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郭嘉的選擇

葉昭見到郭嘉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張月沒有回來,春滿樓被荀彧一把火燒了個乾淨,而後荀彧更是對許昌做了一次大清洗,許多暗間被揪出來,暗衛在許昌佈置的暗間幾乎被清理乾淨,張月要重新佈置。

郭嘉是在顧誠的護送下回來的,在滎陽一帶曾跟追擊的曹軍打了一仗,在許昌境內,只要有行跡,很難逃過荀彧的耳目,于禁派了近千名兵馬追擊,如今曹操主力屯駐在東郡,留在許昌的兵力還要防備許昌,一千兵馬,已經是能夠拿出來的極限。

結果在滎陽一場混戰,被顧誠帶着特戰營一戰殲滅,作爲葉昭手下最精銳的尖兵營,無論是單兵戰力,還是裝備武器,特戰營都足矣凌駕當世,曹軍追兵雖然人多,但面對特戰營的進攻,甚至連半個時辰都不到,便被特戰營殲滅,戰力之恐怖,就算是郭嘉也驚歎不已。

葉昭跟郭嘉的見面大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倒不是說郭嘉如何強,而是郭嘉的理念跟葉昭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合拍,大局不說,作爲頂尖謀士,良好的大局觀是必不可少的,郭嘉的前瞻性在葉昭見過的謀士之中卻是最高的,而且對人心的揣測上,郭嘉也頗爲犀利,當今天下諸侯,包括葉昭本身在內,郭嘉都摸了個通透。

郭嘉連休息都沒有,就跟葉昭一起暢聊到傍晚,就如當初葉昭舔着臉在戲志才府中吃飯一樣,郭嘉很自來熟的決定在葉昭這裡用晚餐。

葉昭也給了郭嘉最高規格的禮遇,凡是在長安的葉昭麾下文武,包括滿寵、夏侯蘭這些獨立於官員體系之外,直接向葉昭負責的首腦,全部被邀請來爲郭嘉接風。

“奉孝,之前你對我的考教,可算過關?”葉昭看着郭嘉笑問道。

“主公言重了,嘉早有來投之心,之前所言,也不過是確認一番,絕無考教之意。”感受着周圍衆人投來的目光,郭嘉面部紅心不跳的道。

葉昭點點頭道:“但我還有兩問。”

щшш_тTk Λn_c o

“請主公明言。”郭嘉微笑道。

“第一問,我若明年出兵中原,可否平定天下?”葉昭看着郭嘉笑問道。

郭嘉點了點頭道:“以主公如今之聲勢,關中兵馬之雄壯,器械之精良,若主公明年出兵關東,大江以北,當無任何問題,但臣下不建議主公如此快出兵。”

“哦?”葉昭笑看着郭嘉:“理由。”

“主公一盤棋下的很大,從中平年間便已經開始佈局,到如今,整個天下格局,已然隨着關中的不斷壯大而發生新的變化,士人的地位正在受到自光武以來最嚴重的衝擊。”

葉昭點點頭,這也是他這些年最自豪的一件事,生生撬動了世家的地位。

郭嘉笑道:“如今諸侯若想跟主公斗,便必須效仿主公,如此一來,與士人的衝突在所難免,若主公此時出兵,迫於主公壓力,諸侯會與士人重新合作,就算主公掃平天下,士人的根基猶在,之後治理,又需要耗費不少功夫,畢竟如今彼方爲敵,若一統天下,士人投降,則爲臣,雖說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然屆時天下初定,主公那時再大開殺戒,難免再生動盪。”

“但若主公緩上一緩,大概三五載時間,則士人的地位將徹底被諸侯鎮壓,屆時主公收取天下,不但容易許多,而且掃平天下之後,也不會出現士人的問題。”郭嘉笑道:“當然,這只是嘉一家之言,做不得準。”

“這第二問。”葉昭滿意的點點頭,看着郭嘉笑道:“昭雖有些自負,但孟德之能,昭是佩服的,絕不在我之下,而且如今孟德虎踞中原,若論人口,恐怕猶在我之上,更何況文若與奉孝也是故友,奉孝爲何投我卻不投孟德?”

