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單于的無奈

刃只年。,那不成了怪物。衆人不由得周燦”洲引忙腳亂樣兒看在眼裡。不由得歡喜的笑了。

一下子添四個兒女,手卻不夠,任誰都會有此感慨,景帝他們不由得鬨笑起來:“給我抱!給我抱!”

一衆人呼啦一下,全圍上去了,爭着搶着,從周陽手裡抱過孩子。

只轉眼功夫,周陽手裡的兩個嬰兒就給人奪走了,不由得大叫:“那是我的孩兒,給我!給我!”

周陽是吼得山響,卻是沒有人理他,搶到手的。忙着逗弄,沒有搶到手的,卻是不甘落後,笑呀逗的,忙個不停。

景帝正要去抱一個男嬰,卻給周亞夫手疾眼快,一把奪了過來。景帝臉一沉,端起皇上架子:“周亞夫,給聯抱!聯是皇上,得先抱!”

“皇上,今兒是隻敘親情。不敘君臣之道。你是我的親家,和我一般大。”一向口齒不好的周亞夫,竟然伶牙俐齒了一回:“論年歲,你還沒有我大,得我先抱。”

這是私事。當然要論親情了,景帝給周亞夫一句話噎住了,只得退而求次:“那我們兩個逗。”也不管周亞夫同意不同意,笑呵呵的道:“多白多胖的小子,給外公笑一個。”

周陽努力半天,也沒有奪回一個,大是鬱悶:“這親戚多了有什麼用?什麼不搶,搶我的幸福!”

“姐夫,你別在那裡嗥了。沒用的!”劉徹抱着一個女嬰,笑得臉上綻放出了鮮花。

周陽一陣打量,這裡他插不上手了,快步進屋。只見南宮公主躺在軟榻上。極是虛弱,臉色蒼白。一身的汗水。女僕正在給她擦拭身子。

“可苦了你!”周陽大是肉疼,南宮公主多漂亮的人兒,迷一生養,竟然如此不堪。這生孩子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幸好。男人不用受這苦!

緊緊握着南宮公主的玉手。有些冰涼,不似先前那般溫熱,周陽一陣憐惜。緊緊的擁着伊人。

南宮公主極是疲憊,卻努力打起精神,衝周陽笑笑,把一顆螓首埋在周陽懷裡,輕輕的道:“我很幸福!我們有孩兒了!”

“嗯!”周陽的熱淚再次流了出來。

南宮公主伸出如玉般的素手,爲周陽擦拭眼淚,道:“快去看看靈兒妹妹!快去!”

生孩子這事,不可能把二女放在同一個房間,要分開。張靈兒就在隔壁,周陽萬分不捨,可是,張靈兒也是他心愛的女人,不得不去看,在南宮公主額頭上親了一下,在南宮公主嬌羞中,道:“等着我,我馬上回來!”

站起身,飛也似的衝了出去。來到隔壁房間,一進入,只見張靈兒虛弱的靠在軟榻上,一看見周陽,妙目中閃過一絲明亮。衝周陽嫣然一蕪

周陽如沐春風中,快步過去,緊握着張靈兒的手,她的小手有些發涼,身上全是汗水。臉色蒼白,周陽一陣肉疼:“靈兒,可苦了你!”

“不!我很牽福!”張靈兒輕輕搖頭,聲音很細:“能給夫君生兒育女,是我的福氣!”

周陽緊緊擁着張靈兒,右手在她玉背上輕輕撫動,激動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周陽這個屋裡一趟。那間屋裡一會,不停的跑。真想把二女抱到一起,說他咋。幾天幾夜,可是,二女身子太虛弱,不能折騰。只能由周陽來回跑了。

跑了一陣。景帝抱着一男一女。在王皇后、劉徹、阿嬌、館陶公主他們的陪伴下,腳步輕盈的進來了。

張不疑和張闢疆一人抱着一個嬰兒,滿面生風的進屋。

周亞夫和許茹二人一臉的幸福,緊隨着衆人進屋。

“周陽,你給聯添了兩個外孫,聯心裡歡喜着呢。你準備給取什麼名?”景帝打量着周陽,極是讚賞。

這個愛婿真不一般呀,不僅打仗厲害,會做人,連“造人”也是這般驚天動動,一來就是兩對龍鳳胎,非常之人吶!

