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銀本位不可靠了,咱們換金本位吧

翌日,大明信王殿下朱由檢,開始了自己的借錢之旅。

想要炒期貨,就要有足夠的現金流,小打小鬧可掙不了錢,也不符合信王殿下的氣魄,他朱由檢要弄就要弄大的!

說起來朱由檢也有一些好友,只是他之前捨不得麪皮去借錢罷了。

但如今終於體會到了居京師大不易已經有着一大家子要照顧卻手頭無錢痛苦的朱由檢,決定暫時放下面子,先把銀子掙到手,手裡有錢了,日後面子隨時可以掙回來。

如今京師之中,富裕之人很多,明面上身價最豐富的的無疑是張國紀和周奎這兩個朝廷推出來的首富,其家財何止萬貫,說句富可敵國毫不誇張,畢竟一些國家一年的收入還真不一定有這倆人賺得多。

但拋去這倆首富,大明有錢人還是多啊。

京師重地,天子腳下,天然的政治經濟中心,商業何其發達,人口何其多,因此各類權貴富豪更是數不勝數,外地來京師長見識的豪紳更是如過江之鯽。

如果說要借錢,最好的選擇莫過於張國紀和周奎這倆人,但別看他們賺取了花不完的錢,想讓他們借出去可也不容易,畢竟商人不會去做虧本的買賣。

更何況朱由檢之前剛在周奎府上吃了閉門羹,連周府大門都沒進去,他怎麼還可能去周奎那裡借錢?

周奎那裡走不通,張國紀那裡就是一樣的,畢竟這倆人向來一個鼻孔裡出氣。

朱由檢帶着自己的章先生也是壓根沒考慮這倆人,找這倆沒希望的還不如去找自己那些好友。

於是京師內城的百姓們得以看到信王府的馬車跑來跑去,那是朱由檢正在找自己的好友們借錢。

“李兄,小王前來實在是爲了送李兄一樁富貴.那期貨之中銀價最近必然要迎來一次動盪,把握時機即可賺取一筆豐厚的利潤,小王打算在期貨之中賺些錢財,還望李兄不吝相助。”

“王兄,小王近日走訪高人,這期貨之中會有些許動盪,倒是若是把握好時機,可賺取今生用之不盡的錢財,小王打算與王兄共享富貴,同時也希望王兄借筆資金給我”

“韓兄可知期貨一說?不錯,小王近日發現這期貨不同於股市,短期之內買進賣出其利潤頗豐,這期貨市場,大有可爲。韓兄可否願意和小王來期貨賺上一筆?”

朱由檢自從想開了,就感覺臉皮這東西要不要就這樣了。

帶着章錦瑞,他的張先生,朱由檢那是一個周遊京師各處,好好來了番舌戰羣儒,打動了不少人。

一些人雖然不看好期貨,但對朱由檢還是有些信心,畢竟是大明的親王,正兒八經的天家血脈,借出的錢還是有保障的,因此紛紛借了一筆給朱由檢,少的幾千幾萬塊,多的十幾萬,幾十萬都有。

而另外一些人則是打算和朱由檢合夥幹,他們也被章錦瑞說動了,紛紛出錢投資朱由檢,這些人手裡餘錢多,一個個十幾萬,幾十萬的出,讓朱由檢成立了人生中第一家公司:大明信王期貨公司。

其公司的辦公地點就是在朱由檢的信王府裡。

朱由檢的這些文人士子儒生好友大部分都是有錢的,畢竟能和信王做朋友的,誰還沒點家世身價了。

這十幾萬幾十萬寶鈔看上去不多,但一家出這麼多,積累起來還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之前受限於朱由檢剛剛回京師不知道其到底什麼情況,加上朱由檢不好意思來找他們,他們也不敢輕易相助朱由檢。

可現在看來皇帝陛下念着親情,信王還是信王,依舊是皇帝陛下唯一的弟弟,這關係可就硬了,加上朱由檢親自找上來,這些人也不能丟了面子,紛紛投資之下,讓朱由檢的期貨公司就這麼成立起來了。

如此一來,朱由檢就有了數百萬寶鈔,啓動資金非常豐厚了。

可這般朱由檢依舊不滿意,他聽着章錦瑞的分析,看着章錦瑞給他設計的計劃圖,他狠狠心說道:“章先生,小王決定把王府給抵押了,再拿一筆錢財,這炒期貨,手裡本錢不足可不行。”

章錦瑞神情複雜的看着眼前的朱由檢,深深爲之拜服:“信王有古時賢王之風,錦瑞佩服。”

