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震動(3)

洪承疇低着頭想了想,然後道:“皇上,這當然也是個辦法,但是如今的問題卻是鄭家有錢有兵,而且一直沒有吃過敗仗。朝中只怕就算有人對他們不滿,如果沒有軍隊支持,又有誰真的敢反對他們呢?可是如今明國國內,又有哪一支軍隊敢於挑戰鄭家軍?皇上,要想明國朝中有人敢於挑戰鄭家,先要有人能在戰場是擊敗他們一次,要不然,無論是吳三桂的關寧軍,還是其他的軍隊,誰敢哪怕是暗中和他們對抗?所以陛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戰場上擊敗他們一次。”

黃臺吉點點頭道:“先生說的也是,戰場上如果得不到,其他的手段究竟有限。只是鄭家軍確實是很精銳,而且他們的補給輜重自成一體,並不太依靠明國朝廷。不過,這也讓明國朝廷的那些官兒們沒了很多撈錢的機會,怕是不少人會恨他們。不過,終歸還是要先在戰場上打出個勝利來,這些不滿纔敢冒出來。先生覺得,我軍要如何才能在戰場上擊敗鄭家軍?”

洪承疇道:“鄭家軍訓練有素,器械精良,若是硬打,雖然我大清兵馬天下精銳,並不怕他們,但是我大清人少,若是和他們拼人命,實在是不合算。所以,臣覺得,還是要想辦法用計來獲勝。鄭家軍主要靠火器作戰,長於大炮,但是他們的軍隊的消耗也肯定很多。

臣當年在南朝的時候,和鄭芝虎,以及鄭森都還算熟悉,也和他們談起過軍事。鄭家的步軍其實起源於他們的水師。鄭家的水師打下了很大的一塊土地。這裡面自然少不了要用步兵的地方。只是水師的船隻能裝的人有限,若是要裝很多人,便需要很多船,這樣一來,便是鄭家,也出不起這麼多的錢。所以鄭家的步兵一向強調精銳,捨得在單個的士兵身上花錢。

當初鄭芝虎和臣說起他家的步兵的時候說過,若是能讓一個兵當兩個兵用,他家便願意在這個兵身上花四個兵的錢,如是能當三個兵用,他們就願意爲他花六個兵的錢。因爲泛海遠征,能少一半的兵,便能少一半的運兵船,一半的運糧船,還有配套的水手和港口,所以算下來,就是在一個兵身上花幾倍的價錢,都是值得的。

陛下,正因爲如此,鄭家軍步兵甲兵堅銳,非普通能比。在錦州之戰的時候,微臣也僱傭過他家的步兵,那時候他們還假稱是‘荷蘭兵’。當時微臣就注意到,他們哪怕是最普通的戰兵,上陣的時候都有鐵甲和鐵盔。他們的鐵甲我大清其實也見過。便是當年曹變蛟將軍的那身鎧甲,不過是去了臂甲和脛甲罷了。陛下也知道這套鎧甲,堅固異常,尋常刀劍根本傷不了他們,就更不要說弓箭了。”

聽到這裡,黃臺吉也點了點頭道:“這身鎧甲,曹變蛟戰死之後,朕也見過,精巧異常,堅固異常,也只有狼牙棒之類的東西才能對付。這樣一身鎧甲,就算去掉臂甲和脛甲,怕也是價值不菲。這鄭家如何就用得起?”

洪承疇道:“這個微臣卻也不知道了,微臣想,或許他們有什麼秘法,能用便宜的價錢造出這鎧甲來。其實不只是鎧甲,他們的兵吃得也好。每日裡都有葷腥,說起來,吃得不下於祖大壽的那些家丁。他們的火槍也是精絕,祖大壽當年也從他們那裡買了一些,陛下也讓人仿造過,卻都比不上。一般火銃,管子都是用熟鐵卷出來的,上面總是有焊縫的,若是裝的火藥多了,便會炸膛。但鄭家的管子卻是完全沒有焊縫,竟不知這管子到底是如何造出來的?所以他們的火銃,力道射程,都不是烏真超哈的火銃能比的。唉,這鄭家哪裡是在用養幾個戰兵的錢養一個戰兵,他們完全是在用祖大壽養幾個家丁的錢在養一個戰兵。不過這樣一來,微臣想,他們自然也就有了一個弱點。”

黃臺吉問道:“什麼弱點?”

