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

看到地圖上霍去病的前進路線,只要稍微腹黑一點的都能想到霍去病在幹什麼。

說白了,西域的地形就是三山夾兩盆。

霍去病第一步就是把北面祁連山另一側給清空了,然後就是攻打金山,拿下金山後建立金城。

現在又從中線進行了貫穿。

然後把蔥嶺以東給佔據了。

現在等於蔥嶺以東,玉門關以西,祁連山以南,整個西域被包了餃子了。

不對,準確的說應該是包了燒賣。

唯一的南面,沒包是沒包,但崑崙山脈,往上翻過去是青藏高原,而且崑崙山脈和青藏高原目前已經是內附的羌人在管轄大量漢人商人不斷活動的區域了。

準確的說,西域已經被包起來了。

這就是霍去病戰略的高明之處。

如果換個人來,要吃下匈奴一定是選擇先啃單于這個硬骨頭,然後把匈奴變成一盤散沙,然後再一點一點收服匈奴舊部。

但是換成霍去病來,那戰略宛如羚羊掛角,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又行之有效。

霍去病的方針是,繞開單于大部,根本不理會他。

首先集中優勢兵力在家門口打斷匈奴左手。

然後雖然沒有足夠的兵力能敲斷匈奴右手。

卻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首先是把右手摸資源的路徑給砍了,要隔開匈奴右部和西域之間的聯絡。

哪知道匈奴右谷蠡王那麼怕,直接把漠北給棄了,翻過祁連山直接進了西域。

霍去病也就將計就計調整了戰略方針。

把匈奴右部當又一個單于部,給框起來圈養。

但匈奴右部進入了西域諸國,內部遠不如單于部鐵板一塊,所以霍去病迅速將匈奴右部和西域諸國一分爲二,進行了切割。

現在西域和和匈奴,那就是被切好的牛排,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吃。

最關鍵是,西域諸國,還沒有避戰的理由。

他們在匈奴手底下當附屬國都上百年了。

此時,匈奴右部融入西域的人口,雖然比不上西域本地人多,但是匈奴人什麼戰鬥力?

此時各國境內匈奴才是爹,他們又哪兒敢遣使避戰:“我不想打,匈奴壞胚們逼我的!”這要是使臣派出去,那匈奴右谷蠡王就先剁了他們的腦袋。

所以,霍去病以討匈奴的理由,一邊打一邊等。

等什麼呢?等匈奴人和西域人起怨恨。

西域這個地方,就能養百萬人,說是三十六國其實有的小國只有幾千人甚至千把人。

匈奴這麼多人在這兒住了已經幾個月了,不吃糧食嗎?

缺吃的怎麼辦?

先供給爹,還是西域人自己吃?

久而久之有沒有矛盾?

右谷蠡王手底下那些貴族,管得住褲襠嗎?

他們管不管得住貪婪?

一直打敗仗,有沒有戾氣要發泄?

現在切牛排已經成功了,就等就行了。

管住牢籠,翻年之後再進去,到時候就是西域人民夾道歡迎王師西進,簞食壺漿,喜不勝收。

而長安城裡,不喜歡多思考問題,凡事認死理的人,看到報紙也覺得沒毛病。

這什麼樓蘭還敢襲擊我們的運糧隊,真是找死啊!這什麼烏託居然敢窩藏匈奴人,反了他了,揍不死他。

完成這個事情後,霍去病,班師回朝了!

準確的說是,留下了一些將士配合西域公司的後續工作後,霍去病帶着大部隊回來了。

而李敢留下來守在蔥嶺以東的烏託,又從內附的烏孫部落那邊招募了一些士兵加入了守備之中。

李敢和李廣父子一左一右夾着整個西域。

現在李廣就等着出亂子。

誰亂,平誰!!平了,就封侯!

