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炭盆之中,

煤炭燒的通紅旺盛,周圍擱着幾個表皮燒焦的番薯土豆。

朱由校伸出手在炭盆前取暖,那暗紅的火苗跳躍着,朱由校雙眼微眯,神情很淡然。

張好古聽着朱由校的話,神情有些嚴肅。

不提武英殿內的王體幹,魏忠賢以及其他貼身侍衛,宮女太監這些死忠,放眼整個紫禁城,整個京師,都在京營和錦衣衛的掌控中,朱由校這話說出來,意思可有些嚴重了。

雖說大明的皇宮一直就沒安全過,皇帝在皇宮裡安全都得不到保證,但強勢的皇帝還是能保住自身安全的。

朱由校眼下所掌控的權利,即便不說比肩太祖,那也是比肩太宗文皇帝的,這話說出來代表朱由校認爲這皇宮,堂堂天子居所已經不安全了,這性質可嚴重了。

“陛下可是發現了什麼?”張好古問道。

朱由校搖了搖頭:“一種感覺罷了,無論怎麼說,太子總是要在外面成長的。”

“朕,希望燃兒能順順利利的長大成人,從朕手裡接過這座江山。”

“但是,大明的太子,未來的皇帝,要是不經歷一些風雨坎坷,到時候你我君臣攜手打造的這座江山朕又怎麼放心的交過去。”

張好古笑道:“太子殿下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殿下今雖六歲,卻早聞睿哲,遍觀詩禮,天資粹美,日表英奇,這日後必定繼承陛下志向,守護好大明江山。”

朱由校也是忍不住笑道:“燃兒的確不一般歲雖幼但聰穎非常,將來還需要師父教導燃兒,幫朕把燃兒培養成才.”

魏公公聽着朱由校的話,看着蹲坐在炭盆前親密無比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心裡止不住的泛酸水,這君臣關係怎麼這麼親密?

難不成張好古還要做兩朝帝師??

不愧是張師傅啊,這未來百年,張家的勢是不會衰弱了

時間一日日過去,京師連着下了幾場雪,這大明的北國也正式進入銀裝素裹的時節,放眼望去,天地之間一片潔白寒氣凌然,彷彿將世間污濁罪惡掩埋洗滌。

朱由校北巡草原的時候到了,在京師內外,一隊隊人馬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

京師三大營的精銳,錦衣衛的緹騎,內宮各監的太監舍人,侍衛隨從等等都以調配完畢,而皇帝出巡,政務就交給了內閣,說是交給內閣,但負責的確是盧象升、張瑞圖、喬允升三人,至於黃立極、魏廣微則隨張好古一起隨駕北巡。

之所以帶着黃立極和魏廣微,不是他二人多重要,恰恰相反,雖然多他二人不多,少他二人不少,但帶走了這倆,內閣運轉能更順暢些,能少很多掣肘。

而且在皇帝跟前,出謀劃策下決斷的也是張好古,輪不到黃立極和魏廣微拍板。

也正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情況,黃立極和魏廣微已經準備認命了,論能力,論皇帝信任程度,論勢力,論年紀,什麼都比不過張好古,人家現在還給你留着面子,讓你繼續在內閣當這個閣老,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認了吧。

大同,這是大明進入草原最主要的關隘,也是王師出塞的第一關口,大明和草原之間的聯繫當今也以大同爲主,畢竟這裡有大明第一條修建的通往草原的直道。

聖駕儀仗抵達大同後,朱由校在這裡視察大同關和長城的情況,大同總兵熊廷弼給朱由校講解如今大同附件長城內外的情況。

朱由校披着一件大氅站在大同關上,看着這座堅固的關隘上的大明將士們,滿意的點了點頭:“大同是長城的門戶,京師防禦的要點。若說山海關是進出遼東的主要關隘,這大同是進入草原的主要關隘。”

“朕把愛卿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把朝廷和草原的交通要地交給了愛卿,這兩年熊愛卿所作所爲,朕都看在眼裡,沒有辜負朕的期望。 。”說着,朱由校笑着替熊廷弼撣去鐵甲上的霜雪:“有熊將軍在此,朕睡得安穩。”

熊廷弼躬身,身上的鐵甲都在咔咔作響:“臣盡人臣本份而已,當不得陛下如此誇讚。”

“本份,盡本份好啊,”,朱由校繼續向前走,“多少人連人臣本份都不願意給朕做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滿口的道德仁義,一肚的男盜女娼。”

朱由校這話說出來,隨行臣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解,狗皇帝這是說誰呢?總不可能是說我們吧?

