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霍去病

“隆隆!如雷的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打量着前方的漫天煙塵。此時的周陽。身着新式盔甲,並未戴鐵兜鑑,腦袋露在外面。

年過去了,周陽雖然仍是那般玉面俊顏,卻成熟了不少,煩下一部濃密的鬍鬚。當年名聞長安的少年郎,早已一去不返,成熟、穩重、歷練、精悍了許多。

煙塵之下,是一隊漢軍在開進。一面衛字將旗,格外顯眼。將旗下。是一員大將,頂盔貫甲,身材高大,精悍、膘銳,目光炯炯,正是

青。

衛青本在南越統兵,幹得相當不錯,很得景帝的讚賞。

三年後,周陽把他從南越調了回來。參與軍隊的練。

自從年前,竇太后駕崩後,景帝下旨按古禮守孝,國喪三年,不事征伐,漢朝錯失了對匈奴用兵的良機。

原本以爲,三年之後,就可以對匈奴用兵了。哪裡想得到,竇太后駕崩一事,對景帝的打擊非常大,原本就身體不太好的景帝一病不起。病勢極沉。以景帝的身體,根本就無法承受大規模戰爭,一旦大戰。要處理的國事就多了去了,只好再等,等景帝病勢好轉。

可是,一等二等三等的,又是一個三年過去了。景帝的病情不僅沒見好轉,反倒是更加沉重了。

在這年裡,周陽也沒有歇着。那就是練兵,擴大漢朝新軍的規模。經過周陽與李廣、程不識、衛青、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的努力,漢朝新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二十萬。

“隆隆!”

遠處煙塵瀰漫,又一隊漢軍冒了出來。一面張字將旗,在風搖曳。舒展如畫。

將旗下一員大將,身材異常高大,騎在馬背上,就象一座移動的鐵塔。正是張通。

兵器鉤上一把沉重的陌刀,刀頭套在鞘,光華未現,也是顯出其不凡。

緊隨張通而來的,是陌刀手,個個身材高大,比也不遜色。

自從得到張良兵法後,張通勤加研讀,在用兵上的造詣不凡。再加上他酷愛陌刀,周陽已經升他做了陌刀將軍,統領一隊陌刀手。

“隆隆!”

西邊出現一條怒龍,急撲而來。一面李字大旗下,李廣身負大黃弓,腰摟環首刀。率領漢軍趕來。

就在李廣出現的同時,東方出現一隊漢軍,是程不識率領的漢軍。

緊接着,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秦衣他們率領的漢軍出現,直朝周陽的將臺衝來。

秦衣跟隨趙陀去了真定,一直隨侍在趙億身邊。兩年前,趙傷病逝。周陽把秦衣收入軍。對秦衣這個人。周陽很有好感。其人精明強幹,膘銳不凡,天生的軍人材料。要是不讓他打匈奴,還真是浪費了。

趙憂在臨死前,手握始皇的遺詔。一個勁的道:“始皇,臣未失嶺南!嶺南未失!”平平靜靜的走了。

趙傷是秦始皇五十萬南征大軍的最後一兵,他的離世後,秦始皇五十萬南征大軍全部離開了人世。

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個傳奇的終結!

衛青率領的漢軍最先趕到,在衛青的指揮下,漢軍迅速成陣。人如龍,馬如虎,氣貫長虹,聲威不凡。

周陽看在眼裡,贊在心頭,衛青就是衛青,不愧是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天才,漢軍在他手裡,總是多出一些別人難以企及的聲威。

“參見大帥!”衛青一拍馬背。馳了出來。來到周陽面前,衝周陽見禮,也算是繳令了。

“衛青,不錯!你又拔了頭籌。”周陽笑着誇獎。

這是一次演練,周陽把二十萬漢軍分在不同的地方,要他們向眼下的位置開進。衛青這一路的困難最大,他們要走的路道很崎嶇,險山惡水的。這是周陽曆練衛青,故意把他放到這裡的。

就是如此大的困難,衛青竟然第一個趕到,他的才幹確實不凡。

“謝大帥!”衛青一拉馬頭,策馬來到周陽身旁,停了下來。

“列陣!”

張通騎着高頭大馬,在陣縱橫來去,喝令漢軍列陣。在他的指揮下,漢軍成陣非常迅速。陌刀手柱着陌刀。列成一個個陣勢,很是駭人。

“見過大帥。”張通策馬來到,幕周陽見禮。

“張通,你依然是第二個趕到,沒有退步,也沒有進步。”周陽微一頜首:“還算不錯!”

