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太祖,成祖,復活了!

聽聽!

都聽聽!

狗皇帝要幹什麼?

他要重修絲綢之路,他還要開海禁恢復永樂時期的海上航路,這些要花多少錢?!

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

最最最重要的,開了海禁,允許外國與大明通商,那文武百官怎麼賺錢?

南方的士紳怎麼賺錢?

這不是與民爭利嗎!

雖然眼下朝廷不允許百官經商,但誰家沒幾個出五服的親戚啊,他們經商的錢,不就是自己的錢嗎?

這自從大明實行海禁,片帆不得下海之後,南方的士紳們憑藉出海是賺的盆滿鉢滿。

畢竟大明朝廷實行海禁關他們士紳什麼事?

眼下朝廷不僅要開海禁,還要重建陸上絲綢之路,這不就是在斷文武百官的生計嗎?

本來就沒了權利,眼下朝廷新政都是由新黨推動着,這沒了權力再沒了錢,當官是爲什麼啊?

當即就有一名文官站出來:“皇上,這實行海禁,乃是大明祖制,其主要原因是東南倭寇海盜猖獗,肆虐沿海,嚴重擾亂沿海百姓生計,迫於無奈,這才實行海禁,保全百姓平安啊。”

朱由校聽了忍不住冷笑道:“哦,這麼說來,海禁到是不能開了?”

這文官說道:“正是如此啊,這海禁一開,倭寇再次肆虐,朝廷威嚴,百姓生計何存啊。”

朱由校則是不屑:“如此說來,這海禁一開,倭寇來了朝廷就沒辦法了是嗎?”

“這東南沿海是大明的海,東南沿海土地更是大明的土地,大明的土地和海域上,大明的子民倒是要躲避外人了?”

“因爲區區倭寇,海盜,朝廷就要遷界禁海,爾等不覺得很可笑嗎?”

“朝廷能威服草原,能征服南夷,如今面對倭寇,卻束手無策了?”

一名勳貴硬着頭皮站出來:“回皇上,倭寇熟悉海洋,他們常常佔據島嶼爲根基,四下出擊,劫掠商船漁船,若有人帶領,他們就聚成一團襲擊沿海。”

“倭寇來去如風,行動迅捷,我大明東南沿海缺少足夠的武備,實在是難以防禦,加上缺乏可堪一戰的水師”

朱由校大手一揮:“不用說了!”

“諸位愛卿說的這些,朕都清楚!”

說着,朱由校目光灼灼有神的看着滿朝文武:“遷界禁海,是國朝初年的決策,其原因,朕比你們都清楚!”

“國朝新立,百廢待興,民生雕敝,朝廷缺少足夠的錢財力量,這纔不得不遷界禁海,後面陸續開放海禁又關閉,也都由歷朝自己的緣由。”

“朕要開海禁,也有朕的緣由,至於倭寇,朕不怕,大明新軍也不怕!”

“正因爲朝廷缺乏水師,所以纔要開海禁,鼓勵通商,發展水師,豈能因噎廢食耶?”

最後,朱由校眼神玩味的緩緩打量着某些文武大臣,看得這些人毛骨悚然連忙低下頭:“不過,諸位愛卿所言也有理,這防倭,還是極有必要的。”

“這樣吧,東南沿海的海禁暫不開放,目前朝廷僅在江南、山東一線開放海禁,與諸國通商貿易,至於東南沿海什麼時候開海禁,等朝廷訓練好足夠的新軍,拉出一支水師來再說。”

朱由校這話說完,某些人矇住了,這,這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開海禁就算了,我們胳膊扭不過大腿,但好歹讓我們喝口湯啊!

怎麼到最後變成不帶我們玩了呢?

“開海禁的事,就這麼定下了,至於重建絲綢之路嘛.”朱由校這邊長音一拖,百官的心立刻就提到了嗓子眼。

朱由校緩緩說道:“嗯,朝廷如今事情這麼多,分心乏術,就先不提重建絲綢之路的事了,先做好眼下的,再考慮其他。”

這話出來,百官心裡猛地鬆了口氣,不知爲何竟然升起了一種:皇帝其實還不錯,他還是在意我們的之類的想法。

朱由校問道:“諸位愛卿還有何想法?”

百官連忙俯身:“皇上聖明。”

滿意的點了點頭,朱由校說道:“既然如此,就退朝吧。”

散朝之後,回到西苑的朱由校有些慵懶的躺在躺椅上眯着眼:“這些官吏,朕遲早都要換了!”