周陽只顧着樂,還沒有想過這事:“岳父,這事容我想想。”

不叫皇上,叫岳父,倍加親切,景帝更加歡喜,笑道:“要不。我這皇上兼岳父厚着臉,給他們取個名,怎樣?”

“謝皇上!”周陽還沒有說話,周亞夫就搶着說話了。給景帝賜名,那是何等的榮幸事兒,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周陽本想自己給取名,可是,景帝不僅僅是皇帝,還是外公,他有權取名。想了想,周陽道:“那就有勞岳父了。”

“嗯!”又一個岳父,叫得景帝渾身通泰,笑道:“你是將軍。這爲將者有一句警言,爲將不過三代。從周勃算起,到周亞夫,你這一代,你們周氏已經三代將門了。爲將不過三代,不一定,有一點是一定的,爲將者多殺戮,是以你要謹記此點。打仗嘛,哪能不殺戮的。可是。並不妨礙多一分仁慈,聯就把這仁慈二字拆開,給你的兩個寶貝兒子作名字,他們就叫周仁、周慈吧!”

“周仁?周慈?”周陽品評起來,這名字不錯呀,欣然點頭,道:“謝皇上!”

景帝這是在告誡周陽,能不殺戮則不需要殺戮。當然,以景帝之明,另一層意思是說,當殺戮的時候,不必手軟。

“周仁!周慈!好名字!”周亞夫大聲讚歎,緊接着就是裂着大嘴樂呵起來:“我的孫子有名字了!”

“謝父皇!”南宮公主就要站起身向景帝行禮,卻給王皇后按住了:“南宮,快別動,你身子虛着呢!虛着呢!”

王皇后當了外婆,自然是歡喜。可是,把南宮公主那副虛弱疲憊樣兒看在眼裡,大是肉疼,恨不得以身相代。

“這兩咋,閨女嘛,聯就把嫺雅二字拆開來,就叫周嫺周雅吧!”景帝凝視着兩個女嬰,眼裡盡是慈愛之色。

這兩個女嬰中,有一個是張靈兒所生,和景帝沒有血緣關係。可是,景帝是仁慈之君。不會有輕重之別。

“周嫺!周雅!”周陽略一沉吟道:“這名字好!適合女子!”

暴帝樂呵呵的逗起了嬰兒。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

當晚,周陽大排宴席,宴請一衆親朋好友,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趕來道賀,其間的熱鬧可以想象,直到興盡方纔散去。

自此以後,周陽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件樂事,那就是在軍務之餘。面對嬌妻弄稚子,多麼的讓人舒心!

默默默

單于庭,朔風怒卷,大雪飄飛,鵝毛般的雪花飛舞,地上積雪數尺。一派銀裝素裹。

不計其數的帳幕,一座接一座,一眼望不到頭。

不時有匈奴兵士騎着駿馬。穿着皮甲,接着彎刀,揹着弓箭頂着寒風,踏着積雪,來回巡邏。馬蹄過處。雪花飛濺。極是壯觀。

衆多的帳幕中,單于的王帳最是顯眼,巨大,異於尋常帳幕,還有在朔風中招展的王旗。

王帳中,炭火升起,溫暖如春,與帳外的寒冷恰成鮮明的對比。

軍臣單于高踞王座上,狐裘皮帽,左手緊握着黃金權杖,不停的轉動。面前的短案上擺放着一隻全羊,還有溫熱的馬**,可是,軍臣單于食慾全無,虎目中光芒閃爍,不停的在一衆臣子身上掃過。

