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全人類的危機

不得不說,當來自火星的微生物感染了四名登陸火星的航天員這份消息傳播開來的時候,的確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這種能夠感染人的外星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危險,甚至是死亡。

互聯網上瀰漫着各種恐慌、謾罵、消極以及恐懼等各種情緒和言語。

不少的媒體在得知了這一消息後迅速安排了記者前往華國‘探索’瞭解情況,也有一部分的媒體或電視臺找到了航天或者生物領域的專家教授,對其進行一個採訪。

比如英國的著名廣播電視臺BBC公司,就在最新一檔的採訪節目中對這件事情進行了‘抨擊’。

“.2012並不是地球和人類的末日,但2025絕對是!”

“那些愚蠢的華國人爲了炫耀他們在航天上的技術,居然敢在沒有完全對火星進行生命檢測的基礎上將宇航員送上了火星。現在好了,四名宇航員全都感染了來自火星的微生物與細菌!”

“更關鍵的是,他們居然讓那幾名宇航員帶着火星細菌的樣本返回來了!”

“這簡直是航天史上最最最可怕的災難!一旦那些來自火星的微生物和細菌在地球上繁衍開來,將會對人類與地球的生態圈造成致命的打擊!”

“甚至人類的滅亡都有可能就在明天。”

“該死的!那些華國人必須要爲這件事負全責!”

“.”

對這一次載人登火工程進行抨擊的並不止英國的BBC廣播電視臺。

還有許多知名的媒體也紛紛站了出來,表示了對這次航天員感染外星細菌,並且將火星的微生物火星樣本帶回地球是否有所不妥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甚至就連一些頂尖的生物學家都公開表示這絕對是一次冒險的行爲。

就比如澳大利亞的頂級微生物學家,曾經在柳葉刀上發表過論文的布羅德·格雷教授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火星上存在的微生物是否對人體以及地球的生態圈有害還不得而知,希望華國能夠更嚴謹的對待這些外星生命。

當然,除了對這些火星生命表示了擔憂外,他同樣在採訪中表示了自己對這些火星細菌的期待。

他認爲這些來自火星的微生物雖然對於人類以及地球充滿着難以預知的風險。

甚至他還在主動在採訪中喊話,希望華國能夠公開這些火星微生物的研究進度,讓全世界來監督,以免這些微生物對人類對地球造成未知的隱患。

很快,這位布羅德·格雷教授的言論就在生物學引起了衆多學者的支持。

很多生物學家紛紛贊同他的言論,希望華國能夠公開這些火星微生物的研究進度,亦或者是對外開放研究,讓全世界的學者都可以參與進去。

畢竟這種未知的微生物與細菌,對人類的影響,以及地球那脆弱的生態圈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就好比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美洲大陸上生活着超過一個億的印第安人。

但是到16世紀末,印第安人的數量銳減到了不足100萬人。

西方歷史書中普遍認爲,這主要是因爲歐洲殖民者給印第安人帶去了天花、麻疹等致命傳染病。

印第安人原本與世隔絕,沒有建立起對這些病毒的抵抗力,結果大批死於這些外來疾病。

還有歐洲的黑死病。

在中世紀的時候,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其中2500萬爲歐洲人。

根據估計,十四世紀的歐洲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死於黑死病。

很多生物學與醫學領域的專家教授都對此表示了擔憂,這些來自火星的微生物與細菌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感染或瘟疫。

當然,對於這些來自火星的微生物,學術界也並不是全是擔憂。

就比如201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彼得·拉特克利夫教授就站出來表示,他認爲這是一次史詩級的重大發現。火星上存在生命,這意味着可以研究它們來更深層次的發現瞭解生命是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或者是其他‘參與絕大多數生物體的呼吸作用和能量的產生’關鍵氣體供應的。

這將爲人類在未來進入宇宙後,適應其他的星球環境指明一條道路。

除此之外,還有拿到過天文學最高獎項‘布魯斯獎’的肯尼斯·克勒曼教授也站出來表示,火星微生物的發現,將有助於他們研究生命研發的必要條件,以增加人類發現其他系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等等。

一時間,學術界也因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亂成了一鍋粥,就連數學物理這類幾乎完全不相干的領域中的學者都將目光好奇的探了過來。

與此同時,另一邊。

金陵,下蜀航天基地中。

特意從京城那邊趕過來的航天局局長鄔遠康皺着眉頭臉上帶着一絲擔憂和疑惑,看向徐川和常華祥,開口問道。

“徐院士,常院士,這個消息是怎麼泄露出去的?”

