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私人財產受到保護

宋太宗帶着小朝廷南下對南宋的國祚打擊是十分巨大的,皇帝都跑了,下面人自然是人心惶惶!

還在南宋控制下的地盤不少高官都主動派出心腹到明國那裡爲自己謀求後路,現在南宋治下的局面再次變得混亂,如果不是李察頒佈的均田免債令得罪人太狠,地方富人和士紳階級不敢投降明國,現在南宋北部地區早就傳檄而定了。

不過因爲均田免債令的殺傷力太恐怖,如今南宋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方士紳階級已經開始和官府勾結起來,大肆募集團練,畢竟官員和士紳階級本就是盤根錯節,很多當官的本身就是一方士紳豪強。

他們自然不願意眼睜睜看着自家田產被李察均分給泥腿子農民,所以在做着最後的掙扎。

至於南宋朝廷的威望,在宋太宗逃跑的那一刻就丟光了……

留在南宋首都城內的守軍雖然很多,各地雲集過來的雜牌軍加上禁軍殘餘,足足5、6萬人。

但這5、6萬人的士氣就低的可怕,而且因爲南宋朝廷國庫空虛,財政因爲連戰連敗從而崩潰,底層士兵別說拿軍餉了,連一日三餐都無法保證!

也就勉強餓不死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之前的南宋禁軍武器裝備都在之前的攔截作戰中損耗代價,首都城內的守軍從甲冑到火器什麼都缺,絕大多數士兵就是一套布服外加廉價的大刀長矛……

現在連農夫都知道戰爭已經不再是大刀長矛的天下了,明軍用槍炮打敗了宋軍幾十次,再愚蠢的人都知道這個時代的戰爭比的是誰的槍多,誰的炮威力大!

只可惜,明軍的長驅直入讓南宋的火器行業受到了巨大損失,被攻破的城市火藥作坊幾乎被搶掠一空,不然的話李察的彈藥不可能一直那麼充足……

宋軍遍地都是的火器行業無疑爲李察的明軍提供了不菲的彈藥補給……

燧發槍和火繩槍使用的鉛彈是可以互相熔鍊的,鉛彈很軟,隨便一個士兵自己就能捏出來,十分簡便。

黑火藥直接從南宋城市中的火藥作坊裡搶,也勉強夠用。

李察的後勤線只需要專注於補給南宋無法生產的炮彈就足夠了!

面對李察人數不多但卻十分強悍的攻城部隊,沒有了皇帝和主要朝廷高官的南宋首都中的武官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很多人都已經半公開化的與城外的李察接觸!

只爲在城破之日可以免受兵災,甚至保留一份榮華富貴!

李察看着南宋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與日俱降,但地方士紳團練武裝的規模一天天壯大,不禁開始深思起自己的均田免債令。

實際上這些年來,均田免債令對李察的幫助並不是很大,民心這東西固然有用,但卻無法轉化爲軍事力量。

老百姓再感激你,也不可能無條件給你當兵,人都是需要吃飯的!

而均田免債後,士紳階級土崩瓦解,使得商業活動幾乎消失,畢竟農夫是沒錢做買賣的,能當商人的都必須有一定身家,有一定身家的人在封建時代往往都是地主……

所以,打倒了士紳階級就相當於消滅了商人階級!

這自然也就讓朝廷的商稅大幅度下降!

如今明國的工商業完全是朝廷官辦撐着的,民間的工商業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這些對李察而言都不算難題,只要老百姓穩住了,能有穩定的糧食稅收,李察的朝廷內部就能穩定。

但現在李察卻發現,朝廷內部雖然穩定了,但外部的敵人卻因爲均田免債總也殺不乾淨!

如今的形勢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南宋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無非就是北明用多久時間而已。

南下逃跑的宋太宗帶走了小朝廷,卻沒有多少軍隊跟着,想要重建一支精兵,至少也需要兩三年時間吧。

李察會給宋太宗兩三年時間麼?

南宋的權貴們都知道李察是一個戰爭狂人,別說兩三年,宋太宗能在東部大陸挺過一年就不錯了!

這就是爲何南宋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朝廷都快完犢子了,地方官府和士紳階級自然不肯跟着陪葬。

而李察又跟他們是階級敵人,所以地方士紳官員就只能自力更生大興團練武裝了。

如今南宋失去控制的地區已經隱隱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以州府爲單位地方士紳官僚抱團自保,組建武裝團練,互不統屬,但卻結成了臨時的軍事協定,共抗明軍!

這完全就是前唐末期軍閥節度使割據的翻版啊!

只不過現在沒有節度使了,而是組織度更加鬆散的地方士紳官僚聯盟。

這種地方團練李察雖然有信心能打敗,但這一路推過去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而且會帶來大量的系統兵損失。

現在南宋已經快要倒下,李察顯然不想再繼續打無謂的戰爭……

因此,均田免債令需要改一改了!

