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

何秋偷偷看着朱允炆,心中嘖嘖稱奇,若不是知道朱允炆私底下在針對朱棣,對他也看着很不順眼,眼下朱允炆的這幅乖小孩的作態,恐怕真的能把他蒙過去。

喜怒不形於色,這纔多久,朱允炆已經進步到這個程度了,該說他天資聰穎嗎?

朱元璋咳嗽了兩聲開口道。

“這一就是變法或者說新政勢在必行,你就是當上皇帝也不能違背這個策略!”

“二來,若是朝中收到的歲入多了,你就一定要把它花到興修水利、平整道路等等這些民生的用途上,切不可用來給自己享受。”

“朕還打算把這些寫進《皇明祖訓》,自你開始,所有後世的君主都應該認真學習這些東西。”

朱允炆滿口答應。

“皇祖父所言甚是,孫兒以爲這些東西一定要寫到皇明祖訓裡,終我大明一朝,所有君王都應該謹記。”

何秋連忙站出來說道。

“太孫之言稍有不妥,正所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陛下希望把這些東西寫進皇明祖訓,不是就會一成不變的。”

“更重要的是領會其中精神,若是刻舟求劍,豈不是違背了陛下的本意?就像最開始的皇明祖訓裡,還寫着對於犯法的皇親國戚,除了謀反的大罪不加赦免,其他的都由皇室商議着從輕處理。”

“可是眼下來看,這條就有些不合適了,可是太孫需要領會陛下在其中愛護親族的精神,而不是一味的守着祖訓不動。”

說到皇明祖訓,何秋也是有些意見的,朱元璋這本書裡,定下的很多東西到了後世都已經不合時宜了,可大明的君臣還是有很多就抱着這本祖訓不放,嘴裡說着‘祖制不可廢’。

特別是在開海關的事上,表現的分外明顯,大臣們一邊對皇帝說‘祖制不可廢’,不能開關,另一邊自己的家族和地方的親眷們不停的參與海貿走私活動。

不過,大明的祖制到後面被歪曲成這個樣子,也和朱棣脫不開關係,當初他靖難起家,最忌諱的就是他原來藩王的身份。

爲了自己統治的合法性,朱棣是第一個把《皇明祖訓》吹上天,並且死抓着不放的人,而他之後的兩代皇帝有樣學樣,這種祖制就真的成了輕易動不得的一件牌位了。

好在如今情況已經和歷史上不同,就算是最後朱棣真的還是靖難起家,何秋也有自信,讓他不再守着這點不放。

朱元璋聽到何秋指出皇明祖訓中的問題,倒也不以爲忤,溫和的說道。

“何秋說的很對,天下的事哪是朕一人就能看的清的,何況朕就算能看到幾十年後,難道還能看到百年之後嗎?”

“祖訓裡未來肯定會有很多不合時宜的東西,他剛纔說的藩王問題,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這纔不過十幾年,這條就應該改動了。但也有些東西是不能改的,你一定要分得清。”

朱允炆心中暗喜,沒想到何秋居然會在朱元璋面前主動提起藩王問題,這是代表朱棣服軟了嗎?還是真的就這麼支持削藩政策,不惜和朱棣決裂?

雖然朱允炆心中有些不少疑惑,但面上還是不動聲色,裝作遲疑的問道。

“可是……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這個標準究竟該怎麼判定呢?孫兒有些糊塗。”

朱元璋輕捋着鬍子,眯着眼說到。

“除了剛纔提到的藩王宗親的問題,還有當初我說的不徵之國的問題。”

“當初他這小子就跟我說過,日本有很多金銀礦產,絕對不能納入不徵之國,朝鮮也一樣,朕也私下有過考量。”

“特別是如今單單跟這兩國進行貿易,就能掙到這麼多錢,朕也在想會不會把他們直接納入大明的體系中好些。”

“所以,這不徵之國就可以作廢了,至於海禁,雖然朕沒有把它放入皇明祖訓,但眼下何秋在北平一帶弄出來的開關政策,帶來了這麼多收益,可以看出來當初朕的決定確實有些失誤,也需要進行改正。”

朱元璋有零零散散的說了好幾項,最後開口說道。

“最重要的是,朕打算把變法之事寫進祖訓,成爲萬世不移的政策!”

“唯有不停的變法,大明才能千秋萬代,子孫才能過上好日子啊!”

朱允炆立馬臉色都變了,惶恐的跪在地上說道。

“皇祖父不可啊!變法之事似有些不妥,請皇祖父收回成命!”

朱允炆本以爲朱元璋只打算折騰他在位剩下的這段時間,沒想到朱元璋還起了這樣的心思。

若是真的讓朱元璋把這一條寫到皇明祖訓裡,那不是逼着他也去變法嗎?甚至連反對變法的理由都找不到,他到時候如果想要停止變法,恐怕有說不清的朝臣會拿出來皇明祖訓,說他違背太祖旨意的。

朱元璋皺着眉頭,看向朱允炆說道。

“你現在還有什麼意見?”

朱允炆這下把呂氏交代他的,千萬不要惹怒朱元璋的教導拋之腦後,他絕對不能忍受後面他也需要變法的情況。

朱允炆咬咬牙說道。

“皇祖父明鑑,所謂變法,這個詞本來就不好聽,何況若是在祖訓中規定後世子孫每代都要變法,那何談孝道?父輩的政策到了兒孫這就被推翻了。”

“更何況,皇祖父身爲開國太祖,若是變法,第一個變得不就是皇祖父的法,這樣一來,這本皇明祖訓又有什麼意義呢?”

朱元璋不置可否,看着何秋說道。

“你也算是他的半個老師,你來給他解釋下?”

何秋點點頭,朝着朱允炆說道。

“太孫殿下,你可知前漢每代皇帝有何不同?”

朱允炆茫然的搖了搖頭,他沒能想明白何秋打算說什麼。

何秋隨即說道。

“每任前漢皇帝,總要提出些自己的政策,改革前任皇帝的部分政策,文帝廢山林池澤之禁,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兼而鹽鐵官營,故而前漢強橫一時,美名流傳後世。”

“換到如今,難道太孫殿下沒有自信能比陛下做得更好,更改陛下的政策嗎?”

朱允炆支支吾吾的答不上話,他當然有打算改變朱元璋的政策,但說到避朱元璋做得更好,他確實沒有這個底氣。

可是想讓他站出來支持何秋的這個說法,他也做不到,朱允炆本心裡就是不贊成變法的,他更希望朝中無大事。

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173章 宴請何秋第196 章議遷都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339章 霸道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260章 兼併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22章 酷刑第275章 易儲(下)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309章 德政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23章 何棟第70章 煤炭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38章 新文章第319章 陝西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79章 拆琉璃窗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65章 大婚(下)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48章 雷gong(汞)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96 章議遷都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8章 一株千金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272章 瘋了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343章 狩獵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352章 告狀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68章 重視商賈第339章 霸道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45章 席宴第47章 成了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66章 反響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90章 玫瑰香水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245章 狗咬狗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60章 剖析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3章 天子守國門
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173章 宴請何秋第196 章議遷都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339章 霸道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260章 兼併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22章 酷刑第275章 易儲(下)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309章 德政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23章 何棟第70章 煤炭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38章 新文章第319章 陝西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79章 拆琉璃窗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65章 大婚(下)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48章 雷gong(汞)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96 章議遷都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8章 一株千金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272章 瘋了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343章 狩獵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352章 告狀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68章 重視商賈第339章 霸道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45章 席宴第47章 成了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66章 反響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90章 玫瑰香水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245章 狗咬狗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60章 剖析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3章 天子守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