不過,大概率年內是等不到了,要等到亂,起碼要等到西域糧食不夠吃,那起碼要等到春天。

好消息是,等的越久,他手裡的兵越多。

目前整個草原漠南已經穩定下來,原本匈奴不那麼精銳的戰士,全部轉化成了牧工,就在草原上放牧,而且羊毛都出了兩個季度了,而最精銳的戰士被挑選出來效忠大漢。

和霍海當初說的一樣,他們參軍後,只要有軍功,就能入漢籍。

這可比只是做牧工還要划算很多。

因爲,這個入漢籍,可不只是普通的被記錄上名字而已,而是指成爲良家子。

就好比匈奴的人,父輩如果立大軍功,或者立功的同時戰死沙場,就可以成爲良家子,兒子這一輩就有資格真正的成爲正牌漢軍。

而他們就能進入漢軍的奮鬥循環,立功,賞錢,成爲富人。或者立大功,升職,封侯,成爲貴族。

政策一出,草原都轟動了。

大量原匈奴的精銳,再次提起了刀。

這一次他們不再爲奴隸主而戰,而是爲大漢而戰,爲自己的未來而戰,爲‘普天之下莫非漢土’而戰。

所以,西域這邊的人拖得越久,他們手底下糧食越少,到時候李廣手底下兵越多。

到時候李廣纔是不知道怎麼輸。

不過,霍去病的迴歸,對於股市那是個巨大的振奮消息。

因爲,霍去病迴歸,證明西域局勢已經穩定了,驃騎將軍放心大膽的回來了,說明局勢已定!

目前,西域公司在西域幹什麼,還屬於機密,沒有外傳,也沒有見報。

但大家對於三件套已經很熟悉了。

很明顯西域公司已經過去招募工人了。

雖然西域明年是要種棉花的,但是今年現在還沒棉花可種,所以他們肯定是要修路。

目前全西域所有人都參與修路的話,從玉門關貫通一條到烏託的路,就比較簡單了。

霍海當然知道西域在修路,不過西域那邊修路比後世簡單,因爲此時西域的綠洲範圍很大,山南的綠洲是連成片的,所以不會被沙漠化侵襲,也不容易有人走半道給渴死了的情況。

這些當然算是利好消息,但西域一日不播種棉花,西域公司的股份就已經不容易往上漲了。

西域棉花一日不收割,那就不太可能大漲。

畢竟已經這麼誇張了。

霍海看局勢穩定下來了,又沒事兒可以幹,於是開始又開始摸魚了。

這一摸,就摸了整整五天……

沒辦法,以往這種情況,至少摸魚個把月,但是自從路修好之後,霍去病從隴西方向回來,就比八百里加急晚到了五天。

霍去病的歸來,意味着,大漢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封侯要開始了。

不太懂的百姓可能會覺得劉徹封侯太多了,但實際上劉徹封侯是有跡可循的,除了宗室之外,擴土多少,就封多少侯。

封侯多,是因爲開疆擴土巨大。

不懂的百姓還以爲大漢就是漢初那個大漢,並不知道今年開始打匈奴之前,大漢都比之前快翻倍了,現在更是翻了好幾倍了。

不封侯,怎麼穩定疆域內的統治?

而這一次封侯的重頭戲就是,霍海封侯。

誰都知道,霍海肯定是要封侯了,沒有任何意外,但霍海會封什麼侯呢?

經國侯?經世侯?乾脆經濟侯?總不能商侯吧?這也太不吉利了吧?

除了霍海封侯,大家還盯着另外一個事情。

之前劉徹曾經宣佈過,不加入大漢軍隊最高能封到的爵位不高,而現在劉徹似乎要給匈奴公司西域公司內部立功的管理層封侯了。

如果要實行新的封侯政策,以現在的大勝局勢,絕對是最合適的。

這兩件事情,都是重中之重。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就是其他人哪些夠封侯了?這可是新貴啊!代表着未來幾年長安城的頂層格局又發生了變化,有人入局了。

而偷懶幾天的霍海,隨着霍去病回家,也趕鴨子上架了。

霍海沒想到,上架第一件事情,就是見竇太主。

衛長公主來霍府,霍海開開心心來見媳婦兒,就看到竇太主從車上下來了。

衛長公主也很無奈的看着霍海。

霍海就知道怎麼回事兒了。

進了房間,竇太主直接闡明來意:“霍海,你和董偃其實沒什麼仇恨,不過是一時意氣之爭罷了。只要你放過董偃,我的資源可以全盤給你。”

竇太主說的資源不可能是別的,當然不是什麼礦產資源,而是政治資源。

這東西,就算給天下間任何人,哪怕是劉徹本身,他都太想要了。

但是霍海沒興趣,因爲霍家也要不了。

新外戚和老外戚搞聯合是吧?

反向的田蚡?

霍海直接擺頭:“不可能。”

竇太主沉默不說話,十幾秒後纔開口:“既然你想要他死,好,我答應你,三年內。”

“再給我三年時光。”

霍海擺頭:“竇太主,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我卻知道,我說句不好聽的,你恐怕活不了兩年了。”

“你所謂答應我讓他死,只是要等三年,實際上是想要等自己死的時候,拿董偃活殉吧?”

