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惡有惡報

二兵百萬。射鵰者十萬。戰將千員,讀是誇張的說法。叫賀,涵誇張聽在耳裡,卻是極爲提氣。是以當日李廣他們一見周陽所寫,無不是開懷暢笑。

對於漢人來說,這話很長志氣,要人不開心都不行。

正是因爲這樣,李廣才叫嚷着,要周陽把這書信在奏章裡提一下,要景帝也高興高興。周陽本無此心。卻拗不過衆將,只得依了,在奏章的最後附上一句,沒想到景帝竟是歡喜得要痛飲千杯。

如此豪言下酒,不要說千杯,就是三千杯也不多!

“會獵”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的打獵。

在周陽的信裡,當然不是來龍城打獵,而是要來攻打龍城,要與軍臣單于在此大戰一番。

龍城是什麼地方?匈奴單于的埋骨之所。埋在這裡的匈奴單于何其之多,遠的數百上千年前的單于,近者冒頓、老上單于都埋在這裡。

這可是匈奴的聖地!在匈奴的聖地和軍臣單于大戰一場,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周陽要當着匈奴歷代單于的面打敗軍臣單于,要當着軍臣單于的面挖了歷代單地的墳墓。挖了你老祖宗的墳墓,你就是罪人,是無能之人,這是莫大的諷刺、羞辱、蔑視,

人生之受辱至此,已經到了極致,無法再超越了!

軍臣單于一讀此信,能不氣得吐血?能不氣得連連吐血?

不過是寫在左大都尉裘衣上的幾句話罷了,然而,匈奴一衆大臣,卻是作聲不得,沒有人說話,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看着鮮活的字跡,人人臉上變色,瞳孔收縮,彷彿那不是字,是睛天霹靂似的!

沒錯,這的確是晴天霹靂!

漢朝數十年來,沒有發出過如此有氣勢的豪言!此時驟然出現在單于王帳中,無異於猜天霹靂,震驚了匈奴大臣。

中行說看着裘衣上的字跡。胸口急劇起伏,他是漢人,也是沒有想到漢人中竟然有如此膽色過人之人。他投靠匈奴。教匈奴擄掠漢朝邊境。是對還是錯呢?

在這一刻,他平生第一次對自己的所作所爲有些分辨不清是非了。要是周陽真的率領大軍馳騁在大漠上,殺到龍城,他的命運將會非常悲慘。

以前,他是一點這種想法也沒有,可是,如今卻感受着烈烈英氣,從未有過的豪言,他的心第一次顫抖了!

“噗!”

那字跡,鮮紅如血,彷彿一把把利劍,直戳他的心窩,中行說一口鮮血吐出來,仰面便倒,臉色蒼白,手足發冷。

周陽絕對沒有想到,他一通書信,不僅氣得軍臣單于吐血,還嚇得中行說暈倒,更是驚得一衆匈奴大臣動彈不得。

不說其他,一通書信有此威力,足以自豪了!

默默

雁門城下,秋意漸起,秋草已黃,炎炎夏日早已過完。

然而。城下的漢軍練刻苦,人人汗流浹背。彷彿這仍是炎熱的夏季似的。

記練雖然辛苦,可是。漢軍沒有人退縮。反而是士氣高昂,鬥志昂揚。

勝仗是激勵士氣的最好方式,接連的勝仗早已一掃漢軍以前的頹勢,軍心大振,人人願與匈奴決一死戰。要想在即將到來的秋後大戰中獲勝,取得大勝,就必須練。必須執行周大帥的意圖。

到如今,漢軍士卒對周陽萬分信服,誰叫周陽總是帶他們打勝仗呢?

不僅打勝仗,還勝得乾脆利索,絕不拖泥帶水,連匈奴第一猛將都給砍了頭顱,這能不振奮人心。能不激勵軍心嗎?