朝廷定下了政策,各地自然就要實行,目前江南、山東一線要開海禁鼓勵通商,但也僅僅是鼓勵通商,至於漁民出海,還是要謹慎的。

畢竟雖然說着不在意倭寇,但倭寇能在海上來去如風是有本事的。

至於倭寇這東西,別說大明煩,東夷也煩!

因爲倭寇說白了就是失去大名家主的浪人武士,活不下去的低級武士等等聯合起來打家劫舍,不僅大明他們要搶,東夷也要搶!

只不過大明明顯比東夷富裕無數倍,他們才主要來劫掠大明,只要打下一個小地方,那也夠他們花天酒地很長時間了。

加上東南沿海某些官宦士紳的支持以及東夷內部一些大名的支持,讓這些倭寇武備精良,消息靈通,這纔有了明初時倭寇橫行無忌,來去如風的情況。

戚繼光在東南抗倭,那是有一整套方案的。

如果朝廷想要施行,照本宣科還是做得到的。

但朱由校卻不願意這麼做,既然東南的士紳,官吏不願意開海禁,那就不開,你們想玩,朕有的是辦法陪你們玩!

顯然朱由校是想玩死這些士紳官吏了,不然也不會只在山東和江南一線開海禁,這些地方都是已經推行了新政,有新軍駐紮的,憑藉駐紮守備的新軍以及沿海設置烽燧,雖然短時間內出海作戰不現實,但防備是綽綽有餘了。

內閣會議上,張好古也是說道:“山東、江南一線開海禁,朝廷初步開放的海港是八個,山東三個,江南五個,這八處海港允許與外國貿易,這是商務衙門定下的關稅,諸位都看看。”

張瑞圖、黃立極、魏廣微、喬允升依次傳閱,見他們看完了,張好古說道:“如果諸位沒什麼意見,就這麼定下了。”

“朝廷這段時間在江南、山東、遼東各建設了一個大船廠,這船廠眼下是要建設戰船給朝廷籌備水師的。”

“敢問元輔,這水師.”魏廣微問道。

張好古點了點頭:“從新軍中挑選人手組建,選拔山東、江南、遼南精通水性的將士再招募一批沿海青壯,把架子搭起來,這件事,魏相不用操心了,本閣找了專人來辦,先把水師衙門給弄出來。”

“除了這些,大同和巴連衲都之間的道路也開始修繕了,這些日子大同的商人已經陸續去草原上做生意了,草原上的各部那顏也要來京朝見陛下,這件事,張相要籌備好。”

張瑞圖點了點頭:“禮部已經早作準備了,草原各部那顏進京,自然是無虞的。”

黃立極趁機說道:“說起來,這草原也是百萬之民,可如今偌大一個蒙古行省,官員太少了吧?”

“不若多派些官員去?”

黃立極的想法很明顯,他想要給舊黨爭取一個機會,讓舊黨的官員去草原上表現一二。

但黃立極想的實在是太好了,東林舊黨,讓他們黨爭,讓他們談時政談國策,那絕對一個個說的頭頭是道,分析的條理清晰,似乎只要按照他們說的去做,大明朝必定國泰民安一樣。

但讓他們真的去實際操作,那這些人可就要坐蠟了。

這就是典型的嘴皮子功夫。

讓東林舊黨去草原上主持政務?

開什麼玩笑!

張好古毫不懷疑,若是東林舊黨那些只會誇誇其談、吟詩作對的所謂清流去了草原上,必然把如今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草原弄得一團糟!

張好古絲毫不懷疑這些人的本事,把事情做好的本事他們沒有,但搗亂攪局的能力他們一個比一個強,指望他們去草原上好好做事?

怕不是要逼得蒙古人再次造反!

因此張好古笑道:“草原之事,皇上和本閣早有決策,黃相就不用操心了。”

“這東南諸事繁多,黃相還需操勞一番啊。”

張好古的意思也很明顯,東林舊黨就在東南和南邊好生待着,吃喝玩樂吧,別來北方搗亂了。

面對張好古的拒絕,黃立極也是無能爲力,他雖然有心給東林黨爭取機會,但如今的東林黨,真的是有些爛泥扶不上牆的意思,指望這些只會空談的清流,怎麼能治理好朝政?