董偃你要是真懂的話,就該知道,今天我不是想弄死你,我是在救你狗命了。

竇太主再也忍不住了,掏出一個手絹捂着嘴咳嗽了起來。

講真,又過了一年,竇太主七十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三這道坎,竇太主過不去了。

她自己一清二楚。

咳嗽完,竇太主氣都弱了兩分:“我就知道,現在搞新商改,一時之間,長安城的醫師,全都成了你的徒子徒孫了,就連我看個病,都被你知道的一清二楚,長安城還有什麼是你不知道的?”

霍海尬笑:“竇太主,你不能因爲跟我有仇,就胡說八道誣陷我,我可沒有監視過任何人。”

“就你的臉色,但凡是個有點生活經驗的人,也該知道你要走遠了。”

“你臉上打再多米粉,都沒用了。”

竇太主偏了偏頭看向霍海:“你這小子真的是因爲他董偃是我的情人,才趕盡殺絕的嗎?”

“你真的是怕衛長公主跟我學,才這麼幹的?”

“如果是那樣,你應該天天教衛長公主纔對。”

“以你忽悠人的能力,能忽悠的滿長安的人跟你站在一邊,自然也能忽悠的了衛長公主,何必用動粗這種辦法。”

霍海:“你還真猜對了,我根本不怕青珂跟你學,因爲青珂跟竇太主你不一樣。”

“我也不會懷疑青珂的思想,我之所以這麼做,是爲了給天下人做個表率。”

竇太主面無血色突然咳嗽了起來,直接咳的臉都紅了,然後哈哈笑了起來:“我聽我兒子說你可能是想要當霍子,現在看來果不其然。這種事情,你都能往天下上扯?”

霍海:“我是長安少尉,所有人都以爲我沒拜訪過上官汲黯,其實我單獨去拜訪過。”

“汲黯給我看了卷宗”

“長安城,貴族一千三百戶,豪族五萬四千戶,偷情行爲,高達四萬例。”

“這還是排除了自家內部,自家女奴,自家親族之外,被人知道,然後被汲黯記錄在案的。”

“就算是我這樣的人,看了都只能誇一句,道德敗壞,人心不古。”

竇太主:“你別拽這些文,你當只有你看過書?春秋戰國時代,不就是這樣的?什麼叫人心不古?”

霍海:“那是奴隸制時代了,現在時代變了,所以道德要跟上時代了,否則就會有大亂子,說了你也不懂。”

竇太主:“好好,就算我不懂,這麼個事情你都能扯到天下上,那你攻打匈奴的事情,更是要被你說出花兒來了,那豈不是爲了黎民百姓,爲了衆生了。”

霍海擺了擺頭:“不是,打匈奴是爲了封侯,是我自己的私心,否則我根本不會去。”

爲了黎民?別人打匈奴照樣是這個戰果,就不是爲了黎民百姓了?

竇太主啞然。

霍海:“說實話沒人信。”

“你們看到的只是這個時代能看到的,和我看的東西完全不同。”

竇太主:“所以,這就是爲什麼無論你做什麼,我們想要針對,卻永遠都摸不到脈門的原因麼?”

當初霍海搞商業,竇太主就支持董偃去搞商業,和他打擂臺。

結果董偃的首飾店做的有聲有色,卻跟霍海半點關係都沒搭上。

霍海跑去搞股市,董偃也去上市,卻連門都找不着。

聽說霍海要封侯,董偃也去想辦法封侯,結果反而錯過了真正的封侯機會。

如果董偃沒有被封校尉,沒有北上,就可以等到匈奴公司北上,直接成爲匈奴公司高層,也是穩穩地封侯,結果也錯過了。

董偃拿霍海當敵人,霍海壓根沒注視過他一眼。

他但凡判斷出現一點點失誤,不要做這麼快的反應,不要每次都主動出擊。

也不會到現在這麼被動。

如今霍海即將封侯,董偃肯定是封不上的,所以竇太主才親自上門。

現在竇太主有點相信霍海說的了,他可能真的是爲了天下人。

自己的情人董偃,就是天下最出名的偷情人,只要針對董偃,必然能打壓風氣,還有其他男女貴族也會學霍海,強硬起來,久而久之自然能減少這種事情。

畢竟現在霍海乾什麼,都會有人學,霍海拔劍砍董偃之後,長安情殺多的是。

而且這是大漢,是一個偷一大錢要坐牢,但有理由砍人時砍死人,縣官能判你卻對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怕你從門口走過去,衙役都不會抓你的時代。

所以,霍海這麼幹了之後,風氣的確好了許多。

竇太主嘆了嘆氣擺了擺頭:“陛下準備將某個縣,改名爲永安縣,作爲你的封地。”

永安?

