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攻入漠北的構想,此人富有豪情,具有人所難及的雄心壯志,還對科技、文明有着獨到的見解,這樣的人,必然是名士,還是大名士。周陽很想知道他的大名,聲調有些高。
“名士到是名士,就是名聲不太好!”景帝微微一笑,打量着周陽。故意放慢語速,有意吊周陽的胃口。
“不僅沒有好名聲,還給人罵爲殘暴不仁。”景帝很是享受的打量着周陽那副急切樣兒。
“呃!”周陽嘴裡發出一陣磨牙的聲音。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一個人,很是驚訝:“是,是他!”
“沒錯!”景帝點頭贊同:“就是他!始皇!”
名滿天下,而又沒有好名聲,給人罵爲殘暴的,只有秦始皇一人了。別無他人,這不難猜。可是。當景帝說出這話時,周陽還是很震驚。
秦始皇攻下河套後,就想積蓄軍力,準備攻入漠北,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這事周陽從秦無悔那裡知道,並不奇怪。讓周陽震驚的是,秦始皇深謀遠慮,處處爲華夏着想。怎麼就給後人罵爲殘暴不仁了呢?
,正
來到漢朝這段時間,聽到不少罵秦始皇的話。可是,比起後世那些罵秦始皇的人還是要好上許多,後世的讀書人更是把秦始皇罵得一文不值,歷史有多少是被強姦了的呢?
打量一眼周陽。把周陽的震驚樣兒看在眼裡,景帝很是享受,笑道:“你很吃驚,是吧?聯讀了始皇的遺書,同樣吃驚。聯也沒有想到。一個給人罵得一無是處,殘暴不仁的人,竟然處處爲華夏着想,其想法宏闊深遠,令人讚歎!”
景帝竟然當着周陽的面讚揚秦始皇了。這可是前朝之君。那是犯忌的事兒,周陽要不是親耳聽到。還真不相信這話出自景帝之口。
“你一定是在想,聯怎麼會讚揚前朝之君,是不是?”景帝打量着周陽。
“皇上聖明!”周陽點頭承認:“皇上是賢明之君,至誠君子。臣欽佩!”
這是真心話,沒有任何的虛僞之辭。
景帝完全可以把佩服之情埋在心裡。不說出來,甚至嘴上還可以把秦始皇罵得體無完膚,可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大讚特贊,這份心胸讓人欽佩。
“呵呵!”
景帝很是享受的接受了周陽的讚揚。接着道:“在讀始皇的遺書之前。聯對他還真沒有佩服之心。如今。聯對始皇只有欽佩之情。他說如果華夏不把匈奴擊破,不攻入漠北,北方永無寧日,這話何其之高明呀。
想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算一代明君,在河套打敗匈奴。沒有追擊,給了匈奴喘息之機。李牧也是一代名將。屢敗匈奴,也沒有提出要攻入漠北。”
聲調轉高,很是激切的道:“匈奴與華夏是世仇,歷經數在年的廝殺。不乏明君良將,可是,他們都沒有提出攻入漠北,徹底解決匈奴。春秋戰國之際。中原戰亂!列國力征,無力攻入漠北。可是,也不妨礙說說。卻一個人也沒有。只有始皇說出來了。那是何等的豪氣!”
景帝對秦始皇這個前朝之君。無數人罵爲暴君的帝王,還真不惜溢美之詞:“始皇並不是說說而已,把華夏與匈奴的口衆、土地、軍械、戰法、駿馬”逐一剖析,最後以爲華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文明悠久,技藝發達,遠非匈奴所能及。只要華夏用好這兩點,擊破匈奴就不是問題!”
這和周陽的看法不謀而合,怪不得景帝要把周陽派去建章軍受。和秦始皇結論相同的人,景帝會放過嗎?一定會試試。
“賈誼雖有相似之論。卻比不了始皇。始皇不僅說。還做了。派人圖繪了匈奴的山川地理,命蒙恬拿下河套之地,準備在河套建城,從這裡開始,進擊漠北。”景帝很是肯定的點頭道:“沒有河套之地,何談擊破匈奴?始皇深謀呀!聯這次令你罷兵,就是大漢還沒有把河套建好的國力,這事得緩緩。”
“皇上聖明!”