絕對不可能,我們可是朝廷棟樑啊…

在大同關沒有待太久,巡視一番後,聖駕繼續向北。

白茫茫的關外草原,天寒地凍,聖駕隨行大軍浩浩蕩蕩鋪開在草原上形成一道長長的絢麗色彩。

那十八匹白馬拉着的龍攆穩速前進着,車廂內幾處炭盆燒着,讓裡面溫暖無比,即便穿着單衣也不覺得冷。

“師父,眼下快到巴連衲都了吧?”朱由校問道。

張好古點了點頭:“如若不差,明日就能到巴連衲都的草場,巴連衲都的迎駕馬隊很快就會和緹騎接觸了。”

朱由校抿了口茶:“好啊,自從巴連衲都上表內附,成爲中國之土,朕還是第一次來這,是要好好看看。

巴連衲都的迎駕馬隊由陳亞萬親自帶領,和緹騎接觸證明身份後,由巴連衲都的人開始引路,陳亞萬則是前往中軍拜見朱由校。

“臣,巴連衲都知府陳亞萬拜見陛下。”

“宣。”

進入龍攆內,陳亞萬看到了熟悉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和熟悉的首輔張好古。

“陳愛卿在這草原苦寒之地,辛苦了。給陳愛卿上碗熱湯,邊和邊聊。”朱由校說道。

很快魏公公給陳亞萬捧來一碗熱湯,陳亞萬接過熱湯捧着,開始給朱由校和張好古講述如今巴連衲都的情況:“今年實際上並不是多麼寒冷,巴連衲都還好。如今巴連衲都九片牧區,九十個旗,改穹頂爲戶,讓牧民們定居放牧,分化草場。眼下巴連衲都有戶十三萬一千四百二十六戶,丁六十四萬五千二百九十二人。相比先前,增添了整整三萬多戶,十餘萬人丁。”…

朱由校一聽增添了這麼多人口很是開心:“這兩年增添這麼多人口,陳愛卿是用心了的。”陳亞萬說道:“先前巴連部和衲都部合二爲一,加上其他依附的部族,讓巴連衲都加起來有人丁四十餘萬,後朝廷恩德廣佈草原,威名赫赫,引來了不少小的部落依附。”

“加上陛下仁慈,朝廷給與巴連衲都諸多物資,讓牧民們衣食住行皆有保障,牧民能吃飽穿暖,冬季可防寒,這就讓孕婦們多了一重保障,新生兒也能安穩度過冬天。眼下巴連衲都的牧民無不以大明臣子的身份而驕傲,牧民們都渴望着見到陛下。”

朱由校想着這一路走來見到的荒蕪曠野,這塞外就是如此,往往千里都見不到人煙,如今巴連衲都能有六十四萬多人口繁衍生息,分佈在這千里巴連衲都草原上,這就是莫大的政績了。

“塞外不比關內,能保證牧民生息就是莫大功績,眼下巴連衲都人丁增長,牧民安心放牧,種植作物,懂禮義廉恥,知道何爲朝廷,何爲天子,這是教化之功,朕心甚慰啊。”朱由校對陳亞萬的政績很滿意。

若是按照陳亞萬這樣施展下去,巴連衲都早晚徹底融入大明,成爲朝廷在塞外的堅實臂膀,讓朝廷扼控草原。

抵達巴連衲都後,朱由校也是見到了熱情的草原牧民。

從各片牧場趕來的牧民們紛紛對着龍攆行禮,這由十八匹神俊白馬所拉的龍攆內,坐着讓他們過上如今吃飽穿暖,衣食無憂好日子的大皇帝那是君臨關內關外的聖天子,是這天下的主人“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 歲,萬萬歲!”

