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教子

時間很快就到了五六月份,已經快要到朝廷定好的出征時間了。朱棣上書講的惠民藥局的事,朱元璋很是傷心,下了大力氣整治了一批人,朝廷上的文官也是下手極狠。

大概是抱着老子們都過得不好,你們一個小小的醫官也敢亂伸手的心態?!

至於朱棣說的那個軍營醫療制度,朱元璋考慮再三,還是先行放棄了,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錢。

供應二十萬大軍的藥材,最少也要考慮到出現五萬傷兵,這樣所需要的藥材,真的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倒是最後一起獻上去的《赤腳醫生手冊》深得朱元璋喜愛,下令刊行天下,要做到和《大誥》一樣,一戶一份。

之前何秋提出的那個《洪武字典》就讓朱元璋很滿意,他雖然年號洪武,但也是渴望能在文治上出點大動靜的。

正所謂盛世修書,弄出來一本《洪武字典》,教化的意義就不小了,更何況還有這種政治寓意,朱元璋實在不能更滿意了。

這次何秋又弄出來一本《赤腳醫生手冊》,若是真的做到和《大誥》一樣一戶一份,那就又是他朱元璋的功德啊。

老朱一個沒忍住,又下令給何秋封賞,不過這個消息要傳到何秋那,可能也是一個月後了。

……

一份軍情急報,通過八百里加急,一路馳奔送到了朱元璋手裡,這是一份來自錦衣衛的密報。

朱元璋看完,笑的極爲開心,不過想到太子朱標,就有些頭疼,讓太監把朱標喊到自己這來。

把這份密報遞給朱標看,別的什麼都沒說。

朱標拆開認真的讀了下去,越讀臉色越是漲紅。

平日裡,因爲朱標身邊的大臣們都在跟他說錦衣衛這兒不好,那不好,他就多次上書給朱元璋,奏請裁撤錦衣衛。

眼下的這份密報,確實打了他的臉。

“父皇,若是真的如這份密報所奏,北元已亂,那大軍出征的日子就可以提前了,而且還要給錦衣衛酬功。”

朱標雖然被東宮屬臣們影響,很討厭錦衣衛,但他爲人確實仁厚實在,不願意睜眼說瞎話,既然錦衣衛有功,那就應該封賞。

按照密報上說的,現在北元朝廷四分五裂,正是明軍出征遼東的大好時機,很可能能趁此機會將北元朝廷一朝打沉!

朱標就是再沒打過仗,可他的岳父是常遇春,小舅子是藍玉,該懂的東西絕對是懂的。

如果軍報屬實,遼東的蒙古人死定了,待到朝廷收復遼東,收回遼東養馬地,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就不足爲懼了。

這份軍報,有如此大的價值,而且是出自自己多次上書要求廢除的錦衣衛,這下朱標可是尷尬的很。

雖然軍報上沒寫,但朱標也很清楚,若是想要取到這麼大的情報,肯定是要死上不少人的。

錦衣衛做出這麼巨大的犧牲,結果自己這個太子在朝堂上一直想要廢除他們的衙門,這豈不是令人心寒!?

想到這裡,朱標很是難受,情緒低落的說:“兒臣有錯,請父皇責罰。”

朱元璋幽幽的說道:“你何錯之有啊。”

“兒臣不清楚實際情況,就薦言裁撤錦衣衛,實在愧對這幫國家功臣。”

朱元璋不置可否:“身爲天子,身爲太子,是不會出錯的,錯的都只是下面的人,你明白嗎?”

朱標頓了頓首,“兒臣明白。”

朱元璋再問:“你現在可還想裁撤錦衣衛?”

朱標想了想,認真地說道:“兒臣還是希望能夠裁撤錦衣衛,畢竟國內的錦衣衛監控臣子,誣陷忠良,興起大案,這都是可以看得到的,確實應該裁撤。”

“可是我也確實在錦衣衛的事上犯下了錯誤,我覺得還是要父皇責罰我的,是我的錯就不應該推給別人,不然誰還會給我幹活?”

朱元璋心裡哀嘆,真是個傻孩子,錦衣衛掀起大案,只是因爲我需要他們掀起大案啊。而且還自己的錯自己擔,這真是天真到一定程度了。

但朱元璋實在不好在這點上跟朱標說什麼,只是緩緩的說道:“太子啊,朕已經老了,說不好哪天就走了,這江山社稷就會留給你了,你就是未來的皇帝,朕只要不想廢太子,就不可能因爲錦衣衛處罰你的,這就是天家的顏面所在。”

說到這,朱元璋忍不住搖了搖頭,“至於你說的,推了責任沒人幫你幹活,你看我殺了這麼多官員,缺人幹活嗎?這世上想當官的,能當官的人多得是!”

朱標身子低的更狠了,卻還是倔強的說:“父皇愛護兒臣,兒臣自然之道,但這對錯一事重於兒臣的臉面,俗話說王子犯法,與庶民……”

朱元璋怒氣衝衝的拍了桌子,“夠了!”

朱標渾身一顫,不敢再說了。

朱元璋長身而起,說道:“太子,你身爲儲君,我早早的就讓你跟着我聽政,你難道就聽到了這些酸儒之言嗎?!”

