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

至於最後何秋講到的解剖學,林朔聽的有些皺眉,這學問肯定不是假的,但是太過殘忍了,人死了都不放過,還要把人屍體解剖了,實在是……

不過聽到何秋說,這是他師傅當年解剖外族屍體得出來的結論,林朔就釋然了,外族不算人,沒毛病。

能給華夏的醫術帶來進展,這就是這些蠻夷最大的貢獻了。林朔一邊這麼想着,一邊打算等回去以後,自己也僱人買些蠻夷的屍體來解剖。

何秋還領着林朔去顯微鏡那,觀察了細菌,林朔這真的是大吃了一驚,解剖學還在他的理解範圍裡,這細菌就太神奇了。

他實在沒想到,世上還有如此精巧的器物,能通過這個觀察到這麼小的東西。

林朔自語道:“佛說,水中四萬八千蟲,看來還是真的啊?那所謂的外邪入體,也就是細菌入侵人體了?”

何秋撓了撓頭:“這個我就真的不知道了,還需要林醫官你親自探明原因了。”

林朔嘴上說着好說好說,但一雙手死死地抱住一臺顯微鏡不放,何秋就明白了林朔的心思了。

只能很是無奈的許諾,等林朔走的時候,送給他一臺,又簡單的給林朔講了講如何製作倍數沒那麼高的顯微鏡,可以用來給學徒們用。

“總算把他送走了。”看着林朔遠去的背影,何秋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邊上的朱棣面上不顯,只是看着何秋道:“我看你可沒有這麼討厭他。”

何秋隨口說到,“不管是誰,認真想要求學的人,總不至於被討厭。”

然後何秋又認真的和朱棣說:“懟了,我這裡還有一份東西,是關於軍營裡的醫學設置的,你一會可以拿着看看。”

朱棣點了點頭,這是好事,他自然不會反對,只是忍不住嘆了口氣,“唉,按你這些法子治軍,旁的都好說,就是太費錢糧了。”

何秋認真的說道:“若不如此,如何才能激起人們參軍的熱情?文強武弱不是什麼好事,最好的局面還是文武並重。

而且有了這些手段,配合武學,才能真正提高武人的地位,要不然你也不想未來手底下全是不會打仗的文臣吧?”

朱棣幽幽的說:“出將入相,嘿,現在還有幾多進士有這樣的能力?”

何秋帶着朱棣往自家小院裡走,一路上不斷有學生給他打招呼,他也不斷的回禮。

到了書房,何秋沒忍住,先把惠民藥局的事和朱棣講了。

朱棣也沒想到還能有這麼一出,他忍不住問道:“這是真的?這些醫官有這麼大膽?”

何秋點了點頭:“恐怕就是如此。”

朱棣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說道:“可是我看上次惠民藥局配合着救災,不是還可以嗎?”

何秋翻了個白眼,“救災那次,它們有出什麼醫生嗎?就說需要提供的藥材,不也不是他們全出的,還有不少民營藥鋪配合。”

朱棣認真回想了下,這好像還是真的,搖了搖頭,說道:“人性之貪,可見一斑啊。”

何秋忍不住吐槽道:“這還真不算貪,比起常平倉上的人,那可真是清廉多了,哪次賑災不先殺幾個倉官祭天,再來一出火龍燒倉?”

朱棣狠狠地瞪了何秋一眼,何秋很不服氣,反瞪了回去。

朱棣罵道:“老子是你岳父,你小子注意點身份!”

何秋的聲勢一下子就弱了,這個還真的沒法迴避,身份天然低他一頭。

朱棣這才得意的問道:“你有什麼法子解決沒有?”

何秋撇了撇嘴,“我能有什麼好法子。”

朱棣不耐煩的說:“快說,裝什麼呀。”

何秋纔不情願的回答道:“先說醫生,這個我真的沒什麼好辦法解決,醫生的地位只要一日不能跟讀書人齊平,那就不可能有太多好醫生,只要是個腦子正常的人,看到現在的社會待遇,就知道讀書比學醫強。”

“而且我後面去打聽了,惠民藥局裡面根本留不住人,在裡面幹實在沒前途,沒人去看病,鍛鍊不了醫術;薪水低,養不活自己;沒有升遷的路子,可能一輩子就在一個崗位上,你說這種地方誰會去?”