在軍臣單于當日紮營處。周陽駐馬其間。當日,大戰過後,累累屍骨,滿地泥濘,而現在,卻是漢朝騎兵的練場。

不得不說,這塊平地,除了地勢稍低,易於積水外,還真是訓練騎兵的好地方。地勢開闊,易於騎兵馳騁。

李廣、程不識、馮敬他們駐馬周陽身側。靜靜觀看漢軍馳騁。

在周陽身前不遠處,有一堵土牆,長約百米,土色尚新,新築不久。這是爲了檢驗騎兵使用長矛的衝擊力,公孫賀特的修築。

土牆前面,有一百建章軍。手裡一支長矛,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很是銳利。他們,正是選出來測試長矛威力。

領頭的不是別人,正是公孫賀。

周陽的設想的確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使得騎兵的威力更強。可是,究竟有多強,誰也沒有見過。無法預知。就是周陽本人,也不知道這會使騎兵的戰力增加多少,測試是必須。

“這土牆務築得很厚實,他們能撞倒嗎?”李廣眉頭一擰,有些把握不定。

“看看就知道了這問題誰也無法回答,只有等待事實了。程不識也沒有定論。

周陽右手一揮,公孫賀手中長矛前指,彎曲的矛尖好象毒蛇的蛇信。

一百枝長矛朝前,那就是一百條毒蛇,似欲吞人噬骨,很是駭人。

建章軍眼裡閃着熾烈的戰意,彷彿他們不是在測試,而是馳騁在戰場上似的。

“端好矛!用力握着”。公孫賀大吼一聲:“殺啊!”

蹄聲驟起,一百建章軍潑風般衝了出去。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氣勢不凡,仿若千軍萬馬在馳突一般。手中的長矛,明晃晃的,好雄壯的陣勢。

程不識眼睛放光:”一 二個。和沒有長矛。衝鋒時的感覺就是不樣!殺與騰 是匈奴遇上。一定會給捅得死傷無數!”

李廣撫着臉頰:“大帥,這主意好!可是,我們怎麼沒想到呢?”

軍事科學的發展,是一步一步來的,不是憑空就能產生。周陽之所以能想到這點,是因爲他是現代人,眼界比李廣他們開闊得太多,敢想他們不能想之事。

如雷的蹄聲中,濺起一溜煙塵,好似怒龍似的朝着土牆撲去。建章軍離土牆越來越近了,威力就要顯現出來了。

這威力究竟如何?李廣他們太想知道結果了,無不是睜大了眼睛,死盯着,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轟隆隆!”

建章軍離土牆的距離越來越近,就在長矛與土牆相撞的瞬間,只聽一聲驚天動的巨響。

伴隨着巨響而起的,還有無盡的煙塵,彷彿這地方吹起了一股颶風似的,煙塵瀰漫。讓人看不清究竟發生了何事。

“殺!”

在遮天的煙塵中。爆發出一陣驚天的殺聲,建章軍潑風般衝到前面去了。這堵土牆竟然沒有阻擋住他們前進。

那麼,這土牆的命運,已經很明顯了,轟然到塌了。

等到煙塵略散,周陽他們瞧清了,土牆早就倒在地上。這可是公孫賀花了大力氣。叫人築的,很結實,遇到衝鋒中的騎兵,也是禁受不住。騎兵衝鋒的威力,還用說嗎?

這僅僅是一百騎兵馳騁,要是成千上萬的騎兵端着長矛衝鋒,不要說血肉之軀,就是一堵厚厚的牆,也會轟然倒塌!

“漢軍威武!”

建章軍歡呼着,策馬衝回來,臉上盡是興奮之色,彷彿打了一個大勝仗似的。

如今,長矛在手,又多了一個對付匈奴的法子,這勝仗也就爲時不遠了,要他們不歡喜都不行。

“大帥,太好了!”