既然要攻入漠北,那麼就要做萬全準備。不能急燥,暫緩收復河套。集中精力打造騎兵,改革軍政,纔是根本之道。
“當日你在朝上。說出與始皇一般無二的話。還是將門虎子,精通韜略,聯決心試你一試,這才把你放到建章營去。”景帝扳着手指頭。計算周陽的優點:“不成想,聯這一試就試出個長城大捷,匈奴五十萬大軍逃回去的不到十萬,還有不計其數的牧民、牛羊全都損失了!哈哈!哈哈!”
景帝歡喜之極,仰天大笑。
瞧着景帝那歡喜樣兒,周陽想起了摸彩票。本想去摸一輛電動車。卻摸到了億元大獎,那是何等的開心。此時此刻,景帝之歡喜心情與此差相彷彿。
“皇上,臣可否一觀始皇之書?”聽了景帝的介紹,周陽對秦始皇的遺書興趣倍增,想一睹爲快。
“這個”景帝臉露爲難之色:“不是聯不給你觀瞧,是這書不在宮中。而是在一個隱秘之地。”
皇家多秘聞,既然不在宮中,周陽聰明的選擇了不問。
“以後有機會再給你觀瞧。”景帝臉一肅,臉上的笑意消失,要說“;,“聯把你留下來,是要給你說兩件仗很辛丫,珊一個一將軍比他人更累更乏,你可以先歇息一段時間。歇息的時候,好好想想。如何練騎兵。要哪些人幫你,要什麼武器,要什麼盔甲,你有空就想悲。
“練騎兵?。周陽的嘴巴張大了。
“是呀!”景帝的臉泛着紅光:“你對付匈奴很有辦法,你不利練騎兵,還能有誰來練?同樣的騎兵,你給裝備了手弩、長矛,再集中一用,就能打得匈奴大敗。手弩、長矛,哪一樣不是現成的?就你來練,別人不成!要你來練騎兵,而不是在河套與匈奴爭奪,這也是要你罷兵的原委
練騎兵這事,周陽自認爲會落在自己頭上,並不意外。可是,當這一刻到來時,仍是讓人振奮!
沒錯,是振奮!
強漢大軍縱橫馳騁,創造了無數的傳奇,破匈奴,收百越,平遼東。攻入西域,開拓青藏高原,打出了一句豪言“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正
周陽長練騎兵。那就是說,強漢大軍由周陽來打造。由他把握方向。以後。強漢大軍將按照他的戰術進行戰鬥。周陽就是強漢大軍的靈魂,凡有強漢大軍的地方,就有周陽的影子。
這種影響力,不會隨着時間的逝去而消失,會永遠留存。
可以說“肩負歷史使命”可以說“身膺重任。”無論怎麼讚譽都不爲過。周陽的熱血再一次沸騰了。激動的道:“諾!”
雖只一個字,卻是充滿着激情。豪氣萬千。如此美事,比起十個、百個長城大捷更能振奮人心。
打勝仗易。做軍魂難!周陽練騎兵,就是強漢大軍的軍魂!
“好好好!”景帝大是欣慰,周陽對付匈奴最有辦法,他練的騎兵必然是能征善戰。
漢朝最缺的就是騎兵,一旦騎兵練成,強漢大軍就可以縱橫在大漠之上,河套之地、龍城、單于庭、狼居胥山。還跑得掉?
擊破匈奴。幕始皇想做,而沒有做到。
若是景帝做到了,那麼,景帝就是比起秦始皇也不遜色的偉大帝王。會成爲後人心目中的聖君。那是何等美妙的前景,景帝興奮得站起身。踱起了步,越踱越快,彷彿在飄。
直到過了許久。景帝這才停下來,摸摸臉蛋,燙手呢!
“周陽,這第二件事,就是聯給你出一道策試之題,你以爲。大漢要如何做,才能最有利,最強大!”景帝饒有興致的看着周陽。
“這
周陽的口才不是最好的,至少還不差,可是,一聽景帝這話卻結巴了,嘴巴張了半天,只說出一個字。
景帝這道策試,乍一看沒什麼。細細一想,卻是比天大!
