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天啓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

離開西苑回到內閣,

張好古就看見劉鴻訓迎面走過來了。

“劉閣老可是在等本閣?”張好古問道。

劉鴻訓點了點頭:“是有些事,要與元輔商議,這眼下”

張好古說道:“本閣有空,咱們進去說?”

進了內閣,沏上茶水,張好古端着茶盞輕吹着熱氣:“劉閣老找本閣,是要說巴連衲都的事?”

劉鴻訓愣了下,然後說道:“瞞不過元輔,方纔本閣與黃閣老,魏閣老也是聊了聊草原的事。”

“朝廷打贏了,我們都開心,這能收穫數百萬牲畜和上百萬的馬匹,更是大好事。”

“這既然朝廷已經回本了,何時把定遠伯撤回來啊?”

張好古詫異的看了眼劉鴻訓:“爲何要撤回來?”

劉鴻訓更詫異了:“元輔莫不是打算讓定遠伯常駐草原?”

張好古點了點頭,坦然自若:“本閣就是這個打算。”

“這巴連衲都已經是我大明的草上,巴連衲都的近五十萬牧民都是我大明的臣民,如今生員官吏都派過去了,怎麼可能讓他們撤回來?”

“這撤回來了,巴連衲都還是我大明的巴連衲都嗎?”

“因此,朝廷不僅不會撤兵,還要修路,築城,讓巴連衲都徹底成爲朝廷的一部分。”

劉鴻訓嘆了口氣:“元輔啊,皇上想必也是這個想法吧?”

“可是皇上考慮過沒有?那無論巴連部,還是衲都部,都是韃靼人,不是漢人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今他們內附朝廷,願意做我大明的臣民,哪日如果有人給他們更好的待遇,他們是不是也會轉而拋棄朝廷去投靠他人?”

“這韃靼人,不可信啊。”

張好古則是笑着:“韃靼人不可信,讀書人就可信了?”

“劉閣老莫忘了魏功朝,蘇明哲,范文程等人啊。”

劉鴻訓一窒,這幾個人擺出來,他還真說不出甚麼來,但張好古這是詭辯啊,這談論着韃靼人的事,怎麼就轉移到讀書人頭上來了?

“元輔,哪怕不撤兵,暫時也不用修路築城吧?”

“我對修一條路需要花費幾何還是有所瞭解的,從大同一路修到巴連衲都,那是多少花費?還要築城!這花費太大了!”

“草原才初定,一切都是未知數,指不定哪天定遠伯就撤回來了,這個時候築城修路,不值得啊。”

“而且定遠伯還是五軍營指揮使,訓練京營,他這一走,京師三大營怎麼辦?”

張好古抿了口茶,神情不變:“修路築城是定數,爲了加強朝廷和巴連衲都的聯繫,這路是必須修的,而城也是一定要築的,這個錢的問題,也不用幾位閣老操心,巴連衲都向朝廷和晉商貸款,發動牧民,修路築城花費不了多少。”

“至於京師三大營,五軍營指揮使不在,但神機營指揮使還在。”

“本閣一會兒擬一道手諭,劉閣老從兵部下發給神機營指揮使,昭勇將軍周遇吉,升授他爲昭毅將軍,接替五軍營指揮使的位置,負責訓練京師三營。”

劉鴻訓沒話說了,見張好古不可能改變態度,也值得嘆氣離開。

等劉鴻訓離開後張好古也是放下了茶盞,面色平靜如淵,卻看不出他在想什麼來。

很快,兵部下發命令,三大營擂鼓聚將,當衆宣佈內閣任命,升授神機營指揮使周遇吉爲昭毅將軍,五軍營指揮使,負責訓練三大營兵馬。

得到任命的周遇吉都沒想到,這五軍營指揮使的位置能落到自己頭上,他還以爲會從戚元功,方雲出等人裡選一個出來調回來呢。

任命完成後,周遇吉跟着回宮內覆命,皇上和張首輔可都等着聽他的訓練計劃呢。

“末將參見皇上,首輔。”

看着周遇吉到來,朱由校笑着說道:“起來吧。”

周遇吉規規矩矩坐下後,朱由校開口了:“三大營的訓練是件要緊事,如今你來負責訓練三大營,你有什麼打算?”

周遇吉說道:“回皇上的話,末將沒有什麼太大的打算,遵循前任舊制即可。”

張好古笑了:“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怎麼不打算動一動呢?”

