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狗皇帝到河南了!

“大王,您是善人啊!”

“多虧了大王,我們一家才能大仇得報啊!”

“大王是真的替天行道,仁義啊!”

百姓們大仇得報,紛紛跪在地上給朱由校磕頭。

這本來應當是非常舒爽的一幕,但朱由校心裡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他堂堂大明的皇帝,如果不是親自到這鵝鎮一看,都不知道百姓過的什麼日子,百姓謝的也不是朝廷,而是他扮演的這個俠盜。

這能怪百姓嗎?

朱由校強笑着:“父老鄉親們不必多禮,快快帶着糧食回家吧。”

一個百姓嘆了口氣:“大王啊,那黃茂青勢力極大,我們打破了黃家,搶了糧食,朝廷大軍到了,我們就是暴民,這怎麼回家啊。”

另一個百姓說道:“是啊,黃家派人一定去麻城報信去了,等朝廷大軍來了,我們都難逃一死。”

“不管怎麼說,能給我兒報仇,我死也值了!”

“反正給我爹孃報仇了,朝廷既然不管我們,那我們乾脆反了算了!”

“就是!朝廷昏庸,官吏害民,我們都沒活路了,反了算了!”

“這朝廷不要我們,想讓我們死,那我們就反了!”

看着百姓們忽然羣情激憤的造反,朱由校懵了,這怎麼突然就要造反了?

一個青壯衝上來說道:“大王,你替天行道,仁義無比,我們願意跟着你幹!”

又一個人喊道:“大王,你舉義旗吧,我們跟着伱一起反了!”

百姓們也是紛紛舉着草叉和耙犁喊道:“是啊大王,我們願意跟着你幹,反了!”

朱由校和張好古面面相覷,這,這怎麼就反了呢?

張好古看出朱由校的難辦,他當即喊道:“父老鄉親們!”

“這湖北,是待不下去了。”

“但大家總要找條活路,我們乾脆離開湖北算了!”

有人問道:“離開湖北,那去哪啊?”

張好古說道:“去河南!”

“河南就在湖北邊上,而且遭了災,咱們過去,好落戶啊!”

朱由校此時也是反應過來:“父老鄉親們,方纔不就說搶了糧食去河南嗎?”

“河南有新政,也有清官,我們帶着糧食去河南,去過好日子去!”

百姓們聽後也是紛紛心動了,是啊,如果不是活不下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呢?

這要是去了河南能過好日子,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大王,你說去哪,我們願意跟着你!”

“對,我們跟着你!”

“大王說去哪就去哪!”

見百姓們支持,朱由校也是大手一揮:“走,帶走糧食,我們去河南!”

爲了躲避官兵,當晚朱由校和張好古帶着百姓們在山裡休息。

夜晚,百姓們生起火架起鍋,拖家帶口帶着家當的百姓們工具齊全,朱由校和張好古五人身前也多了一口正在煮的冒泡的大鍋。

看着那火焰不斷舔舐着鍋底,鍋內的鹹菜在熱水中翻滾,一塊塊豆腐上下起伏,帶着一股誘人的香味。

朱由校看着大鍋,累了一天也沒怎麼吃東西的他是飢腸轆轆了:“師父,這是什麼菜啊。”

張好古戳着鍋裡的鹹菜豆腐笑道:“不是什麼菜,就是鹹菜滾豆腐,這對百姓來說,就是美味了。”

朱由校夾起一塊豆腐塞進嘴裡,忍不住連連點頭:“這鹹菜滾豆腐,的確是美味啊。”

一旁的魏公公看着周圍的百姓,忍不住問道:“爺,張師傅,我們真的要帶着百姓去河南啊,眼下河南還在遭災呢。”

張好古笑道:“不去河南去哪?我們殺了黃茂青一家,還打破他家搶了糧食,估計麻城的縣衙已經把我們當暴民了,這不逃,公子的微服私訪怎麼繼續下去啊。”

朱由校也是說道:“是啊,這不出來體察民情,不知道民生多艱。”

“這湖北僅僅是遊歷一府一縣,就發現了這些問題,本公子實在是不知道這南方究竟還有多少地方民怨沸騰。”

“如今鵝鎮百姓已經被當做暴民沒了活路,眼下本公子也不打算暴露身份,帶着百姓去河南,也是給百姓一條活路。”

聽到這話,魏公公臉色都變了:“爺,那河南可是黃河決堤,爺您這萬金之軀,豈可冒入險境啊?”

