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先行安排

不管方孝孺和黃子澄他們這羣人什麼時候到,蒙古降兵的處理不能再拖了。

何秋讓軍中的士卒們幫着看着這些人,每天讓他們一起修路,現在密雲附近的軍將很多,他們也鬧不出什麼大亂子。

何秋本來還一直派人盯着這羣蒙古人,防着他們聚衆鬧事,畢竟誰知道有沒有腦子不好使的呢?

結果發現,這羣蒙古人老實的不得了,何秋派去的人就跟他彙報,說是壓根不用人盯着。

何秋感覺非常好奇,就領着兩個護衛,竄到這羣蒙古人的營地了。

剛到這羣人的營地,何秋就差點沒被撲面而來的騷臭味給薰死,何秋差點沒喘過氣來。

好不容易適應了,就找着營地裡的蒙古人問。

“你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的幸福嗎?”

然後何秋髮現,他對面的這個蒙古人跟他大眼瞪小眼,絕了,這個蒙古人壓根不會漢語。

何秋無奈之下,只能讓營地裡懂漢語的人出來,跟着一起,當個翻譯。

然後重新問了一遍。

他面前的蒙古人就嘰裡呱啦的說了一大通。

翻譯過來,大致意思就是,他感覺現在的日子很好,能吃飽,有火炕,不會凍着,他還想一直這麼幹下去,問何秋這樣的活能幹到什麼時候。

何秋又連着問了好幾個蒙古人,都是這麼回答他的,搞的何秋看那個翻譯的眼神都不對了。

不會是你小子報喜不報憂,隨便翻譯糊弄我的吧?

跟着他的那個蒙古翻譯,大概看出了何秋的意思,漲着臉,給何秋解釋道。

“貴人,我沒騙你,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之前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日子也就是比現在好過一點,但我的族人們每年還會被凍死不少。”

“所以,我也覺得現在的生活就挺好的,賣賣力氣,又不用跟着那羣頭人們打仗賣命。”

何秋仔細打量了下眼前的這位翻譯,好像還真是一個部落首領,穿着都和其他蒙古人不太一樣。

這樣看來,這些人說的都是真的了?

要是如此,那何秋之前考慮的安排計劃,可能就要做一些修改了,因爲就目前來看,普通蒙古人對這樣修路幹活,確實不怎麼排斥。

他們也不是很懂怎麼種地,那是不是可以考慮,把他們變成自己手下的建築隊?或者是工坊裡的工人呢?

何秋想到這,匆匆和這位翻譯說了一聲,就離開了蒙古降兵的營地,跑去找朱棣了。

朱棣聽完何秋說的,他也有些心動,畢竟是幾十萬人,如果真的能做到老實幹活,不反抗,那對北平都司的道路建設,是有大用的。

能增強北平都司,就是變相的增強他燕王府的實力。

不過考慮到事關重大,他還需要好好想想,再和藍玉等人商議一下,再行上報朝廷。

何秋也不急於一時,反正現在修路的活還夠,就讓這羣蒙古人先幹着,再偷偷往作坊裡塞點人就是了。

何求現在更好奇的是另一件事,就是之前藍玉耍陰招,針對方孝孺。

藍玉是太子的親戚,又是朝廷的永昌侯,方孝孺了不起就是一個文人,現在好像還沒有官身,怎麼就值得藍玉這麼大動干戈?

聽到何秋問這些,朱棣的面容也有些奇怪,沉吟了一會,說道。

“方孝孺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何秋滿腦子問號,他就知道這人後來被他面前的這位永樂大帝誅了十族,別的也就是前些天才知道,方孝孺是太子的師兄弟,難不成他的身份還有什麼特殊的?

“方孝孺也就是個一般的文人吧?就算是太子的師兄弟,藍玉真想動他應該挺簡單的?”

朱棣搖了搖頭,說道。

“方孝孺是太子的師弟,也是我的師弟,都是宋濂師傅教的。”

何秋吃了一驚,還有這麼個大瓜?好像是的呀,宋濂也當過朱棣的老師。

誒,那這樣看的話,那未來朱棣誅十族,殺得方孝孺的弟子,其實都算是宋濂的徒孫,還要喊朱棣一聲師叔嘍?

嘖嘖,朱棣這個濃眉大眼的,手真夠狠的。

何秋有些感嘆的說道:“還真看不出來,你都和他有些關係!”

朱棣嗤笑道:“要真只是因爲這個,藍玉會不敢動他?”