他的目光森冷如劍,掃到誰身上,誰就打個冷顫。

匈奴沒有多少國事,處理國事。三言兩語便完了,時間多的是。在這樣的大冷天,聚在王帳中飲宴,吃美味的羊肉,喝溫熱的馬**,這是上千年的傳統。

每當此時,羣臣高聲喧譁,大聲叫嚷。放開了喉嚨,盡情的吃喝。可是,如今的羣臣,卻是表情各異,有的氣憤,有的無動於衷,有的大氣都不敢出,各種各樣的表情都有,不一而足。

更讓人驚訝的是,一衆大臣更沒有吃喝,面前的羊肉、馬**原封未動。在以往。即使軍臣單于不吃,他們也會自顧自的吃喝,象今天這種情形,不是絕無僅有,在匈奴上千年曆史中也不多見。

原因沒有別的,只是因爲匈奴君臣犯愁。愁得沒了食慾。

他們之所以犯愁,那是因爲他們愁強大的漢朝,愁戰力驚人的漢軍即將到來。

在匈奴上千年曆史中,匈奴打過敗仗,形勢也危急過,就是從來沒有如此危急。趙武靈王、蒙恬大敗匈奴於河套之地,那時節的匈奴自上而下瀰漫着一股失敗情緒,可是,匈奴卻不會滅亡,因爲趙軍、秦軍不可能追到大漠深處。

而如今,漢軍雖然還沒有大舉來犯,可是,漢軍驚人的戰力已經讓他們從心裡感到驚懼。

東胡一戰,匈奴雖然損失慘重。侯產兒被殺,這對匈奴來說,不過是皮毛罷了,還未傷筋動骨。可是,漢軍是在深入東胡腹地千多兩千裡的地方,把侯產兒的精銳大軍給全殲了,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漢軍具有追入大漠的實力!

漢軍不僅深入大漠,還能保持驚人的戰力,這在匈奴與華夏上千年的戰爭中,就沒有出現過,即使強悍的秦軍也沒有如此驚人的戰力。

如今的情形對漢朝極爲有利。漢朝肯定會追入大漠,時間就在來年的春天。離現在只有數月時間了。

與漢軍正面硬撼。打不過,根本不是漢軍的對手。避開漢軍的鋒芒。與漢軍在草原上纏鬥,這一辦法是不錯。匈奴君臣一度認爲此計奇妙,可是,漢軍已經擺出一副要進攻河套之地的架勢。

河套之地的重要性不用說的,一旦給漢朝拿下河套之地,無異於把利劍對準了匈奴的心臟,任由匈奴撤退到哪裡,都避不開漢軍的兵鋒。

放棄龍城,雖然讓人萬分不甘心,卻可以保存匈奴的實力,軍臣單于可以這麼做。放棄河套之地,匈奴必亡無疑,軍臣單于自從得知漢軍要對河套之地動手的消息後。一直心神不寧,整日裡犯愁,不得不召如集羣臣商議。

不商議還好,一商議,這憂慮就象瘟瘦一樣在羣臣中間延蔓開來。最初商議時,羣臣還會謾罵漢朝,罵漢人膽隨着商議的次數越來越多。羣臣對此事越來越是驚懼,到了眼下時節,他們連最喜歡的喝酒吃肉都沒有興致了。

愁啊!

軍臣單于無奈的一拍額頭。端起酒碗,道:“來,先喝酒吃肉。再來商議。”

“喝酒吃肉?”羣臣興趣缺缺。卻又不得不陪軍臣單于,只得端起酒碗。道:“謝大單于!”謝聲中,早已沒了昔日的歡喜之情很是機械。

“大單于,我們該如何應對?”有心急的大臣問道。

“如何應對?”軍臣單于苦惱的揪着頭髮,他腦袋上的頭髮原本就不多了。這段時間不斷的揪頭髮,如今腦袋上

“中行說,你說,該如何應對?”軍臣單于實在是苦無良策,不得不向中行說求助。

中行說爲匈奴羣臣瞧不起,可是,這些大臣知道,中行說的智計相當不錯,目光齊刷刷的集中在中行說身上。

“大單于,奴才實無善策。”中行說搖搖頭,左手捂着胸口,嘆息一聲道:“任何的計謀,都要一刀一槍的來打,若是打不過,再好的計謀也是沒有用,奴才實是計窮。”