外面的山呼萬歲聲讓朱由校確信了巴連衲都的情況,牧民們穿着厚實的棉衣,面色紅瀾,身體健壯,那精神飽滿的狀態,和缺衣少食的饑民是全然不同的。

這也是爲何朱由校敢確定這巴連衲都的發展沒有矇騙自己的原因。

龍攆停在巴連衲都城外,這是如今巴連衲都草原上建起來的第一座塞外城鎮,城牆是由石頭堆砌而成,以泥土碎石加固,雖然城牆不夠高大厚實,但在如今的草原上已經很難得了。

巴連衲都的各部那顏,各片牧區的縣令,各旗的旗長聚集在城外迎接着朱由校的到來。

隨着龍攆停下,朱由校從龍攆內走出來,這些人立刻行禮:“恭迎大皇帝陛下。”

“諸位愛卿平身,走,進去說話。”朱由校笑着,龍行虎步進入巴連衲都城。

這巴連衲都城內,也是以加固的蒙古包爲主,陳亞萬居住辦公的地方,就是一個大號的加固過的蒙古包。

眼下這裡成了朱由校暫居的地方,看着這些那顏,縣令們恭敬拘謹的模樣,朱由校笑着說道:“諸位愛卿不要拘禮,這巴連衲都是朕的,但也是你們的。沒有諸位愛卿盡心竭力,這巴連衲都發展不到今日這等情景,諸位愛卿都是有功之人啊。”…

和巴連衲都的那顏,縣令們聊了聊,再次確認了巴連衲都各片牧區,各旗的發展情況後,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下巴連衲都有六十四萬餘人口,維持着四萬民兵,這四萬民兵分散在巴連衲都草場上,每日放牧、巡邏,每季巴連衲都還會讓各片牧區把青壯集結起來進行數日的訓練。

若到了戰時,巴連衲都可以直接拉出四萬精銳的蒙古騎手,如果情況緊急,這個數字能擴充到八萬。

在不影響巴連衲都的正常運轉下,拉出八萬青壯,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事了。

畢竟巴連衲都是按照關內的運轉來的,可不是像其他蒙古部落,一個男人,長到十四五歲,騎上馬,拿上長矛彎刀就是士兵了。

巴連衲都的四萬民兵,都是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壯,這個年齡段,無論是經驗還是體力都是巔峰的時候,他們精通馬術騎射,善於運用遊獵戰術,而且家家都是養育着子女,是巴連衲都的中堅階層。

至於二十五歲以下,十八歲以上的男子,其主要任務還是結婚,養育子女,他們也接受了民兵訓練,如有需要,他們就是第二批被徵召集結的騎手。

這是草原的常態,也是草原人都習慣的生活方式。

在巴連衲都待了兩日,聖駕繼續啓程前往察哈爾草原的察罕浩特城。

巴連衲都各部那顏隨駕前往,這次草原各部盟的那顏都會前往察罕浩特,在哪裡迎接大明皇帝陛下的到來。

在朱由校的行轅前往察罕浩特之時,在更遙遠的北方,寒風之中,一個小部落的牧民正在自己的穹頂內熬着冬季,他們渾然不知,此時一名又一名帶着皮帽穿着皮衣,手持長矛的騎兵出現在他們的部落外。

爲首的那人穿着罕見的鐵甲,風霜在他臉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刻的痕跡,他腰間懸掛着一柄彎刀,那是阿速部那顏的金刀。~~

阿速部一開始並不是蒙古正統部落,說起來,阿速部實際上是一個融合性的部族,在漫長的時間內,色目人、蒙古人、西夏人、漢人還有北部蠻族們融合起來,形成了如今的阿蘇部。

阿速部在蒙古內部一直上不得什麼檯面,甚至被蒙古人當作蠻子,一直在漠北那外高加索北

部的窮山惡水裡生活。

但就是這樣一個部落,哪怕是蒙元勢頹,被明朝吊着打一路反推回了草原,依舊對蒙元忠誠不二,聽從着蒙元皇帝的號令。

哪怕從蒙元分裂爲韃靼部和瓦刺部後,阿速部依舊聽從着韃靼部大汗的號令。 ,畢竟韃靼部大汗是蒙元正統,哪怕很長一段時間內,瓦刺部的太師曾遙控蒙元殘部,阿速部依舊只聽從蒙古大汗的號令,直到,韃靼部大汗林丹巴爾圖被皇太極偷襲死在賽汗山.…

韃靼部四分五裂,漠南蒙古分崩離析,而蒙古大汗也失去了傳承,阿速部徹底成了無人要的野狗。

可即便如此,阿速部依舊以蒙古自詡,雖然各部都不待見他們,不願意給他們提供幫助,但阿速部依舊在那窮山惡水的地方頑強的生存着,因爲蒙古人不待見他們,但還有人願意幫他們,給他們提供商路與其貿易,雖然這種貿易完全就是阿速部拿着辛苦開採的礦石和打獵的皮毛去換一點可憐的糧食,鐵器,但阿速部好歹是存活到現在了。