朱由校則是說道:“正是知道黃河決堤,本公子纔要去河南看一看。”

“之前黃閣老在本公子面前不斷誇讚褚行宇,黃閣老可料到褚行宇是這種欺上瞞下,膽大包天之輩?”

“師父一直也在本公子面前誇周進勇,本公子這次就去河南看一看,周進勇究竟做的如何。”

張好古笑道:“公子此言,我是再贊同不過了。”

“就算公子不提,我也會進言的,河南黃河決堤,四府二十七縣受災,這兩年朝廷撥給河南的錢糧那麼多,河南修築河堤,挖掘水庫和溝渠,如今卻仍有洪澇出現,朝廷不查,我也會查到底的。”

WWW _тt kan _℃O

“正如黃閣老所言,這河南究竟有沒有問題,總是要查一查的。”

朱由校說道:“就是這個理,去河南親自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翌日清晨,朱由校和張好古帶着百姓們繼續前進,歷時數日,終於帶着百姓穿越山裡進入河南地界。

這一進入汝寧府,朱由校就感覺到了和湖北截然不同的感覺。

那是生氣,那是勃勃生機在迸發的感覺。

河南的百姓雖然遭了災,但百姓精氣神依舊很好,而且人人面色紅潤,身上的衣服也都乾淨整潔。

帶着大量百姓,朱由校和張好古商量後,決定說是逃難的,先看看河南農莊的情況。

而沿路的農莊看着這麼多百姓拖家帶口,聽說是從湖北逃難來的,各個農莊主動就送上清水和糧食,並讓百姓進入農莊休息,而鵝鎮的百姓也真正見識到了朝廷新政下的北方農莊是什麼生活。

這下,朱由校是徹底確認了湖北和河南不同。

河南的農莊,除了部分真正的鄉賢擔任農莊主,餘下的都是大同書院的生員來擔任,大家帶着百姓一起幹活,一起修築河堤,挖掘溝渠。

這河南四府一遭災,河南各府就開始派出民夫鄉勇去四府救災。

朱由校詢問了下情況,知道各地都在趕往受災地救災後,朱由校決定去災情最嚴重的地方看看。

“父老鄉親們,咱們要安頓下來,要告御狀,就得找河南的大官,聽說河南的大官都在救災,咱們就去災區,找河南的官給我們做主!”朱由校說道。

百姓一聽,也是紛紛支持,這見識到了河南農莊裡百姓的幸福生活,看見河南百姓過的是什麼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後,鵝鎮的百姓對湖北的官紳勾結更痛狠了,他們已經明白,不是朝廷沒有仁政,是這些貪官污吏欺瞞朝廷了,他們要去告御狀!

朱由校和張好古帶着鵝鎮百姓這一路從汝寧府到開封府,朱由校總算是見識到了災情。

大水席捲各地,將沿途一切摧毀,那洪水呼嘯而過,只留下遍地狼藉。

但河南的百姓並沒有因此失去鬥志,相反在各級官吏,在各自的農莊主帶領下,河南的百姓開始齊心協力重建家園。

清理淤泥,把廢墟推到重建,然後整理農田,搬運糧食,修築河堤,所有人有條不紊,忙的熱火朝天。

朱由校看着這幅場面,忍不住說道:“這些,纔是大明的好官,這是真正在帶頭幹活,和湖北那些裝模作樣的貪官污吏不同,這些官,能感覺到他們身上那股氣勢,都是大明的好官啊。”

張好古也是鬆了口氣:“就照這幅情景看,朝廷在河南是深得人心,官員可以帶動各地百姓抗災救災,周進勇做的算是不錯啊。”

朱由校說道:“走,再深入一點看看,去滎陽看看。”

滎陽,那可是河南受災最嚴重的的幾個地方之一!

眼下朱由校要去滎陽,魏公公雖然再怎麼不放心,也值得跟上。

衆人就這樣一路沿着官道前往滎陽,沿途可以看到一隊隊鄉勇百姓帶着乾糧,推着板車前往滎陽。

朱由校見狀拉住一個青壯問道:“這位小哥,你們這是要去幹什麼啊?”

那個青壯小夥說道:“去滎陽救災啊!滎陽發了那麼大的洪水,怎麼能不管啊。”

朱由校問道:“是衙門組織你們去的?”