換句話說。就是要給漢朝作一個規劃,要把漢朝所有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漢朝才能最強大。如此之事,涉及到方方面面,軍事、政治、經濟、商業、科技、文化、道路交通”全要包括。
不要說周陽,就是把張良、蕭何、陳平、曹參這些漢朝開國功臣集中在一起。他們也不敢說一定能成,還要商議,商議很長時間,纔有可能制訂得出來。
這問題的難度,比起練騎兵還要大,大得多。
“呵呵!”
景帝把周陽吃驚的樣兒看在眼裡。拈着鬍鬚道:“這事,朝中大臣沒少爭論。卻莫衷一是,沒有定論!周陽,你善長化腐朽爲神奇,手弩、長矛、強弩、戟到了你手裡,就有意想不到的妙用,這事你一定有妙論”。
景帝信心十足,周陽卻是暗暗叫苦。
這不是寫文章。是制訂國家戰略,必須要實用。寫文章,只要辭采華麗,讓人讀着爽,就是好文章。至於適不適用。可以不管。國家戰略,必須適用,還要是最適用的,難度之高,還用想嗎?
“皇上,臣一定盡力!”周陽驚訝之餘。更多的卻是振奮。
這是機會,難得的契機!
若是周陽制訂出一個適宜的戰略。那麼,漢朝就會按照他的構想去發展。周陽這個現代人。比起漢人多的是兩千年文明,有很多東西對漢朝有用,完全可以趁這機會嫁接到漢朝去。一旦漢朝接受,那麼,漢朝一定會更加強大。
漢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比起西方人引以自豪的羅馬帝國還要強大得多。若是得到現代文明的滋潤,其強大還用想嗎?
其影響比起周陽練騎兵更大。更加深遠。若是周陽制訂出了合適的戰略,強漢就會打上週陽的烙印,篷勃發展。
這前聳太美妙了,光是想想就讓人有一種暈眩之感。
“好!”景帝輕輕擊掌:“這事,你趁歇息的時候,多想想。好了。你去歇着吧!”
“諾!”周陽退了出去。
望着周陽的背影。景帝開心的笑了。練騎兵。不用說。周陽肯定能幹好。這點。邊關的大戰已經證明了,周陽統帥下的漢朝騎兵,其戰力暴漲。
要是周陽再把第二個問題解決了,那就更加完美了。
這問題,大臣們爭論了多次,沒有結論。而這一點,恰恰是漢朝最急迫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只有大政方針對頭了,國
周陽善長整合,讓他來想,說不定真能想出好辦法,給漢朝制訂一個好的戰略。
熾熾默
知,萬
出了養心殿,春陀笑呵呵的上前見禮。周陽心思不屬,只是禮節性的回禮。快步而去。春陀有些納悶了。今兒是歡喜的日子,周陽怎麼心事重重。雖是納悶。卻不敢問。叫來太監爲周陽領路。
在太監的帶領下,周陽朝宮門行去。
萬未想到,景帝竟然要周陽制訂出一個戰略,這事太難了。至於練騎兵一事。周陽與李廣、程不識他們沒少商議,已經有些頭緒了,這事的難度雖大,卻有把握。
唯有制訂戰略這事,周陽做夢都沒想到,景帝竟然要他來做,一點準備也沒有。
而且,這事還找不到人商議,這纔是最困擾周陽的。與李廣、程不識他們商議的話,他們肯定會說“打唄!打敗了匈奴就是最有利!大漢纔會最強!”
匈奴肯定是要打的,卻不是調集軍隊就去打,而是要把各個方面前謀共好了再去打,纔不會出錯,纔會有最大的戰果,最小的代價。
找周亞夫商議?也不可行。
周亞夫雖然做過承相,說到政才。就不敢恭維了,打仗還不錯。在周陽認識的朝中大臣中,似乎寰嬰還不錯,還能商議商議。可是,這種方略,豈是竇嬰一個人就能解決的?
