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

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

“恭喜了,徐川。”

禮堂中,陳正平走了過來,笑着看向自己的這個學生。

“謝謝老師。”徐川笑着應道。

“質子的半徑遠比之前的實驗要更小,你這個新發現會震驚整個物理界的。”

陳正平感嘆道,他可真的沒有想到,徐川真的能解決‘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

當初他提議建議徐川朝這方面探索研究,只不過是想着讓他迴歸物理這條道路而已。

沒想到這才幾個月的時間,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就被他解決掉了。

這可是當前粒子物理界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徐川靦腆笑了笑,謙虛道:“還沒有完全確定呢,後續還需要其他實驗來進行驗證,才能確定這個理論是否正確。”

“但數據是不會騙人的,驗證你的理論和想法,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陳正平還未說話,另一道聲音就在衆人耳邊響起,威騰和維爾澤克教授並肩走了過來。

和兩人打了個招呼,徐川又替雙方互相介紹了一下。

“南大是個很不錯的高校,有機會可以多交流交流,陳院士你培育出來了一個很優秀的學生。”

在聽到陳正平是徐川的大學導師後,威騰笑着伸出了手。

陳正平有些汗顏,笑道:“其實我並沒有教他什麼東西,這些東西都是他自己折騰出來的。”

威騰笑了笑,並沒有在意,華國人就是這樣的,一向都很謙虛。

對於一名學者來說,哪怕天賦再強,也是離不開導師的耐心指點和教導的。

就像他,如果沒有戴維·格羅斯的帶領,恐怕也無法在弦理論、規範場理論、超對稱規範場論這些領域做出成績。

大學時期,一名好的導師能幫助學生少走至少一半以上的彎路,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審覈完成,確定收錄的徐川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的論文資料後,CERN向外界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迫不及待的公開了這一新的成就。

如果今年下半年沒有其他更加重要的發現的話,那這將是整個物理界今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了。

質子的半徑得到了精準的確定,找到了以前錯誤的地方,物理學界有了一個更加精準的數值。

毫無疑問,這項成果對於粒子物理的影響是重大的,如果質子的半徑縮小0.8飛米以下,標準模型都將因此而改動。

因爲電荷半徑的大小關係的質子內部的強相互作用力,如果它超出標準值的話,那麼最基本東西都將受到影響。

但幸運的是,現在的觀測數據中,最小的數據也足足有0.831飛米。

儘管它比以前的0.879飛米足足少了0.05飛米之多,但還未能達到影響的標準模型的地步。

隨着CERN的新聞發佈會,質子半徑之謎問題被解決迅速流傳到整個物理界。

一部分對此感興趣的媒體記者找到了還在CERN的徐川,試圖對其進行採訪。

不過徐川對這些東西並不怎麼感興趣,基本都推掉了。

而這愈發引起了新聞媒體記者的好奇,日不落國的泰晤士日報甚至找到了愛德華·威騰,請他幫忙牽橋搭線。

對於導師威騰的牽線,徐川沒法拒絕。

畢竟這次能這麼快就解決質子的半徑之謎,有很大一部分功勞在於威騰替他申請到了CERN的質子加速器。

如果沒有這個,或者說換成是其他實驗室的加速器,都不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ωωω¸ TтkΛ n¸ ¢ ○

畢竟大部分實驗室或者科研機構中的質子加速器等設備根本就達不到取消金屬容器直接將氫原子雲放入加速管道中的要求。

挑了個時間,徐川在CERN的一間辦公室接受了泰晤士日報的採訪。

“伱好,徐川先生,聽說您這次解決了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困擾了物理界數年的難題,請問您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辦公室中,拿着黑色話筒的記者小姐將話筒遞到了徐川嘴邊。

“當然可以,質子半徑之謎是.”

徐川簡潔且正規的介紹了一下這個問題。

泰唔士報是日不落國一張綜合性全國發行的日報,隸屬於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是一張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發揮着巨大影響的報紙,長期以來一致被認爲是日不落國的第一主流大報。

雖然不清楚爲什麼對方會對自己感興趣,但被這樣的一家報社採訪,言行舉止方面肯定得注意點。

一不小心被對方坑了一把,到時候可能丟人的就不是他一個人了。

這些西方媒體,是很樂意直接將個人身份直接上升到國家高度的,特別是在面對華國的時候。

以前就有不少人被這些無良媒體坑過,斷章取義的截取一些採訪,完全扭曲了被採訪者的意思。

“原來如此。”泰晤士日報的記者小姐姐也不知道是聽懂了還是沒有聽懂,點了點頭後接着提問。

“徐川先生,聽說您現在是CERN的一名正式研究員?”