自從熟讀張良兵法後,張通的進步非常大,很是出乎周陽的意料。不過,軍良將越多越好,周陽自然是欣喜難言了。

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秦衣他們先後趕到,列陣完畢,前面參見再陽,見禮之後,駐馬於周陽之側。

二十萬漢軍集在這裡,象海潮一般,寬廣無垠,場面極爲震憾。

漢軍精神抖擻,膘悍、精銳,氣勢如虹,殺氣沖天。要是出現在戰場是,必將毀滅一切。

“呵呵!”李廣打量着漢軍。捋着鬍鬚,笑了起來:“曾幾何時。我李廣能想到,大漢竟然有如此精銳之師!”

“是呀!是呀!”程不識馬上就附和:“要是早有如此精銳之師,匈奴豈能橫行?”

他二人是邊關名將,與匈奴大小戰役沒有一百,也有數十。深知以前漢軍的利弊,騎兵短少,戰法落後。行動遲緩,…力弱,防守不強,用來守城懷行,要是沒有了城池的擂??卓盅到匈奴。就要吃大虧。

而眼下的漢軍,能攻善守。一旦進攻,必是天崩地裂,沒有什麼東西能擋住他們的步伐。若是守;必是鐵桶一般,沒有什麼人能撼動他們的陣勢。

陌刀、弩陣、輕騎兵,這三大利器,既可以攻,還可以守,攻如翻風。守如鐵桶。

“這都是大帥之功呀!”公孫賀笑着讚歎一句。

“是呀!若是沒有大帥,哪來如此精銳之師!”公孫建、秦無悔、衛青、張通、秦衣他們忙着附和。

若是沒有周陽,就不會有陌刀,國曆史上最兇悍的打法,就不會提前出現,這的確是周陽的功勞。

“過獎了,這是大傢伙一齊努力的結果!”周陽微微一笑,手令旗一揮,漢軍隆隆開走,各歸營地。

“什麼時間對匈奴用兵呢?”李廣煩惱的拍着額頭。

“東了!我們只練兵,卻沒有上戰場。”程不識很是感慨:“如今,大軍已經練成,卻不讓出戰,這不是要人命嗎?”

這話不僅是他們要說的,也是周陽心裡所想。只練兵。不打仗,還真是讓人難受,看來周陽天生就是一個戎馬住德的人。

“稟大帥,皇上傳來旨意。”趙破奴策馬趕來,把一束絹鼻遞給周陽。

周陽接在手裡,展開一瞧,不由的眉頭一挑。

“大帥,皇上說什麼?是不是要開戰?”李廣快嘴,搶着問道。

這話正是程不識他們要問的。打量着周陽,沒有說話。

這年來,他們盼的就是與匈奴開戰,卻一直沒有得到景帝的準允。這讓他們很是揪心。

“不是,皇上召我們回長安!”周陽把手聖旨一晃。

“回長安?”程不識眉頭一挑:“難道出事了?”

景帝病勢沉重,隨時有可能駕崩。他的意思說是這個,卻是不敢明說。

“其實,這是太傳來的旨意。”周陽把聖旨遞給程不識。

“太?”李廣眉頭一挑道:“太又有什麼主意了?”

如今的太,就是未來的漢武大帝劉徹。粱王死後,立太的最大障礙已經掃除了,景帝選了一個時機,把他立爲太,並改名“徹”意思是聰明聖徹之意。

劉徹給立爲太后,先是在衛綰的教導下讀書習字。說起學習,漢武帝真是驚人,讓人不得不服,稱的上神童了。他四歲時,就能背誦幾萬字的符錄之書,表現出了驚人的記憶力。

衛綰是有名的鴻儒,精通百家之學。劉徹在他的教導下,進步驚人。

景帝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爲了教導劉徹,把一些國事交給他處理。景帝原本是讓他練練手,哪裡想得到,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天生就是這塊料,處理起來很順手。一開始,還有有些生澀,經驗不足。隨着處理的國事越來越多,卻是越來越老練,就象一個處理了數十年國事的老手,哪裡象是十幾歲的人。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往往能有驚人的見解,讓人意想不到的處置方式,連做了多年皇帝的景帝都很服氣。

久而久之,太英明不凡的名聲就傳了出去,深得羣臣信服。

“真的是太的手跡。”程不識打量着聖旨,笑道:“估摸着是爲了出兵,**不離十。”

“我也是這麼看。”周陽點小頭道。

“真要出兵的話,固然可喜。可是。皇上究竟怎麼想的?”李廣歪着脖。很是不解了。

前幾年,景帝的身體是不好小也比如今要好得多。那時節,景帝不讓出兵,如今他的身體卻更差了,反倒是要讓出兵,這是什麼道理?