洪承疇道:“這樣精銳,這樣花錢的軍隊,鄭家雖然富有,卻又能養多少呢?陛下,自從鄭家軍出現之後,他們最多,在戰場上有過多少人?”

自從模範軍正式登上大陸戰場之後,天下矚目,黃臺吉這裡自然有不少相關的情報。黃臺吉想了想道:“從未在一處戰場上超過四萬。”

洪承疇又道:“這樣算來,他們能動用的步兵最多不會超過六萬。而且這些軍隊中真正的精銳戰兵又能有多少?應該最多不過萬人。這樣的精銳何其難得陛下自然知道,我們死不起人,鄭家難道就死得起人?這些兵乃是鄭家的根本,只要我們小小的挫敗他們一下,他們只怕就捨不得亂用這些軍隊了。這便是鄭家的第一個弱點。”

“還有呢?”黃臺吉沉聲問道。

“陛下,鄭家之軍,士卒每日食肉,軍中駿馬每日食豆,加上炮多,爲了拉炮,又需要挽馬,挽馬又要消耗草料。這樣一來,他們的軍隊每日消耗的物資,也是普通軍隊的一倍以上。陛下,李自成退出北京之後,吳三桂一路追擊。但鄭家軍呢,卻不是一路追過去的,他們先從京師附近退回靜海,然後上船,轉到鎮江,然後沿着長江溯流而上,甚至進攻襄陽,都是依託着漢水。陛下,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說,鄭家軍的補給極度依賴於水運。”黃臺吉點點頭道,“不錯,鄭家軍的諸多行動,很少有離開水路太遠的。這的確又是他們的一個弱點。只是要如何利用這弱點,卻也不容易……”

“陛下,鄭家佔據牛莊堡,牛莊堡一帶過幾個月就要封凍了,若是能趁着這個機會奪回牛莊堡或是筆架山,卻也不錯。只是敵軍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們自然會有所準備,這兩處估計還是不好打。臣覺得,若是今年冬天打不下來,估計到明年春天,他們就會沿着大遼河向我們進攻。若是……”洪承疇的聲音低了下來。

“先生說的不錯,雖然有些難度,但是也值得一試。”黃臺吉聽了,點點頭道。

……

模範軍主力在佔據襄陽,斬殺李自成之後,開始追擊李自成的餘部。鄭森發出檄文,要求李自成的餘部投降,並向弘光上書,要求天子下詔,許李自成餘部投降後既往不咎。弘光帝和內閣都沒有表示反對,並用八百里加急,將赦免投降者的聖旨送到了襄陽。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自成的餘部中,大部分的都向鄭森投降了,剩下一部分和李自成有親屬關係的將領則入四川投奔了張獻忠。這樣一去一來,便到了這一年的七月(陰曆)了。鄭森將大概一個步兵團的模範軍交給鄭芝虎,便帶着其他的部隊,包括那些投降的順軍,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到七月中旬,抵達了長江口,在這裡,軍隊略作修整,然後便再次登船,其中投降的順軍被分別送往菲律賓和臺灣,而主力部隊則向着濟州島而去。

遼東大約會在八月中旬開始秋收,模範軍主力在八月底抵達了濟州島,大部分的士兵將在這裡修整幾個月,但是輕騎兵部隊卻沒有這麼好的事情,他們在濟州島換了一些新的戰馬之後,便再次上船在這一年的九月十二日抵達了牛莊堡。

牛莊堡在這幾個月中有進行了不少的擴建。核心堡壘區域依着原本的城牆,又建了一些輔助的矮牆,將牛莊堡從一個傳統的城堡改造成了全新的棱堡。而在覈心的棱堡之外,又有四道壕溝,以及四重蛇腹鐵絲網。

不過對面的建胬也沒有閒着。他們的沿河堡壘也已經基本完成了,這是兩座隔着大遼河相對而建的堡壘,上面一共部署了四十多們各式火炮,考慮到大遼河的寬度,這些火炮雖然性能不算好,但是反正大遼河寬度有限,這樣的炮臺也已經足以非常有效的在日間封鎖河道了。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河流上佈下了兩道攔河的鐵鏈,以防止模範軍的船隻趁夜偷越。

