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整理資料

打定了這個主意,何秋也有他的辦法,那就是先讓朱元璋從追查太子之死,打擊這些官員的事中抽出身來。

一旦朱元璋把重心轉到改革上,朱允炆的種種不合適,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他那層忠孝的皮能蒙上一時,可是能力是裝不出來的,就說他今天的行事之輕佻,何秋給出一句‘望之不似人君’的評價都一點不爲過。

事情若是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恐怕朱元璋也會非常失望,不過是面上不會多說朱允炆什麼就是了。

何秋和善的看着眼前的這兩個小傢伙,拉着他們一塊到了後院,院子裡還有原來知行書院的一些人,比如楊少峰、陳四維等等。

朱高煦有些驚訝的看着他們,“誒誒,你們什麼時候來的?”

陳四維憨厚的一笑,回到。

“剛來半天,是前些日子燕王通知我們,說老師要讓我們來應天府一趟。”

何秋在藍玉跟他說,太子之死可能有問題的時候,就讓朱棣從知行書院挑一些靠得住的人來一趟。

當時還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希望能在應天府有些可用的人手,最好能在應天府弄出來點‘祥瑞’,也好逃過朱元璋的清洗。

畢竟萬一把事扯到朱棣身上怎麼辦?牽扯到藍玉,就有一定的可能牽扯到朱棣。

這和歷史上也完全不一樣,北元是被一掃而空,而且太子的死又和藩王有一定聯繫,誰知道朱元璋會怎麼看這個能征善戰的四兒子?

至於現在,這些人來的也確實剛好,何秋打算把近一年來,朝廷邸報上關於改革的數據全部統計出來。

何秋看着眼前這些班底,說明了這次的目的。

“我這希望咱們能把改革後的變化,統計出來,獻給陛下,讓他明白改革的必要性。所以,這段時間,就辛苦大家了。”

楊少峰點點頭,十分的激動,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加入這樣的大事!

何秋帶着他們一起辛苦了四五天,腦袋忙的昏昏沉沉的,總算把這些數據全部整理好了。

幸好知行書院的人來的夠多,要是隻有朱高熾哥倆,沒有個把月絕對弄不完。

這還只是統計的改革的試點地區,不過四個府,若是真的到了推行天下的時候,就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就能統計好的。

何秋已經預見到,那時候朝廷該多缺懂得數算和複式記賬的人了。

不過現在不是想那麼遠的時候,何秋拿着這些數據,認真的看完,隨後就打算進宮面聖了。

藍玉悄悄地來到燕王府,他是知道這段時間何秋在做什麼的,有些心情複雜的問道。

“你覺得這有用嗎?”

何秋沉吟片刻,忽然笑道。

“做了不一定有用,但沒做,肯定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抖擻了精神,何秋就帶着手中的材料,進宮去見朱元璋了。

朱元璋最近處理政務都有些懈怠了,更何況見何秋這樣的小事?不過考慮到何秋還是皇孫們的老師,朱元璋還是勉力見了他一面。

“陛下,臣此次前來是爲了恭賀陛下。”

朱元璋擡了擡眼:“有什麼喜事?怎麼就恭賀我了?”

何秋站直了身子,向朱元璋彙報到。

“陛下,近日臣和身邊的一些朋友,聯手整理了改革以來,選爲試點的四府數據,改革之功已然有所顯現。”

“這四府,平均田賦增長了三萬六千石有餘,商稅增加了五萬兩,就是丁稅也沒在像以往那樣拖欠着,而是收上來了兩千多兩。”

朱元璋有些意興闌珊,說道。

“嗯,還不錯,但是你不是教導皇孫們,爲何又關注起改革的事了?”

何秋也不尷尬,和朱元璋說道。

“改革之事,本就是由臣所提,現行的一些改革措施也是臣先提出了想法,如今改革已經一年有餘,當然會關注這些。”

“而且眼下陛下力行改革,總不能讓皇孫們站到陛下的對立面,所以我更要理清改革的數據,以此向各位皇孫說明改革的必要性!”