“還盡喜歡招收那些醫戶子弟,都不管他們到底會不會治病,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至於藥材,我覺得還是別讓地方當課稅上交了,苛捐雜稅之可怕,我不說,你心裡也有底。而且真正能徵收上來的很少不說,交上來的也大多是賣不出價的次品。”

“最好的辦法還是買,朝廷出錢買藥,如果錢不夠,也很簡單,立個規矩,貧者看病基本不花錢,算是達到惠民的目的,富戶、商人看病收錢,收的價高點。”

朱棣想了想,搖頭說道:“你這太想當然了,富戶憑什麼到惠民藥局看病,明知道你要狠宰別人一刀,而且怎麼區分富戶和平民?要知道越是這種模糊不清的地方,就越有人喜歡下手,你這樣做,弄到後面可能就是富戶看病不要錢,平民看病收高價了。”

何秋想了想,不得不承認,朱棣說的很有道理,這種事情是最有可能出現的。

想到這,何秋有些泄氣,懶懶的說:“那我真的沒辦法了,只能還是當課稅來收了,全靠朝廷的財政補貼。可是這樣只進不出確實長久不了,難不成也學糧倉?新藥進,舊藥出?”

朱棣搖了搖頭,“算了,這也不過是小事,我一併彙報給父皇,先讓他查處惠民藥局裡的貪官,至於怎麼改就交給朝廷上的人吧。”

何秋只能點點頭,默認了,雖然他心裡很清楚,這不是什麼小事,事關天下百姓的民生,可以說在古代,這惠民藥局是唯一一個免費的公共醫療機構了。

它肩上的任務,可是重的很!

不過現下確實沒什麼好辦法,何秋也只能希望,在這本《赤腳醫生手冊》大行天下後,能識字的百姓能多一條活路。

朱棣拿起之前何秋說的軍中醫療機構設置的手稿,看了起來。何秋默默地喝着茶,嘴裡說不上是什麼滋味。

朱棣看完,也有些歎服,何秋制定的這個制度,不得不說很是巧妙。他沒有想着在軍中設置內科,主要都是外科的醫生,甚至一般的軍士都能擔任。

只要會用刀,明白了這份稿子上寫的東西,身邊有藥,就能做一個簡單的清創手術。

至於裡面寫的石灰防疫,傷兵營制度等等,無一不顯出何秋的智慧,就是這樣後勤上的壓力確實不小,除了糧草,還要輸送這麼多藥材、生石灰等等。

朱棣考慮了下,決定還是按照老辦法,把這個東西變成一份奏疏,上書給朱元璋,讓他考慮到底實行不實行。

至於他自己的燕王護衛裡,自然是要實行的,前不久馬和回來了,彙報了一個大好的消息,長蘆鹽場已經出鹽了,效率還不低,他手上有這麼多精鋼,還有鹽,那肯定是不會缺錢的。

就是有些犯忌諱,自古鹽鐵都是專營,他一個人藩王捱上這些,不是什麼好事,不過現在朱棣也不捨得把這些交出去,利益太大了,只能掩耳盜鈴,希望父皇看不見了。

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8章 治療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53章 考試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354章 刺殺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196 章議遷都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59章 線索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178章 治療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53章 真香第201章 皇太孫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210章 斥責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20章:殺雞儆猴第59章 藍玉來訪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303章 議洛陽第343章 狩獵第71章 學會仁義第321章 黃河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45章 生鐵到位第299章 祭拜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333章 審覈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24章 永樂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23章 交心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164章 大婚(上)第107章 殺人第53章 真香第140章 影響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324章 永樂第278章 郢國公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83章 瞭解農事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79章 至昆明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07章 殺人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59章 藍玉來訪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
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8章 治療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53章 考試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354章 刺殺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196 章議遷都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359章 線索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178章 治療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53章 真香第201章 皇太孫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210章 斥責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20章:殺雞儆猴第59章 藍玉來訪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303章 議洛陽第343章 狩獵第71章 學會仁義第321章 黃河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45章 生鐵到位第299章 祭拜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333章 審覈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24章 永樂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23章 交心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164章 大婚(上)第107章 殺人第53章 真香第140章 影響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324章 永樂第278章 郢國公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83章 瞭解農事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79章 至昆明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07章 殺人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59章 藍玉來訪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