公孫賀激動難已的一拉馬繮,匆匆下馬,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周陽身前。不住揮拳頭。

“矛有沒有壞?禁受得住嗎?”周陽問道。

“沒壞!”公孫賀甩甩臂子:“就是在相撞的那一刻,震礙手臂生疼,戰馬停了一剎那,才能再向前衝。”

“那是牆!要是換作匈奴,就不會了!”李廣的快嘴裡吐出一長串美妙的聲音:“匈奴也是肉長的,哪裡比得了牆!連牆都擋不住,匈奴還能活麼?”

這話說理衆人興高采烈,歡喜了一陣,各自去刮練。

有了長矛和手弩。騎兵的威力倍增,又多了兩個對付匈奴的好辦法。這使得漢軍的士氣高昂,戰意空前熾烈。

單于庭,軍臣單于的王帳中。

軍臣單于平躺,身上蓋了一件金絲裘衣。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色血。一動不動,要不是微微起伏的胸口,一定會以爲他死了。

匈奴一衆大臣站立在側,個個霜打的茄子一般??低着頭,垂頭喪氣,彷彿周陽的書信還在眼前似的。

“咳咳!”

軍臣單于一陣劇烈的咳嗽,大口大口的吐着血,阿胡兒母親慌忙扶起軍臣單于,輕拍着他的背。

一陣劇咳之後,軍臣單于終於睜開了眼,有氣無力的看着眼前的大臣,掙扎着要站起來。阿胡兒的母親忙攔住:“大單于,不要,你的身子”

“滾開!”

軍臣單于的眼睛猛的瞪大。死盯着眼前麗人,怒斥起來:“快滾!要不然,本單于砍了你!還不快滾!”雙眼瞪圓,彷彿要噴出火苗似的。

自從她給霸佔以來,日日與軍臣單于纏綿,軍臣單于很是銷魂。對她是百般憐愛,連一句重話都沒有說過,更別說如此喝斥了。她是倍覺委屈。看着軍臣單于握着彎刀的手,知道那不是說笑的,要是再不走,連命都沒了,只得萬分委屈。百般不甘心,連奔帶跑的衝了出去。一出王帳,眼淚再也忍不住,涌了出來,哭得很是傷心。

阿胡兒的母親卻沒有聽見軍臣單于的話,在她離去後,軍臣單于眼裡含着淚水,戀戀不捨的望着她的背影,直到不見她的蹤影,這才道:“她是一個。很好的女人,本單于很喜歡她!可是,你們知道本單于爲何要斥走她?”

這個問題誰也不能回答,又不是軍臣單于肚裡的蟲子。

軍臣單于自問自答:“本單于把豪情消磨在婦人的肚皮上,這是本單于的罪過!周陽的信,是很氣人,氣得本單于吐血不止。可是,就是在夢中,本單于一直在問:大匈奴一直佔着上風,什麼時間輪到漢人說話了?漢人爲何能說出如此豪言壯語?那是因爲本單于沒有狠狠教漢人。沒有打疼周陽!本單于要禁絕一切嗜好,婦人、美酒、美味的食物。全部不要。本單于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打敗漢軍,活捉周陽!”

說到此處,右臂一揮,高呼起來:“活捉周陽!活捉周陽!”

他吼得山響,激情四射,可是,他的大臣們卻沒有他那麼充足的底氣。只是略作樣子跟着吼了幾嗓子。原本應該豪情萬丈的吶喊,卻跟丟了魂似的。

軍臣單于處於激昂中,絲毫沒有發覺,右臂使勁揮舞着:“本單于抓住周陽後,要帶着他,一起打進長安!要讓他親眼瞧瞧,本單于是如何會獵長安的!”

“會

軍臣單于實在是沒有創意,拾周陽的牙慧,搞了個,“會獵長安。”還吼得山響,右臂都差點揮斷了。

“會獵長安!”