“胡說!”軍臣單于怒斥一說:“你是漢人,你看到漢人勢大,就不願爲大匈奴效力了。是不是?來啊,拉出去砍了!”

“對!他是漢人!可惡的漢人!”

“漢人最可惡!”

一衆大臣馬上就附和,叫嚷開了。

漢朝創建之初,匈奴把漢朝當作倉庫。予取予求。那時的匈奴很愜意。並不恨漢人,漢人是他們的獵物,他們是獵人,獵人哪會恨獵物的。自從長城大戰之後,匈奴吃了敗仗,敗得很慘,就恨上了漢人。因爲漢人不再是溫順的綿羊,任由他們宰殺。

到如今,漢朝勢盛,匈奴對漢人在痛恨之外,又多了一種叫驚懼的情緒,一有機會就要罵漢人。

強者歷來只有譏嘲與不屑,只有弱者纔有痛恨與氣憤,謾罵是弱者的專利。如今的匈奴已經成了弱者!

兩個親衛進來,不由分說。把中行說拖出去了。

“大單于,奴才是真的計窮,苦思無計了!”中行說嚇了一大跳,哪有這樣的道理,竟然因爲想不出好主意,就給軍臣單于治罪。轉念一想。這都是種族問題,他是漢人,軍臣單于才這般對待他,早知如此,當初何必做漢奸呢?

中行說象拖死狗一樣給拖了出去,告饒乞求都沒有用,不由得閉上眼睛。長嘆一聲,不再言語。

“中行說,大單于問你,有沒有善策?若是沒有,就去見你們的漢皇劉邦吧!哈哈!”親衛大聲問道。劉邦是一個笑話,親衛提起他。那是爲了讓自己心裡好受些。

“要殺便殺吧!”中行說伸長脖子。

“動手!”親衛手中的彎刀高高舉起,狠狠的劈了下來。望着明亮的刀光。中行說渾身直冒寒氣。卻是無能爲力,只有眼睜睜的看着彎刀劈將下來。

彎刀並沒有砍下中行說的腦袋,而是在他的脖子上停了下來。彎刀上的冰涼傳來,中行說大是驚訝,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

“大單于有令,叫中行說進帳!”帳幕裡出來一個親衛,大聲傳令。

親衛架起中行說便進了王帳,那些大臣一臉的惋惜,竟然沒有殺了他。

此時的中行說渾身汗溼,臉色蒼白,那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七魂去了六魂,好象死狗一般給親衛扔在地上。

打量着地上的中行說。軍臣單于難得的笑了,道:“中行說,你沒有騙本單于,本單于很高興!可是,你這個漢人,卻沒有一個好主意,本單于很是不高興!你說。本單于如何處置你爲好?”

中行說終於明白過來,軍臣單于是試他的,並不是要殺他,一顆心方纔落回肚裡,忙道:“謝大單于!謝大單于!”

他表面上感激萬分,不住口頭,心裡卻是感慨無已:“悔當初。做了漢奸!一失足,成千古恨吶”。

“你想不出好主意,那你就給本單于拿主意。”軍臣單于虎目中精光四射:“無論如何,河套之地不能落在漢人手裡,那關係到大匈奴的生死,即使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本單于也要保得河套之地萬全!中行說,你說,本單于率軍進入河套之地,能不能保得河套的萬全?。

河套之地太重要了,正是因爲河套之地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才成爲中國與北方少數民族爭奪最爲激烈的地方,數千年來,戰死在這裡的雙方將士沒有千萬之數,也有數百萬之多。

“大單于,若是奴才所料不差,大單于率軍進入河套之地的話。大匈奴必將全軍覆沒。就是大單于你,恐怕也難以生還!”中行說略一沉吟,如實相告。

“胡說!”