思來索去,還得靠自己,得抽空多想想。
“陽兒,陽兒!”
親切的呼喚聲把周陽驚醒過來,擡頭一瞧,竟然來到宮門口了。
許茹、周亞夫、陳尚、柳鐵他們竟然還在等周陽,這都什麼時間了。深夜了。看着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周陽倍感溫暖。
“陽兒”。許茹跟穿花蝴蝶似的飄了過來,摟住周陽,未語先落淚。眼淚順着腮幫流了下來,燈光下,好象珍珠般美麗。
“陽兒”。許茹一邊喚着。一雙玉手撫着周陽的面頰,東瞅瞅。西瞧瞧,越瞅越歡喜,一張小嘴哪裡合得攏。
把她的神態看在眼裡。周陽是暖在心頭。對許茹這個孃親,周陽打從心裡敬愛,她對周陽有着真誠的愛,要是可能的話,她會毫不猶豫的用性命來保護周陽。
“阿母”。周陽眼圈發紅,緊摟着許茹的香肩。
“嗚嗚”。許茹哭了起率,一雙粉拳在周陽肩頭捶打起來,眼淚急涌而出:“陽兒。你在邊關打仗。孃親在家裡擔心。每當聽到你的捷報。孃親歡喜。可是,孃親又爲你擔心!”
戰場兇險,刀槍無眼,流矢橫飛。誰敢說一定沒事?在家裡的親人倍受煎熬,擔驚受怕,那是一種折磨,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阿母,你放心。我沒事!”周陽寬慰着她。
“嗯!”許茹輕輕點頭,一雙手卻捋起周陽的袍袖,檢查起來,一定要查明,周陽有沒有受傷。
長城一戰,周陽多處負傷,手臂上就有幾處刀箭傷,許茹一見之下。立時哭成了淚人。緊緊擁着周陽:“陽兒!嗚嗚!”
哪個兒女不是孃親的心頭肉呢?不要說受傷,就是掉根頭髮絲。也會傷心。周陽受傷。許茹揪心般的疼。傷心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周陽給許茹擦着眼淚,不住寬慰許茹。不僅沒有勸住許茹,反倒是自己的眼淚流了出來。邊關大戰時。周陽負傷,連哼都沒有哼一聲。是條熱血漢子,可是,在親情面前,仍是心神激盪,不由自主的哭了起來。
“陽兒。別哭!”周亞夫抹着眼淚,過來相勸。衝許茹喝斥道:“你哭什麼哭?今兒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給你一哭,還成什麼樣?”
許茹並沒有還嘴,而是輕輕點頭。替周陽抹眼淚:“陽兒,別哭啊!別哭!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要哭!”
越說不哭,反倒是哭得越是傷心。就是周亞夫。眼淚涌得更快了。左手摟着周陽,右手摟着許茹,嗚嗚大哭起來。
他是上過戰場的。深知戰場有多兇險。長城大捷。漢軍人人帶傷。就是李廣也有多處箭傷,可見其慘烈了。大戰之時,他心中的擔憂並不比許茹少,只是未對人說罷了。
如今,周陽歸來,闔家團圓,他哪裡還能忍得住,哭得比誰都傷心。
陳尚和柳鐵陪着周陽他們抹眼淚。勸道:“承相,主母,公子,回府吧!這裡風大。別給凍着了。”
“嗯!”周亞夫微一點頭。擁着嬌妻愛子,就朝承相府行去。
還沒走幾步,就見一個人蹦了出來。很是誇張的叫起來:“哇!周陽。快給我講打匈奴的故事哦!”
不是別人,正是阿嬌!
燈光下,只見阿嬌左眼睜,右眼閉。不時扭着脖子,一臉的調皮勁頭。衝周陽閃眼:“周陽,你哭了!羞!羞!羞!”
“阿嬌!”館陶公主快步過來,遠遠就斥道:“你這孩子,怎麼亂說話?。
阿嬌這一鬧。還真有奇效,原本忍不住就要流出來的淚水,竟然神奇的止住了不說。周亞夫,許茹。周陽的臉上竟然露出了笑容。,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