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議洛陽

一邊的何秋也頗爲高興,這事不落在他頭上,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何況就目前來看,這夏綜恐怕也確實是個人才,有一定的治水才能,也就不怕他把事情辦差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就讓他們兩個先下去了。

等到他們下去後,朱元璋的臉上也有些遲疑,他也不能確定自己決定讓夏綜治理淮河,究竟是對是錯。

可眼下真的給出看着行之有效的方案的人也就何秋和夏綜了,而且夏綜也說了,工部裡面關於這些的資料很多,相比較於何秋,他更相信有些專業背景的夏綜。

朱元璋理清了頭緒,就喊來隨行的幾名六部侍郎,將這個決定告訴了他們。

“朕要任命夏綜爲工部郎中,掛治淮都督銜,專司治淮水務,接下來就不用讓他隨駕了,方案做好後,讓他遞交給太子,經朝中百官商討後,決定何時動工。”

在場的侍郎們都有些羨慕夏綜,這就叫一朝得勢啊!

本來不過是一個區區工部主事,可瞬間就成了工部郎中,還專司治淮一事,身上掛着治淮都督的銜,若是治淮完成,少不了得一個侍郎的位置。

但是治水同樣也是個辛苦活,在座的衆人沒一個願意把這輩子都圈到治水上的。

朱元璋看到這些人的反應,心中止不住的冷笑,這就是朕的好官員們啊!

朱元璋打發他們出去,親自給朱棣寫了封信,讓他派兩名得力的人,盯着祖陵這邊。

治淮刻不容緩,區區運河,水量小點也無所謂。

何秋卻抽空又找了個機會,面見朱元璋。

朱元璋聽到何秋要來見他,心中有些訝異,之前治水方案,何秋提出來的不錯,他就已經挺滿意的了,難道這是還有更好的方案嗎?

何秋進來之後,認真的對朱元璋說道。

“陛下,治淮之事,其實還與一事有所牽扯,大明國都!”

朱元璋的神色微怔,自從朱標去世後,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敢有人在他面前提遷都的事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內心是不喜歡南京城的,但一來是朝廷體制自有其慣性,二來則是因爲懿文太子朱標因爲這事去了。

大家都害怕提到這事,會讓朱元璋想起懿文太子,萬一因此遷怒自己,得不償失。

不過畢竟已經過了三年多了,何秋既然提起了,朱元璋也有些興趣聽一聽。

“你說說看。”

何秋整理了下思路說道。

“臣知陛下以前有心遷都長安,但長安實在太過殘破,且關中的八百里秦川已經不再是漢唐時那般肥沃了。”

“根本撐不起來一國之都的位置,一言以蔽之,糧食不夠。”

“若是真的遷都去長安,朝廷中樞就會多帶去十幾萬人口,更遑論一旦立爲首都,聚集的人口不在少數,很輕鬆就能上百萬,但如今的關中可還能養活驟然多出來的百萬人口嗎?”

朱元璋沉默不語,長安不能再爲都城,這個道理朱標去世前也和他有過討論,只是角度不像何秋這般,簡單直接,卻又切中要害。

“說下去。”

“自唐宋之後,河北、關中皆殘破不堪,唯有江南是朝廷的錢糧支柱,所以若是想要遷都,就必須想明白這點。”

“必須要有良好的交通要道,可以連通京城和江南,便於輸送糧草……”

何秋的話說到一半,朱元璋就驟然打斷,他看出來了,何秋這傢伙今天找來說治淮,說都城,其實還是在說運河。

“你的意思是,遷都只能遷往北平嗎?”

開封、洛陽和運河的水道已經殘破不堪,幾乎不能再用了,這事朱元璋之前就知道。

何秋搖了搖頭說道。

“並非如此,洛陽依舊可以列爲都城備選,雖然運河殘破,但可以重新修繕。

另外北平離江南太遠,離漠北太近,幾乎不到千里就是長城之外,列爲軍塞可以,都城有些不合適。”

何秋是真心這麼覺得的,想象歷史上的大明,動不動就被韃子們竄到北平城外,京師震動,不正是因爲離關外太近嗎?

而江南也是鬧得風風雨雨的,就是不交稅,甚至有一年茶鹽稅不過幾十兩的笑話,說到底還是因爲離京城太遠,天高皇帝遠的,皇權管不到,種種奇葩事自然就會發生。

大明的經濟中心和政治、軍事中心相隔太遠,雙方自然會漸漸變得貌合神離,這不是現代,有鐵路、飛機,能夠快速聯通各方,統治成本大爲降低。

朱元璋臉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提醒道。

“你要知道,洛陽可不止是水道殘破,連洛陽城也很慘破,至今仍未恢復唐時景觀,這兩個工程加起來不比治理淮河要來的簡單。”

是的,重點就是錢糧,重建洛陽城的同時,還要重修大運河南線、北線,讓它們在洛陽匯聚。

這兩項工程加起來,恐怕要四千多萬兩銀子打底,甚至還要翻一番,畢竟朱元璋現在徵發勞役,也是發錢糧的。

雖然給的少,但也是要給的,一筆一筆的看着不多,匯聚起來就不是小數目了。

何秋憨厚的一笑。

“這不還有韃子和南方的土司嗎?”

朱元璋有些明白何秋的意思了。

“你是想在洛陽也複用當初整修金沙江水道的法子?”

雲南開挖金沙江水道的情況,朱元璋一直都是盯着的,整件事辦下來靡費比最初朝廷預料的小了不少。

就是因爲沐春發動土司,跟着明軍組成一支支小隊,越境抓人,把安南靠近大明一帶的土人抓了個乾淨。

這些人幾乎全部消耗到金沙江水道的修建中了,工程完成後的活人,又拉到東川的礦上開礦,簡直是要把他們身上最後一滴油給榨乾淨。

雲南這樣的做法自然在朝中引發了很大的爭論,畢竟這般行爲和中原向來自詡的仁義道德,相差甚遠。

好些大臣都要上摺子怒噴沐春了,但都被朱元璋壓了下來。

朱元璋到底是亂世起兵的人,在他心中還是實用第一,何況他不覺得沐春的做法有什麼問題。

死的都不是大明的百姓,蠻夷罷了,能減輕國內百姓的徭役,何樂而不爲?

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60章 剖析第55章 情報網第312章 大寧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40章 影響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93章 不服來辯第180章 捷報(上)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306章 遵化(下)第292章 一年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323章 何棟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78章 胎記第74章 見花魁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312章 大寧第309章 德政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330章 講學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5章 情報網第153章 考試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29章 爽快人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43章 批命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122章 酷刑第249章 瑣事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72章 整容藥水第54章 殺字令第70章 煤炭第350章 引導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260章 兼併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333章 審覈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66章 治家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21章 轟然開槍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69章 大炮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39章 確定人選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136章 到北平第138章 書局第160章 剖析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80章 捷報(上)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96 章議遷都第260章 兼併
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60章 剖析第55章 情報網第312章 大寧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40章 影響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93章 不服來辯第180章 捷報(上)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306章 遵化(下)第292章 一年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323章 何棟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78章 胎記第74章 見花魁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312章 大寧第309章 德政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330章 講學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5章 情報網第153章 考試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29章 爽快人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43章 批命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122章 酷刑第249章 瑣事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72章 整容藥水第54章 殺字令第70章 煤炭第350章 引導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260章 兼併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333章 審覈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66章 治家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21章 轟然開槍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69章 大炮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39章 確定人選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136章 到北平第138章 書局第160章 剖析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80章 捷報(上)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96 章議遷都第260章 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