“你作爲太子,一言一行,都關乎天家威儀,所以你上書要廢除錦衣衛,我允了,我不可能在朝廷上不給你臉面,爲了你,別說是一個錦衣衛了,所有的親軍加起來我都可以一併廢除。”

朱元璋說到這,想起來逝去的馬皇后,臉色更加難看了,他是在不想自己和馬皇后的兒子,變成現在這般模樣。

惡狠狠的說:“你聽從身邊的大臣們的言論,要廢除錦衣衛,廢了就廢了,但現在又覺得錦衣衛有用了,但堅持不恢復,這是好事,爲政最忌反覆,朝令夕改,但你不該爲了這件事搭上自己的顏面,還被手下的文官左右,這樣我怎麼敢放心的把國家交給你?”

“你這還沒當上皇帝,就被手下的這羣人牽着鼻子走,他們說什麼,你都聽,若是我真的爲了錦衣衛一事,處罰了你,那你的威儀呢?你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件事?”

“都說明君要廣於納諫,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兼聽可不單單是讓你聽耳邊的大臣們的話,錦衣衛的人說話,你聽了嗎?

做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考慮周全,一旦決定要做了,那就不要輕易改弦更張,心智一定要堅定!”

“朕還是吳王時就立你爲世子,給你請來各路老師教導,等我當了皇帝,更是讓宋濂、常遇春、李善長等大臣當你的老師,充任東宮屬官,是真的希望你能當一個好皇帝的,我的心思,你應該是明白的。”

朱元璋的話在宮殿中迴盪着。

朱標忍不住眼圈都紅了,他一直都明白的,他已經三十歲了,還能有什麼不明白的?

就是秦皇漢武,和唐太宗也在立儲的問題上猶猶豫豫,導致兒子們之間相互亂鬥太宗,武帝有巫蠱之禍,殺子存母;連着廢了兩任太子,兩個兒子都抑鬱而終。

可朱元璋從一開始就認定了他,堅持不懈的培養他,這樣的舔犢之情,他又如何不知道。

只是隨着朱標慢慢長大,性子本就仁厚,身邊的大臣一直跟他說,陛下有漢武之資,話裡的意思不外乎就是朱元璋有漢武的功業,也有漢武的過失。

治政太苛,所以漢武之後就是昭宣之治,休養生息,他們希望朱標也做昭宣,朱標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一力表現自己的仁厚。

朱元璋看在心裡,他也有數,大明立國之初,國力本就貧弱,爲了消滅北元這個大敵,又不得不連年用兵,等他死了,確實也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可是朱元璋也漸漸發現了,太子朱標仁厚是真的,可是他除了仁厚,還有個大問題,耳根子偏軟,意志不夠堅定,這點是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太子,你要知道明君並不代表他就是好人,漢武帝、唐太宗就是例子。仁君並不意味他真的什麼都不做,漢宣帝不就是的嗎?你要好好考慮下這個事!”

“至於錦衣衛,你就暫且別管了,我會換一個指揮使的,也算是給朝廷上一個交代。”

“接下來,讓大軍立刻開拔,出征北元,這次務必要除惡務盡,你提點下藍玉,他這次可是主帥,要心裡有數。”

朱標點頭稱是,又說:“此次帶回情報的錦衣衛當賞,父皇可不能忘了這點。”

朱元璋現在心氣平順了些,笑道:“我可不會忘記這點,帶回情報的人和這次死去的錦衣衛,我都會有封賞的。”

朱標點頭,然後離開了宮殿。

朱元璋看着朱標離去的背影,心裡有些傷心,時不我待啊,他還是要多幹幾年。

要不然等朱標上位,能不能擺平外患真的是兩說,他也只能在自己死前儘量交給朱標一個沒有內憂外患的大明,就讓朱標做一任太平天子吧。

第122章 酷刑第76章 公子請進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55章 情報網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321章 黃河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353章 辯解第283章 鼓動第164章 大婚(上)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88章 秋闈將至第228章 解惑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01章 皇太孫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5章:碳素魚竿第345章 打臉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83章 鼓動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36章 求雨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340章 大航海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59章 藍玉來訪第352章 告狀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74章 易儲(上)第245章 狗咬狗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69章 查案第68章 重視商賈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59章 線索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71章 教子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26章 閒暇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324章 永樂第151章 修路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72章 整容藥水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340章 大航海第228章 解惑第107章 殺人第153章 考試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02章 變故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303章 議洛陽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75章 舉鼎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166章 治家第55章 情報網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138章 書局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86章 土司到來
第122章 酷刑第76章 公子請進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55章 情報網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321章 黃河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353章 辯解第283章 鼓動第164章 大婚(上)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88章 秋闈將至第228章 解惑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01章 皇太孫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5章:碳素魚竿第345章 打臉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83章 鼓動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36章 求雨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340章 大航海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59章 藍玉來訪第352章 告狀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74章 易儲(上)第245章 狗咬狗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69章 查案第68章 重視商賈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59章 線索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71章 教子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126章 閒暇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324章 永樂第151章 修路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72章 整容藥水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340章 大航海第228章 解惑第107章 殺人第153章 考試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02章 變故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303章 議洛陽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75章 舉鼎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166章 治家第55章 情報網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138章 書局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86章 土司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