如今阿速部得到了消息,大明的皇帝來到了草原上,阿速部發現了重現大蒙古榮光的機會:只要把大明的皇帝殺死在草原上,那察哈爾草原將從大明的統治中脫離出來,再次成爲大蒙古在漠南的核心,而阿速部也可以憑此發展自身,增強部落實力。

阿速部那顏算是看明白了,自從大蒙古退回草原後,各部的心就不齊了,與其指望他們,還不如自己單幹!

阿速部那顏看着眼前這個毫無防備的部落,殘忍的笑着拔出了彎刀:“殺過去,吞掉這個部落的一切,我們要快速完成補給!”

在狂風掩護中,阿速部的馬蹄聲被隱藏的很好,直到馬隊抵近了這個小部落,那奔騰的馬蹄聲和尖嘯怪叫的呼喊才讓這個小部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他們根本沒有抵擋的機會了,阿速部的騎兵狂風一般席捲了這個小部落。~~

他們殺死了所有能看到的男人,哪怕是不到車輪高的孩童都沒有放過。

部落的糧食、牛羊被他們集中起來燉煮吃喝,而部落的女人則被他們拖進穹頂,在她們丈夫、孩子的屍體旁被阿速部的騎兵凌辱,宣泄着。

阿速部那顏對此沒有任何反感,甚至聽着這個部落男人的痛快哀嚎,女人的淒厲慘叫和哭喊覺得異常痛快,大蒙古的男人,就是要騎最烈的戰馬,去摧毀所有不順從大蒙古的敵人,去殺死他們的男人,掠走他們的女人和金銀珠寶,聽着他們的女人發出哀嚎,這纔是最暢快的事情。

阿速部那顏住在了這個部落酋長的大穹頂裡,他享受着這個小部落最漂亮的女人,部落酋長的女兒,看着這個年紀不過十四五歲的女人在自己身下掙扎哭喊,阿速部那顏笑的異常痛快:“哭吧,喊吧!你們這些放棄了大蒙古榮光的傢伙

“現在是阿速部給你們懲罰的時候,你們可要好生的看着,阿速部怎麼摧毀你們,連皮帶肉的摧毀你們,阿速部會繼承你們的一切,然後去殺死那個大明皇帝,重建大蒙古的榮光。”

“你們享受着肥美的草場,有着大批的牛羊糧食,卻不敢對明朝發起反擊,真是軟弱到了骨子裡,你們已經不適合生存在草原上了,去死吧,死吧!”

阿速部那**在女孩身上肆意宣泄着,蹂躪着,撕咬着,直到身下的女孩掙扎越來越弱,身體冰冷,氣息全無。

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817章 百姓造反,平亂還是安撫?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36章 天子之怒!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39章 朱由校的憤怒:勳貴吸血兩百年,也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526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470章 萬人上書,請廢衍聖公!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9章 天啓求教!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637章 名場面,遼東第一男槍單殺林丹汗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603章 重重有賞!三軍盡歡顏!第20章 治遼!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553章 主審當場變成階下囚!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426章 史可法悟道,師徒大決裂!第388章 張好古不死, 大家都要死!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818章 蜀王朱至澍死了!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248章 整個大明,自朱元璋開始有此殊榮者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9章 天啓求教!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408章 投大明,給飯吃!饅頭破城!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785章 銀本位不可靠了,咱們換金本位吧
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817章 百姓造反,平亂還是安撫?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36章 天子之怒!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39章 朱由校的憤怒:勳貴吸血兩百年,也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526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470章 萬人上書,請廢衍聖公!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9章 天啓求教!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637章 名場面,遼東第一男槍單殺林丹汗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603章 重重有賞!三軍盡歡顏!第20章 治遼!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553章 主審當場變成階下囚!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426章 史可法悟道,師徒大決裂!第388章 張好古不死, 大家都要死!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818章 蜀王朱至澍死了!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248章 整個大明,自朱元璋開始有此殊榮者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9章 天啓求教!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408章 投大明,給飯吃!饅頭破城!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785章 銀本位不可靠了,咱們換金本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