內閣小朝會解散後,張好古坐在太師椅上也是沉吟起來,如今巴連衲都和察哈爾兩片區域,目前的官員的確是不夠的,起碼察哈爾還需要一名和陳亞萬一樣的知府。

思索在三,張好古拿出如今可堪一用的人才名單細細看了起來,良久,張好古下了調令:“調彰德府知府鄭弘入京。”

彰德府知府鄭弘接到內閣的調令不敢怠慢,連忙趕赴京城。

“彰德府知府鄭弘見過元輔。”

在內閣衙門裡,鄭弘見到了如今的大明首輔張好古。

正在批閱摺子的張好古見了鄭弘笑道:“坐。”

看着鄭弘恭敬的半邊屁股挨着座椅,張好古輕笑了兩聲放下筆:“彰德府的發展,本閣是看在眼裡的,你乾的不錯。”

鄭弘連忙說道:“全賴朝廷支持,總督厚愛,彰德府民生興旺,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卑職不敢邀功。”

張好古笑道:“朝廷支持河南發展沒錯,但彰德府發展,是你主持的,這就是你的功勞。”

“說白了吧,本閣想給你加加擔子,給你換個地方。”

鄭弘愣了下,隨後說道:“請元輔下令吧。”

張好古一聽忍不住笑了:“不問問本閣想把你調到哪去?”

鄭弘說道:“朝廷有需要,卑職就去,不問去哪。”

點了點頭,張好古說道:“如今蒙古兩片區域,巴連衲都,察哈爾,每片草原都有着數十萬的牧民。”

“本閣想讓你去擔任察哈爾的知府,負責起察哈爾數十萬牧民的生計來,你若是不願意,本閣可以給你換個地方。”

鄭弘沒有猶豫:“卑職願意去。”

實際上,鄭弘還真沒多少選擇的權利,張好古都直言要給他加加擔子了,他還怎麼反駁,顯然這察哈爾知府,就是專門給他設置的。

見鄭弘同意,張好古也沒有多少閒話:“這些日子你就留在京師,關於察哈爾的資料你都可以去借閱,過些時日蒙古各部那顏來京朝貢,隨後還要來本閣這裡商議蒙古的發展事宜,你到時候先與蒙古各部那顏熟悉一下。”

鄭弘說道:“卑職明白。”

等鄭弘離開後,商務衙門的崔成秀來了:“元輔。”

張好古點了點頭:“商務交流會籌備的如何了?”

崔成秀說道:“元輔放心,籌備妥當了,這是名單,請元輔過目。”

張好古接過名單看了起來,包括大同、江南、直隸等地的大商會,草原各部的那顏,以及滿清的商人。

沉吟了一下,張好古說道:“這件事雖說只是一次商務會議,但也不要給外人落下什麼口實,商務衙門日後肯定要升格成單獨一部的,還是要穩妥些。”

崔成秀說道:“卑職明白,那卑職再添上東南的商會,還有西南地區的商會也叫上。”

張好古微微頜首。

大明商業發展很快,眼下各大商會已經展現出了初步的力量,這些商會朝廷都要利用起來,才能讓大明的經濟發展更迅速。

因爲無論是大明國內各省之間的貿易,還是出海貿易,乃至後續的絲綢之路等等,朝廷雖然是站住主導,但具體經商還是要看這些商會的。

眼下定下基調,把一些事攤開了揉碎了,比後續生出麻煩要好得多。

時間過的很快,不過月餘,來自草原的各部那顏,大明各地的商會掌櫃,還有遼東滿清的商人就雲集京師了。

士農工商,商人最低,如同賤籍。

自從朱由校宣佈廢除賤籍後,商人們的生活明顯更好了,以前一些衣服,一些東西是不允許商人用的,眼下都能用了,商人的孩子也能入朝爲官,商人對朱由校自然是感恩戴德。

不僅僅北方的商人支持新政,南方的不少有眼界的大商人也都清楚,新政是必然的趨勢,以目前朱由校的威望和新黨的力量,東林黨是無法阻止新政推行的。

因此這次商務會議極其重要,你能參加,就說明你已經被上面注意到了。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尚不得而知,各地商會的掌櫃懷着忐忑的心情來到京師,隨後入住商務衙門準備好的客棧。

與此同時,蒙古各部那顏早早就入京覲見大明皇帝陛下了。

“參見大皇帝陛下。”

看着一位位蒙古各部那顏,朱由校也是很開心:“各位那顏快快請起,今日啊,朕與各位那顏不談國事,我們談天說地,飲酒吃肉,朕呢,就是和各位那顏交個朋友。”

這些那顏哪敢拒絕,一個個都是笑臉相迎,看着舍人侍者端上來一份份美食,給他們斟上美酒,朱由校舉着酒杯:“今日,朕與各位那顏一見如故,來,共飲此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由校似乎有些醉了:“如今,各位那顏歸附我大明,長城內外免於兵戈,無論是農耕之民還是遊牧之民具爲一家,此乃大善,朕心甚慰啊。”

“朕給各位那顏保證,只要各部依舊是我大明的子民,朕保諸位榮華富貴,決不食言。”

各部那顏等的不就是這麼嗎?

