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車屬於陰物,本不是陽間所能使用的東西,不知是白蓮教那一代的明王將此東西搗鼓了出來,藉助御神之力能夠使其奔馳,速度堪比烈馬狂奔——唯一的忌諱便是這馬車不能在赤日之下使用,否則那御神之力消耗過大,必然不可久持。
不過,這只是對於一般人來說,至尊寶二人情形危急之下卻是未曾管得那許多,只因爲兩人手中的御神遠超一般精怪魂魄,且數量共有三隻,逐一輪換之下便能將此下午的烈日捱得過去。
所以,二人在午時之前便放馬疾奔,不曾有得太多顧忌。
馬車自顧自的奔馳,兩人在車上便說些旁的閒話,至尊寶此刻順帶將那得到的玉葫蘆取出交予玉笙煙:“這是我從餘國聖母那堆東西里面尋來的,看着有些奇怪我便帶了出來——這可是你們教中之物?”
“這東西?”玉笙煙將那葫蘆取出,拿在手中細細把玩:“教中似乎不曾有過這東西,上面的雕紋也不是我們教中的飾物,像是她從別處得來的。”她不曾從那玉葫蘆從看出任何端倪,於是便奇道:“我看它不過是個簡單的玉墜而已,只是生得乖巧好看罷了,你爲何看重這東西?”
“我不知道!”至尊寶搖搖頭:“只是感覺上,總覺得這東西有些不一般,似乎不是凡品。你將它放在旁邊,隔上一會去摸摸,看是不是有些溫潤,自帶體溫般?”
果然,按照至尊寶所說的,玉笙煙便將那玉葫蘆收在了一旁,過會再去摸時真的音樂覺得未曾冰冷,自己帶着溫度——可是也僅僅如此,兩人反覆看了許久也不曾發現還有旁的什麼奇異之處。
或者,這只是個稀有的溫玉而已罷了。
既然這東西找不出個究竟。又本是從那餘國聖母的東西里面說尋,至尊寶便順勢將這東西送予了玉笙煙,說是既然她喜歡那葫蘆的乖巧,那就收着玩耍。煙兒也不知想到了什麼,臉龐一紅,卻是將這東西收了下來。
這物卻是看着不錯,玲瓏剔透溫潤晶瑩,玉笙煙拿在手中一時不知如何收藏,乾脆便準備那個繩子繫了戴着。至尊寶對此自然不會多說,於是便與她一起在各自的包袱中尋找個好看的繩索來。
至尊寶是個男子,那包袱中無非兩三套換衣的衣物而已,別無長物,初打開的時候根本不曾想到。等到將那包裹解開一半才恍然醒轉,然後回去看玉笙煙在自己包中尋找——可就在此刻,他的眼睛忽然落在個旁邊的長筒狀之物上!
那東西被個竹筒整個兒收了起來,只是露出個把柄,看來玉笙煙是用布將此物裹住然後塞了進去。以爲保護,只是將那手柄露出便於取用…換做往日,至尊寶勢必注意不到那手柄上的東西,可是今日只露出個把柄便讓他注意到了!
手柄之上,正好便有個小孔,看着能夠將那葫蘆放之入內!
至尊寶‘咿’了一聲,頓時引起玉笙煙的注意。她在那翻弄包袱的時候抽空便問得一句:“你看見了什麼,居然還叫起來了?”“煙兒,你快看看此間!”至尊寶連忙將那東西拿到她面前:“這東西上面居然有個孔,你快試試,看是不是能將這葫蘆放進去?”
“真的麼?”玉笙煙將那東西拿在手中一看,果然也若至尊寶般驚呼一聲:“還真是有個孔。也是這般葫蘆形狀——難道那葫蘆本就是爲這杏黃旗做的麼?”
“杏黃旗?這就是那假的杏黃旗麼?”至尊寶將那葫蘆遞過去,“要不試試,看是不是如此!”“好!”玉笙煙立刻便摸着接過那葫蘆,然後放進了這杏黃旗手柄的小孔之中…
那小孔與這葫蘆大小、形狀紋絲合縫,就好像是專門做出來的一般。而且放進去之後便立刻融於了一體,根本不會掉落出來…不過也僅僅如此,那杏黃旗與葫蘆任何事兒也不曾發生,任何景象也不曾出現,和沒有放入之內毫無差別!
至此,兩人這才明白那葫蘆的來處——“不過就是這假杏黃旗的飾品罷了!”至於那葫蘆的來源也便猜到了:“想必是收藏在餘國聖母之處的,說不定能增強這假杏黃旗的威力!”
至此,不再深究。
兩人不知道的是,這葫蘆雖然本來便是填充在那假杏黃旗的小孔上之物,但是並非是教中之人所知道的——那假的杏黃旗被世人所知,然後無數人出手搶奪,其中自然有人知道其贗品身份,可是即便如此那些人依舊至死不願交出,便是因爲這假杏黃旗中藏有個天大的秘密!