說幹就幹,朱由檢跑去了大明銀行,終於用自己大明親王的身份,用信王府的房契作抵押從銀行貸到了整整五千萬寶鈔。

這下,手頭充裕的朱由檢有本錢去抄期貨了。

而那些投資朱由檢的人見朱由檢有這麼大的手筆,一個個都以爲朱由檢得到了什麼內幕,又紛紛追加了一筆投注資金,讓朱由檢的啓動資金又多了不少。

看着手頭那一大筆錢,朱由檢自信滿滿的笑了,他擺下酒席在王府內與章錦瑞痛飲,直接從京師最好的酒店定的酒菜,讓二人痛痛快快的吃了一場,暢想着美好的未來,朱由檢豪氣雲天的宣佈:“本王,要做生意,也要做最大的,周王朱恭枵算什麼,直隸鋼鐵公司又算什麼,我信王期貨公司,必然要超越他們,讓皇兄刮目相看!”

朱由檢和章錦瑞已經躊躇滿志的招賢納士準備好好大幹一場。

而在皇宮之中,朱由校心情也是很好。

在武英殿內,看着面前巨大的世界地圖,朱由校將一面面小旗插在上面。

“錫蘭.”

“莫臥兒王朝”

“薩菲.朕沒記錯,這裡是波斯吧?”

“啊,還有奧斯曼”

“我大明的商船,已經跑到這麼遠了,這是好事啊。”

朱由校負手而立,看着世界地圖上大明的觸角所抵達的位置,南亞,中東,乃至非洲,都在大明探索範圍之內,亦是太宗文皇帝時期七下西洋所觸及的各片區域。

如今開放海禁才幾年啊,已經蓬勃發展的大明海運海商就已經走到這麼遠了。

點了點頭,朱由校非常滿意這一切:“好事啊,好事,盛世氣象莫過於此啊。朕記着江南那邊的商隊,跑去了非洲,弄到了不少金銀,還給朕送了一件什麼金面具,這非洲也是富饒之地啊。”

一旁的魏公公笑眯眯的說道:“可不是,眼下大明天下太平,四海昌盛,這天下來往的商人把數不清的銀子送到我大明來,如今朝廷實行一系列政策,這可都是託了陛下的洪福啊。”

朱由校笑了笑,忽然問道:“最近流入大明的銀子,很多?”

“多,可多了,咱們大明眼下就像個無底洞,有多少銀子吞多少銀子,那些洋人一船船銀子送進來,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魏公公頗爲得意的說道。

是啊,大明坐擁天下,富有四海,這有着近四千萬戶百姓,萬萬裡疆土的龐大帝國,吞噬着無窮的金銀,這點銀子在大明還真濺不起多少動靜來。

但朱由校還是感覺到了一些不安,這麼多銀子流入大明,真就是好事嗎?

思來想去,朱由校伸手點了點:“把,把師父,還有盧閣老,錢閣老叫來。”

很快,隨着內侍傳話,張好古,盧象升,錢謙益三人來到武英殿中。

“參見陛下。”

“免禮。”

朱由校沒那麼多繁文縟節,也不喜歡多少廢話,他很直接的問道:“朕聽說眼下流入大明的銀子越來越多了,心裡總感覺有些不對的地方,所以找你們來,想一起看看。”

盧象升眉頭一皺,流入大明的銀子越來越多了,這是件好事,也不是什麼好事,前者是因爲大明已經成爲了世界的商貿中心,全天下財富匯聚之地;後者則是因爲海量銀子涌入必然引起物價的波瀾,尤其是對寶鈔的價值會造成衝擊,這對大明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錢謙益也是嗅到了一點什麼,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樣。

朱由校問道:“可是有什麼發現了?”

盧象升解釋道:“陛下,假如朝廷原來有一百萬兩銀子,以大明的豐富物資來說,這一百萬兩銀子就非常值錢,是硬通貨。可後面又來了一千萬乃至更多的銀子,大明的物資還是這麼多,但銀子已經不如之前值錢了,這就要百姓用十兩銀子去購買原來一兩銀子的東西。”

“百姓的收益沒有多少增長,但花銷卻是越來越多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是啊,銀子多了,就不值錢了。”

錢謙益補充道:“陛下,臣是認真研究過陛下和元輔制定的寶鈔策略,以大明國庫中的金銀爲根本,發行寶鈔,普及大明兩京二十四省之地,再到如今普及朝鮮、東籲、大城、南掌再到南洋的蘇祿、文萊等國,乃至東邊的倭國如今都在使用我大明的寶鈔,可見我大明寶鈔的流通和信譽。”

