒙古帝國399 背嵬377 林登萬之死482 開啓新權限300 犯規的攻城戰170 齊射與屠戮302 所向披靡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378 全面戰爭系統249 登臨天山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251 先天對決283 戰俘先鋒軍158 守備軍團142 吐番計劃破產217 牛比的安祿山246 平定叛亂385 保鏢衛隊254 龍立果的擔憂328 不到百萬人口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396 八萬俘虜293 襲殺李察444 征服東南亞504 星際爭霸時代降臨484 奧地利亡國043 時間緊迫036 震驚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30 色目人的出路154 防禦圓陣333 復興軍154 防禦圓陣339 迴歸440 暹羅王國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246 平定叛亂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333 復興軍321 消耗戰089 犯錯的縣令430 先天之軀452 印度次大陸119 正面衝鋒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129 農奴政策379 個人面板435 諷刺的保護060 進攻485 民意沸騰321 消耗戰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127 第一野戰軍團039 羣毆殺敵法246 平定叛亂393 控制戰場視野385 保鏢衛隊428 先天齊出300 犯規的攻城戰302 所向披靡398 對峙407 反攻開始
201 恐懼攻城231 龍家軍滅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502 征服歐陸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284 堅定抗明立場503 紅警權限全開453 馬拉特聯盟234 龍樂天的信心281 掌心雷337 有錢的南宋006 老子反了!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329 南下建國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498 超時空打擊057 平叛隊伍114 這是個狠人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239 均田得罪人081 十一抽殺律121 讀書人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279 圍殺121 讀書人056 高象縣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042 暴起殺人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509 大結局(二合一)016 戰役模式開啓207 考覈與淘汰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415 恐明症328 不到百萬人口449 蒙古帝國399 背嵬377 林登萬之死482 開啓新權限300 犯規的攻城戰170 齊射與屠戮302 所向披靡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378 全面戰爭系統249 登臨天山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251 先天對決283 戰俘先鋒軍158 守備軍團142 吐番計劃破產217 牛比的安祿山246 平定叛亂385 保鏢衛隊254 龍立果的擔憂328 不到百萬人口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396 八萬俘虜293 襲殺李察444 征服東南亞504 星際爭霸時代降臨484 奧地利亡國043 時間緊迫036 震驚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30 色目人的出路154 防禦圓陣333 復興軍154 防禦圓陣339 迴歸440 暹羅王國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246 平定叛亂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333 復興軍321 消耗戰089 犯錯的縣令430 先天之軀452 印度次大陸119 正面衝鋒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129 農奴政策379 個人面板435 諷刺的保護060 進攻485 民意沸騰321 消耗戰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127 第一野戰軍團039 羣毆殺敵法246 平定叛亂393 控制戰場視野385 保鏢衛隊428 先天齊出300 犯規的攻城戰302 所向披靡398 對峙407 反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