“是的。”

徐川點頭回道,這個問題在CERN公佈的正式名單上能查到,他都沒法否認。

記者小姐迅速緊跟着提問:“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您加入CERN還不到三個月的樣子,這個時間點,別的研究員基本都是實習生,您就已經成爲了正式研究員,請問您是有什麼特別的訣竅嗎?”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心中一跳,想了想後回道:“並沒有的特別的竅門,我是按照CERN的正常規章制度進行申請的。”

聽到這個回答,記者小姐的眼眸中閃過了一絲失望。

他們在來之前就看過了這個年輕人的資料,十八歲的年齡相當年輕,面對這種採訪的次數肯定不多,說不定他們能挖掘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但可惜,這個年輕人似乎比較老辣,面對他們的問題根本就不上套。

花了半個多小時接受完泰晤士日報的採訪後,徐川便回到了酒店。

對於泰晤士日報會如何發佈這次採訪,他不知道,不過他已經儘量注意了在採訪中的措辭用語了,希望沒有被對方抓到什麼漏洞。

這種非自然科學類的報刊的採訪,還是少接點爲妙。

天知道這些媒體記者會怎麼評價他,亦或者怎樣斷章取義的截圖一段採訪內容,或者當一個標題黨。

比如《華國年輕學者證實小質子半徑,標準模型或將受到嚴重影響》這一類類似國內營銷號的標題,以國外這些媒體的尿性,絕對是幹得出來的。

反正不要太高估了這些媒體記者的良心,他們有沒有這東西都說不定。

在泰晤士日報完成採訪後,第二天就他們將的採訪內容發佈了出來。

可能是沒有在採訪中抓到什麼有意思的漏洞,也有可能是良心發現?反正第二天泰晤士日報的刊登內容並沒有出現斷章取義之類的話語,而是將重點放到了徐川的年齡上。

“.在CERN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的研究人員,是一名來自普林斯頓的十八歲學生.”

在報刊上,泰晤士日報將重點放到了徐川的年齡上,而非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上。

不得不說,這一做法的確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對於看熱鬧的普通百姓來說,一個看不懂的問題的解決,遠不如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才十八歲這個點更有爭議性。

畢竟這個年齡實在太讓人驚訝了。

伴隨着熱度和流量,其他媒體也紛紛開始跟進。

畢竟涉及到東方那個國家的新聞,在西方向來都比較吃香。

而隨着其他媒體的跟進與挖掘,有關徐川的更多信息也暴露出來。

《震驚,解決了質子半徑之謎,發現新質子半徑的年輕學者,竟然是一個數學家。》

《解決了Weyl-Berry猜想這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後,他竟然將手伸向了》

《數學物理雙開花,來自華國的十八歲少年竟然在一年的時間解決掉兩個超級難題。》

衆多媒體記者的報道,一下子將新聞的熱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十八歲的年齡解決掉一個物理難題這本身就已經夠讓人震驚了。

而在此之前,這個來自華國的少年竟然還解決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這更讓人難以相信。

物理常用的交流論壇和網站上,物理學家和物理學生的議論不斷:

【不可思議,質子的半徑之謎被解決了?】

【看CERN的的新聞發佈會,好像是的。】

【因爲金屬容器對高能電子束的散射干擾嗎?過去的物理界怎麼就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

【我們學校剛準備重啓質子半徑的觀察實驗,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暫停了。】

【聽說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好像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

【真的假的,十八歲,這也太年輕了吧?】

【沒錯,他的確才十八歲,現在在普林斯頓讀博,導師是愛德華·威騰。更厲害的是,今年上半年他纔在數學界解決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猜想,下半年又在物理領域解決了一個新的的難題。】