“這其中,一半是因爲大明富有四海,金銀衆多,另一半則是因爲朝廷自身的信譽,朝廷君臨天下,諸國臣服,而大明物產豐富,各國都需求我大明的東西,那自然需要用我大明的錢財來交易,如此朝廷的寶鈔自然流通的順暢。”

“如今朝廷借給南洋,借給民間的寶鈔何其多?如果銀子越來越多,寶鈔是不是要隨之增印?那寶鈔必然會貶值,如此一來,百姓花費增多不提,朝廷的寶鈔也要迎來一次衝擊。最顯眼的,之前借給南洋的寶鈔都是值錢的,可隨着寶鈔貶值,他們還進來的寶鈔還是原來那個數,可那個數只等於朝廷先前投資的十分之一乃至更少啊。”

張好古點了點頭:“不錯,隨着大明擁有的銀子越來越多,這些是無法避免的。”

“陛下,如今大明的寶鈔看似是以金銀爲根本,但實際上,是以銀子作爲主要,因爲南洋各國也好,西洋各國也好,和大明的交易,都是銀子和商貨,這銀子和貨物之間已經掛鉤了,銀子多了,朝廷的寶鈔必然會迎來衝擊乃至貶值。”

“銀本位,對朝廷來說,終歸是不利的。例如那倭國,擁有的銀子何其多,天生就有大銀礦,能開採多少銀子?”

“而且如今各國銀子流入大明,那麼各國未來肯定會變動,若是西洋各國都變了,大明不變,到時候大明一不留神財政崩潰都有可能。”

聽着內閣的分析,朱由校也是皺起了眉頭,如今的大明可不是之前的漢唐兩宋啊。

漢唐兩宋時期,中原還是缺銀子的,爲何一直以來銅錢都是作爲主要流通貨幣,還不是中原缺銀子,而金子又太貴重。

在漢晉時期,金子是要作爲祖先陪葬之物埋到地下的,那些王侯將相一個個將大量金子帶到地下,這讓金子愈發稀少珍貴,不然金貴一詞怎麼來的?

可與金子相比,銀子更是稀缺,甚至有白金的稱呼。

哪怕到了唐代,宋代,銅錢依舊是最主流的貨幣,銀子照樣稀缺,銀子可不是用來吃喝的,那都是和金子一樣用來大宗交易的。

也就是明代,隨着各國與大明貿易,銀子越來越多,眼下才成了主要的貨幣,大明也藉着海量銀子爲根本開始發行全新的寶鈔體系。

可以說寶鈔體系就是建立在銀子上面的。

但以銀子爲根本建立的寶鈔體系實在是不安穩,因爲世界行情變化太多,銀子遠遠沒有金子那般穩定,因此金本位的貨幣纔是最穩定的,畢竟哪怕到了後世,各國別看是以國家信用發行貨幣,但也是隱性的金本位。

張好古思來想去,說道:“陛下,臣以爲,寶鈔不能再和銀子繼續綁定了,這樣下去,對朝廷不利,對寶鈔也不利,貨幣價值要是單純暴跌了還好,可若是再有有心人趁機搗亂,朝廷可能會破產的。”

朱由校點了點頭:“師父說的不錯,銀子和寶鈔掛鉤適合之前的大明,但眼下朝廷擁有的銀子越來越多,天下散落的銀子也越來越多,這寶鈔再和銀子掛鉤那朝廷就太被動了。”

“必須化被動爲主動,把主動權掌握在朝廷手裡,幾位有什麼好意見?”

盧象升說道:“回陛下,臣以爲,把寶鈔和金子掛鉤,更好。”

“金子?”朱由校思索起來。

張好古原本想的是直接建立大明信用體系,畢竟如今大明已經君臨東方,更是世界商貿中心,四海財富沉澱之地,以大明的國力信用,推行寶鈔應當是可以的。

但盧象升想要把寶鈔和金子掛鉤,這也是妥當的做法。

畢竟總要有個夠分量的來坐鎮,單純的信用體系,還真不如金本位。

畢竟金子總是比銀子稀缺,銀價可遠遠沒有金價值錢。

朱由校緩緩說道:“說起來,先前西洋各國和我大明貿易,倒是金銀都有,可如今,卻是以銀子爲主,金子倒是稀少起來。也是,金子每個國家都需要,都要存着,這金子總是比金子值錢。無論什麼時候,金子都是硬通貨,把寶鈔和金子掛鉤,倒也合理。”