青壯說道:“俺們本來就要來的。”

說着,青壯打量着朱由校身後的隊伍,看到不僅僅有青壯,還有婦女和老弱後忍不住問道:“怎麼,衙門把你們村都給拉來救災了?”

朱由校說道:“不是,我們是從湖北逃難來河南的。”

青壯狐疑的打量着朱由校,看這細皮嫩肉的白淨模樣,怎麼不像是逃難的呢?

“你們是逃難來的?怎麼跑到滎陽來了?”青壯很是警惕。

張好古解釋道:“我們雖然是逃難的,但我們也不是沒力氣,這河南遭了災,我們能出一份力自然是要出一份力的,不然這你們給了我們糧食,我們也不安心啊。”

青壯聽了笑了:“是好漢子!”

“眼下別看遭了災,但河南這些年,俺們是真的踏踏實實過了幾年好日子。這全靠了朝廷和皇上啊,如今河南遭災了,聽說朝廷從各省調人,還調來大軍救災。但俺們也是要臉的,俺們河南是遭了災,但河南人自己也能救災。”

張好古又問道:“聽說,總督大人還在滎陽?”

青壯點了點頭,忍不住說道:“總督大人是真的好官啊!”

“自從總督大人來了河南,先後走訪各個府縣,就連俺們村,總督大人都來過,還來過俺家吃過麪餅呢!”

“是嗎?這堂堂總督,還跑到你們村去了?”張好古問道。

青壯頗爲得意的說道:“可不是,別小瞧俺,俺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能手,種地,木工活都是手到擒來。”

“總督大人聽說俺的本事,來俺們村調研,還誇俺有本事,讓俺當了這農莊主。”

說着,青壯嘆了口氣:“總督大人是好官,是真正的好官,一心一意爲了俺們河南。”

“這兩年,總督大人四處走訪調研,修築水庫,加固河堤,修道路,引進外地商人,俺們都看在眼裡。”

“可以說若不是總督大人這幾年忙前忙後,哪有俺們的好日子?”

“但是這賊老天,實在是不給面子,今年這場暴雨,讓總督大人這些年白忙活了。”

朱由校聽了忍不住問道:“哦?怎麼回事?”

青壯說道:“俺們聽人說,朝廷可能要派人來調查總督大人,覺得是總督大人貪了朝廷專門的修築河堤的款子了。”

“這叫什麼事嘛!”

“總督大人自從得知河水暴漲,就吃住在河堤上,哪怕決堤了都守在河堤邊,一直沒離開,而且還親自帶着人救災填補決堤的缺口。”

“這樣的官上哪找啊!”

“朝廷不尋思怎麼多派些人來支援,淨想着調查這樣的好官,朝廷怎麼想的嘛。”

朱由校聽了笑道:“可能朝廷也有自己的考量吧。”

青壯搖了搖頭:“俺不明白。”

張好古笑道:“小哥,你要去滎陽救災,我們也要去,不妨一起去?”

青壯點了點頭:“中,多一個人多一份力氣。”

朱由校笑道:“就是就是,一起去滎陽。”

青壯說道:“這救災啊,還得看我們這些青壯,有一把子力氣,才能搬石頭,抗沙包去填決堤的缺口啊。”

“這老人和孩子,就放在後方,女人就縫補縫補衣裳,這救災可不能讓老人和婦女孩子上啊。”

朱由校笑道:“放心吧小哥,我們明白,這救災啊,肯定是我們頂上。”

跟着青壯一路來到滎陽,看到了災情最嚴重的地方,遍地狼藉,滿目瘡痍,時不時仍有洪水蔓延,而河堤之上,數不清的百姓鄉勇還有新軍將士正扛着一袋袋沙包,搬着石塊去填補決堤。

朱由校遠遠眺望着河堤上的情況,忍不住說道:“這滎陽的洪災,竟然嚴重至此”

這一路走來,滎陽的災情讓朱由校是觸目驚心,那一座座被淹沒的村鎮,那淤泥堆積的農田林地,哪怕是縣城裡都有大量積水,不少的房屋都被暴雨狂風掀去了房頂,大片大片農田被淹沒,城牆被摧毀,渾濁的黃河水蔓延兩岸,把這裡變成千裡澤國.