周遇吉非常老實的說道:“先前三大營的訓練,是皇上和首輔與我等討論定下的,是目前最符合三大營的訓練計劃。”

“曹將軍擔任五軍營指揮使時,三大營便開始按照計劃訓練,如今已經習慣了現有訓練計劃,而訓練出來的將士也都是合格的。”

“既然如此,末將以爲訓練計劃不需要什麼太大的變動,保持現有狀態即可。”

張好古非常讚許的點了點頭,對朱由校說道:“皇上,這新官上任,總會展現下自己的能耐,要麼迫不及待提出一些計劃,要麼就推翻前任的政策。人人都想當蕭何,願作曹參的卻少得很。”

“周將軍願意當曹參,很是難得啊。”

朱由校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是啊,周將軍不驕不躁,沉穩有度,有大將風範。周將軍回去好生訓練,有什麼意見,就給朕遞摺子。”

周遇吉起身行禮:“諾。”

等周遇吉走後,朱由校說道:“師父,你說周遇吉有沒有自己的計劃?”

張好古沉吟片刻:“臣以爲是有的,但他也知道,眼下的訓練計劃,最適合當前的三大營,因此他沒有提出來。他知道什麼是適合眼前的,什麼是需要放到長遠的。”

“知進退,審時度勢,假以時日,可爲一方大將。”

朱由校微微頜首:“師父說的,和朕想的到是差不離,這周遇吉,好好磨練一番,就是下一個曹文昭。”

說完三大營的訓練,朱由校起身伸了個懶腰:“各位閣老要來了吧?”

一旁的魏公公說道:“皇爺,閣老們已經在武英殿候着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那就去武英殿吧。”

魏公公連忙扯着嗓子喊道:“皇上移駕武英殿!”

朱由校雖然每天主要工作是當他的機械達人,但不得不提,皇帝這個職業,朱由校乾的是真不錯,他很清楚他無法處理那麼多政務,就分開來交給內閣處理,隔一段時間開一次內閣會議,找專人負責,比天天開朝廷大會那種無意義的會議強多了。

哪怕兩三個月不上朝,這朝中大事依舊在他掌控之中。

如今眼看天啓十年到了,也是是時候和內閣看看去歲朝廷稅收多少,花銷多少,今年的預計等等問題了。

在大批侍衛的護衛下,朱由校,張好古抵達了武英殿;朱由校龍行虎步,步履極快,見一衆輔政閣老要行禮,他當即一擺手:“免禮,直接開始吧。”

說着,朱由校坐在龍榻上,一衆內閣輔政圍坐一圈,張好古則是坐在朱由校身邊,魏公公和王體幹就在一旁侍候着。

眼下這武英殿裡,那可真的是整個大明的最高層了,一位皇帝,一位首輔,六位內閣輔政,若是這武英殿被一鍋端了,那大明朝就真的亂了套了。

不過想要在眼下這被團團保護的皇宮裡突襲到武英殿,再突破層層侍衛攔截殺進來,那簡直是做夢。

沒看見東林黨的文臣和那些勳貴武將都放棄換個皇帝的想法了麼,不然按照老朱家易溶於水的特性,朱由校早沉池塘裡了。

清了清嗓子,張好古說道:“皇上,各位同僚,大家也清楚,這年末了,各部統計的結果也都出來了,今年朝廷收入幾何,花銷幾何,明年這財政如何安排,都得儀儀。”

“具體的,還是讓各部自己說說。”

說着,張好古看向盧象升:“盧閣老,你是戶部尚書,朝廷如今有多少錢,錢都花哪了,和大傢伙都說說。”

盧象升也是清了清嗓子,然後從袖子裡拿出摺子看了看黃立極,魏廣微,劉鴻訓,隨後緩緩說道:“回皇上,首輔,各位閣老,去歲我大明稅收已經達到了五千億,比去歲上漲了近一成,換算成白銀是五千萬兩。”

五千萬兩白銀!

大明何時這麼富裕過?

永樂朝的時候,朝廷一年不過三四千萬兩銀子,那個時候就已經非常驚人了。

而到了萬曆朝,嘉靖朝,朝廷一歲銀子就幾百萬兩了,而到了天啓年,朝廷一歲收入甚至不足三百萬兩銀子。

可這才幾年啊,朝廷一年收入就四千八百萬兩銀子了!