傳說中,法門一切法術的來源,其實源於一本古書《龍甲神章》,由它繁衍出了華夏法門千奇百怪的無數法術,稱爲這一切法門之始!
根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龍甲神章》來源於四千六百多年前,軒轅黃帝大戰蚩尤之時;當時我們的祖先黃帝和蚩尤在涿鹿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妖人蚩尤身高七尺,鐵頭銅身刀槍不入,而且會呼風喚雨,在戰場上製造迷霧,使得黃帝的部隊迷失方向,一時間殺得黃帝節節敗退,幾乎全軍覆沒。
有一天晚上,三更半夜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忽然,軒轅丘上傳來驚天動地的聲音以及非常強烈的光芒,驚醒了黃帝及衆人。
大家匆匆忙忙的起牀,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一支彩虹自天空中緩緩下降,從中走出一位全身大放光明的仙女,仙女手上捧着一個長九寸闊八寸的玉匣,黃帝接過來打開一看,裡面有一本天篆文冊龍甲神章。黃帝根據書裡面的記載,製造了指南車,終於打敗了蚩尤。
龍甲神章除了記載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還記載了很多行軍打仗遣兵調將的兵法。於是黃帝要他的宰相風后把龍甲神章演繹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流傳下去。
當年那黃帝也不藏私,便將此書傳授給了衆人,其中奇門遁甲之術也拆散分傳無數人,以致後面繁衍下去出現了衆多分支——但是那整個的奇門遁甲之局一千零八十,則是經過周朝姜太公、漢代黃石老人再傳給張良,而張良把它精簡之後變成現在的奇門遁甲之術三百六十五法。
歷代相傳之中,那一千零八十局也失落大部,很多術法由於過於逆天而失傳,有些門派憑藉從先祖中得知某一局的鱗爪殘部,便生成了出離那三百六十五法之外的奇術,便是由此而來。
後世中,無數人知道這一傳聞,斷言那整個《龍甲神章》便在姜太公手中,所以能夠請得三大至寶,杏黃旗、打神鞭與封神榜,改朝換代。可是在成就這大周八百年基業之後,姜太公便將這三大神器歸還天庭,只是將那古傳《龍甲神章》都帶進了自己的墳墓之中,藏於那蓬萊三山之上。
獨獨流傳下來的便是這假杏黃旗和打神鞭!
傳言之中,這假杏黃旗能夠指引那蓬萊仙山的進入之法,而假打神鞭則是個開門的鑰匙,兩者合一便能指引有緣人進入仙山,取得《龍甲神章》。
歷數歷代,無數人在尋找那進入三山的寶物,也不乏有緣人將這兩者合二爲一,可是無論如何卻都不曾找到進入的法子,便是那三百年前將兩物收歸手中的白蓮教聖母多年也不曾找出絲毫的線索!
至於說上面的經緯勒線、三五分水、六陰七陽等等,認定是個路線之圖,但走遍了華夏大江名山,亦是找尋不到——其中個關鍵,便是那杏黃旗中的玉葫蘆已經早被取了出來,流落人間。
wWW▪ Tтká n▪ ¢ ○
此物僅僅是與那四大神通一起降世,出現在世人面前!
當年那明王搶到四大神通的時候,這玉葫蘆便放於匣中落入他手,白蓮教當時尚未取得假杏黃旗和打神鞭,所以也不曾想到於此,只是當做鎮紙所用——可是,那明王臨終之前與彌勒佛溝通後,留下了個佛偈:
命中之黍,堪取難負,神諸鬼途,冥守天數…明王笑着唱完,然後便帶着那玉葫蘆歸於明冢之內,安然揹負自己的罪孽而去,只留下了這不着頭腦的話語給衆人。
白蓮教徒只當這是明王臨終勘悟,那知這是神佛之言?
命數輪動之下,這一明冢被玉笙煙打開,然後那餘國聖母在逃離聖母峰的時候便進入了其中,而玉葫蘆便是在那時被人尋到而帶出——她與玉笙煙一樣見到了那石壁上的偈子,卻只把這玉葫蘆當做了接掌明王之位的憑藉,於是帶了出來;後來,她在出外設伏至尊寶等人的時候怕是損傷,便留在了屋中個不起眼的角落中…
沒想到機緣巧合,最後還是落入了至尊寶手中,甚至於那假杏黃旗合璧一體!
命數滾滾,碾碎紅塵,這華夏動盪已勢不可擋,龍甲神章也即將面臨出世拯救世人的時候,而如今這假杏黃旗落入了至尊寶玉笙煙手中——可是,這打神鞭早已從白蓮教遺失,它又在何處?
不過,關於這一切,這命中註定的兩人卻是不知道的,在看了半天不得任何結果之後,兩人也只是蜷縮在車中沉沉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