四名航天員感染了火星上的微生物在他們內部目前都還是絕密的消息,知道這件事的人不超過兩巴掌之數。

然而就是這樣一件絕密的消息,現在已經傳遞的滿世界都是了。

在來之前,他就聯繫了國安那邊的人對相關的人員調查過了,但並未發現有什麼情況。

畢竟能夠在這個時間點知道消息的人幾乎不可能幹出這種叛變國家的事情。

所以對於這次消息到底是怎麼泄露出去的,上面也百思不得其解,調查了個遍都沒有找到問題所在。

辦公室中,徐川端起瓷杯抿了一口熱茶,道:“或許並不是有人泄露了消息,而是猜測。”

“猜測?”

聽到這個回答,鄔遠康詫異的看了過來,有些不解。

聳了聳肩,徐川開口道:“正常,我們的動作太大了,在得知了航天員感染了火星微生物的事情後,幾乎全面撤離月華臺前哨科研站基地的人員。”

“而在月面基地中,並不單純的只有咱們國家科研人員,還有一些合作國家的人。”

“動作這麼大,別人肯定會聯想到什麼。”

“再加上之前我們就在官網上更新了火星生命存在的新聞消息,聯想到這些並不難。”

鄔遠康思索了一下,道:“如果說他們沒有證據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否認這件事?”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擡頭看向徐川,有些擔憂道:“畢竟這會外面的輿論對咱們很不友好,甚至對整個社會的運行都造成了一定的動盪了。”

徐川搖了搖頭,道:“否認航天員感染火星微生物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種事情瞞不了多久,而且還是在拿國家的信譽去做兜底,一旦未來被揭穿,到時候只會落下更多的隱患和反噬。”

“您的意思是?”鄔遠康看了過來,開口詢問道。

在這種事情上,別說徐川還是載人登火工程的總工程師了,就是不是,哪怕是跨領域,國家也必須要諮詢眼前這位的意見與看法。

說白了,在一個有着衆多劃時代成果的學者面前,不相信他還相信誰?

就如同當年的錢老一樣,這種戰略級學者的眼光早就已經不侷限於某一個領域了。

錢老當年寫的《工程控制論》,可不僅僅是用於軍事、航天領域,就連工業、農業、林業乃至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系統工程,都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徐川:“其實解決辦法很簡單,承認我們的航天員的確已經被火星微生物所感染,並且對外告知我們在短時間內或者說問題沒有解決,確保火星微生物對人類以及地球生態圈沒有影響之前並不會將其帶到地球上來。”

“四名航天員將安置在月球上的月華臺前哨科研站基地中進行治療,火星微生物也將在那裡進行研究。”

“另外,我們會及時公開相關的研究進度,以及四名航天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等信息。”

聽到這個解決辦法,鄔遠康局長緊蹙着眉頭問道:“公開研究進度和航天員的身體健康狀況,這個真的合適嗎?”

“萬一四名航天員的身體狀況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出現了惡化的話.”

雖然說他的話沒說完,不過徐川和常華祥都知道他的意思。

無非就是擔心航天員在感染火星微生物後身體狀態惡化,而將相關的消息公開出去的話可能會導致民間恐慌什麼的。

徐川思忖了一下,道:“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在我看來與其瞞着羣衆,還不如直接公開。”

“當然了,具體怎麼公開,或者公開多少這個是可以商量的,畢竟有些關鍵研究數據的確不太方便對外公開。”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接着說道:“現在的關鍵是將網絡上以及民間的恐慌情緒安撫下來,對外表達出認真負責的態度,而不是瞞着羣衆。”

“這是一顆隱雷,即便是我們自己不點,搞不好也會有其他國家幫忙點炸,到時候我們反而更加的被動。”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坦誠相待。”

鄔遠康點了點頭,道:“成,既然徐院士您已經有了方案,那咱們就按照您的解決辦法來。”

“對了。”

說到這,似乎是又想起了什麼,他接着問道:“關於火星微生物的研究,要不要讓其他國家參與進來。”

聞言,徐川想了想,看向鄔遠康問道:“現在國際上的壓力應該很大吧?”