大臣們似乎爲軍臣單于描繪的美好藍圖給感染了,吼起來終於多了些激情。

軍臣單于甚是滿意,站到地上,抓起裘衣穿上,把彎刀椅在腰間,握着黃金權技,跺跺腳,意氣風發,絲毫不象吐血三日三夜的樣子,反倒是龍精虎猛一個人。

然而,當他走路的時候就露了底。一步跨出去,有些打晃,差點 兒摔在地上。好象嬰兒學步似的。吐血三日。吐出的鮮血何其之多,心氣雖然恢復了,可是,身體跟不上呀。

他那一晃不打緊,羣臣看在眼裡,心狠狠抽搐了一下,彷彿給針紮了似的。

走了幾步,終於適應了。不再打晃了,軍臣單于問道:“中行說呢?他人呢?”

巾行說對漢朝內情很熟,又有才智,深得軍臣單于歡心。每當遇到難辦之事,就要聽取他的建議。軍臣單于此時間起,必是有大事要找他商量了。

中行說給周陽一通書信嚇得暈過去,這事說出來丟人,不好啓齒,大臣們默不作聲。

“他怎麼了?”軍臣單于再問一句。

“稟大單于,中行說病了。”左谷毒王伊稚斜只得回答。

“他病了?他得了什麼病?”軍臣單于大是奇怪。

“大單手有所不知,他給周陽的書信嚇得病到了,至今還臥病不起。整日叫心口疼!”伊稚斜再次回答。

“哈哈!”

軍臣單于的表現出乎任何人的意料。大臣們以爲他一定會喝罵,沒想到他卻是大笑,笑得一衆大臣丈二金網般,摸不着頭腦。

“你們都聽見了吧!漢人就這點膽子,只配做奴才!”軍臣單于大笑中。說了一句讓羣臣更加驚訝的話。

漢人中固然有膽小的,可也有膽大的,諸如周陽,就能憑一通書信氣得軍臣單于吐血,嚇得中行說臥病不起,驚得一衆大臣目瞪口呆。

當然,這話只能在心裡想想,不能說出來。

就在羣臣腹誹之際,軍臣單于龍集虎步。早就去得遠了,忙屁顛顛的跟上去。

軍臣單于並沒有去別的地方。而是去了中行說的帳幕。中行說的帳幕就在王帳旁邊,這是便於軍臣單于找他議事。

很快就到了,軍臣單于一頭紮了進去,只見中行說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跟在土裡埋過似的。縮作一團,一雙手死死捂住胸口,不住呻吟,彷彿有刀子在剜他的心似的。

“中行說!”軍臣單于大喝一聲。

“大單于!”中行說好象火燒了屁股似的,一蹦而起,雙手下垂,急急忙忙施禮:“奴才中行說見過大單于”。

軍臣單于擺擺手。問道:“你給周陽一通書信嚇得病了,心口疼。是不是?”

“大單于明鑑!”一想起這事,中行說就不是滋味,明明那通書信是寫給單于的,關他屁事,可是看着上面的字跡,卻變成了利劍。從此就心口生疼了。

至於原委,中行說還真不清楚,思來索去,也許他是漢人,教匈奴爲非,甘心給單于做奴才,於心難安吧!

畢竟他是漢人出身。儘管漢朝皇帝把他的命根給絕了,他的祖宗還有一枝槍,要不是他的祖宗一枝槍,也沒有他。

除了這說法。中行說還真找不到心口疼的病由。

“你那是心病!你是漢人,陡然間看見漢人的書信,你就害怕了”。軍臣單于好象精明的大夫似的,一雙虎目在中行說身上掃來掃去:“要是你的病不能好,本單于給你治治。”

“請問大單于,要如何治?。中行說略通醫術,自己試過了,毫無收效。捂着心口,咬牙忍着疼。

“這好治!”軍臣單于手中的黃金權杖重重砸了下來,打在中行說背上。

中行說猝不及防之下。重重摔在地上,愕然的看着軍臣單于,萬分不解:“大單于,你爲何要打奴才?”