多大的臉啊?

大漢首都長安也只是個長安,長夜漫漫總有天亮的時刻,而新的縣卻叫做永安,作爲霍海的封地?

要是換成別的縣,霍海還真不知道,但是這個永安縣,霍海真知道里面的事兒。

這個永安和歷史上的永安,肯定不止巧合而已,因爲要是巧合,那也太巧了。

劉徹拿出這個縣,的確是超越時代的擡愛了。

霍去病當初都沒拿到這個縣!

竇太主起身:“管天管地,管到皇族身上了,你知道爲什麼陛下都沒管過我們這些事兒嗎?”

這還不簡單,絕對的自由就是絕對的特權。

劉徹自己都是這樣,當然會下放特權。

大量的皇室都這樣時,皇帝這樣就不扎眼了。

要是沒人這樣,就皇帝一個人這樣,大臣們就該用‘影響不好’這個理由給皇帝上強度了。

“歷史始終會證明,絕對的自由,不是絕對的特權。而是絕對的毒藥。”

竇太主聽到霍海這麼說,最後問:“怎麼才能放過董偃?”

霍海:“準確的說應該是,竇太主,你怎麼才能放過董偃。”

竇太主無非就是要把董偃帶進墳墓罷了。

霍海又不是沒腦子,當初董偃和自己追鬥時,跑的飛起,胯下風光大家都看到了。

竇太主對他感興趣是因爲他可愛?

並不是,或許十年前竇太主的確喜歡董偃,那是因爲那時候董偃年紀輕輕長得像古天樂,試問哪個富婆不喜歡?

現如今竇太主還寵着董偃,是因爲董偃只是他的工具。

是她對抗命運的工具。

她就是要帶着另外一個男人,一個並非他爹賜婚的男人,躺到他爹的墳墓裡去。

因爲竇太主作爲女人,卻玩兒了一輩子政治,到了最後,也就僅僅能最多做到這一點了。

但是這一點的政治意義別人不會記着,但是這一點對道德的破壞,那卻是驚世駭俗的,霍海一定要掐住這一點。

如果竇太主硬要帶,那董偃只能死在外面兒。

這樣別人想到董偃的死,永遠想到的是霍海把董偃給殺了,而不是董偃和竇太主合葬了。

這就是原因。

竇太主聽霍海這麼說,也就明白霍海知道自己爲什麼這麼幹了。

如果換成十年前,竇太主一定會大吼,爆發,憤怒,然後和霍海來一場針鋒相對,互相排除籌碼,決出勝負。

但是七十歲的竇太主沒那個衝動了,盯着霍海的竇太主:“既然你知道,你就不該攔我。”

“別人都可以有夢想,有追求,我就不能有?”

霍海:“你與其天天在心裡想着你爹的可惡,不如多想想你女兒的可憐。”

“我要是你的話,寧願把身邊那個位置留給女兒。”

陳阿嬌是真不行了,這事兒霍海知道。

大概是霍海來長安之前,司馬相如最後一次寫賦,寫的是《長門賦》,就是陳阿嬌花錢請司馬相如寫的,想要讓劉徹回心轉意。

劉徹看完的確感動了,但劉徹有多心狠,陳阿嬌自己清楚。

在那之後,陳阿嬌就已經進入生命的倒計時了。

人心死了,就如同燈滅了。

如果是歷史上,她怕是還能多活個幾個月。

但是在科學報上看到血親不應該成婚,否則生不出孩子這樣的科學研究結果後,陳阿嬌終於知道自己輸在哪兒了。

自己輸就輸在自己其實是劉徹的妹妹。

這就是個時代的悲劇。

明白這個之後,陳阿嬌的日子每況日下。

霍海想不知道都不行,因爲長門宮那邊都快把全長安的大夫找了個遍了。

別說霍海,長安城誰不知道?

竇太主聽完了霍海的話,虎軀一震。

的確,如果不是因爲劉徹就是那個‘伴君如伴虎’的虎,那竇太主在政治上的成就毫無疑問說得上是母老虎了。

但竇太主追逐權利的辦法,就是獻祭了她自己的女兒。

此時她又怎麼好意思用這樣的觀點來說服霍海放她一馬呢?