對這事,誰也想不明白,周陽道:“別想了,我們趕回長安吧!到了長安,一切自會水落石出。”

這倒是大實話,李廣他們不再猜測。略一收拾行裝,騎上戰馬,直奔長安。

周陽練兵的地方,不再是陳倉河谷,更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原。陳倉河谷固然隱秘,是練兵的好的方,卻是地方有限,練三萬軍隊沒問題,要練二十萬軍隊就太小了。是以早就遷了出來。

陳倉河谷成了漢朝的軍事學院,漢軍的軍官就在那裡培刮。

二十萬大軍的練,擺到北方最好。那裡地勢開闊,不僅可以練,還可以時不時打打匈奴,增加實戰經驗。

可是,太靠近邊境,容易爲匈奴偵知軍情。敵有我,我有敵,匈奴在漢朝就埋有不少探。這事不得不防。

選來選去,最後在雷首山附近找到一塊數百里方圓的平地,與大漠地形近似,可以用來刮兵。更難的的是,這塊平地四面有山,比較隱秘,便於保密。

從原趕去長安,集要一兩日功夫。

路上所見,讓周陽倍感欣喜。如今的漢朝,不僅有了一支精銳大軍。其國力比起年前更上一層樓,更加強大。原百姓安居樂業,更是富饒。

經過趙過的努力,牛耕技術、代田法、樓車在全國推廣開來,農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富饒的原之地,百姓糧滿倉,食有肉。雖然還沒有達到頓頓有肉吃的地步,至少已經能夠隔三岔五的整上一頓了。

在趙過推廣農耕技術前,即使富饒的原地區,百姓一個月”川二一頓肉。算是不錯今,隔二岔五就能整上一蜘隕是咋,巨大的進步。

更讓周陽欣慰的是,這僅僅是開始,隨着時間的推移,原會更加富饒,漢朝會更加強盛,百姓的日會越過越好。

百姓的生活好了,身體強壯了。人口就會越來越多。只要有了足夠的人口,漢朝就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即使征服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通哥,大父有消息嗎?”周陽策馬來到張通身邊。

三年前,竇太后的國喪期一滿。周陽就和南宮公主成親了。不久之後,在南宮公主撮合下,張靈兒心滿意足的嫁給周陽。對外面說是周陽娶了個小妾,其實,兩人好得跟姐妹似的,不分大

“沒有!”張通一臉的憂愁。

張不疑自從年前離家,要去尋找弟弟後,至今音訊全無。

“通哥,你不要擔心。大父是個精明人,不會有事。”周陽寬慰他。

其實,周陽心裡也走放心不下。張不疑是個精明人不錯,卻是年歲太大了。難免不出事。

“不知大父到哪裡去了?”張通很是無奈。想去找,人海茫範,哪裡去找?

“衛青。你那叮外甥是不是又惹禍了?”李廣與衛青並騎而行,一走前行,一邊調侃道:“那小特別淘氣,我敢打賭,他肯定惹禍了。”

“去病那小,太淘氣!”衛青很是無奈,不住搖頭:“姐姐管不住,把他交給我來管教。可是。我長年在外練兵,疏於管教。”

“霍去病?”周陽心頭一跳。

周陽來到漢朝,輕輕扇動蝴蝶翅膀,歷史改變了很多,有些事情卻沒有改變。衛少兒去平陽府做傭僕,與霍仲孺相識,結下了一段情緣,生了一個兒,取名叫霍去病。

霍去病這個名字。周陽如雷貫耳。只要是國人都知道創造了“封狼居胥”傳奇的霍去病。周陽與這個牛人同處一個時代,固然有些驚奇,又有些遺憾,霍去病才五歲,根本就沒有引起人的注意。

據衛青說,霍去病人小鬼大小最大的樂趣就是打架鬥毆。整日裡舞刀弄棒的,沒事就去打架,不是這家的孩給他打了,就是那家房上的瓦被他揭了。

衛少兒管又管不住,實在是沒辦法。只好求助衛青。衛青派人把他接到長安,原本以爲長安是大地方。衛青現在是將軍,有一座將軍府,到了這裡,他總該老老實實呆着。

鄉下人進城,你能不老實?

讓衛青想不到的是,霍去病不僅沒有老老實實呆着,反倒是如魚的水,變本加厲。倒黴的不僅有附近的孩童,就是衛青府裡的傭僕兵士也跟着倒黴。

霍去病要玩一種遊戲,叫打仗。他把將軍府裡的傭僕、兵士全部召集起來,進行刮練,要聽從他霍大將軍的號令,若有不從,軍法從事。

霍大將軍的號令極嚴。說要軍法從事就要軍法從事,打軍棍抽鞭。軍使用的刑罰,他是一樣不少。一開始,這些傭僕只不過是湊湊趣,在他的軍法管教下。不得不聽從號令。

據說,一個女傭不聽號令,給霍去病下令,當着那麼多人的面,扒了褲,狠狠的打屁股。白花花的屁股露在外面,引來無數人的遐思,成爲笑談。

從此以後,霍大將軍號令所至,府的兵士倪僕無不凜遵,不敢稍有違背。

霍大將軍的“軍隊”練成了。他就更有事做了,帶着他的“軍隊”前去打仗。

誰是他的敵人呢?

