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

“也就是說,百姓在改革前當佃戶的負擔,比自己種地時的要輕?若是這麼算,出了天災,百姓肯定就更願意把土地交給士紳,求一條活路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說道。

何秋點了點頭,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百姓有減輕自身負擔的動機,士紳則有兼併意願,畢竟自古至今,土地的重要性都刻在骨子裡了,兩者一結合,那真的是乾柴遇到烈火,不可阻擋!”

何秋的這句俏皮話沒能讓朱元璋笑起來,他怎麼能笑的起來,這樣殘酷的事實擺在面前,讓朱元璋第一次這麼清醒的看到,自己治下的這個帝國的危機。

好在還有後續,改革之後的圖,要好看多了。

何秋講解到。

“自陛下改革以來,這四府土地又被重新清查,一部分土地返還給了百姓,隨後將丁稅攤進田稅,不看人口收,改看土地面積收。”

“換句話說,改革後是地多的多繳稅,地少的少繳稅,這樣一來士紳身上的賦稅,反而比百姓高出一些。”

這樣的結果當然很符合朱元璋的審美,他自小家貧,對這些大戶極爲看不上眼。

能夠讓百姓喘口氣,這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而且還有商稅,四府平均繳納商稅五萬兩,也就是說這四府今年一年的商稅就有二十萬。

這要是推行天下,就不單單是這麼點小錢了,何況還有之前設想過的,開海關收稅,那個商稅纔會是大頭。

朱元璋吐了一口氣,欣然的說道。

“這樣一來,朕的江山纔算穩固了啊。”

怎麼不是呢?從來都是百姓造反,哪個聽說過有士紳率先造反的?

現在朱元璋的改革自然會損害士紳們的利益,可能會受到這些人的攻擊,但是他一點也不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大明的江山能穩定的傳下去。

朱元璋也不指望大明千秋萬代,從古至今這麼多王朝,哪家真的能千秋萬代了?

不過要是能比漢朝長,朱元璋就能含笑九泉了。

何秋又開始給朱元璋畫餅,說道。

“陛下,如今這四府賦稅充足,臣建議在當地興修水利,修整道路,多做些有利民生的工程,這樣總比錢財放在國庫裡爛掉的好。

臣有一言,希望陛下能聽一聽,只有用出去的纔是錢,沒有用出去的就不算錢。”

朱元璋有些好奇的問道。

“此話怎講?”

何秋考慮了一下,打了個比方。

“現在很多商人經商掙了很多錢,挖坑埋在地下攢起來,既沒有用來消費,也沒有用來投資。那這些放在地下的錢對他還有意義嗎?”

朱元璋摸了摸鬍子,若有所思,像是明白了點。

朱元璋想想何秋給他描繪的這個未來,各地一起改革後,全部修建水利,興修道路,一來對農事有利,二來可以促進商貿,何況道路建好後,各地連在一起,就不怕哪有反叛了。

若是王師三日之內就能到大明各處,有誰還敢於反叛?

說到修路,北平那邊新出的水泥的方子,好像也是這個小子做出來的。

朱元璋心裡這麼思量着。

突然,朱元璋問了一句。

“你怎麼看太孫當日詢問削藩的事?”

何秋心裡咯噔一聲,搞不明白朱元璋怎麼會突然問起來這個。

只能在心裡斟酌了一下用詞,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在臣看來,削藩自然是必不可免的,但更要講究手段,立好規矩。”

朱元璋自然能聽出來何秋的意思,不過就是覺得太孫太急切了,揮了揮手,讓何秋退下去了。

是啊,怎麼會不覺得急切?

他才成爲太孫多久,就在皇孫面前說削藩的事,怎麼削也沒一個章程,這是做事的態度嗎?

朱元璋想到這裡就有些心煩,不過當初朱允炆在他面前哭的情形又浮現出來,這一次,還是算了吧。

何況也確實到了要削藩的時候了,晉王……太子之死恐怕和他真的脫不了干係。

朱元璋擺脫了之前有些傷心的心境,決議還是先把改革的事做好,雖然朱標死了,他真的很傷心,但是大明江山的傳承更爲重要!

眼下何秋讓朱元璋意識到,若是這次改革能夠實行好,那就是朱家萬世不移的基業!

朱元璋自然就開始上心了,朱元璋這麼一振作,朝廷上的風氣立馬就爲之一變。

之前朱元璋在太子死後有些消沉,朝政都有些停滯了,畢竟老朱都是親自處理大小政務的,一沒宰相,二沒後來的內閣。

朱元璋自己一旦懈怠了,朝廷的運轉就有些失靈。

至於現在,朱元璋又像是拿着鞭子抽着百官往前趕的情況,着實讓百官鬆了口氣,這次是正常的朱元璋。

他們都被朱元璋拿鞭子抽着走,給抽習慣了,前段時間朱元璋頹廢了一下,他們還有些不適應呢。

接下來,朱元璋說要大力推行改革措施,把何秋的一些分析,發放給各個官員,有眼光的都能看出來這樣的情況意味着什麼。

若是真的能在各地都改革完畢,朝廷增加的稅收可以按照朱元璋說的,投入到民生環節,他們這些當官的就更積極了。

誰當官不想給家鄉做點貢獻?之前那是沒機會,現在朝廷一旦改革完畢,銀子那麼多,先用來支持我的家鄉的建設,沒有毛病吧?

不過還是有些認覺得挺遺憾的,朱元璋不再提遷都的事了,好像打算紮根在應天府了。

本來他們還想着遷都之後,可能朝廷就落在自己家鄉了,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些失望。

更讓他們失望的,還是重立儲君的事。

這件事朱元璋壓根沒和他們商量,突然就定下來朱允炆當皇太孫,這明顯不怎麼合乎禮制。

可是天子金口一開,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何秋拉着藍玉悄悄觀察了好幾天朝政的事,發現朱元璋好像確實是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改革上,何秋纔算鬆了口氣。

這次的計劃,勉強算是成了,至少朱元璋應該不會再大肆清洗勳貴朝臣了,估計是牽連不到朱棣什麼事了。

第47章 成了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45章 生鐵到位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現第126章 閒暇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196 章議遷都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79章 再出徵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48章 雷gong(汞)第39章 確定人選第107章 殺人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48章 雷gong(汞)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306章 遵化(下)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40章 大航海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137章 蠟印機第98章 背水一戰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60章 鎮守豐臺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78章 治療第19章:飢餓營銷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48章 雷gong(汞)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60章 鎮守豐臺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292章 一年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45章 狗咬狗第245章 狗咬狗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39章 確定人選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338章 新文章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22章 酷刑第245章 狗咬狗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196 章議遷都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126章 閒暇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274章 易儲(上)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74章 見花魁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305章 遵化(上)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72章 整容藥水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122章 酷刑第5章:碳素魚竿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
第47章 成了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45章 生鐵到位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現第126章 閒暇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196 章議遷都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79章 再出徵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48章 雷gong(汞)第39章 確定人選第107章 殺人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48章 雷gong(汞)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306章 遵化(下)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40章 大航海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137章 蠟印機第98章 背水一戰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60章 鎮守豐臺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78章 治療第19章:飢餓營銷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48章 雷gong(汞)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60章 鎮守豐臺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292章 一年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45章 狗咬狗第245章 狗咬狗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39章 確定人選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338章 新文章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22章 酷刑第245章 狗咬狗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196 章議遷都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126章 閒暇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274章 易儲(上)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74章 見花魁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305章 遵化(上)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72章 整容藥水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122章 酷刑第5章:碳素魚竿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