朱元璋總算來了點興趣,看向何秋問道。

“那這樣的改革數據,你覺得能讓諸位皇孫支持改革嗎?”

何秋微微一笑說道。

“陛下,您不應該這樣看改革的數據,如果單出這樣看,只會覺得改革的效果也不是很突出,可實際上,改革的成效十分驚人!”

朱元璋看何秋說的信誓旦旦,有些好奇的問道。

“你是從哪看出來成效驚人的?”

何秋從懷中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圖表,呈給朱元璋。

“陛下,您一看便知。”

朱元璋接過圖表,果然一目瞭然。

上面標的很明白,一張是改革前後四府的土地佔有情況對比,一張是改革前後的納稅人情況的對比。

何秋還在一旁細細的給朱元璋解釋。

“陛下請看,改革前,大體上是小民繳納賦稅,這些普通百姓繳納的賦稅份額超過八成,可是當地的士紳納稅不過一成。

可是改革之後,士紳們繳納賦稅的比例提高到了四成,百姓只納六成,還有商稅能夠一緩當地百姓的賦稅壓力。”

“如此一來,當地百姓負擔降低,但國用還有所增加,這難道不是改革最大的成效嗎?”

朱元璋兩眼放光,一下子就精神了起來。

這可比朱元璋聽朝廷上官員們的彙報,直觀得多。

一開始聽到那串數字,他朱元璋不也認爲改革的成效不算太大嗎?

可是經過何秋這些圖表的解釋,這成效豈止是大?!

朱元璋盯着這些圖標,口中說道。

“你繼續說下去,這不還有個土地圖?”

何秋定了下心神,說道。

“這土地圖裡就能看出來,士紳們佔據了當地將近五成的土地,可是這納的賦稅比例不過區區一成,可見這是極爲不合理的。”

“究根結底,有朝廷針對學子們免賦,官員不交賦稅的緣由,也有之前這些士紳藏匿了土地。”

“在改革前,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就是朝廷一直打擊兼併,也沒能解決,爲什麼?”

“百姓人多地少,卻要納很重的賦稅,同樣一畝地,百姓和士紳在這塊地上的回報率相差就很大,若是爲了活下去,百姓很多就會選擇把土地轉給這些士紳,自己當他們的佃戶,這樣一來能逃掉賦稅,只用給士紳交租。”

“相比之下,百姓的負擔甚至變輕了。”

這樣的道理,之前的朱元璋是不太能理解的,他只能看到自己一直打擊兼併,打擊貪腐,情況就是不能好轉。

但現在何秋把這些圖往他眼前一放,以往想不通的道理,一下就想明白了。

第330章 講學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28章 一株千金第80章 明教中人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98章 背水一戰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92章 一年第80章 明教中人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354章 刺殺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39章 拆毀雕像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303章 議洛陽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153章 考試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260章 兼併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現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343章 狩獵第36章 求雨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73章 逛青樓第299章 祭拜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39章 霸道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07章 殺人第319章 陝西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350章 引導第140章 影響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65章 大婚(下)第27章 吃紅薯的壞處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317章 北海第202章 變故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126章 閒暇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196 章議遷都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43章 批命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75章 易儲(下)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340章 大航海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69章 大炮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
第330章 講學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28章 一株千金第80章 明教中人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98章 背水一戰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92章 一年第80章 明教中人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354章 刺殺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39章 拆毀雕像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303章 議洛陽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153章 考試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260章 兼併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現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343章 狩獵第36章 求雨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73章 逛青樓第299章 祭拜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39章 霸道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07章 殺人第319章 陝西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350章 引導第140章 影響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65章 大婚(下)第27章 吃紅薯的壞處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317章 北海第202章 變故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126章 閒暇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196 章議遷都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43章 批命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75章 易儲(下)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340章 大航海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69章 大炮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