更改的初始點就是南宋首都。

因爲南宋首都中的武官們幾乎都提出了保住家財的條件,他們一個個都是大地主,保住家財自然也就是抵制均田免債令了!

如果李察同意他們的要求,相當於均田免債令被取締,南宋首都將不戰而降!

如果拒絕,或許仍會有貪生怕死的南宋武官投降,但戰鬥卻必須要打一場……

於是,在大明曆15年4月,李察公佈在南方不再強制性執行均田免債令,只要願意投降明國,他們將會保留一切合法的權益,私人財產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

當然,這隻針對投降的地主士紳階級,如果還要頑抗的話,那沒得說,打過去了不光所有的田產都沒收,還要屠滅九族!

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李察可從來沒有仁慈過。

果不其然,這道法令一出,南宋首都在第二天就開門迎降,城內的守軍對南宋朝廷的忠誠在宋太宗拋棄他們逃跑的那一刻就消失了。

李察就此兵不血刃拿下了南宋首都,由此在南宋地方再次引發一輪政治地震!

018 孤家寡人138 李察的戰略497 奧斯曼遷都123 絕望的昭武狄遮039 羣毆殺敵法016 戰役模式開啓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045 打還是不打100 兵不血刃220 氣數已盡?138 李察的戰略030 炸崩了373 民俗衝突203 市政委員會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324 成熟的火繩槍214 帝國時代面板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295 降服雙頭巨人192 惶恐的少女299 踏過護城河014 鎮守是蘿莉控377 林登萬之死335 合格的戰損比121 讀書人344 被舉報了311 絕世毒計292 雙頭巨人405 追擊172 賭徒心裡090 全殲縣兵106 邵武世家434 令人想不通的北伐037 忌憚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239 均田得罪人442 一人抓十人041 不對勁的犒賞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449 蒙古帝國148 主力對決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503 紅警權限全開160 神機營騎兵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498 超時空打擊413 精忠報國339 迴歸305 西涼鐵騎104 合作(求首訂)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102 婚娶政策484 奧地利亡國312 豪賭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371 忽悠成仇人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296 不宣而戰066 戰後處理478 外交努力084 我沒有裝死!372 龍立果之死083 從心的巡檢165 接敵300 犯規的攻城戰130 色目人的出路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407 反攻開始229 擊敗龍家軍353 疏勒攻防戰042 暴起殺人150 唐軍對射242 戰略遇阻420 毀天滅地075 輔助軍預備役100 兵不血刃457 惜命的李察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419 攻城炮抵達499 蘇聯建築全開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301 人心浮動448 休養生息466 殺得膽寒213 五位內閣大臣242 戰略遇阻395 阻擊預備隊122 進攻史國府313 進攻長安160 神機營騎兵340 黑暗精靈的帝國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302 所向披靡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254 龍立果的擔憂028 拋射箭雨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
018 孤家寡人138 李察的戰略497 奧斯曼遷都123 絕望的昭武狄遮039 羣毆殺敵法016 戰役模式開啓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045 打還是不打100 兵不血刃220 氣數已盡?138 李察的戰略030 炸崩了373 民俗衝突203 市政委員會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324 成熟的火繩槍214 帝國時代面板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295 降服雙頭巨人192 惶恐的少女299 踏過護城河014 鎮守是蘿莉控377 林登萬之死335 合格的戰損比121 讀書人344 被舉報了311 絕世毒計292 雙頭巨人405 追擊172 賭徒心裡090 全殲縣兵106 邵武世家434 令人想不通的北伐037 忌憚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239 均田得罪人442 一人抓十人041 不對勁的犒賞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449 蒙古帝國148 主力對決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503 紅警權限全開160 神機營騎兵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498 超時空打擊413 精忠報國339 迴歸305 西涼鐵騎104 合作(求首訂)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102 婚娶政策484 奧地利亡國312 豪賭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371 忽悠成仇人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296 不宣而戰066 戰後處理478 外交努力084 我沒有裝死!372 龍立果之死083 從心的巡檢165 接敵300 犯規的攻城戰130 色目人的出路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407 反攻開始229 擊敗龍家軍353 疏勒攻防戰042 暴起殺人150 唐軍對射242 戰略遇阻420 毀天滅地075 輔助軍預備役100 兵不血刃457 惜命的李察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419 攻城炮抵達499 蘇聯建築全開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301 人心浮動448 休養生息466 殺得膽寒213 五位內閣大臣242 戰略遇阻395 阻擊預備隊122 進攻史國府313 進攻長安160 神機營騎兵340 黑暗精靈的帝國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302 所向披靡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254 龍立果的擔憂028 拋射箭雨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