這一系列的措施,模範軍要想有效的襲擾對手的縱深區域變得更加困難。最近一段時間,尤其是在滿清在河流上拉起兩道鐵鏈之後,襲擊滿清後方的行動就變得越來越困難,最近一段時間甚至基本上已經停止了。

不過大量的輕騎兵,以及更多的戰馬的出現,卻又讓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這一次,鄭森有意壓縮了輕騎兵的人數,卻給他們配上了雙馬,這使得他們的長途奔襲能力大大的增強了。鄭森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輕鬆地越過滿清的攔河鐵索,再次對縱深的糧食產區發起襲擊,以不斷地削弱滿清,並迫使他們在冬天的時候,向守備森嚴的牛莊堡發起大規模的攻擊。

第三十九章,備考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八章,天主教和西學第四百七十章,遭遇戰(4)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五百六十四章,烈焰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二百一十九章,暴雨(2)第九章,出洋相了第二百一十三章,檮杌(3)第三百八十一章,圍城(3)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四百三十九章,大敵(2)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五百零一章,李自成的決斷(3)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五百一十四章,北方的異動(2)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二百八十三章,事變第三百九十三章,生意(2)第三百五十七章,教化(11)第四百五十六章,追逐第二百五十三章,糧道第五百五十章,出征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三百六十一章,海尾港第四百八十二章,夜襲(3)第四十四章,築城安平(2)第四百零七章,破城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二百三十六章,僱傭兵第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2)第八十九章,護廠隊(2)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一百四十章,赴死第二百七十四章,撤退(3)第十四章,西學泰斗鄭芝龍(3)第五百四十八章,騎戰第五十四章,神木(1)第一百一十二章,軍團炮(1)第四百五十五章,巷戰(9)第五百八十七章,追擊(1)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五百七十七章,火藥危機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四百六十四章,撤退(1)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二百五十三章,糧道第四百五十五章,巷戰(9)第四百八十八章,登基(4)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三十八章,同學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二十一章,重任(1)第三百九十八章,最後的一招第一百三十三章,備戰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3)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二十一章,立威(2)第九十六章,神童(2)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三百二十九章,立威(10)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四百一十七章,奪寶(8)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五章,神童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九章,出洋相了第四百八十六章,登基(2)第八十八章,護廠隊(1)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一百八十七,決戰(5)
第三十九章,備考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八章,天主教和西學第四百七十章,遭遇戰(4)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五百六十四章,烈焰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二百一十九章,暴雨(2)第九章,出洋相了第二百一十三章,檮杌(3)第三百八十一章,圍城(3)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四百三十九章,大敵(2)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五百零一章,李自成的決斷(3)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五百一十四章,北方的異動(2)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三百五十一章,教化(5)第二百八十三章,事變第三百九十三章,生意(2)第三百五十七章,教化(11)第四百五十六章,追逐第二百五十三章,糧道第五百五十章,出征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三百六十一章,海尾港第四百八十二章,夜襲(3)第四十四章,築城安平(2)第四百零七章,破城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二百三十六章,僱傭兵第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2)第八十九章,護廠隊(2)第五百四十九章,曼古歹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一百四十章,赴死第二百七十四章,撤退(3)第十四章,西學泰斗鄭芝龍(3)第五百四十八章,騎戰第五十四章,神木(1)第一百一十二章,軍團炮(1)第四百五十五章,巷戰(9)第五百八十七章,追擊(1)第二百三十九章,僱傭兵(4)第五百七十七章,火藥危機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四百六十四章,撤退(1)第三百四十四章,解圍第一章,吾家千里駒第四百七十六章,追擊(4)第二百五十三章,糧道第四百五十五章,巷戰(9)第四百八十八章,登基(4)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三十八章,同學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二十一章,重任(1)第三百九十八章,最後的一招第一百三十三章,備戰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3)第四百五十二章,巷戰(6)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五十六章,神木(3)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第四百二十四章,判斷第三百二十一章,立威(2)第九十六章,神童(2)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三百八十章,圍城(2)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三百二十九章,立威(10)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四百一十七章,奪寶(8)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五章,神童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九章,出洋相了第四百八十六章,登基(2)第八十八章,護廠隊(1)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一百八十七,決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