眼看大明越來越強,年初草原一戰,五萬明軍橫掃十萬蒙滿聯軍,看的各部那顏是膽戰心驚,紛紛想起了明初的恐懼。

不然大明皇帝一句話,各部那顏就屁顛屁顛來京師?

這是要實力做底氣的。

眼下大明皇帝願意保他們榮華富貴,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一個個那顏紛紛出席跪拜一地:“謝大皇帝陛下,我等必然是大明最忠誠的臣子。”

更有那顏說道:“大皇帝陛下,蒙古各部,都期盼着您來蒙古,草原上的子民,都想見您啊。”

朱由校一聽,也是說道:“好!那麼朕今年年末,就前往草原,與各位那顏在草原上相聚。”

“到時候,朕就是客人了,各位那顏可要款待好朕啊。”

這些那顏那是一個個拍着胸脯保證必定款待好大皇帝陛下,說什麼如今草原牛羊肥美,牧民生活好了,大皇帝陛下去了草原那絕對會被草原景色迷住云云。

等酒宴散去,朱由校又給這些那顏都賜下小禮物,什麼銅鏡,鐘錶,還有一些大明工科院製造的小玩意,屬於你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是不知道怎麼造出來的神器物品,讓那顏們欣喜無比,一個個歡天喜地回去休息了。

等那顏們千恩萬謝的離開後,朱由校眼神恢復清明,他緩緩起身:“回宮,朕要洗漱。”

王體乾和魏公公侍候着朱由校回後宮休息,張嫣聽了朱由校今日的酒宴,還要去草原上觀摩後,有些擔憂:“陛下去了草原,是不是太危險了?”

朱由校笑道:“皇后多慮了,如今這草原各部,就是大明的一條狗。”

“朕去草原,就是明明白白告訴他們,他們該效忠的主人是誰。”

“臣服朕的,榮華富貴朕都給得起,不臣服的,滅了就是!”

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87章 銀價暴跌?冤大頭朱由檢:買,有多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423章 史可法的大手筆!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680章 造反?沒錯!是朕造的反!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30章 呂純如城頭殞命,張好古入城抄家!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714章 爲了馳道!各顯神通的八方商人們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62章 朱由校的勝利,事實勝,新政利國利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193章 權貴交稅,清理惡性犯罪,京師的治第321章 絕命,給努爾哈赤的致命一擊!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271章 奉旨貪污!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540章 水來了!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9章 天啓求教!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664章 沐家末日!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58章 迅哥兒誠不欺我也!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67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61章 爭權!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80章 殺人誅心,社會性死亡!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596章 天賜大捷揚眉吐氣遼南軍!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424章 張好古:“臣有個祥瑞,要送給皇上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523章 朱由檢管不住嘴,又捱罵了!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592章 遼東何人不通明,瀋陽城中有內應!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339章 朱由校的憤怒:勳貴吸血兩百年,也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846章 封建的家天下世界,無法誕生天下大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
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87章 銀價暴跌?冤大頭朱由檢:買,有多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423章 史可法的大手筆!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680章 造反?沒錯!是朕造的反!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30章 呂純如城頭殞命,張好古入城抄家!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714章 爲了馳道!各顯神通的八方商人們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62章 朱由校的勝利,事實勝,新政利國利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193章 權貴交稅,清理惡性犯罪,京師的治第321章 絕命,給努爾哈赤的致命一擊!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271章 奉旨貪污!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540章 水來了!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9章 天啓求教!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664章 沐家末日!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58章 迅哥兒誠不欺我也!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67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61章 爭權!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80章 殺人誅心,社會性死亡!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596章 天賜大捷揚眉吐氣遼南軍!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424章 張好古:“臣有個祥瑞,要送給皇上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523章 朱由檢管不住嘴,又捱罵了!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592章 遼東何人不通明,瀋陽城中有內應!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339章 朱由校的憤怒:勳貴吸血兩百年,也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846章 封建的家天下世界,無法誕生天下大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