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

道衍笑着拱手說道:“如今王爺若是想要奪嫡,只需打出變法的旗號就行了,相信陛下自然會關注到您。”

“若是真的事有不諧,自可舉旗而反!”

朱棣猛灌了一口酒,哈哈大笑。

“大師說到我心裡去了!接下來就請大師再多幫我謀劃一番了。”

朱棣伸出自己手掌,放在道衍面前,道衍微微含笑,拿出自己蒼老的手掌輕輕一拍,兩人擊掌爲誓,戮力同心。

朱棣此次想要上演的奪嫡戲碼也很簡單,打出變法的大旗,不斷在北平深化改革,以此獲得朱元璋歡心。

他不可能再像歷史上那樣,直接舉兵造反了,歷史上的時候,沒有變法這回事,朱元璋和朱允炆之間沒有什麼矛盾,朱棣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把所有想法埋在心底。

可如今,既然朱允炆露出了破綻,也就不能怪朱棣不講道義了。

朱允炆來回搞這些小手段,實在落了下乘,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朱元璋提拔的都是傾向變法的大臣,若是等到朱允炆上臺,一下子調轉一百八十度。

這些在朱元璋時代通過變法上位的人,能不擔心嗎?

就憑這一點,朱允炆就已經丟了很多官心。

朱棣則不然,本來何秋在的時候就在北平做了不少關於變法的準備,而且又有知行書院裡的一批士子。

只要朱棣想要變法,能做的比其他所有地方都好,這麼耀眼的政績,朱元璋不會看不到。

這樣一來,一個極爲優秀的兒子,和一個碌碌無爲,甚至可能在自己死後推翻自己所有政策的孫子,那一個更適合做接班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天,朱棣就找上了北平布政使,強烈表達了自己對變法的支持。

直接讓自己手中的燕王三衛一同支持北平的清田工作,誓要把北平打造成變法的模板。

……

朱高熾被封爲燕王世子,進宮拜見過朱元璋,就一路回到北平。

在宮裡的時候,朱元璋見過朱高熾後,只覺得像是見到了朱標,不僅身材像,連性格也很像。

沒的說,一言不合就賞賜了朱高熾特別多的東西,甚至心中在思索,爲什麼朱標的兒子和朱標差距這麼大,反而是朱棣的兒子這麼像朱標呢?

朱元璋額這種態度被何秋敏銳的把握住了,朱元璋這是什麼意思呢?

難不成看到朱高熾,心中有些後悔了?已經開始想要轉立朱棣爲太子?

或者會是大明的新一代‘好聖孫’的故事?

何秋心裡亂糟糟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測到底對不對,畢竟朱元璋的心思,從來沒有那麼容易能猜到。

但如果朱元璋真的已經開始想要易儲了,那會是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朱棣就不用再從藩王打出反旗,奪朱允炆的江山了,這對於未來大明的傳承延續也是一件好事。

對於變法,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總比朱允炆這個廢柴當一段天子又被推下臺來得好吧?

沒過多久,大明收夏糧的日子已經到了。

除了京城附近的數據已經統計好,其他地方的本來可能還要半個月,可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了。

北平的夏糧已經徵收完畢,運糧的船隊已經到了杭州!

這個消息讓朝中所有官員都有些暈暈乎乎的,這可是大明最北邊的北平啊!

現在不僅已經徵收完了夏糧,連糧草都已經被送到杭州了,這離京城也沒多遠了。

北平究竟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而且北平可不單單包括了北平,還有大寧、遼東,這些地方不是一直都是蠻荒之地嗎?

最開始的時候,還需要朝廷不斷的往北平方向運糧,這次怎麼就有富餘了?

當人們看到北平送來的數據後,更是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北平等地上交的不是糧草,而是鐵器和鹽,還有皮毛、銀兩等等。

單單北平三地的商稅就貢獻了一百多萬兩,總的下來,這三地貢獻的財物摺合銀兩三百萬兩,這是之前朝廷歲入的五分之一了。

單單三鎮之地,還是人們認知中一貫屬於蠻荒之地的東北地區,居然有這麼大的潛力?

而且這三鎮的人口才多少?

有沒有五百萬人都不好說,畢竟那邊基本都是軍戶,一般百姓哪有願意過去的。

單憑這點人口,北平是從哪扣出來這麼多的財物的?

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啊!

於是有些人就義憤填膺的上書,怒噴燕王和北平布政使作假、搜刮百姓!

就是朱元璋也感到相當震驚,他對於北平報上來的數據也是難以置信。

他自認爲對於北平的認識還是很到位的,就算有當初何秋留下的高爐等等,也不至於硬生生把北平的基礎提高這麼多吧?

可是已經運到杭州的哪幾艘船做不了假啊!

一時之間,朱元璋也有些糊塗了,難道北平真的做出了這麼大成績?

沒有等其他人再上報,朱元璋直接拉來了何秋,他知道,現在京城裡若是論誰對北平的事最瞭解,恐怕就是眼前的何秋了。

北平一地有多少東西都是何秋奠定的基礎,朱元璋是再清楚不過了。

“你來給朕講講,北平真的能有這麼多產出嗎?”

何秋摸了摸鼻子說道。

“額,我要說這應該是真的,陛下您信嗎?”

朱元璋輕瞥了何秋一眼,揮手說道。

“別給朕賣關子,燕王現在報上來的數據換誰都不敢相信啊!”

何秋認真的和朱元璋解釋道。

“陛下,在我看來這絕對就是真的。至於原因,我現在就跟您詳細解釋。”

“北平等地雖然人口稀少,但大多都參與了工廠的運作,不單單隻靠種田。

當地的工廠除了遵化的鐵廠,還有西山的煤場,鐵廠就不用說了,煤場裡產出的煤球現在已經是北地民衆離不開的需求了,雖然一顆煤球只要一兩文錢,但是薄利多銷,能掙到的也不是小錢。”

“除此之外,遼東還設立了幾個港口,專門面向朝鮮、日本做生意,海貿生意絡繹不絕,關稅就是一大筆錢。”

“自從當初北平利用蒙古降人修建道路之後,願意去北平做生意的人也更多了,加上開設的港口,發展對外貿易,北平現在的繁華恐怕已經不亞於京城了。”

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228章 解惑第196 章議遷都第324章 永樂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94章 限量售賣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343章 狩獵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69章 查案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5章:碳素魚竿第306章 遵化(下)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73章 宴請何秋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298章 鳳陽府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80章 明教中人第303章 議洛陽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44章 賞菊第308章 交談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299章 祭拜第165章 大婚(下)第333章 審覈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52章 土豆飯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53章 辯解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83章 鼓動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52章 土豆飯第312章 大寧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90章 玫瑰香水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303章 議洛陽第324章 永樂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100章 大明第一IP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317章 北海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
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228章 解惑第196 章議遷都第324章 永樂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94章 限量售賣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343章 狩獵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69章 查案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5章:碳素魚竿第306章 遵化(下)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73章 宴請何秋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298章 鳳陽府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80章 明教中人第303章 議洛陽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44章 賞菊第308章 交談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299章 祭拜第165章 大婚(下)第333章 審覈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52章 土豆飯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53章 辯解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83章 鼓動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52章 土豆飯第312章 大寧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90章 玫瑰香水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303章 議洛陽第324章 永樂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100章 大明第一IP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317章 北海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