張好古也是說道:“臣認同盧相的意見,這天下生產銀子的地方很多,例如那倭國就有一個巨大的銀礦,單單是我大明缺少足夠的銀礦而已,但在世界上,銀子永遠是比金子多的。金子比銀子稀缺,比銀子貴重,把金子拿來和寶鈔掛鉤,更能體現寶鈔的份量。”

錢謙益補充道:“臣也認同金子。大明眼下的銀子,實在是太多了,這麼多銀子要是衝擊市場,大明現在辛辛苦苦建立的市場會直接崩潰,不如把銀子換爲金子,如此一來,在各國流通也更順暢。”

張好古笑道:“正是如此,把寶鈔和金子掛鉤,朝廷的貨幣就有了更廣泛的流通性,周遭各國都可以使用寶鈔爲主要貨幣,甚至我大明還能從各國收割鑄幣稅,讓寶鈔更具有法理。”

見三人都認可金子掛鉤寶鈔,朱由校也順勢點了點頭:“嗯,既然諸位都認可寶鈔和金子掛鉤,那就這麼辦吧。”

◆тt kǎn◆C○

離開武英殿回到文淵閣後,錢謙益忍不住問道:“把寶鈔和金子掛鉤,朝廷要變動的可不小,更何況如今朝廷和民間持有的銀子太多了,這麼多銀子,可怎麼辦?”

張好古說道:“銀子還是值錢的,只是不如之前那麼多罷了。”

“如果不是如今大明的銀子太多,我也不想現在就把寶鈔和金子掛鉤。”

“可是錢相啊,你想想這些年,從南洋,從西洋,從倭國,有多少銀子流入我大明,又有多少金子流入我大明?”

“先前朝廷指定的策略是民間不可流通金銀,金銀全部收歸朝廷,可眼下金子還好說,但銀子呢?東南沿海,北方各省,各大商會,各地士紳,家裡誰沒有一批銀子?”

“民間持有的銀子太多了,銀子已經不如之前值錢了,若這些銀子都一股腦的被他們兌換給朝廷,來換取寶鈔,朝廷要增發多少寶鈔?朝廷的錢,還是錢麼?”

盧象升說道:“如此一來,虧得,就是這些士紳商賈們了。”

張好古笑了笑:“總不能讓朝廷吃虧吧?”

“之前就說了,民間不許存有大量金銀,他們非要在自己家裡存着,貶值了又能怪誰?”

“回去咱們開個會商量下,把寶鈔和金子掛鉤弄好,眼下銀子一兩還是值一千寶鈔,後面,可能就是一百寶鈔了。”

錢謙益搖了搖頭:“存銀子的,可要後悔咯。”

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377章 你狗日的,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第515章 周王:我冤啊!第282章 廢王爵!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202章 朕餓了!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885章 朱由檢微操,葬送陝甘大軍!第169章 上到功勳貴族,下到奸詐糧商,全都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20章 治遼!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476章 東林書院,騎臉輸出,我在山東過的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570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515章 周王:我冤啊!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302章 要致富先修路的真理,朱由校的震撼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330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太子少師,吏部尚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5章 釣魚執法,殺人誅心!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514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第780章 打工人,打工魂,百萬之衆?翻手覆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271章 奉旨貪污!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830章 疑心重重的朱由校,必須要讓張好古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544章 信仰崩塌,公審積香禪師!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132章 氣急敗壞趙南星,東林黨內訌!第12章 這個張好古,真是非同凡響!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318章 京師大動員,陷入人民羣衆戰爭的汪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747章 大轉變,大明士紳商賈迫不及待的想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45章 釣魚執法,殺人誅心!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
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377章 你狗日的,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第515章 周王:我冤啊!第282章 廢王爵!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202章 朕餓了!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885章 朱由檢微操,葬送陝甘大軍!第169章 上到功勳貴族,下到奸詐糧商,全都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20章 治遼!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476章 東林書院,騎臉輸出,我在山東過的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570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515章 周王:我冤啊!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302章 要致富先修路的真理,朱由校的震撼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330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太子少師,吏部尚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5章 釣魚執法,殺人誅心!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514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第780章 打工人,打工魂,百萬之衆?翻手覆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271章 奉旨貪污!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830章 疑心重重的朱由校,必須要讓張好古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544章 信仰崩塌,公審積香禪師!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132章 氣急敗壞趙南星,東林黨內訌!第12章 這個張好古,真是非同凡響!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318章 京師大動員,陷入人民羣衆戰爭的汪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747章 大轉變,大明士紳商賈迫不及待的想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45章 釣魚執法,殺人誅心!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