“還疼不疼?”軍臣單于問道。

“疼!背上疼中行說咬牙強忍着疼痛,儘量把話說得平穩。

“本單于問你的心口還疼不疼?”軍臣單于轉着手裡的黃金權杖,有些不懷好意的問道。

“不疼了!”中行說終於明白了,要是他說不疼。軍再單于肯定會打他。只好說昧心的話,撒謊了。

“不疼就好。”軍臣單于大是滿意。微一點頭:“本單于決心已定,馬上起兵南下,攻打漢朝。這一次,本單于調集了五十萬大軍。一定要把漢朝踏平!你,本單于忠心的奴才,給本單于出個好主意!”

“我我我??,好疼!”中行說結巴了幾句,捂着胸口,慢慢倒在地上,臉色蒼白,不住抽搐。

從此以後,中行說就落下了心口疼的毛病,不論天晴下雨,還是狂風雷霆,都會疼,就沒有一天好過。

受夠了折磨的中行說,很是感慨“漢奸當不得,會遭天譴”。

中行說,漢奸鼻祖,從他開始,纔有漢奸這一說法!

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間未到!(

第22章 偷雞不成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44章 喜得貴子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78章 敵變我變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2章 偷雞不成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30章 廢和親第46章 景帝駕崩第2章 射鵰者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30章 反陰樑王第9章 家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1章 何爲士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47章 少年天子第6章 淑女阿嬌第39章 凌辱之恨第94章 血染長城第65章 凱旋歸來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3章 賜爵第68章 妙計惑敵第23章 賞賜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23章 毒計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1章 初戰告捷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9章 飛將軍第31章 姐夫!姐夫!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2章 豐碩戰果第34章 趙過第57章 誓師北征第86章 趁火打劫第71章 天佑大漢第95章 羅馬帝國第2章 射鵰者第52章 屠殺,開始!第10章 東胡王第7章 男兒行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0章 奔赴邊關第20章 待客之道第78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臺灣歸降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27章 舉國歡騰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3章 魔鬼訓練第6章 建章營第3章 獵殺第90章 臺灣歸降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8章 阿嬌第18章 別無選擇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72章 動手了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61章 希望破滅第68章 一怒興師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74章 橫掃第37章 匈奴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02 窮途末路第43章 氣象一新第23章 毒計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3章 石破天驚第29章 賜婚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18章 別無選擇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0章 千古一帝第84章 陣前相遇第76章 血!血!血!(中)第97章 喜得寶駒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21章 公主上門第15章 曹壽逼婚
第22章 偷雞不成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44章 喜得貴子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78章 敵變我變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2章 偷雞不成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30章 廢和親第46章 景帝駕崩第2章 射鵰者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30章 反陰樑王第9章 家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1章 何爲士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47章 少年天子第6章 淑女阿嬌第39章 凌辱之恨第94章 血染長城第65章 凱旋歸來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3章 賜爵第68章 妙計惑敵第23章 賞賜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23章 毒計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1章 初戰告捷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9章 飛將軍第31章 姐夫!姐夫!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2章 豐碩戰果第34章 趙過第57章 誓師北征第86章 趁火打劫第71章 天佑大漢第95章 羅馬帝國第2章 射鵰者第52章 屠殺,開始!第10章 東胡王第7章 男兒行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0章 奔赴邊關第20章 待客之道第78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臺灣歸降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27章 舉國歡騰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3章 魔鬼訓練第6章 建章營第3章 獵殺第90章 臺灣歸降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8章 阿嬌第18章 別無選擇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72章 動手了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61章 希望破滅第68章 一怒興師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74章 橫掃第37章 匈奴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02 窮途末路第43章 氣象一新第23章 毒計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3章 石破天驚第29章 賜婚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18章 別無選擇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0章 千古一帝第84章 陣前相遇第76章 血!血!血!(中)第97章 喜得寶駒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21章 公主上門第15章 曹壽逼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