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

江南奴變越演越烈,又發生在弘光朝賦稅重地江南,常州府的奴軍甚至打到了應天府的溧陽、鎮江府的金壇等地,嚴重動搖了弘光朝的統治。

除奴軍四出殺富主、均田產外,又有浙江長興人赤腳張三等人在太湖地區率漁民響應奴軍,他們攻佔了宜興爲根據地,襲擊橫山、木瀆等鎮。

相較以富戶家中奴僕爲主力的大小奴軍,太湖漁民的戰鬥力顯然高出一籌。

就在江南各地奴變告急消息雪片飛往南都城中時,赤腳張三等人組織三千餘“漁軍”自太湖威逼蘇州,嚇得蘇州城內士紳富戶紛紛逃離。當地官府組織官兵進剿漁軍,均被漁軍擊敗,不得不緊閉城門派人向南京告急,請發大軍圍剿亂民。

十月底,又有崇明島海匪數百以白布纏頭上岸襲擊官府,自稱“白頭軍”,所到之處嚴刑鎮壓當地的官吏富豪,然對商民交易卻是公平,提出“不搶民,不殺民,不欺民”的“三不”口號,使得松江、上海、吳淞、嘉定、太倉等地的窮苦百姓爭相歸附,旋擴至數千人,揚言要同爭取平等自由的奴軍一起西攻南都,以現鼎革盛世。

江南駐軍本就薄弱,實力最強的乃是鎮江總兵張天祿,麾下大概有五六千人,然張天祿與其弟張天福麾下這些兵馬多是從北方帶來的散兵遊勇,原先駐屯於長江北岸的瓜洲,後來因爲聞聽李自成派軍南下淮揚,淮揚境內又有河工作亂,兄弟二人害怕李自成大軍到淮揚後會消滅他兄弟二人,所以在沒有得到南京兵部的允許下私自過江跑到了鎮江。

結果因爲手下有兵,南京兵部對二張兄弟擅自逃跑的行徑不僅不能予以訓斥,反而還要捏着鼻子任命張天祿爲鎮江副總兵。

江北的淮軍攻佔揚州後,史可法親自督兵過江欲滅此眼皮之賊,然而二張兄弟卻根本不聽史可法號令,於渡江作戰消極怠慢,致使大軍於瓜洲渡慘敗,戰後,史可法亦是奈何不得二張,甚至因爲擔心二張投敵還籌了些錢餉予以安撫。

等到潞王在北兵孫武進部保護下由海州自崇明往南京後,二張兄弟眼見南京那邊沒兵,又久久議不出個米和豆子,索性派人同潞王聯繫,結果搖身一變成了同孫武進一樣的從龍護駕勳臣。

張天祿得授鎮江總兵官,張天福則得授神機營副將。

江陰奴變消息是最早由常州府快馬傳到南京的,兵部尚書、東林黨人呂大器第一時間便行文鎮江,要張天祿速率本部兵馬前往江陰平亂。

可張天祿接到兵部公文後,先是回覆士兵開撥需要開拔銀,拖了兩天又說什麼江陰奴變不過地方小患,當地駐軍可以自行鎮壓,反正就是不肯動身。

氣得呂大器親自擬了公文嚴厲訓斥張天祿,不想張天祿也急眼了,對着兵部派來催逼進軍的郎中道:“吊你媽的,一不給錢二不給糧,天子還不差餓兵呢。回去告訴你們本兵,將爺我守着鎮江乃是京都門戶,要是江北的淮賊趁將爺我去了江陰乘機渡江,丟了這鎮江城,罪過誰來擔!”

一句話,江陰之亂遠不及鎮江之重。

聽了郎中所言,呂大器氣得如同吃湯圓被噎着般,半天說不出話來。

張天祿是調不動了,蘇州、常州、松江三府也無多少駐軍可用,這會憑城固守還能撐上一撐,叫他們出城平亂恐怕只會讓局面更壞。

呂大器扒着手指頭想,總算想到吳淞那邊還有一支兵馬可用。

這支兵馬就是吳淞總兵吳志葵節制的水軍,可該部船不過百,兵不過兩千,且聞聽有白頭軍自崇明島上來犯,嚇得收攏戰船連給松江府打聲招呼都來不及,便趕緊逃往浙江去了,哪裡能指望得上。

最後,能指望的也就是南京城裡的“北兵”了。

朝堂這會也是亂了套,以東林黨爲主的朝廷官員大部分都是江南人士,所以江南發生的奴變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畢竟,這些官員家中都蓄有家奴,若是家奴個個同那些膽大包天的奴軍一樣敢於反抗,那各家各戶豈不是都叫奴軍給滅了門。

江陰徐霞客家被滅門之事更是叫百官心都揪了起來。

“奴中有黠者,倡爲索契之說,以鼎革故,奴例何得如初。一呼百應,各至主門,立逼身契,主人捧紙待,稍後即舉火焚屋,間有縛主人者。雖最相得、最受恩,此時各易面孔爲虎狼,老拳惡聲相加...”

“北方賊兵渡江之信方傳,吾鎮即有鄉兵,即無賴奴僕之削鼻班也。收集黨羽,拳勇鬥狠,各置兵器,廣造謠言,如魚腹陳勝王故事,謀於大舉...”

關於奴變的危害性,也是各種流言紛傳,有人說奴變是江北淮賊指使,欲使江南大亂,從而使淮賊輕鬆過江,顛覆南都。

所以必須馬上調派大軍平定江南,絕不能讓江北的淮賊有機可趁。

而離江南最近的兵馬肯定就是南京城裡以“北兵”爲基礎擴編的三大營了。

儘管江南各地傳來的消息把奴軍同亂民描繪的極其強大,但在當朝諸公眼裡不過是地方推卸責任的說辭,真等朝廷建制兵馬去了,那些以農具爲武器的奴僕和亂民難道還能打得過官兵不成。

出於共同利益,原先被東林諸公深爲厭惡的北兵之首、粗卑無禮、目中無人、壞事幹透、凌駕百官、欺瞞天子、視財如命的京營統制孫武進一下就成了江南的大救星。

孫武進也覺得不能讓江南亂事蔓延持續下去,所以主動上書請求皇帝下旨讓他帶兵平定江南奴變。

除了穩定江南地區這塊大明最大的賦稅重地外,孫大將另一個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內。

攘外必先安內則是建立在弘光朝如今已有中興氣象基礎上,而造成這一中興氣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滿洲親英王阿濟格、平西王吳三桂率部向大明歸降。

二部十餘萬大軍歸明,不僅讓朝堂爲之士氣鼓舞,百官士紳皆言中興有望,就是民間也沸騰一片,北伐肅清流寇,恢復北京之聲不絕於耳。

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
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