一聽這個數字,魏廣微,黃立極二人互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神情的苦澀,這新政帶來的稅收這麼多,而且還不勞民,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全天下幾乎都在支持新政,可東林黨偏偏讓他倆和張好古對着幹,這怎麼對着幹?

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哎喲,打不了的好伐?

盧象升沒看魏廣微和黃立極的神情,他繼續說道:“不過,朝廷稅收多,花的也多。雖然山東,河南,京畿,江南等地稅收上來了,嗯,湖北的稅收也上來不少,這倒是很讓戶部意外。”

“畢竟去歲湖北稅收不錯,但是相比整個環境,還是不夠。”

說着,盧象升拿出一份份早就準備好的摺子:“甘陝之地如今經過初步治理,花費少了五成,但今年這南北兩地,仍有旱澇災害,朝廷救災這一塊就支出了不少銀子,還有徵遼之戰,對草原的戰事,花費都不少。”

張好古笑道:“好歹稅收還是提升的,五千萬兩銀子,這個數字比永樂朝都多,諸位也都辛苦了。”

“說起來,這兩年朝廷在京畿附近投入頗多,修建水渠水庫,灌溉農田,這京畿之地是好起來了,但山西,甘陝之地,仍需要調理。”

“三邊總督史可法的治理黃河的摺子,各位閣老都看了吧,有什麼意見?”

提到史可法那治理黃河的大計劃,盧象升很想說什麼,可動動嘴,他還是沒開口,畢竟治理黃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疏通黃河修改河道,沿河修築河堤,保護兩岸環境等等,這些大計劃都是爲了黃土高原恢復原來的關中面貌。

花費是多了點,但該花的錢,就不能省。

有些錢你現在看着省下來了,但你這一朝省下來,後人就得花更多的錢,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治理。

實際上,去歲朝廷稅收的財政,花在軍費上的,還真不多。

除了扔給遼東軍閥當打了水漂的那部分外,遼南的軍費,對草原出兵的軍費,真不多,還沒修路花費多呢。

畢竟朝廷的新軍可不是曾經的衛所兵,那些遼東軍閥,要出征了還要發開拔費,沒有錢就磨磨蹭蹭,別說出力了,出工都困難。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那些衛所兵,平日裡一年到頭領不到軍餉,這臨打仗了總要發點錢吧?

這就導致,很多邊軍,每年朝廷不僅要撥發錢糧,臨戰還要再發一筆犒賞軍心的開拔費。

但新軍不會如此。

新軍每月錢糧都是發到個人手上,新軍將士那是能真真實實的拿到自己那份錢糧,平日裡錢糧不缺,訓練一日不斷,這臨戰就能直接拉出來用,不需要什麼開拔費,也不需要什麼激勵軍心。

只要朝廷有令,隨時隨地就能拉出來,拉出來還能打。

這就是新軍和舊軍的差異。

因此朝廷支出的軍費不多,而犒賞的錢糧實際上也沒花多少,最大的支出也不過是火藥炮子以及民夫和徵調的糧食。

但這些相比如今大明朝廷的那些工程,那可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如今朝廷除了在京畿周圍修路,還把道路延伸到了山東這個基本盤,把山東和京畿連接起來,加上河南,山西的一系列挖掘水渠,修建水庫,以及維修官道等計劃,這些加起來纔是佔了財政稅收大頭的。

單單一個連接山東和京畿的官道計劃,所耗錢糧比犒賞遼南全軍的都多,再加上其他工程,看着那一筆筆支出,戶部的官都看的心疼。

不過朱由校和張好古則是持不同意見,這錢啊,存在國庫裡,不花出去,就是死的,你存的再多,不用,這些錢不就相當於沒有嗎?

沒有流通起來的錢,不是錢,錢只有流通起來,才能起到作用,才能讓大明運轉起來。

錢這個東西就是大明這個巨人的血液,血液不流通巨人就完了。

因此朱由校和張好古的意見是:花!該花就得花,能花多少花多少,把錢花出去,活躍整個大明市場,讓大明這個巨人的全身血管裡的血液都流通起來,而不是凝固在頭腦和心臟裡。

斜倚着小桌子,朱由校翻看着一份份摺子:“去歲朝廷的稅收不錯,今年雖然有和遼東,草原的戰事影響,但畢竟都是贏了,而且收穫不小,單單那百萬頭牲畜,想來今年的稅收應當也不錯。”

“這朝廷有了錢,就得花出去,之前師父提出的一系列計劃,叫做基礎工程的,朕看了,都是利國利民的計劃。”