那些傭僕多的大戶人家就是他的敵人,霍大將軍帶着軍隊來到富戶人家,要他們出來打仗。這些大戶人家哪會把小屁孩放在眼裡,不予

事實證明,不理睬霍大將軍是自討苦吃。你不打,他要打,他指揮他的“軍隊”直接衝殺進來,見人就打,逢人便揍。猝不及防之下。這些大戶人家給鬧得雞飛狗跳。

有些大戶人家氣憤不過,召集府裡的傭僕與霍大將軍對陣,大打出手。

事實又一次證明,與霍大將軍對陣,無異於自殺,一羣烏合之衆,根本就打不過霍大將剛練有素的軍隊。給殺得七零八落。

爲這事,衛青是頭疼之極,無奈之下,要把霍去病送回鄉下去。可是,霍去病這時節就變了個樣,說好話。討衛青歡心。

衛青不許,他就磨呀磨的,磨的衛青心軟,只得打消送他回鄉下的

衛青在府裡的時候,霍去病老老實實的。衛青一離開長安,霍去病就帶着他那尖百戰之師,大殺八方,縱橫無敵。

鬧得那些大戶人家是雞犬不寧。打又打不過,實在沒有法,向京兆府遞了狀,把霍去病給告了。

郭都派人把霍去病傳去,當堂對質。所有的指責與罪名,霍去病全部認了。郟都就要定他的罪,霍去病卻說“瞧瞧你們,你們還好意思告我。你們這些大,我這麼你們打不過我,不如跳渭河淹死算了!”

那些大戶人家給他說得臉紅面赤。當堂撤訴,不告了,自認倒黴。

望着悻悻然離去的大戶,一向冷麪鐵心的郭都竟然哈哈大笑,抱着霍去病誇讚:“此兒甚奇!此兒甚奇!”

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2章 動手了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57章 誓師北征第61章 希望破滅第41章 伊人之心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5章 漢家兒郎第24章 蓋世之兵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6章 晁錯出山第86章 趁火打劫第55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102 平定西域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0章 東胡王第50章 威力無窮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52章 屠殺,開始!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78章 殺雞儆猴第87章 大戰之前第59章 一把大火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76章 血!血!血!(上)第54章 大軍雲集第34章 蠢蠢欲動第20章 龍城見第56章 會獵龍城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37章 入宮見駕第2章 一鳴驚人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54章 始皇偉哉第53章 一個不留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13章 賜爵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41章 董仲舒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39章 東方朔第23章 明白人第20章 龍城見第65章 血染大漠第73章 屠殺,開始!第59章 一把大火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79章 戰果多大第26章 成人教育第52章 惜別第87章 大戰之前第57章 惡有惡報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1章 福兮禍兮第77章 兩難處境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34章 說聲謝謝第73章 石破天驚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35章 館陶公主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章 漢家宮闕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31章 真夠陰損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5章 怒火沖天第22章 匈奴震恐第61章 希望破滅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28章 南宮公主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1章 大有收穫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45章 廢皇后第12章 留侯世家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87章 大戰之前
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2章 動手了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57章 誓師北征第61章 希望破滅第41章 伊人之心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5章 漢家兒郎第24章 蓋世之兵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6章 晁錯出山第86章 趁火打劫第55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102 平定西域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0章 東胡王第50章 威力無窮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52章 屠殺,開始!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78章 殺雞儆猴第87章 大戰之前第59章 一把大火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76章 血!血!血!(上)第54章 大軍雲集第34章 蠢蠢欲動第20章 龍城見第56章 會獵龍城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37章 入宮見駕第2章 一鳴驚人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54章 始皇偉哉第53章 一個不留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13章 賜爵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41章 董仲舒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39章 東方朔第23章 明白人第20章 龍城見第65章 血染大漠第73章 屠殺,開始!第59章 一把大火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79章 戰果多大第26章 成人教育第52章 惜別第87章 大戰之前第57章 惡有惡報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1章 福兮禍兮第77章 兩難處境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34章 說聲謝謝第73章 石破天驚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35章 館陶公主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章 漢家宮闕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31章 真夠陰損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5章 怒火沖天第22章 匈奴震恐第61章 希望破滅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28章 南宮公主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1章 大有收穫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45章 廢皇后第12章 留侯世家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87章 大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