“這個人很有名氣,特別是士林中的名氣,在儒學上的造詣挺高的,有人說他能成一代文宗,比肩宋先生。”

然後又斜瞄了何秋一眼,說道。

“他這個人又很清廉,品行端正,父皇也知道他這方面的名聲,還親自見過他。”

“另外,他的好學之名,也流傳很廣,當年求學的時候,一個月只吃九頓飯,還能用功讀書。”

何秋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就離譜了。

太子、天子、士林這幾方看起來還都挺欣賞方孝孺的,這人不是就成了一隻刺蝟,就是有心下手,都不知道怎麼整治他。

怪不得藍玉要悄默默的給他下絆子,如果不出意外,方孝孺肯定會成爲一代名臣大儒,可惜後來太子死得早。

就目前來看,就是朱棣也很難動他。

一個背景深厚,品行上佳,人脈挺廣的讀書人,身上還沒有黑點。

這人來了,要是真的像藍玉說的那樣,整出來一堆破事,恐怕這些蒙古人的安排就麻煩了。

所欲何秋也打算快刀斬亂麻,慫恿朱棣抓緊和藍玉等人商量,之前的計劃可以做一點改動,如果按照現在修路的那些蒙古人說的,那他們可能真的能夠融入到大明。

也不用擔心他們輕易有什麼反叛之舉,畢竟這世道就是這麼操蛋,只要能讓人吃飽喝足了,很少有平頭百姓願意過腦袋別再褲腰帶上的生活,專門當反賊,跟朝廷作對。

朱棣也不含糊,很快就跟藍玉等人說了下何秋的建議,藍玉和王弼親自去蒙古降兵的大營裡看了之後,也贊同何秋的說法。

於是,幾人就再次聯合上表,論證了讓這羣蒙古人當建築工人的可行性。

現在還是要等南京方面的回覆,只是大營裡的就先這樣安排,何秋考慮再三,試着給西山煤礦的地方,撥去了三千蒙古人,專門用來開礦。

如果這次也不出現什麼問題,那就是真的可行了,至少在北平附近是這樣。

剩的時間裡,何秋也沒啥好做的了,只能在心裡念着太子的人和朱元璋的旨意會什麼時候到,會不會反駁他們這些人對蒙古人的處理意見。

就在何秋這樣忐忑的唸叨着方孝孺這羣東宮文臣的時候,這些人也終於是來到了密雲的大營裡。

還沒等方孝孺到這安穩兩天,方孝孺就拋出一個極其勁爆的方案。

讓這些已經投降了的蒙古人,重回草原,大明給他們發放耕具,牛羊,幫着蓋房子等等。

一時間,軍情譁然。

這真的就離譜了,對待大明境內的百姓遷徙,大明官方給出的條件大概也就是如此了,蒙古人是要比大明的人金貴嗎?

何秋百思不得其解,這方孝孺到底是想幹什麼?

本來他還以爲,這麼不靠譜的言論,那自然是得不到什麼人的支持的,沒想到東宮屬臣裡南方的那些人,竟然紛紛贊成方孝孺的這一方案。

這讓何秋差點沒把鼻子給氣壞了,這羣儒生是怎麼想的,真就是離譜。

明明是大明打了勝仗,這怎麼整的像是大明輸了一樣。

另一邊的營帳裡,黃子澄苦苦勸着方孝孺。

“你不能這樣做呀,這會讓太子很被動的,現在這的都是軍中的實權派將領,正式向他們展示太子的想法的時候,不能這麼迂腐呀。”

黃子澄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走之前就知道方孝孺會很難搞,但沒想到有這麼難搞。

就這麼在人家的地盤上,提出這種安排建議,把天子和太子的命令也拋在了一旁。

沒想到方孝孺瞪着眼睛看黃子澄,怒氣衝衝的反駁道。

“此爲夫子的仁義之道,要行大道,何必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呢?”

黃子澄更絕望了,看樣子是勸不了方孝孺了,這人也太書生意氣了。

跟着一起來的李景隆,就坐在一邊看着,絲毫沒有出力的打算,這又是一個只想旁觀的‘太子心腹’。

黃子澄只想到過,隊友不怎麼靠譜,沒想到會這麼不靠譜,要是他知道正史上,未來他就是跟着這麼一羣人輔佐朱允炆,說不好現在就會吐血而亡。

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40章 肖景騰第339章 霸道第306章 遵化(下)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45章 狗咬狗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354章 刺殺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298章 鳳陽府第305章 遵化(上)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134章 離京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3章 逛青樓第52章 土豆飯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02章 變故第73章 逛青樓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54章 殺字令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70章 煤炭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22章 酷刑第72章 整容藥水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49章 瑣事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79章 拆琉璃窗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92章 一年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339章 霸道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26章 閒暇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64章 圖窮匕見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245章 狗咬狗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37章 蠟印機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9章 確定人選第40章 肖景騰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318章 宋朝遺毒第64章 圖窮匕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319章 陝西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165章 大婚(下)第145章 席宴第266章 反響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141章 後續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68章 重視商賈第272章 瘋了
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40章 肖景騰第339章 霸道第306章 遵化(下)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45章 狗咬狗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354章 刺殺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298章 鳳陽府第305章 遵化(上)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134章 離京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3章 逛青樓第52章 土豆飯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02章 變故第73章 逛青樓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54章 殺字令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70章 煤炭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22章 酷刑第72章 整容藥水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49章 瑣事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79章 拆琉璃窗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92章 一年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339章 霸道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26章 閒暇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64章 圖窮匕見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245章 狗咬狗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37章 蠟印機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9章 確定人選第40章 肖景騰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318章 宋朝遺毒第64章 圖窮匕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319章 陝西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165章 大婚(下)第145章 席宴第266章 反響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141章 後續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68章 重視商賈第272章 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