【不可思議,一年的時間分別在數學和物理領域都解決了一個重大問題,然後你現在告訴我他還是個學生,是我瘋了還是這個世界瘋了?】

【這是我們仰望都看不到背影的超級學霸。】

【下一個愛因斯坦?亦或者下一個牛頓?】

網上的熱議徐川並不知道,此刻他已經回到了酒店中,正在趕寫自己的論文。

CERN雖然已經完成了對報告會的審覈,但還需要他將論文和材料編寫好提交上去。

畢竟是藉助CERN的設備完成的實驗,CERN有權收錄和使用這些東西。

當然,這也並不影響徐川將其再投稿出去,投稿給其他物理期刊。

因爲期刊的公佈和收錄和CERN這樣的組織是不一樣的,前者能被人瀏覽和引用,而後者,基本僅限於CERN的內部人員查看。

不過有了CERN的收錄,有關質子半徑之謎的論文再投稿出去,審覈流程會潔簡很多。

首先是已經被收錄的論文會被第一時間接受,然後審覈編輯會找CERN的工作人員覈對,只要覈對無誤,確認沒有問題,那麼論文就能正式登刊。

在流程和花費的時間上,要比普通的論文審覈少很多。

不過這也能理解,畢竟是已經被CERN審覈過一遍的論文,就沒必要再重複進行審覈了。重複審覈也太浪費時間了,CERN的名聲還是有保障的。

花費了一些時間,將原本就已經編寫出來的東西做了一個初步的整理後,徐川站起身伸了個懶腰。

關於質子半徑之謎的論文,投稿對象早就已經選好了,米國物理學會出版發行的《物理評論D》。

在此前,他已經投稿給對方一篇有關‘質子半徑之謎’的計算方法論文,再投一篇論文過去也不是什麼事情。

這種對整個物理界都相當重要的論文,沒有哪個物理期刊會拒絕。

處理好資料後,徐川起身洗了把臉,然後下樓吃飯。

電梯間,他撞到了正好同樣準備下樓的陳正平。

“下樓吃飯?一起?”陳正平笑着問道。

徐川點了點頭,跟着陳正平一起來到了一樓的餐廳。

“準備什麼時候回普林斯頓?”餐廳中,陳正平端着個金屬餐盤一邊挑選食物一邊問道。

徐川想了想,道:“老師您那邊的工作進展的怎麼樣了?還需要人手幫忙嗎?”

這次來CERN,是跟隨的陳正平過來的,機票,住宿,吃飯什麼的報銷,也都是走的這位老師的路線。

現在自己的事情忙完了,他準備看看陳正平這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沒有。

畢竟以他的能力,還是能做點什麼的。

聞言,陳正平停下了腳步,問道:“你這邊的工作不是已經完成了嗎?不準備的回普林斯頓繼續學習?”

徐川:“我這邊還在整理論文和資料,還要一段時間。”

“另外這次過來,名義上來說是參與的老師您的項目,報銷什麼的都是走的您這邊,我總歸還是要做點什麼的。”

“而且我對希格斯粒子很感興趣,如果能參與進項目的話,我也能多一份經驗,多學點東西。”

陳正平點了點頭,道:“如果不影響你的話,隨時歡迎你來我的項目組。”

(本章完)

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60章 高考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1021章 只有華國能做到的事情!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189章 全世界爲你而來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956章 來自高能級對撞實驗的謎題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1018章 全人類的危機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1197章 崑崙鏡!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405章 沒問題,國家將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636章 不能種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996章 活下去更重要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092章 彷彿外星人留下的寶藏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876章 S級項目!第286章 最好的選擇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215章 回國前的洽談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55章 獵鷹!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1131章 邀請佩雷爾曼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1192章 十四票贊成,零票反對!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18章 國決開始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967章 最長兩三年的時間!第256章 一封信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
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60章 高考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1021章 只有華國能做到的事情!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189章 全世界爲你而來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956章 來自高能級對撞實驗的謎題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1018章 全人類的危機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1197章 崑崙鏡!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405章 沒問題,國家將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636章 不能種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996章 活下去更重要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092章 彷彿外星人留下的寶藏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876章 S級項目!第286章 最好的選擇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215章 回國前的洽談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55章 獵鷹!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1131章 邀請佩雷爾曼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1192章 十四票贊成,零票反對!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18章 國決開始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967章 最長兩三年的時間!第256章 一封信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