如今看着河堤這裡,數不清的百姓和將士喊着號子搬運着滾木石塊去填補決堤的口子,那狂風暴雨之中,一面面大明的山河日月旗插在河堤之上,在呼嘯的狂風中獵獵作響,滿是泥濘卻始終屹立不倒。

披着斗笠,朱由校看着那狂風驟雨裡頂着風雨前進添補缺口的將士百姓,聽着風雨中那一聲聲號子也是紅了眼眶:“河南,不容易啊。”

黃宗羲也是感慨:“周總督是盡力了,這狂風暴雨,實在是天災,而不是人禍啊。”

魏公公心驚膽戰的看着河堤,又看看陰沉的彷彿要壓在人頭頂上的天空烏雲,那呼嘯的風雨撲面而來砸的人臉頰生疼,他擔憂的看向朱由校:“爺,咱們回去吧。”

“這萬一出了問題,奴婢擔待不起啊!”

朱由校沒搭理魏公公,他凝眉看着前面洶涌的大河,看着那不斷往河裡填補缺口的百姓鄉勇們,朱由校神情無比凝重,這不到災區來,永遠體會不到奏摺上那些文字所描述的究竟是什麼的慘烈場景。

正思索着,一個帶着斗笠披着蓑衣的青袍小官急匆匆跑來:“你們是哪個府縣派來的?怎麼還有女人和孩子?”

張好古說道:“我們是湖北逃難來的,聽說河南遭災了,我們就趕來了。”

“湖北逃難來的?怪不得有老人和孩子。”

小官說着,看了看四周,指着一塊空地說道:“這塊地劃給你們休息。”

“老人和孩子我會安排去後方,現在你們能不能幹活?”

魏公公剛要阻止,朱由校就說道:“能幹活,來滎陽,我們就是來幹活的。”

朱由校身後的鵝鎮百姓見識到這幅慘狀也是紛紛喊道:“對,我們就是來幹活的!”

“我們湖北人也有力氣,能救災!”

小官連連點頭:“好,都是好樣的!”

“老少爺們,跟我一起上!”

朱由校當即就跟了上去,魏公公看着朱由校真要去扛沙包急的直跳腳:“張師傅,你,你怎麼不勸勸爺啊,這,這怎麼使得啊!”

張好古笑道:“公子想幹,就讓公子幹吧,不然公子心裡不舒服。”

“我們啊,一起幹。”

黃宗羲擼起袖子:“一起幹,學生我也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魏公公嘆了口氣:“唉,走吧!”

一行人跟着小官來到堤壩前,周圍的百姓扛着沙包,石塊,擡着圓木送到河裡填補缺口,可剛填進去,那洶涌狂暴的黃河水就把這些沙包圓木給沖走。

狂風暴雨之下,黃河水勢更加洶涌,渾濁的河水呼嘯着衝擊殘存的堤壩掀起沖天的浪花,此刻的黃河,宛如一條怒龍一般,咆哮着將毀滅性的力量宣泄在那已經傷痕累累的堤壩,驚濤拍岸,摧毀一切!

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212章 請聖旨,動孔家!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909章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169章 上到功勳貴族,下到奸詐糧商,全都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483章 全國讀書人大破防!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455章 大破孔府,孔家上下一體擒拿!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21章 殿試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217章 聖旨是吧?來,現場給你寫一份!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9章 天啓求教!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496章 東林書院,狗都不去!第790章 信王殿下,您真鑽狗洞了?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50章 三司會審,貪污大罪!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278章 你也配儀仗?囚車耳!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63章 盧象升和孫傳庭!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40章 震撼的朱由校:沃日,錢都是這麼好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616章 零傷亡,活捉敵酋!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24章 人心惶惶,股市崩盤,天下動盪!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606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
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212章 請聖旨,動孔家!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909章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169章 上到功勳貴族,下到奸詐糧商,全都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483章 全國讀書人大破防!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455章 大破孔府,孔家上下一體擒拿!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21章 殿試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217章 聖旨是吧?來,現場給你寫一份!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9章 天啓求教!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496章 東林書院,狗都不去!第790章 信王殿下,您真鑽狗洞了?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50章 三司會審,貪污大罪!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278章 你也配儀仗?囚車耳!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63章 盧象升和孫傳庭!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40章 震撼的朱由校:沃日,錢都是這麼好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616章 零傷亡,活捉敵酋!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24章 人心惶惶,股市崩盤,天下動盪!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606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