“大單于神威難測,自能萬全!”

一衆大臣齊聲喝斥起來。中行說這話太直接,太嚇人了。

“河套之地在陰山南麓。交通南北的是爲數不多的道口,若漢軍切斷道口,再來與大單于交兵。敢問大單于。能有多少逃出來的機會?。中行說不理睬一衆大臣的喝斥,大聲反問一句。

一座陰山,就把大漠分隔開了,陰山以南,氣候溫暖,土肥水美,而陰山以北卻寒冷異常。連結陰山南北的就是爲數不多的道口。若是給漢軍拿下了道口,匈奴的後路就會給切斷了,匈奴插翅難逃。

“頭曼單于敗於河套之地。多少大匈奴的勇士死於三大道口上,至今,那裡的草還是紅色的,大單于難道忘了?”中行說再問一句。

蒙恬大敗大匈奴於河套之地,匈奴想從三大道口逃走,卻給秦軍架起強弩。射殺無數。數十上百年過去了,那裡的草仍是紅色的,這事,匈奴誰不知道?

“哎!”軍臣單于長嘆一口氣,再無言語。

第26章 成人教育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9章 定計第63章 痛下殺手第33章 賜官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22章 匈奴震恐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5章 王對王第27章 惹大禍了第30章 勝利果實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6章 一網打盡第45章 始皇憾事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9章 完勝第17章 又見太子第96章 太后駕崩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4章 實力說話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40章 奔赴邊關第81章 《破龍城》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23章 出擊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喜悅無邊第38章 墨家下山第79章 完勝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68章 大戰在即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5章 怒火沖天第7章 猗蘭殿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9章 戰果多大第5章 萬戶侯第25章 環首刀第17章 又見太子第65章 凱旋歸來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18章 主父偃第8章 漢武大帝第21章 公主上門第62章 雷霆萬鈞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66章 周陽歸來第56章 一網打盡第20章 大漢軍略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8章 阿嬌第66章 軍情泄露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4章 始皇偉哉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64章 來得好第23章 毒計第22章 天遂人願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6章 調教阿嬌第3章 舌戰羣臣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4章 留侯兵法第26章 窮追不捨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16章 自尋死路第2章 衛子夫第77章 兩難處境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45章 廢皇后第21章 直搗龍城第80章 景帝血詔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30章 勝利果實第57章 惡有惡報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2章 匈奴震恐
第26章 成人教育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9章 定計第63章 痛下殺手第33章 賜官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22章 匈奴震恐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5章 王對王第27章 惹大禍了第30章 勝利果實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6章 一網打盡第45章 始皇憾事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9章 完勝第17章 又見太子第96章 太后駕崩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4章 實力說話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40章 奔赴邊關第81章 《破龍城》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23章 出擊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喜悅無邊第38章 墨家下山第79章 完勝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68章 大戰在即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5章 怒火沖天第7章 猗蘭殿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9章 戰果多大第5章 萬戶侯第25章 環首刀第17章 又見太子第65章 凱旋歸來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18章 主父偃第8章 漢武大帝第21章 公主上門第62章 雷霆萬鈞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66章 周陽歸來第56章 一網打盡第20章 大漢軍略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8章 阿嬌第66章 軍情泄露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4章 始皇偉哉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64章 來得好第23章 毒計第22章 天遂人願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6章 調教阿嬌第3章 舌戰羣臣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4章 留侯兵法第26章 窮追不捨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16章 自尋死路第2章 衛子夫第77章 兩難處境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45章 廢皇后第21章 直搗龍城第80章 景帝血詔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30章 勝利果實第57章 惡有惡報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2章 匈奴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