這也是葉昭不解之處,郭嘉收的也太容易了一些,不是他犯賤,只是以曹操如今的聲勢,確實要比葉昭高一些,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大義之名,下轄兗州、豫州、青州、徐州之地,都是人口鼎盛之地,哪怕經過這些年戰亂的襲擾,但只論人口的話,光是曹操下轄四州,諸侯討董之前,兩千萬人口絕對有,就算是現在,經過這麼多戰爭,根據統計,也有一千五百萬人口左右,如果能夠徹底拿下袁紹,曹操治下的人口就接近兩千萬了。

葉昭這些年治理蜀中,收服蠻越,西服諸羌,掠奪塞外人口,鼓勵生育,到現在,關中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四百萬。

當初蜀中人口膨脹,多半是吸得關中的血液,葉昭收服關中的時候,整個觀衆加上河東,也才兩百萬出頭,後來收服的西涼、幷州更是加起來都不足百萬,葉昭費盡心思歸化,掠奪匈奴、鮮卑族的女人和孩童,更是挑起塞外戰爭,連續覆滅了匈奴、鮮卑二族,才勉強夠了一千四百萬。

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戰爭潛力,就是財源,這一點上,葉昭真比不過曹操,如果再加上冀州不忿,曹操的人口,絕對是當今諸侯之最。

葉昭做過統計,荊州這些年穩定下來,但先後經過黃巾以及不時跟呂布或是江東打仗,人口在四百萬左右,幽州劉備那邊更不堪,胡人寇邊,加上之前跟公孫瓚大戰,之後又跟袁紹打,整個幽州本就人丁不旺,經過這麼多戰爭,能有三十萬人口都不錯了,若非得了河間、渤海、中山三郡,劉備連被正視的資格都沒有,至於江東,這些年中原戰亂倒是遷過去不少人,不過之前又有嚴白虎、王朗、劉繇、袁術、孫策之間相互攻伐,人口大概也就在兩百萬左右。

所以說,現在天下,在人口上,最大頭的是曹操,然後是葉昭,至於其他諸侯,治下人口加起來,都比不上任何一個,而在二者之中,曹操在人口基數上更強,君主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郭嘉選擇葉昭而且這麼痛快,多少讓葉昭有些吃驚。

“昔日主公與曹公尚未崛起之時,袁紹便有四世三公之望,諸侯盟主之威,手握冀州錢糧廣盛之地,在當時,便是最強諸侯,嘉也曾在其麾下聽用。”郭嘉並沒有正面回答葉昭,而是拿袁紹來說事:“然而如今如何?”

“但孟德並非本初。”葉昭笑道。

“曹公確是英主,但就如嘉之前所說,主公一局囊括天下之大旗,已在實力上凌駕諸侯,無論曹操亦或是劉備,之後每走一步,都會受到巨大阻礙。”郭嘉看着葉昭道:“然主公不同,雖然主公創辦基業之時,步步爲艱,然卻已經利用這十年時間,扭轉乾坤,反令諸侯內部產生無法調和的矛盾,曹操也好,劉備也罷,亦或是江東孫策,若想抗衡主公,只有一條路可走,以鐵血手腕鎮壓士人,效仿主公貫徹法治,分田……”

郭嘉苦笑一聲道:“似袁紹、曹操身份雖在初期受益良多,但也正是因爲這身份,束縛了手腳,若沒有主公,這天下格局不變,百十年後,重歸一統,嘉也無力扭轉這乾坤,但主公既然已然出現,而且已經做到這個地步,嘉只想儘早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以太平,而這一點,曹操也好,劉備也罷,都無法做到。”

就像之前郭嘉爲袁紹效力之時,每一個決策,都會有至少兩個方向,兩個派系相爭,有人要往前,就肯定有人要往後,曹操那邊雖然不明顯,但隨着曹操擊敗袁紹,佔據冀州,一樣會出現這等問題。