“這些計劃朝廷肯定是要一步步去做的,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境內的黃河河堤加固,河道疏通,這些不能省,要做,而且要抓緊做,好好做。”

“如果不趁着眼下少雨水完成河道清淤,等到立冬乃至來年立春了,那就更不好做了。”

張好古接過話頭,看向張瑞圖:“張閣老,你是禮部尚書,大明報這一塊,你要做好宣傳,讓陝西,山西的百姓知道,治理黃河該怎麼做,要通過大明報來帶動百姓,主動的在山西陝西沿河兩岸種植樹木,鞏固河岸土壤,避免河道積淤。”

“至於這河道清理,工部還是要抓緊做,缺少工人就徵調民夫,缺少騾馬就近調集,黃河所經府縣都調動起來,今年年底就要完成第一次清淤。”

“這淤泥可是寶貝啊,鋪在戈壁,荒地,旱地上,都是好肥料啊。”

這河道里的淤泥,那可真的都是寶貝,眼下還沒有什麼工業污染,重金屬污染,黃河裡的淤泥裡面就是魚蝦屍體和泥土,營養充足,覆蓋在耕地上,那可是能加快復耕的。

這沿河清理出來的淤泥,就能讓這些地方的耕田產量大增。

說完河道清淤的事情,張好古又拋出了一個議題:“如今,左遺直負責朝廷水利,修築河堤,引水灌渠,這兩年在京畿做的結果,大家也是都看得到的。”

“今年左遺直的水利衙門在河南,山西等地工作成績也是不錯。”

“本閣和皇上商議着,這水利衙門單獨成立也有段日子了,成績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乾脆單獨設一部,好日後負責全國水利方面的工作。”

朱由校也是說道:“嗯,左遺直做事勤懇,京畿的四個水庫修築的很不錯,水利這一塊交給他,朕是放心的。”

左光斗的水利衙門單獨成一部?

六部變七部,張黨的勢力豈不是又要膨脹了?

黃立極雖然不想和張好古作對,但在這方面,他還是持反對態度:“水利衙門,做的也是工部的活,直接將其併入工部,或者對內閣負責就行了,爲何非要另設一部?這六部變七部,豈不是怪事?”

魏廣微也是說道:“元輔的意思,我等也明白,左遺直他有成績,嘉獎他就是了,何必在設一部?如今他是嘉議大夫,升授他爲通議大夫,我看是可以的。”

“至於再設一部,不如在看看他在河南,山西的成績,再做商議。”

第576章 廢賤籍!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401章 大清洗!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777章 重大利好,股市回暖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327章 登基大典,朱由校:滾!朱由檢:好第221章 除佞臣,殺好古!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720章 大明工人階級的誕生!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676章 造反頭子朱由校!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743章 海外擴展,百倍利潤,憑什麼讓他們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321章 絕命,給努爾哈赤的致命一擊!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579章 信王不可靠,潤吧,潤吧!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855章 百倍加印大明寶鈔,瘋狂通脹!第747章 大轉變,大明士紳商賈迫不及待的想第472章 廢衍聖公!第398章 人頭進京,威懾蒙古特使!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71章 簡在帝心!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69章 賑濟災民!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356章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552章 老子和兒子,精彩絕倫!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467章 他們是如何抹黑孔府的?他們把孔府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607章 張相有後,魏公公:“兒子叫張獻忠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320章 大合圍,插翅難逃!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499章 河南百姓,渴求新政!
第576章 廢賤籍!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401章 大清洗!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777章 重大利好,股市回暖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327章 登基大典,朱由校:滾!朱由檢:好第221章 除佞臣,殺好古!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720章 大明工人階級的誕生!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676章 造反頭子朱由校!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743章 海外擴展,百倍利潤,憑什麼讓他們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321章 絕命,給努爾哈赤的致命一擊!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579章 信王不可靠,潤吧,潤吧!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855章 百倍加印大明寶鈔,瘋狂通脹!第747章 大轉變,大明士紳商賈迫不及待的想第472章 廢衍聖公!第398章 人頭進京,威懾蒙古特使!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836章 人民的公審,清掃漢奸!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71章 簡在帝心!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69章 賑濟災民!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356章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552章 老子和兒子,精彩絕倫!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467章 他們是如何抹黑孔府的?他們把孔府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607章 張相有後,魏公公:“兒子叫張獻忠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320章 大合圍,插翅難逃!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499章 河南百姓,渴求新政!