霍海是不會放手的。

如果要說誰能放手,那就是竇太主自己放過自己。

深深地吸引了一口氣,竇太主:“她應該和陛下合葬。”

霍海:“那更不行了,衛皇后是我姨媽。”

“還是那句話,前面做的事兒,是爲了天下,我還可以放一放,後面這個是爲了自己,我更不能放手了。”

竇太主轉身就走了。

誰說霍海要當霍子了,這他媽反方向的子。

他這麼明目張膽的說爲自己爲自己,陛下都不討厭他?

竇太主談崩了直接溜了。

過了會兒,霍去病就過來了。

霍去病回來後,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抱着霍嬗就出來了。

這一次,霍嬗應該能封侯。

因爲霍去病那實在是沒什麼可封的了。

這樣霍家就一門三侯了。

霍去病抱着霍嬗,看着遠去的竇太主:“行將就木那個成語,就是這個意思?”

都還沒進入壯年,就壯的牛一樣的霍去病,沒辦法理解這種詞彙,今天可算是見識到了。

霍海也是擺頭。

人家是竇太主,換成平民百姓,這個狀態早就掛了,別說養的還能走路了。

人蔘鹿茸當飯吃的把現在。

霍去病回過頭看着霍海,嘿嘿一笑:“達成了。”

其實霍去病跟霍海討論過好多次戰術的問題,霍海可謂是戰術鬼才,霍去病這一次過程中用的不少戰術都是和霍海討論過的。

但是論戰術,一萬個霍海都不如霍去病一根毛。

因爲一萬個霍海,只會起一萬倍的反作用。

霍去病現在基本已經把西域肢解了。

去年,西域和匈奴是大漢心頭大患。

現在西域和匈奴大部分都還在,但卻成了兩塊架在火上烤的肥肉。

什麼時候被吃,完全看大漢喜歡什麼樣的口感。

霍海詢問了幾個戰術施展的細節,又詢問起了軍營中外傷感染的事情。

霍去病也是有點憂慮,認爲夏天的時候西域溫度太高了,皮膚反而不容易出問題,但問題是戰士們出征在外不可能天天換衣服,所以染病率反而變高了。

這種事情是沒辦法的,只要有一個不愛乾淨的,那細菌就會交叉感染。

除非強制命令每隔兩天同一時間必須所有人一起洗澡什麼的,就跟軍訓一樣。

但實際上這現在不好辦。

聊了幾句細節後,王內侍來催促,霍去病才抱着霍嬗跟霍海一起往外走。

霍去病可是被接回來的。

他到宮門外老遠,就被全城百姓迎接了(主要是西域公司、匈奴公司股份擁有者),那叫一個簞食壺漿。

而且劉徹從建章宮前突十里迎接霍去病。

其實,本來霍海回來也應該是這個陣仗的。

畢竟誰回來不是回來?股民賺大了想要發泄想要歡呼,這誰擋得住?

但問題是霍海坐火車偷偷回來的,也就錯過了這個場面。

這一下,連同霍海回來時沒趕上慶祝那一份,一起給霍去病慶祝了。

上一次霍去病回來霍海也去接了,這一次沒去。

霍海自己也是班師回朝的一份子,去接好像就不算接了,算混入其中享受歡呼。

這下霍去病回來了,就該去皇宮了。

剛來長安時,霍海去的偏殿慶功,這一次是正殿了。

霍海也是難得穿上了羽林衛統領的衣服。

之前是代統領,現在是正牌統領了。

穿這衣服,就說明劉徹要把霍去病那羽林衛統領的職務直接給霍海了。

本來分開拿還行,霍海拿了羽林衛統領的職務,就有點怪了。

因爲羽林衛本質上就是皇宮內戍三個將軍之一。

執金吾這個官職,才被劉徹搞出來,所以長安城還沒有執金吾這個最高軍事長官,只有南北宮門將軍和羽林衛統領三個同級將軍。

另外兩個都是守門的,而霍海是轄制內宮。

按理說沒什麼怪的,但問題是,霍海同時還是詹事!

詹事就是詹事府的首腦。

詹事府實際上就是太子宮。

也就是霍海現在同時掌握兩宮。

這理論上等於在行政上或者程序上,給了霍海造反的無限開火權。

這一般來說是不可能的。

除非要收回詹事的職務了。

但詹事的職務實際上比羽林衛統領高。

雖然擁有了兵權,但實際上……這不降級嘛?