雖然相比於袁紹,曹操更加果決,也更有主見,但這個問題不會消失。

而葉昭這邊雖然也有派系之爭,但在對外的問題上,基本是葉昭跟戲志才、李儒、法正這些人拍板決定,對於自己的勢力,葉昭有着絕對的掌控權,劉辯也好,還是後來從關東各地投奔而來的名士也罷,都無法影響葉昭的決策,這是曹操很難做到的,他對士人階層不得不倚重,也導致很多時候,曹操在一些問題上不得不做出妥協。

其實說白了,在郭嘉眼中,曹操和葉昭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兩人本身的區別,而是兩個勢力執行能力以及治理方面的區別。

葉昭這邊新政已經完成,就如同當年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一樣,而曹操那邊,還在沿用舊制,哪怕有所革新,也是小心翼翼的,沒辦法像葉昭這邊一樣,大刀闊斧的開路,如此下去,時間越長,葉昭這邊就會越強,而曹操等其餘諸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忙於跟士人階層之間的明爭暗鬥之中。

雖然曹操手中還有天子大義,但以郭嘉對葉昭的瞭解,葉昭將劉辯帶在身邊這麼多年,肯定不止是爲了一個雍王的名號,手中恐怕還有底牌,至少在這方面,葉昭不會弱於曹操,綜合下來,除非曹操能現在就滅了葉昭,否則時間越久,雙方的差距只會越大,就像郭嘉說的那樣,他希望天下能夠儘早止息戰亂,選擇葉昭這邊,自然也就不足爲奇了。

“好!”葉昭笑着舉起酒觴道:“奉孝所言,深得我心,滿飲此觴,今夜不醉不歸!”

“恭敬不如從命!”郭嘉灑然一笑,同樣舉起酒觴,對着葉昭笑道。

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十四章 曹昂之死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七十一章 退觀虎鬥第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零九章 難題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二章 首戰失利第二章 殺人第一章 CD新貌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一百零一章 師徒爭執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一百零三章 混亂之夜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三章 馬城第六十一章 求援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十八章 新的首領第二十九章 獄滿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七章 中庸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七十章 反制第六十九章 蒙縣遇阻第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七十三章 馬超發飆第十七章 倉促上任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四十七章 備戰巴蜀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七十九章 縱火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七十四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十八章 新的首領第七十六章 冀州來人第十一章 遇虎第二十七章 重啓州牧第四十章 驚聞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誘騙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第十七章 袁紹的恨意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六十章 離別第五十章 八校之議第三章 使臣第五十四章 驅趕第七十七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零八章 匹馬下城第二十二章 拿人、再遇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八十四章 榜單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五十章 再退第二十三章 生擒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三十一章 狠人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七十一章 退觀虎鬥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九十六章 雙日同天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十五章 錢驀第四十二章 飛舟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四十七章 馬城大火第一章 重生第八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四十章 驚聞第五十三章 憐憫之心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十三章 勝的無聊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第六十六章 離石要塞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九章 童子劉辯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九章 童子劉辯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八十章 刁難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七章 任命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六十八章 義士
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十四章 曹昂之死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七十一章 退觀虎鬥第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零九章 難題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二章 首戰失利第二章 殺人第一章 CD新貌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一百零一章 師徒爭執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一百零三章 混亂之夜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三章 馬城第六十一章 求援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十八章 新的首領第二十九章 獄滿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七章 中庸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七十章 反制第六十九章 蒙縣遇阻第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七十三章 馬超發飆第十七章 倉促上任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四十七章 備戰巴蜀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七十九章 縱火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七十四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十八章 新的首領第七十六章 冀州來人第十一章 遇虎第二十七章 重啓州牧第四十章 驚聞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誘騙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第十七章 袁紹的恨意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六十章 離別第五十章 八校之議第三章 使臣第五十四章 驅趕第七十七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零八章 匹馬下城第二十二章 拿人、再遇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八十四章 榜單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五十章 再退第二十三章 生擒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三十一章 狠人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七十一章 退觀虎鬥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九十六章 雙日同天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十五章 錢驀第四十二章 飛舟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四十七章 馬城大火第一章 重生第八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四十章 驚聞第五十三章 憐憫之心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十三章 勝的無聊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第六十六章 離石要塞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九章 童子劉辯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九章 童子劉辯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八十章 刁難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七章 任命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六十八章 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