鄔遠康點點頭,道:“嗯,的確很大,這種事情避不可免。”

“世衛組織那邊已經三番五次聯繫咱們了,希望能夠安排醫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專家醫生入駐研究。”

“包括米國、歐盟等各國政府,也在密切的關注着這件事。”

思忖了一下,徐川開口道:“所以上面的意思是放開研究,讓其他國家也安排人蔘與進來?”

鄔遠康:“目前高層還沒有明確的表態,是否放開其實也在糾結。”

“畢竟這是來自火星的生命,可能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一部分領導認爲這個機會不應該分享給其他國家。”

“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應該放開,至少應該讓其他國家的醫療人員參與進來,保障咱們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苦笑了一下,他接着道:“其實不止是國內,包括聯合國那邊,爲了這件事已經召開緊急會議吵翻天了。”

“外郊那邊目前雖然還在死扛着,但恐怕也抗不了多久。至少其他國家不會這樣輕易放棄的。”

“所以高層想問問你的看法,如果你認爲這些火星微生物的研究價值很大的話,我們就再商議商議,或者拖一段時間。”

徐川搖了搖頭,道:“要說研究價值肯定是有的,但到底有多大,這個我也無法確定。”

“不過這畢竟是來自火星上的生命,而且還出現了感染航天員的狀況,說的嚴重點,這確實是關係到整個人類生死存亡以及未來的事情。”

“我覺得放開研究,至少是醫療領域的研究還是利大於弊的。”

“至少在我們無法確保四名航天員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其他國家多多少少也是一個可以選擇的後盾。”

“當然了,讓其他國家參與進來也不是免費的,畢竟這可是珍貴的火星生命,至少需要付出點什麼,纔有參與研究的資格吧?”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不過我倒是覺得可以就火星微生物感染這個件事成立一個專門的醫療科研組織,讓其他國家也參與進來。”

“弄不好的話這就是一次全球性的危機,至少我們需要足夠的醫療資源來對抗和解決這些火星微生物。”

“畢竟我們總不可能將四名宇航員丟在月球上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吧,這種事情我們做不出來。”

“而且如果能夠妥當的解決好這次的危機,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至少在醫療、航天航空等領域,我們能夠再向前跨出一大步。”

鄔遠康點了點頭,快速的將這些意見簡單的記錄了一下後,道:“嗯,好,我這邊會立刻趕回去將您的意見彙報上去的。”

“在上面的決策出來之前,還多有麻煩徐院士和常院士您二位多加費心關注這件事了。”

徐川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我會盡我所能解決這件事的。”

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172章 德利涅的感慨與威騰的壞心思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893章 在月球上修建太空電梯?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3章 IMO與IPHO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14章 過於超前的理論!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89章 數學大統一報告會!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60章 高考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661章 倒黴與幸運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161章 從數學出發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202章 NS方程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1125章 顛覆整個互聯網的產品!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60章 高考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429章 破曉!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67章 新的征程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1018章 全人類的危機第99章 上架感言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11章 雙科省一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827章 攻守顛倒的格局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324章 拿兩次菲爾茲獎?第136章 畢業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1013章 無法估量的價值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831章 史上最快的審稿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419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1148章 徐川:這其實很簡單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
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172章 德利涅的感慨與威騰的壞心思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893章 在月球上修建太空電梯?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3章 IMO與IPHO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14章 過於超前的理論!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89章 數學大統一報告會!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60章 高考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661章 倒黴與幸運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161章 從數學出發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202章 NS方程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1125章 顛覆整個互聯網的產品!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60章 高考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429章 破曉!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67章 新的征程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1018章 全人類的危機第99章 上架感言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11章 雙科省一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827章 攻守顛倒的格局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324章 拿兩次菲爾茲獎?第136章 畢業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1013章 無法估量的價值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831章 史上最快的審稿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419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1148章 徐川:這其實很簡單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