霍海自己沒想通,百官也想不通。

大家也是一邊恭喜一邊思考這件事情。

等霍海等人上殿,劉徹也是出來了,喜笑顏開的劉徹讓李蔡宣讀聖旨。

李蔡手裡的就是封侯列表。

打開後,大家並沒有聽到期待的。

而是聽到了:“皇家研究院,研究員葛楠,爲國捐軀,封研究院院士,加研究院大學士、博士,因其爲方士,信黃老道,一心爲道,與張立共創道教,封道教爲國教,封葛楠爲葛天師,追封雷部正神大太子,神霄玉清司命金丹大帝,神霄大帝。”

“張立,封皇家研究院大學士,博士,封道場青城山,賜名加道字,爲張道立,立天師府,設於三清山。”

按道理不應該是讓張立他們在第一個念出來的。

但……誰讓人家葛天師爲國捐軀了呢?死者爲大。

不過讓霍海沒想到的是,怎麼還有青城山的事情?

歷史上張道陵在青城山創建道教,他的孫子回到三清山,正式開始了天師府傳承,所以道教一開始就有了一個創始地一個祖庭。

沒想到如今又來?

不過想了一下霍海就明白了。

長安人多眼雜,武器方面的研究,太難保護了。

而成都那邊一期建設應該結束了,估計是建設的差不多了。

現在劉徹全面掌控了成都,所以要讓張立帶武器研究團隊去成都那邊去了。

這倒可以理解。

而且這封裡面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很明顯,研究院要開始分職務和榮譽級別了。

院士,大學士,博士,這些肯定是職務和榮譽級別了。

葛楠最先享受到了。

而張立因爲還活着,沒直接評上院士,得等。

霍海正想着呢,就聽李蔡繼續宣讀了。

“霍海,加羽林衛統領。”

現場譁然,果然,封羽林衛正式統領了。

“封,太子少傅。”

“啊?”

現場聲音這下可是出來了。

封太子少傅?霍海一開始只是伴讀啊,讀着讀着,讀成太子師了?

如果太子繼位,那就是帝師啊!

掌握軍權的帝師?

不過這樣一來,霍海從詹事府解脫出來,而是擔任了獨立的太子三師的職務,這樣一來羽林衛統領這個職務就說得通了。

這給人的震撼,比太子少傅這個職務的品序還驚人。

實際上,太子少傅的品級是三千石,是超過九卿的,在三公之下,霍海才十九呢。

“封玄武侯,改彘縣爲永安縣,爲玄武侯國。”

此話一出,霍去病都側目了。

啊?

霍海翻白眼,躲開了三炮侯,沒躲開玄武侯。

玄武不就是王八麼。

不過霍海也明白爲什麼。

玄就是黑,玄就是商。

商作爲爵位封號,不吉利。

因爲秦國改革的商君,最後結局是五馬分屍。

如果封個玄侯,又太自欺欺人了。

所以因爲霍海立武功,特意加了個武字,意思是和商君區分開。

結果成了玄武侯。

玄武,就是四聖獸裡那個頭頂龍頭的龜。

不過回過神來後,霍海還是被劉徹的手筆震驚了。

彘縣?這可就有說法了!

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26章 圖窮匕見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54章 李牛日記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5章 你缺鋅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3章 委以重任?第47章 就叫熱量第76章 未來想象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43章 梅雪鬥春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246章 有軌電車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5章 你缺鋅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17章 古今咸陽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84章 鉅子鋸子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197章 (大章)啊?我反對!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175.【12月抽獎活動】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39章 全面啓動第43章 梅雪鬥春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39章 全面啓動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47章 就叫熱量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40章 留名青史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68章第22章 擅長捅婁子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45章 黑白的熊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27章 李廣難封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108章 滾去讀書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81章 劉徹悟道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15章 八卦之魂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第74章 天造地設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246章 有軌電車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
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26章 圖窮匕見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54章 李牛日記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5章 你缺鋅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3章 委以重任?第47章 就叫熱量第76章 未來想象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43章 梅雪鬥春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246章 有軌電車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5章 你缺鋅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17章 古今咸陽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84章 鉅子鋸子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197章 (大章)啊?我反對!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175.【12月抽獎活動】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39章 全面啓動第43章 梅雪鬥春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39章 全面啓動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47章 就叫熱量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40章 留名青史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68章第22章 擅長捅婁子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45章 黑白的熊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27章 李廣難封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108章 滾去讀書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81章 劉徹悟道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15章 八卦之魂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第74章 天造地設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246章 有軌電車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